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期喂养  > 八个半月宝宝夜间啼哭

      pic of user:kekelele

      kekelele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7

      八个半月宝宝夜间啼哭

      我家宝宝已经八个半月了,八个月以前夜间睡眠一直很好,可最近一个礼拜经常夜间哭闹,我看了“育儿问答”里的相关提问,还是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问题,所以想请有类似经历的父母给予指点。 症状: 晚上10:00~10:30左右入睡,睡前一般会喂八、九成饱,在入睡后每隔2时左右会哭闹一次,哭闹刚开始有点象梦中啼哭,眼球转动、头会晃动、四肢用力、腿会用力蹬被子,声音强度中等,轻拍无效,哭声会增大,直到抱起她才停止,眼睛有泪,有时抱着也会哭,要在怀里晃一晃才行,睡去后1~2个小时又会再次哭闹,直到早上醒来,而整个过程一般情况下是闭眼不会醒的。白天吃、玩正常。 基本可以排除的情况: 1、饥饿、口渴 2、发烧 3、外伤 4、蛲虫 补充情况: 孩子的婆婆白天会带宝宝出去玩旋转木马等,旋转木马玩得较多,可能连续会玩很多次,不知道会不会是此引起夜间做梦。

        avatar of 宝贝MM

        宝贝MM

        历史

         

        睡前不明原因的哭闹、睡着后不老实,翻来覆去地翻身,或是半夜惊醒,睡前睡后,宝宝的种种表现,其实都与他的健康状况大有关系!也与他的聪明度有关!

        “天天睡觉前总是要哭一场,有时候我猜想他可能是饿了,想吃奶,就喂他,可是他并不吃,似乎自己要哭累了才能睡着。”

        “蒙蒙睡着后总是乱翻身,翻来覆去地动,我问了别的妈妈,别人的宝宝很少有这样的,他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呀?可是他太小了,还不能表达。”

        “萧萧才3个半月,最近一阵子总爱夜间惊醒,昨天一晚上竟然醒了3次,而且每次醒来都像是受了惊吓一样哇哇大哭,哭得可伤心了,小脸蛋也红扑扑的。”

        睡前睡后,当宝宝出现种种让人担心的表现时,许多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是正常的吗?别的孩子是什么样儿?”

        婴儿护理专家张爱宝说:“宝宝睡觉的正常状态应该是安静的,呼吸均匀、神情舒适。除此以外的任何表现,都应该是事出有因。”

        那么,宝宝睡前睡后的种种反常表现,究竟预示着什么呢?有哪些健康隐患,又如何处理和预防呢?小编特别针对宝宝容易出现的8种睡相,做一个全方位的健康分析:

        睡相1 睡觉前烦躁,入睡后易惊醒,面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甚至超过110次/分钟。但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夜间,白天睡觉则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健康隐患:这很可能预示着宝宝即将要发烧。

        应对措施:细心观察宝宝是否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腹泻等症状。给宝宝喝大量的纯净温水。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发烧了,可以用消毒棉蘸稀释酒精,为宝宝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睡相2 睡觉时哭闹不停,还不时蹬被子、摇头抓耳,小脸发红,体温稍高。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患了湿疹或中耳炎。

        应对措施:及时检查宝宝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出现红点,如果有的话,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

        睡相3 睡觉后不断地咀嚼、磨牙。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消化不良。

        应对措施: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应该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得太多,吃得过饱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睡相4 睡着时四肢偶尔抖动,好像抽筋了一样。

        健康隐患:可能宝宝过度疲劳,或受了过强的刺激、惊吓。

        应对措施:避免让宝宝在白天长时间玩耍,或是室外活动过多。不要让大人吓唬宝宝,讲恐怖故事,或是突然做一些动作故意吓唬宝宝玩。

        睡相5 睡着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有些许肿胀。

        健康隐患:蚊虫叮咬,或纤维物缠住。

        应对措施:检查一下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如有应该立即为宝宝涂上专用药膏,防止感染;如没有,检查一下手指或脚趾是否有小丝线、头发等缠着。

        睡相6 睡得不沉稳,翻来覆去,经常翻动身体。

        健康隐患:消化不良,宝宝身体太热,也很可能是在发烧。

        应对措施:晚上睡前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东西,不要让宝宝穿着厚衣服睡觉:家长应避免给孩子盖过厚被子、睡觉前吃得过饱。

        睡相7 经常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

        健康隐患:这在医学上称为宝宝“夜间惊恐症”。

        应对措施: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等引起的。所以,父母平时不要吓唬宝宝,让宝宝在白天保持情绪平和。

        睡相8 睡不踏实,老是醒来,哭一阵才睡。

        健康隐患:很可能是宝宝肠胃循环紊乱。

        应对措施:特别留意宝宝有没有腹泻、呕吐,或进食不规律的现象。如果有,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宝宝睡姿与聪明与否有关?

