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情绪

      pic of user:XIAOSIBAI

      何宇豪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2

      情绪

      我家宝宝脾气比较急,只要一不如意他就发脾气,发脾气的时候就会抓自己的脸,还会干嚎,怎么哄也哄不好,非要打他打的他哭才可以。也会扔东西,我烦恼的很啊,感觉自己带不好他,请帮忙出出主意谢谢!
      很感谢大家帮忙,可是他每次都是抓自己的脸,现在脸上已经是很多巴了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独生子女任性、爱发脾气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如:自己的要求没能满足,就大哭大闹,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





        任性,爱发脾气是幼儿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与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成人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教师和父母如果平时对这类儿童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纠正,使幼儿无所控制地发展自己的这种行为,成为他们要挟老师和父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





        3岁以后,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帮助,自己独立地做事情,但是由于能力的关系,再加上幼儿这时候思维上具有刻板性,片面性的特点,会出现所谓的“三岁危机。”因此,这时候的孩子就有些不好管。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爱发脾气,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好对症下药。





        通常孩子在不舒服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时易引起发脾气暴躁,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幼儿大都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觉。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发脾气。





        有时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时也会发脾气,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妈妈玩会儿,或者很渴望家长的表杨,可妈妈却毫不理会,照旧干自己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以示心中的不满。聪明的父母若能主动给孩子放松环境,沟通感情,了解孩子的愿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绪不佳而发脾气。





        如果孩子爱发脾气是由家长的溺爱和迁就造成的,家长就要注意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有求必应。





        孩子爱发脾气,也是有个过程的,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的处理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家长一看孩子乱喊乱闹,就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哄劝,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应百应,过分迁就。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嘛,哄一哄就了。可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这样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发脾气,胡闹作为治眼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有的父母把问题看得很简单,解决方法也简单,一个字“打”。其实,打的结果更坏,孩子或是表面屈眼于棍棒,或是越闹越凶,对父母产生敌视心理。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呢?家长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专心于其它事情。或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才跟你讲话。”渐渐地孩子会由大哭变小哭,由闭眼哭叫到睁眼看父母的反应如何,他的注意力也就会转移到父母身上来,静静观察父母做事情,渐渐忘记了撒泼。当他的情绪稳定以后,家长一定要告诉他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不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在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可以说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较量。如果作父母的心软,以后就很难再奏效。





        当幼儿心情焦躁,乱发脾气时,成人在指出他的错误以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理睬他,让他知道发脾气,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是无效的。当幼儿由于某种要求未能满足而大发脾气时,家长不要采取强硬态度,非要把幼儿制服。这样就如火上加油,幼儿的脾气会更大。成人应该态度冷静,方法灵活,有时要适当给孩子留点面子,找个台阶,让他自己下。





        有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面前爱发脾气,而在幼儿园或其他环境则表现得比较好,这样的孩子可以让他暂时离开使之任性发作的环境,到亲戚朋友家生活一段时间或到寄宿制幼儿园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矫正孩子爱发脾气、任性的缺点会有好处。


        百依百顺或武力解决只会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比较妥当的办法是当孩子发脾气时,爷爷奶奶和父母亲要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迁就,而要干脆地拒绝他,甚至不要理他,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把他孤立起来。几次以后,孩子也就不会再用发脾气来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了。使他不抱任何幻想。例如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无缘无故地哭闹着不肯回去,家长就要"硬着,心肠"送他进园,不要没完没了地好言相劝,甚至几步一回头,放不下心。即使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也要让他:先转变态度,再满足他的愿望。另外,在孩子发脾气时,一方面要冷处理,不要被他牵着鼻子跑,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他的动态,转移他的目标,不妨对他说,"你嗓子也哑了,先去喝口水吧"或:是"你脸上这么脏,先去洗洗干净" ,以让他逐步冷静下来,当你看到孩子有不愉快的情绪露头时,绝对不能对他说:"看,你又发脾气了。"这样,等于从方面提醒他:你现在可以哭闹了。


