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宝宝体重不增加怎么办?

      pic of user:sjwils

      oojkkk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体重不增加怎么办?

      我家宝宝这一个月,体重一点都没有增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吃的也没有减少啊。

        avatar of chaimama

        chaimama

        历史

         

        我家宝宝从6个月开始到现在8个月体重也没长,宝宝到一定的时间主要是长个子,所以他会瘦一点,体重不一定长,没关系的,只要他吃的好。

        2010-07-15 14:38:4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小小龙之飞龙

            小小龙之飞龙

            历史

            过了三个月的话他的体重就长的慢了,不长也是正常的呀

            2010-07-15 14:41:03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如何促进宝宝体重增长?
                体重是宝宝健康的重要标志,若宝宝体重有规律地增长,说明宝宝在这段时间内身体健康;反之,若体重不增或增长减慢,说明这时可能有喂养不当、患病或其他原因。

                体重增长有规律可循

                宝宝体重的增长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有一定规律的。


                宝宝出生早期,体重增长比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再次快速增长。

                一般出生3个月后,婴儿的体重可以比出生时增加一倍,生后第一年内孩子的体重可以增长6千克,第二年大约只增长2-2.5千克。

                两岁以后到十岁以前,每年体重增长只有2千克左右。

                因此当孩子1岁左右时,常常有家长很着急,为什么孩子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其实这是正常的。

                怎样称体重

                目前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

                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

                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000-4000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千克)

                7-12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6×0.7(千克)+(月龄-6)×0.4(千克)

                2岁-12岁:体重(千克)=年龄×2(千克)+8(千克)

                贴心小提示

                1.给宝宝测量体重时,要先让宝宝排去大小便后空腹;

                2.测量的体重要减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

                3.在宝宝一岁以内应该每月测量一次体重;

                4.同龄男孩要比女孩重。

                如何维持健康体重

                健康的体重是靠“吃”和“动”的平衡来维持的。

                吃是为了健康。孩子每日摄入的营养素所产生的热量的50%,用于维持生命基础代谢,比如维持体温、呼吸、心跳等。

                约20%—30%用于生长发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哪怕是同一个孩子,在遗传、生长速率、活动量、气候、内分泌调节等因素的影响下对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儿童营养不同于成人的最主要的部分。

                还有10%—15%的热量用于运动,这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强调运动的另一个寓意在于运动是我们维持健康体重的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孩子体重超重、肥胖;夜里不好好睡觉;情绪不佳等等,往往都和运动不足有关。

                “总量控制”是关键。“总量控制”使我们有可能作到享受美味的基础。在了解宝宝一日总的营养需求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灵活的变通我们的食谱。比如,今天孩子很想吃一块奶油蛋糕,为了享受美味可以让他吃,但是要注意适当减少主食、奶、油、糖、蛋的摄入量。总之,是将一日的总摄入量控制在一个合乎生理需要的范围之内。

                正确看待“体重增长表”

                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的“增长表”。这些表格都是根据奶粉喂养的婴儿来制定的。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两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的早,在成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

                “婴儿体重增长表”是根据成千上万个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平均值”。根据增长表,你的宝宝的体重落在某一个百分比上。虽然大多数宝宝的体重在50%左右,却并不意味着达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宝宝的发育,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综合测评;而不是刻板地参照一个表格,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不够格”。一个爱笑、警觉、皮肤滋润光鲜、肌肉紧凑结实、情感智力等方面发育良好的宝宝,就是正常的。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美国的育儿专家推荐用婴儿抱带将宝宝每天数小时、甚至整天挂在妈妈身上,搂在妈妈怀里,一方面增进宝宝的哺乳频率,一方面协助妈妈更好地掌握和满足宝宝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刺激宝宝体内的生长荷尔蒙,促进宝宝的成长。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宝宝的体重增加,有着“神奇”的效果。

                2010-07-15 15: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