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宝宝手上有小疙瘩,会不会是手足口病啊?

      pic of user:vbnkkk

      vbnkkk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宝宝手上有小疙瘩,会不会是手足口病啊?

      宝宝手上有小疙瘩,会不会是手足口病啊?

        avatar of runxuan

        runxuan

        历史

         

        我家也出了一些东西,看医生说没什么,说小孩子夏天容易出豆子,还是去医院给孩子看看保险!

        2010-07-12 08:14:3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ningyu080714

          ningyu080714

          历史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90%的患者症状轻微,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同时会有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特别是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形成口腔溃疡,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咽喉疼、头痛或者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预防手足口病二注意1. 家长当心祸及宝宝 很多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往往是隐性的,自身不发病,却成为传染源。所以在4月至9月,手足口病病毒较猖獗的季节,家长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自己和孩子在外出回家后应认真洗手。“口”是手足口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家长不要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如果大人已被隐形感染,可直接将病毒“喂”给孩子,这种喂养方法,应该杜绝。2. 酒精不能杀死手足口病病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治病毒感染亦然。手足口病病毒“颇有个性”,它在56℃以上高温环境下会失去活性,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其活性,75%酒精和5%来苏对其没有抑制或消灭作用。对于家庭来说主要就是要开窗户通风,家庭成员用流水加肥皂洗手就可以。手足口病毒传播三途径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1. 接触带病毒的污染物 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引起感染。2. 接触带病毒的分泌物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粪便、疱疹液等可通过接触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 病从口入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封堵手足口病病毒四大妙招1. 清新空气赶走病毒 在清新的空气中,病毒是很难在室内“逗留”或繁殖的。每天最少通风三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分钟。2. 紫外线剿灭病毒 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宝宝的衣物、被褥适用此法,但前提条件必须是阳光充足,否则就达不到杀灭病毒的目的。3. 高温和沸水杀绝病毒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宝宝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每天高温消毒,用沸水煮15分钟以上。并且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4. 含氯消毒剂铲除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适的含氯消毒液中是难以存活的,按说明进行配比使用。适用于宝宝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
          我们一般都采取中成药预防,如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其中任选1至2种交替使用。在治疗方面我们多采取中西药结合来治疗,中药一般用以上三种,西药常用的有利巴韦林颗粒,潘生丁,病毒灵等,一般一星期内就可痊愈。 对于手足口病我们预防首先端正对它的预防态度,它是一个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只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都会很快痊愈。第二,我们要做到让孩子们注意卫生。第三,一般采取药物预防,应为早预防不但能降低感染率,还能降低并发症

          2010-07-11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