        有心的家长还可以采取主动,注意"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一些促使孩子发脾气的客观因素产生,凡事力求事先提醒,讲清道理,尽可能不要出现"短兵相接"的局面。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提供了启迪。


        (一)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活泼型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喜动厌静,生命力旺盛。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呆在父母身旁,而是喜欢自己到处乱跑,结交一些同年龄的朋友,有时,还会捅出一些纰漏,干出一些让你想象不到的“坏事情”来。


        对于特别活跃的孩子,你应该不时给他一点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如果你过分地溺爱他,完全顺着他的性子来,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有可能会目空一切,无所顾忌,不知天高地厚。


        (二)腼腆型的孩子,不要过于心急。


        如果你有一个胆小羞怯的孩子,不要为他的不活跃过分心急。因为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或适宜的氛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


        和其他孩子们在一起,开始时候他可能有点儿不合群,而一旦与别的小朋友“混熟”了以后,他们也会活跃起来。原因在于这种类型的孩子性情温顺,“节奏”慢,若家长迫使他提前活跃起来,他们就会心里不踏实,感到信心不足,彷徨不前。


        (三)乖巧型的孩子,不要过高提要求。


        乖巧型的孩子整天不哭也不闹,心情几乎总是好的,好像是天天都生活在愉悦之中。这种类型的孩子适应性特别强,他们不怕生人,但对陌生人的热情也不高。


        因为这种孩子很少大声表示抗议,所以不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往往对他们要求过高,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意志,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但这可能会导致一种不良的后果: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四)问题型的孩子,不要过多责难。


        问题型的孩子,常常让父母操透了心,这种孩子时常是睡醒后就哭闹,一天到晚很难安静下来。他们对新的环境总不能很快地适应,一会儿又心血来潮,过度热情。一会儿又心烦意乱,又哭又闹。


        对于问题型的孩子,父母需要极大的耐心,不要对他给予过多的责难,更不能听之任之,要学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他们感觉受到大人重视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问题型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当的话,则有可能在长大以后,放任自流,自暴自弃





        很多孩子都这样任性,孩子的任性是惯出来的。说不烦是假的!家有一个任性的孩子,哪个父母不头疼?但父母们在想尽办法“对付”任性孩子的时候,也许从未认真地思考过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任性?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儿童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现实中成人以管理者或评判员身份对待儿童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蒙台梭利的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这期策划里,我们希望父母暂且放下牢骚和埋怨,和我们一起来努力读懂孩子的任性,解开他们任性背后的心理之谜。


        宝宝任性,妈妈抓狂


        孩子的任性行为,由于年龄及个性的不同,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但下面几种也许是家长们最为常见的。


        任性表现I:你说东,他偏往西


        孩子心语:我刚刚过了2岁生日,妈妈说我长大了。长大就要有长大的样子,我可要自己说了算。中午吃饭时,妈妈又唠叨着让我乖乖坐好,不要边吃边玩。才不干呢,我要用小勺演奏音乐!吃完饭,妈妈让我睡午觉。不,我还想看画册,我又不困,干吗要去睡觉!结果,妈妈生气了,说我太不听话。嘿!我为什么要乖乖地听话,只有小孩子才那样做呢!我可是大孩子了耶!


        妈妈道白:这孩子以前挺乖的,可现在怎么这么拧?偏要和我对着干!这对他有什么好处?真恨不得抽他两巴掌。


        心理解析:孩子的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表现。研究发现,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平稳的,有较为乖顺的平稳阶段,也有较为棘手的不平稳阶段。最初,孩子不知道“自己”,玩弄自己的小脚就像玩玩具一样,表现很乖;伴随着语言的发展,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到2岁左右变得更加强烈。他们开始表现自我,凡事都喜欢说“不”,到处炫耀和滥用自己的“否决权”,进入了“第一反抗期”,表现出来就是让人头疼的任性。等他们适应这种心理变化后,会是一段较平稳的时期。但到4岁左右,孩子又进入一个不平衡阶段,情绪不稳、脾气暴躁、任性胡闹,喜欢拒绝别人的要求……种种任性言行再次表现出来。