        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聪明不聪明,看看小时候的睡姿就知道了。

        根据《小儿科医学》期刊报告,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较快,但是躺着睡的宝宝也能够慢慢赶上趴着睡的宝宝。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则安全无虞。

        那么,到底要让宝宝怎么睡,才会聪明、健康又不会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线,宝宝才会睡得又香又甜。

        纵横分析:哪种睡姿令宝宝聪明和健康呢?

        不少年轻父母喜欢让宝宝趴着睡觉,希望利用睡姿使头部长得椭圆状。因为医学临床观察确实发现,在颅骨缝尚未关闭定型前,不同的睡姿会对未来颜面和头颅的生长有所影响。

        除了婴儿的外观,睡姿对健康及智力方面的影响亦是父母所关心的。事实上,不论是仰睡或是趴睡,从健康角度来看,都不会影响婴儿的健康。

        对婴儿智力是否有影响呢?据美国《小儿科医学》期刊报告,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睡的婴儿可能智力发育较快,但仰着睡的宝宝能够逐日赶上趴着睡的宝宝。

        趴睡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睡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惊醒,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趴睡还能使宝宝抬头挺胸,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趴睡还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发的呕吐及窒息,消除胀气。

        婴儿趴睡时,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一旦有呕吐,要让幼儿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环境:一般认为,婴儿在两三个月时头部的控制还不是很好。若头部的周围有柔软的东西(例如棉被、枕头、玩具等)遮住或压住鼻孔,婴儿容易因为没有能力抬高头颈部转个方向换气,因而让被褥堵塞口鼻引起窒息。所以床铺不能过软,周围也不可以放置任何毛巾或玩具,更不可以用所谓的婴儿专用枕头(即中央凹陷状似甜甜圈的枕头)让婴儿趴睡,以免发生意外。

        仰睡

        仰睡可以使肌肉放松,对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脏器不会形成压迫感,还可以让家长直接观察到宝宝睡觉时的脸部情况。

        但仰睡也不全然没有危险。有些新生儿仰睡,会使得已放松的舌根后坠,从而阻塞呼吸道,出现呼吸费力的现象。另外,新生儿的胃都是水平的,喝奶时宝宝常会吸入一部分空气,胃部空气要排出来,往往会溢奶。仰卧的宝宝发生溢奶现象很危险,呕吐物很可能回呛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所以每次给宝宝喝完奶,应该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他排出胃部空气。然后可让宝宝趴在大人肩上睡一小会,促进奶水更快进入小肠,减少胃食道逆流造成呕吐。

        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可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光线,宝宝才会睡得香甜。

        侧睡

        许多医生都提倡宝宝侧睡。对消化道未健全、吃奶后容易溢奶的婴儿来说,侧睡可以更好地避免溢出的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侧睡时脊柱略微弯曲,肩膀前倾,两腿弯曲,双臂自由放置,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液循环畅通,婴儿睡得安稳。

        向右侧卧比向左侧卧更佳,因为左侧卧心脏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常会自我感觉到心跳,难以入睡。右侧卧不但不会压迫心脏,位于右上腹部的肝脏也能得到较多的血液,帮助婴儿胃中的食物向十二指肠运送,使消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不过侧睡也要注意婴儿的枕头不可太柔软,以免头部陷入枕头,堵塞鼻子。另外,长期朝同一个方向侧睡,可能会使头部及脸部左右形状产生大小不对称。

        特别提醒

        欧美国家及澳洲的学者研究指出,趴睡的婴儿发生“婴儿猝死症”的机会,要比仰睡的高出3.5-5倍。

        婴儿猝死症指的是婴儿突然且无法预期的死亡,多发生在宝宝睡觉时,且以2~4个月大的小孩最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症。气温太高或天气冷时,孩子裹着厚重的棉被也易造成婴儿猝死。

        不过,趴睡虽可能与婴儿猝死症候群有关联,却不是绝对的因素。

        到底哪种睡姿最好,医学界目前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宝宝的睡姿可自行选择,不必固守于某一种,可视父母的喜好和宝宝的习惯或特殊需求来决定。不过请记住,宝宝睡觉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看护,才能确保宝宝的安全。

        2007-01-30 15:43:0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畅畅妈妈

          畅畅妈妈

          历史

          给宝宝的枕头底下放本书!很管用的!

          2007-01-30 12:49:38

            avatar of 畅畅妈妈

            畅畅妈妈

            历史

            晚上睡觉的时候给宝宝枕头底下放本书!

