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我们家宝宝是不是胆小啊?

      pic of user:maxuniuniu

      maxuniuniu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我们家宝宝是不是胆小啊?

      我们家宝宝出门就让抱着,要不就拉着我的手走路,反正不会轻易的自己往前走,除非发现前面有他感兴趣的东西。别人拿他东西就哭,不知道抢,是不是胆小啊?该怎样锻炼他呢?谢谢

        avatar of 王缪一

        王缪一

        历史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和外界多交流沟通,见的人多了,就会好点的.我的孩子小的时候胆子很小,现在大了谁都不怕呢.带她多到外面玩玩不同年龄的儿童恐惧的对象不同:2——5岁的孩子对噪声、陌生的事物、疼痛、坠落、身体的突然移动的刺激恐惧程度逐渐下降,而对黑暗、动物的伤害性威胁逐渐增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对一些想像中的东西.如鬼怪、地狱等害怕。
        胆小会给孩子造成远期的心理影响,长大后仍然胆小怕事。父母对胆小的孩子通常是不满意的,希望自己能够养育出强壮、勇敢的孩子,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怕黑或者让他买个东西他都犹豫不决时、妈妈会感到生气。

        如果孩于已经胆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纠正:

        (1)要注意改变对孩子的不良教育方式:当孩子在不听话时及任性时,不能编造谎言、以威胁性的语言吓唬孩子“再不听话.叫老虎把你吃掉”。更不能把孩子关在小黑屋子里,或者在夜晚将孩子推出门外。

        (2)科学道理教育:如果孩子听到雷声,看到闪电感到紧张、害伯时,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向他们讲明闪电雷鸣的科学道理,帮助孩子消除对雷电的恐惧感。

        (3)榜样作用:父母应当帮助胆小的孩子树立榜样,可以让孩于看同龄孩子与自己所恐惧的对象相处,如看小朋友与自己害怕的小狗玩。并让孩子分阶段观察小朋友如何与小狗

        接近,再让孩子站在别人旁边与小狗戏戏、玩耍,最后让孩子逐步去接近害怕的小动物。

        (4)帮助该子消除恐惧:如果孩子害怕黑暗,不敢一个人关灯睡觉,妈妈可以帮助孩子装—个灯光柔和的床头灯或壁灯,让孩子学会开灯、关灯,自己拿握黑暗与明亮的主动权,井帮助该子消除对黑暗的害怕。

        2010-11-19 16:46:0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avatar of 王缪一

          王缪一

          历史

          和外界多交流沟通,见的人多了,就会好点的.我的孩子小的时候胆子很小,现在大了谁都不怕呢.带她多到外面玩玩

          2010-11-19 16:45:50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有些孩子特别胆小,对其它同年龄孩子觉得无所谓的事情都怕得要命。比如,怕见到陌生人,怕自己的影子,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能怕天黑、怕打雷、怕独自一人呆在屋里等。不少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可以不必过问,孩子长大了就会好的。而且即使孩子长大了仍胆小,那也是天生性格造成的,不必注意。

            然而,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幼年和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成年以后就有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尤其是孩子的恐惧、畏缩受到外界刺激的强化,更容易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由此看来,孩子的恐惧心理有必要及时、恰当地纠正。

            恐惧是人类对自身保护以避免受到伤害的一种最常见的反应,对危险产生恐惧是十分自然的。比如,对水、火、电等危及生命的自然现象的躲避,可以使人免受淹溺、烧灼和电击的伤害。只要这种恐惧不扩展到适当的范围以外,就是正常的。

            对幼儿和稍大的儿童来说,在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有一种大多数同龄儿共同的恐惧对象,如幼儿害怕小动物、怕突然的响声、怕雷电、怕黑暗;五六岁的孩子怕另一些东西,如怕单独睡觉、怕鬼怪故事、怕成人发怒等;学龄儿童由于接触了很多外界事物,可能会对被人嘲笑、恐怖的影视镜头等,甚至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物更害怕一些。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心理问题。但如果未能加以解决,可能因偶然事件产生深刻印象,比如上课答错问题被同学嘲笑,因而本身对当众讲话有惧怕的心理就会被强化,以致长大后也害怕在这种人多的场合发言。所以,对孩子的恐惧心理应用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

            产生恐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产生恐惧的直接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其所作出的反应超出了应有的限度。这种过度敏感一方面与母亲孕期过度紧张、焦虑以及生产时的难产、剖宫产等有关,另一方面与家长对孩子过分限制、过度保护、缺少爱抚等有关,如怕孩子受伤而不让其多活动,不准孩子与外界适当地交往,当孩子有一点小伤病时家长就大惊小怪等。孩子未受到生活的磨炼,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反而易受伤害,其恐惧心理甚至会影响到长大以后的心理健康。

            家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克服恐惧,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有极大的好处。首先,家长应明白,帮孩子克服恐惧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需要耐心与信心。其次,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应多给孩子爱抚,并向他讲述一些事物的道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和社交能力,不可事事包办,要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另外,不要用恫吓和看法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如在孩子害怕黑暗不肯入睡时,千万不要说:“再不睡,大灰狼会来吃你!”而应说:“不要怕,关上灯才能不晃眼,好好睡吧!”

            国外儿童心理专家曾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4岁的男孩睡觉时梦见一条蛇要咬他,他告诉了妈妈,妈妈便拿出棍子“打蛇”。专家们认为,这样只能给孩子一个屋子里真有蛇的印象,反而更害怕。如果妈妈打开灯,让孩子看看屋里并没有蛇,孩子会安心睡去。可见,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消除孩子的恐惧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如果孩子已出现了严重的恐惧心理,就应该及早求助于儿童心理专家帮助解决。


            2010-11-19 17:31:24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你好,多带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和外界多交流沟通,见的人多了,就会好点的.我的孩子小的时候胆子很小,现在大了谁都不怕呢.带她多到外面玩玩不同年龄的儿童恐惧的对象不同:2——5岁的孩子对噪声、陌生的事物、疼痛、坠落、身体的突然移动的刺激恐惧程度逐渐下降,而对黑暗、动物的伤害性威胁逐渐增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对一些想像中的东西.如鬼怪、地狱等害怕。

              2010-11-19 17: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