        任性表现II:脾气说来就来,稍不如意就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心语:那天,妈妈带着我和芳芳表姐去吃麦当劳。我一兴奋,就把雪糕蕃茄酱弄了个满鼻子满眼。妈妈看见了,又开始罗嗦:看你芳芳表姐,吃东西的时候多斯文,说话都慢声细气的;再看你,哪像个女孩子!……为什么芳芳什么都比我好!那你干脆要芳芳表姐好了。我越想越生气,索性把汉堡包、薯条弄得满地都是,反正也比不上芳芳了!


        妈妈道白:我这孩子真不知哪根筋有问题,任性胡闹起来简直像个野小子,还一点说不得。长大后怎么得了!


        心理解析:正所谓一个孩子一个脾气。所谓脾气,在心理学上叫做气质,是孩子身上最早出现的个性特征。传统上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孩子大多脾气急,性子倔。这样的孩子很有主意,稍不满意就会和父母“顶牛”,让人感到非常任性。但他们的任性时间短暂,事情过去了,很快就忘记了。


        任性表现III:突发性不可抑制的狂躁


        孩子心语:我想玩奇奇的遥控汽车,可奇奇太小气了,不给我玩。我的火一下就蹿了上来:不给就抢,抢不到就打!这时,他妈妈看见了,居然去向我妈妈告状。好啊,想整我?以为我会怕吗?气死我了,哼,让你们先看看我的厉害。我把奇奇的小汽车使劲扔到了地上,看着它散了架,然后我还要把它踩扁。看到了吧,我是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你们谁敢惹!


        妈妈道白:这孩子从小脾气火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没法跟他讲道理。真怀疑这孩子有暴力倾向。


        心理解析:这孩子的行为的确有暴发型人格的某些特征。这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挫折耐受力比一般孩子差,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就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愤怒情绪甚至一定程度的暴力行为,其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给人的感觉自然是异常任性。但孩子的行为是否已超出正常的范围,还需要仔细观察,并请专业心理医生诊断。


        任性表现IV:要什么就得有什么


        孩子心语:晚上我看电视。哇,可口可乐广告!我要喝!妈妈说商店关门了,明天再去。那怎么行,我现在就要!不行?看着吧,我小施几招,你们就会乖乖地去给我买了。什么招数呢?很简单,先哭;再不行就喊,让周围的人都听见;还不行,就在地上打滚或用头撞墙。这几招一用,大人们就会投降了。


        妈妈道白:这孩子平常都跟着爷爷奶奶,平时说一不二,被宠惯了。老人自己也知道孩子的毛病,常当着孩子的面对我们数落他“任性,谁都得听他的”,可我们真要管的时候,老人又总护着。


        心理解析:“极端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是培植任性的沃土。前面分析过,在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阶段,这时如果家长迁就放任,让孩子指挥一切,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就会过度膨胀,从而表现为极端任性,这在独生子女的隔代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而老人当着孩子的面反复说他任性,更给了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进一步引导他朝着“任性”的方向发展。这叫做“标签效应”。可以说,这种孩子的任性完全是成人“培养”的结果。


        当然,除了这些稍具典型性的任性表现之外,孩子们还会玩出千奇百怪的任性花样。但不论何种任性,除了有先天性的心理基础外,更有后天培养环境的植造。事实上,任性,是家长与孩子之“战”中家长败北的结果。


        任性之战,一场输不得的战争


        亲子之间是一种很奇特的关系,一方面相互依恋,一方面又互有攻守,有些像打仗。具体到任性这个问题,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进退攻守关系,孩子不断任性胡闹的过程,就是家长不断丧失权威的过程。