            2007-01-30 12:51:01

                  avatar of 王子妈妈

                  王子妈妈

                  历史

                  小孩缺钙则会引发佝偻病、罗圈腿等疾病,还会伴随夜间啼哭、抽风等症状。 缺钙不会导致病理反应,只有同时缺 乏维生素D,才会产生病理症状。
                  也有可能是有点吓着,晚上哭一会!主要是他太胆小了,有些小孩很敏感的。要注意。
                  但是也别太大意,小孩夜哭不一定是缺钙
                  (1)如果婴儿健康时,是否黑白颠倒。有的婴儿白天睡得太多,夜间不睡觉、很精神,大人不哄不抱便啼哭不止。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白天成年人应多逗婴儿玩,使他逐渐形成白天醒、夜间睡的好习惯。

                  (2)如果是病态:

                  a。首先考虑是否婴儿患了佝偻病。由于生后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制剂及辅助食物,单纯母乳喂养满足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小儿患了佝偻病,夜间就会啼哭。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D制剂并及时添加辅助食物和多晒太阳等。

                  b。小儿是否患了肠道痉挛病。由于腹部大量积气,排不出气,引起腹痛。此病常于夜间发作,婴儿下肢卷曲剧烈啼哭。治疗方法是发作时让婴儿俯卧,腹部垫个枕头;为了减少肠内积气,喂奶后要把婴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让他打打嗝;再有,减少肠内积气,牛奶中的糖一定不要超过5~8%的比例,免得糖分过多引起发酵产生气体。

                  c。是否患了蛲虫症。蛲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并在夜间常常爬到肛门周围产卵,婴儿因肛门刺痒而哭闹。如果患了蛲虫症,要服驱虫药驱虫,同时要勤洗屁股和涂蛲虫膏,也要勤换裤衩,勤晒被褥等,力争周岁时穿满裆裤子为佳。

                  d。如果由于喂养不当,奶量不足时,应及时增加奶量和辅助食品。如果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也应注意一下奶的质和量,比例是否合适等。

                  有些宝宝专门“上夜班”,许多新爸爸和新妈妈烦恼万分,疲惫不堪。其实宝宝休息时间完全可以由爸爸妈妈调教,“夜哭郎”是有办法改变的。

                  白天快乐多多

                  新妈妈和新爸爸要让宝宝白天的生活快乐。新妈妈可以多和宝宝说说话;拿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给宝宝看,给他们讲解;让宝宝接触不同质地的东西,如棉布、绒布、尼龙、丝绸、毛绒玩具、塑料和木头等。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多抱宝宝在家里或户外走走,让宝宝看看精彩的世界。

                  新爸爸和新妈妈应帮助宝宝进行适当运动,消耗体力,如定时让宝宝趴着,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增强宝宝的肺活量和锻炼头颈部肌肉也可以定时帮宝宝做被动体操。

                  减少宝宝白天睡眠的时间,减少白天的哺乳量,一次不让宝宝吃得过饱,妈妈给宝宝喂完奶要多逗孩子玩,待宝宝玩累了再睡。宝宝白天睡觉时间不宜过长,以1~2个小时为好,超过2小时,就应叫醒宝宝,喂奶、玩耍。

                  夜里营造梦乡

                  夜幕降临,先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再为宝宝进行按摩,能帮助宝宝安静下来。

                  睡前让宝宝喝一些奶,有助于宝宝心满意足地入睡,但要注意千万不能让宝宝含着奶头入睡。

                  睡前将宝宝用被单裹紧,会使宝宝有安全的感觉,利于宝宝入睡。

                  妈妈可以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部,从头顶向前额方向,同时可小声哼唱催眠曲。为宝宝营造一个宁静、美好、和谐的入睡环境。

                  分辨哭闹属性

                  如果宝宝夜间哭闹不止,先排除尿湿、饥饿、病痛等因素。属于情绪性哭闹时,爸爸妈妈可安抚宝宝,使其渐渐入睡;也可置之不理,宝宝哭闹累了,自然会睡去,一段时间后,宝宝会养成自己安抚自己,自己入睡的习惯。

                  及时提醒

                  如果以上招数都以失败告终,就需要请儿科医生帮忙,请他为宝宝开一种安全且无瘾性的镇静剂。当夜晚来临,宝宝入睡的时间到了,你可以遵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喂宝宝吃药。一般服用一周左右,宝宝就能养成习惯。这时,宝宝就不必依靠药物了。

                  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朱泓称,小孩夜哭原因多,如饥饿、缺钙、生病、受惊吓等都可能造成。她提醒年轻父母:如果婴儿长时间夜哭,极有可能是生了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07-01-30 20:51:08

                    avatar of congping1978

                    congping1978

                    历史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真正的夜啼。就是排除其它的病症的前提下,孩子在半岁以后常见的一种现象。只要白天各方面无异常,不要担心,也不用采取措施,几天后就可恢复。
                    也有的老人用迷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都挺好用的,不知是不是赶巧了。

                    2007-01-31 14: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