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一般宝宝多大会说话呀?

      pic of user:yoeiowo

      yoeiowo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8

      一般宝宝多大会说话呀?

      你好,我家的宝宝15个月了,但是还是喜欢哼哼,不会说话,请问这样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姐妹们家的宝宝一帮都是多大会说话的啊?谢谢!

        avatar of baby我的爱

        baby我的爱

        历史

         

        理解当妈妈的心。我家宝宝也是,呵呵,别急。很快就会了,平时多给他沟通,像对大人一样。听说说话晚的孩子智商还比较高呢。

        2010-08-06 13:41:3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芬芬香香

          芬芬香香

          历史

          婴儿口语的发育要经过3个过程,哭喊、咿呀发声、逐渐讲话的过程。 如刚出生的孩子只会反射性的哭,到4个月时,就会有简单意识的哭了,象饥饿、不适和疼痛时哭闹,有时也会用微笑和放声的笑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到7~8个月时,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爷爷的语音。到9~10个月以后,就变为呼唤亲人的第二信号。1.5~2岁小儿词汇量开始迅速增长,3岁增的更多,5~6岁时速度减慢,基本上是这么个过程,婴儿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听模仿获得的,所以妈妈要多跟孩子说话,跟孩子交流,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2010-08-06 13:42:12

            avatar of mkkdkxz

            mkkdkxz

            历史

             1、多跟宝宝说说话   有的家长很少同孩子讲话,总是以为宝宝太小,同他讲话也听不懂,所以总让孩子唱独角戏。这些家长可能不知道,婴儿的脑细胞是由生长环境中所得、所见、所闻的刺激来刻画重复印象,脑细胞也是因这些刺激而获得成长的,这些刺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发展。语言发展有几个过程,一个是孩子的发音阶段,二是理解语言阶段,三是语言表达阶段。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训练引导宝宝发音,家长要不断地和孩子交流,把语言信息留在孩子的脑子里。   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家长也应该给予丰富的语言环境,给予足够的语言刺激。比如,给孩子换尿布时、洗澡时、喂奶时,陪孩子玩耍时、孩子睡觉时、睡醒时,都要与孩子讲讲话。勿需太多语言,重在积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几句话,就会成为孩子语言发展的奠基石,也为加深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鼓励宝宝多开口   孩子还不会讲话,表达某种需要时只能用动作或眼神。家长如果看到孩子伸手去抓杯子,就赶紧给喂水;孩子啊啊、呀呀地用手指着水果,家长马上满足需要……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我不说话,什么都能被满足,干嘛要说话呢。是呀,家长的这种行为,使孩子丧失了与人讲话的欲望和开口说话的动力,最终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代替口头语言与人交往。   现在,像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尤其是老人带的孩子。造成孩子开口讲话晚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不知道怎样给孩子适合他们能力的语言刺激。比如教孩子说话时,不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色彩鲜艳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物,而是孩子一岁多了,还拿一些图片、书面文字展示给孩子看。孩子学语言阶段,需要直接、生动、形象的刺激。书本中的词汇是抽象的,孩子的接受效果会差些,因此学会说话的速度就很慢。当孩子要某件东西时,应当把他所要东西的名称告诉他,还要告诉他东西的特点,比如:苹果,红色的……这样几次以后最起码他会说“果”。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语言环境、听的刺激和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语言会发育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讲话还有一个目标定位,否则欲速则不达。这个定位就是:教孩子讲话,要略微超过孩子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要在大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比如孩子会说一个字,家长最好教两个字,孩子会说两个字,家长教三个字,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大幅度提高。如果孩子只能说一个字,家长教短语或句子,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教。   3、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   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4、不要逼宝宝讲话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差,家长为了急于让孩子学会说话,有时就用“逼”的方法。比如,孩子想要某个东西,而家长拿着这个东西要挟孩子,孩子不说话就不给,这样就造成孩子对开口讲话有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孩子开口讲话比同龄宝宝晚时,家长往往使出“逼话”这个杀手锏,威逼利诱,让孩子讲话。孩子要先理解语言,才能表达语言,这是一个过程。如果逼得太凶,孩子就会觉得讲话有很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孩子只能用沉默不语来抗拒了。 

            2010-08-06 13:43:04

              avatar of 珍安我的爱

              珍安我的爱

              历史

              我家的是1岁就会叫爸爸妈妈啦,不过每个宝宝不一样的所以也不可以着急的哦!呵呵~~~祝您的宝宝健康!

              2010-08-06 13:43:32

                avatar of 小俊希

                小俊希

                历史

                每个宝宝不一样的,不要着急!呵呵~~~祝您的宝宝健康

                2010-08-06 13:56:05

                  avatar of Jennifer李

                  Jennifer李

                  历史

                  不要着急~~教小朋友说活时要慢点,同时需要耐性,多鼓励BB~祝健康!

                  2010-08-06 1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