        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生活上的关爱和智力上的启蒙,随之淡忘的就是家长权威的建造。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权威是必不可少的。这权威不是惧怕,不是恭顺,不是畏首畏尾,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尊重。试想,如果孩子根本不尊重你这个人,又怎么会尊重你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如果说任性是孩子发起的一场指向成人权威的进攻,那么,你是只许胜,不许败的。稍有半步退让,你输掉的不仅有自己的权威,还有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要想百战不殆,惟有知己知彼。我们不妨从双方心理上的演变来分析一下,看看这场任性之战究竟是如何打响的—


        百般满足导致贪婪


        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这个观念已经成了多数父母的信条。但孩子的欲望是没有限度的,特别有时会提出一些并不合理的要求。以爱的名义,家长多会选择退让:就迁就他一次半次的吧!


        可惜,一次之后并非家长希望的半次,而多是两次、三次……不断满足让孩子越发贪婪,直到有一天、有一次,家长认为要求离谱、不能再满足了,一向有求必应的孩子便会遭遇到让他们感觉突兀的拒绝。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自己的欲望是否合理不善分辨;但他们的记忆力很好:上一次你可是满足了我的喔!这次为什么不行呢?战争的导火线就此点燃……


        于心不忍贻误战机


        但孩子一般不会一开始就真刀真枪,而是先试探,派出的充其量只是侦察兵,就算被你剿灭,也损失不大—他们可能本来就对被拒绝有所准备。但是面对理直气壮、张小牙舞小爪的孩子,有些于心不忍的家长自己先理亏了:大人怎能跟孩子一般见识,算了,下不为例吧!这一来便让孩子看到了有机可乘,从而抓住你的漏洞频频打击:馅饼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胜利”要靠自己争取耶!


        一味退让铸成败局


        打仗本不能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就算被孩子闹过几回,家长如能当机立断,沉下脸来,也还是有希望转败为胜的。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落个清净一味割地求和,结果损失城池不重要,关键是长了对方的军心,灭了自己的士气。兵败如山倒,等到孩子尝到了甜头长驱直入的时候,败局其实已经铸成。


        但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家长不能允许自己真的败北,忍无可忍只好声色俱厉、殊死反抗。这时带来的伤害就大了,你认为你在拒绝他不合理的要求,他认为被拒绝的是正在萌动的自我,或者更严重的,他认为你已经不再爱他了。亲子的和睦,孩子的成长,都有可能因此而蒙上阴影……


        后果够严重的,起因却很简单:就是最初的那一次半次的退让。所以要想打赢这场仗,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一开始就站稳脚跟。





        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





        首先,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就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好哄、好骗,往往不假思索就许下诺言,结果实现不了,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和对家长的不信任。





        第三,不要吓唬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用一些可怕的事物来吓唬,久而久之,孩子使变得多疑、胆小怕事。第四,在孩子犯错误时,特别是犯“滑稽”的错误,家长不要图好笑去模仿孩子的错误,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分析为什么错。总之,好的环境与好的教育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活泼、可爱、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孩子在2岁左右爱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对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家长不允许,为什么不允许,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而4岁以上的孩子,对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还频频哭闹、经常发脾气,其原因大多在家长身上。说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问题,使孩子养成了好发脾气的习惯。





        脾气发作不仅严重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而且也使家长狼狈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您要想方设法制止孩子哭闹、发脾气。怎样制止呢?一定要根据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一、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二、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三、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四、因为不能延迟满足而发脾气。多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东西根本没有耐心多等待一会儿,尤其对于就在眼前的诱惑物。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最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学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





        除了以上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





        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二、家长切记自已不要经常发脾气。有一次在商场的玩具部我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有个妈妈突然抬高声音说:“上个星期刚买过,又要买。”俨然在告诉大家,我的孩子不讲理,我不给他买的原因是刚买过,不是不给他买。我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心虚,不给孩子买玩具有什么丢脸的?不买就是不买,给孩子讲清道理就行了。可她的方法有点走样,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着孩子向外走,孩子则闹着往里拽。妈妈脾气大发,啪啪打了孩子两下,孩子哇地哭了起来。于是,这个妈妈不上分说拖着哭着的孩子慢慢消失在人群中了。有了这么一个好发脾气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发脾气都难。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独生子女任性、爱发脾气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如:自己的要求没能满足,就大哭大闹,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





        任性,爱发脾气是幼儿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与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成人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教师和父母如果平时对这类儿童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纠正,使幼儿无所控制地发展自己的这种行为,成为他们要挟老师和父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





        3岁以后,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帮助,自己独立地做事情,但是由于能力的关系,再加上幼儿这时候思维上具有刻板性,片面性的特点,会出现所谓的“三岁危机。”因此,这时候的孩子就有些不好管。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爱发脾气,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好对症下药。





        通常孩子在不舒服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时易引起发脾气暴躁,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幼儿大都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觉。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发脾气。





        有时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时也会发脾气,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妈妈玩会儿,或者很渴望家长的表杨,可妈妈却毫不理会,照旧干自己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以示心中的不满。聪明的父母若能主动给孩子放松环境,沟通感情,了解孩子的愿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绪不佳而发脾气。





        如果孩子爱发脾气是由家长的溺爱和迁就造成的,家长就要注意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有求必应。





        孩子爱发脾气,也是有个过程的,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的处理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家长一看孩子乱喊乱闹,就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哄劝,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应百应,过分迁就。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嘛,哄一哄就了。可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这样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发脾气,胡闹作为治眼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有的父母把问题看得很简单,解决方法也简单,一个字“打”。其实,打的结果更坏,孩子或是表面屈眼于棍棒,或是越闹越凶,对父母产生敌视心理。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呢?家长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专心于其它事情。或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才跟你讲话。”渐渐地孩子会由大哭变小哭,由闭眼哭叫到睁眼看父母的反应如何,他的注意力也就会转移到父母身上来,静静观察父母做事情,渐渐忘记了撒泼。当他的情绪稳定以后,家长一定要告诉他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不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在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可以说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较量。如果作父母的心软,以后就很难再奏效。





        当幼儿心情焦躁,乱发脾气时,成人在指出他的错误以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理睬他,让他知道发脾气,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是无效的。当幼儿由于某种要求未能满足而大发脾气时,家长不要采取强硬态度,非要把幼儿制服。这样就如火上加油,幼儿的脾气会更大。成人应该态度冷静,方法灵活,有时要适当给孩子留点面子,找个台阶,让他自己下。





        有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面前爱发脾气,而在幼儿园或其他环境则表现得比较好,这样的孩子可以让他暂时离开使之任性发作的环境,到亲戚朋友家生活一段时间或到寄宿制幼儿园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矫正孩子爱发脾气、任性的缺点会有好处。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偶尔出现任性的行为,那么,别着急,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了任性的情形,行为就很可能会成为习惯,到那时,就算你多付出几倍的精力也未必能彻底矫治了。所以,对你来说,最关键的就是—


        别让任性成为习惯


        在这个问题上,几位妈妈们的体会和建议很值得你参考。


        璐璐妈:一个双休日,我领着2岁多的女儿逛商店。我兴致正高时,女儿却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来,怎么哄都不管用。没办法,只好抱起她往外走。就在蹲下去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从孩子的眼光看去,眼前不是色彩斑斓的商品,而是晃来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发脾气,原来和我感觉不一样。


        建议一: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看其行为是否可以理解,接下来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编者:其实璐璐的行为算不上是任性,可要是不理解孩子,反而责怪她任性,那她也许真会因为你的强化而“任性”了。)


        洋洋妈:有一次就要吃饭了,儿子非要吃果冻不可,我拒绝了他,他就大声哭闹起来。我使个眼色给丈夫,我们先后走进里屋,把他一个人留在客厅。开始,他仍然大声哭喊:“给我果冻!”过了一阵,哭声低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听不见声音了。我们出来一看,他正在那儿玩手指呢!后来,我和丈夫有了默契:每当他任性哭闹时,我们照旧做自己的事,不理他,当然事后,少不了要给他讲讲道理。儿子闹了几次后,以后就很少出现这种行为了。


        建议二: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必须狠下心来,一次也不能迁就,一旦给了孩子用任性来要挟父母的成功体验,以后就麻烦了。


        欣欣妈:有一天,欣欣从幼儿园回到家时,我正在赶一篇文章。他凑过来闹着要我给他讲故事,给他讲道理也不听,我有点火了。孩子一开始默默地流泪,见我没理他,就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住,闹腾了半天,最后还是给他讲了个故事才算罢了。静下来想想,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他一天没见到妈妈了,我为什么就舍不得那点时间来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而要等他犯性子呢?以后,我通常会认真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实在太忙的时候,就不等孩子提出要求,先对他提出请求。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很少再跟我犯拧。


        建议三:以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的任性。满足不了也可以在孩子之前先行请求体谅。最愚蠢的做法就是,等孩子任性发脾气了再来答应孩子的要求。


        俊俊妈:六一节,孩子爸爸给他买了一辆自动坦克。邻居小朋友都很羡慕,想和他一起玩,孩子却傲慢地拒绝了:“这是我爸爸刚给我买的,我还没玩够呢。”我赶紧劝说,可他就是不听,还和我大闹起来。就在我们吵闹之际,那几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玩具玩起了集体游戏,说说笑笑地很开心。这时,儿子不闹不吵了,静静地看着他们,最后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那以后我学精了: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些集体活动的机会,孩子独霸玩具的任性行为越来越少了。


        建议四:预防因自我中心而导致的孩子任性,让他和同伴一起玩耍、活动是捷径之一。比如平时经常请邻居的小朋友到家里;适时地放孩子出去找伙伴;多带孩子走亲访友等。


        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


        首先,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就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好哄、好骗,往往不假思索就许下诺言,结果实现不了,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和对家长的不信任。


        第三,不要吓唬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用一些可怕的事物来吓唬,久而久之,孩子使变得多疑、胆小怕事。第四,在孩子犯错误时,特别是犯“滑稽”的错误,家长不要图好笑去模仿孩子的错误,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分析为什么错。总之,好的环境与好的教育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活泼、可爱、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


        首先,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就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好哄、好骗,往往不假思索就许下诺言,结果实现不了,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和对家长的不信任。


        第三,不要吓唬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用一些可怕的事物来吓唬,久而久之,孩子使变得多疑、胆小怕事。第四,在孩子犯错误时,特别是犯“滑稽”的错误,家长不要图好笑去模仿孩子的错误,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分析为什么错。总之,好的环境与好的教育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活泼、可爱、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孩子在2岁左右爱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对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家长不允许,为什么不允许,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而4岁以上的孩子,对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还频频哭闹、经常发脾气,其原因大多在家长身上。说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问题,使孩子养成了好发脾气的习惯。


        脾气发作不仅严重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而且也使家长狼狈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您要想方设法制止孩子哭闹、发脾气。怎样制止呢?一定要根据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一、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二、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三、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四、因为不能延迟满足而发脾气。多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东西根本没有耐心多等待一会儿,尤其对于就在眼前的诱惑物。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最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学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


        除了以上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


        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二、家长切记自已不要经常发脾气。有一次在商场的玩具部我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有个妈妈突然抬高声音说:“上个星期刚买过,又要买。”俨然在告诉大家,我的孩子不讲理,我不给他买的原因是刚买过,不是不给他买。我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心虚,不给孩子买玩具有什么丢脸的?不买就是不买,给孩子讲清道理就行了。可她的方法有点走样,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着孩子向外走,孩子则闹着往里拽。妈妈脾气大发,啪啪打了孩子两下,孩子哇地哭了起来。于是,这个妈妈不上分说拖着哭着的孩子慢慢消失在人群中了。有了这么一个好发脾气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发脾气都难。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这可能是由于宝宝自身心理造成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他会造成人心态失衡,还会促发和加重许多疾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婴幼儿分离焦虑引起足够的重视,运用多种缓解策略去调整和改变婴幼儿焦虑情绪。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究了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其一,环境的变化。 其二,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其三,是家长的因素。第一是家长的溺爱。在婴幼儿入园前期,我们对30名家长进行了访谈、调查,在访谈、调查中我们得知:孩子在家吃饭、整理衣服父母、祖辈帮忙的占五成;独立完成的占三成;成人偶尔帮忙的占二成。可见,这些“小皇帝”、“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造成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第二是家长的过度严厉。表现为干涉过多,不允许和其他婴幼儿交往、接触,使孩子失去了社会活动机会,导致孩子社会性发展缓慢,入托后人际关系紧张不安,或有集团适应障碍。所有这些势必会使婴幼儿产生社会性焦虑;第三是家长不恰当的行为。孩子入托也会造成家长的焦虑,这些家长常常是送孩子入园后,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楼楼,依依不舍,更有甚者与孩子一起痛哭流涕。还有一些家长当他无法制服孩子时,会不假思索地用:“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来制服孩子,无形之中使孩子对幼儿园蒙上了阴影。其实家长不经意的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婴幼儿,诱发孩子紧张、忧郁等不良情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在幼儿心理成长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这正是幼儿独立品格形成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时期。

        冷静分析处理,不能以硬碰硬

        宝宝觉得妈妈在厨房做饭是很好玩的事情,也想要动一动锅碗瓢勺,玩一玩菜刀和煤气灶。这时你用硬碰硬的手段训斥他:“别捣乱,一边玩去。”或采取粗暴的打骂方式把他轰出去,都压制不住他的好奇心,反而会让他更加对着干。

        父母应该冷静分析孩子是出于好奇心,才想到厨房里玩,并不是恶意地捣乱。所以,要给他讲清楚:厨房里不安全,有火、有刀等危险因素,小孩子不能乱摸乱动。为满足宝宝的好奇心,你可以给他买一套迷你厨房玩具,或是用一些塑料的小碗、小瓶、小勺当厨具,和他一起玩过家家游戏。孩子的任性就会巧妙地化解了。

        转移注意力,不能心太软

        经常在商店里看见有幼儿向家长要求买这买那,满足不了就哭闹。父母怕孩子哭,也怕丢面子,心一软就掏钱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宝宝这回得胜了,下一次还会用同样的哭闹方式相要挟。你退一步,他会进两步。

        其实,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你完全可以用一件新鲜事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比如故作兴奋地对他说:“那边有个宠物乐园,咱们去看小狗狗吧。”或者说:“家里有个新借的动画片光盘,好看极了。”你绘声绘色地给他讲起动画片的故事。宝宝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到其他地方,自然忘掉了刚才的事情。

        先提示后惩罚,不能说话不算数

        夏天,天气热气温高,宝宝吃饭前总是闹着要先吃雪糕,不然就不吃饭。妈妈知道小孩子吃太多凉的东西伤胃,又怕孩子闹人,就糊弄宝宝:“你先吃饭,吃完了再吃雪糕。”可是吃完饭后,妈妈假装忘了,宝宝受了骗不再轻信你的话,下次不先吃雪糕坚决不吃饭了。

        对付任性的幼儿,家长说话不算数是个大忌,只能让他更加变本加厉的任性。最好的办法是先提示他,如果你今天好好吃饭,饭后休息一会儿可以吃雪糕。若是孩子能够好好吃饭,那么饭后按约定的去执行。要是他仍旧边吃边玩不好好吃饭,就用不给吃雪糕来惩罚他。即使他再折腾,父母也绝不能怜悯、迁就。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孩子看到你说话算话,他无空子可钻,也就会收敛了。

        暂时回避,不能姑息

        每个周末午饭妈妈都会炖宝宝爱吃的红烧肉。这个周末妈妈加班没有时间炖肉。午饭时,宝宝见到桌子上没有红烧肉,立刻把饭碗一推——罢饭了。爸爸生气地说:“不许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宝宝对着大吼:“我要吃肉。”父子俩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遇到不满足要求就纠缠不休的孩子,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暂时回避。宝宝不是不吃饭吗?你们大人不要管他,继续吃你们的饭,他要闹就随他去闹,饿一顿没什么关系。一来他闹够了,肚子饿了自然会找食物吃。

        二来他看到大人不理自己,闹了半天没有用,自然就会停止了。妈妈千万不能说:“宝贝别哭,妈妈这就给你烧肉去。”对任性的姑息只能加剧他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

        2010-12-09 14:24:1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可爱灿宝贝

          可爱灿宝贝

          历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小孩子也不例外的。这样的情况最好是冷处理,你让他自己打自己,不理他。他自己也知道痛的。没人理他他下次自然不会自己伤害自己了。

          2010-12-09 12:55:24

            avatar of 家有新生小宝贝

            家有新生小宝贝

            历史

            我家宝贝的脾气也是很急躁,小小九个月,不如意就乱抓。。。。我觉得这跟遗传有关系,我就是个急脾气。O(∩_∩)O哈哈~

            2010-12-09 13:02:10

              avatar of YF999

              YF999

              历史

              冷处理是最好的办法了,还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2010-12-09 13:05:59

                avatar of 昊宝妈

                昊宝妈

                历史

                宝宝多大了啊,其实大人小孩都有脾气啊,正常的,妈妈要有耐心啊!!

                2010-12-09 13:08:25

                  avatar of WI东东

                  WI东东

                  历史

                  有时候这种情况越管越厉害,所以还是冷处理,你继续忙你的,让宝宝自己待会,可能经历几次这样就好了

                  2010-12-09 13:34:14

                    avatar of xiaoxianbaby

                    xiaoxianbaby

                    历史

                    我家宝宝也是的,平时家里都当她是个宝,不管她要什么,都会尽量满足她,才十七个月已经知道拿哭来作工具了,只要她要的东西,你不给她她就一直哭,到你给为止,还有她一哭时间长了,就会呕吐,唉呀,我们也知道冷处理,可是她吐呢,还有她爷爷和奶奶,我们刚想让她哭就哭一会吧,谁知道她们又跑过来,好像孩子不是我们自己生的一样的,搞得大家心里都不愉快,唉,还是等她大一点吧,等她大了,可以去学校上学了,待家里时间也少点,

                    2010-12-09 13:51:10

                      avatar of 雨露妈妈

                      雨露妈妈

                      历史

                      冷处理,你让他自己打自己,不理他。他自己也知道痛的。没人理他他下次自然不会自己伤害自己了。

                      2010-12-09 13:51:53

                        avatar of 幸福之潞

                        幸福之潞

                        历史

                        每个人都会有其忍耐限度——脾气,这很正常。
                        当然,宝宝发脾气时会有这样的行为,大都是因看到大人们或是其他小孩子的行为,而也学着做。作为家长的也好自己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要有好的作为,而不宜在孩子面前动不动就发脾气。所以说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平心静气的和孩子好好沟通,慢慢的孩子也会接受你的教导的!!

                        2010-12-09 15:08:11

                          avatar of bird4171

                          bird4171

                          历史

                          是呀,孩子多大了,该教育就要说,不能惯着了

                          2010-12-10 13:18:16

                            avatar of 亲亲你

                            亲亲你

                            历史

                            我家宝宝才几个月就会这样发脾气了。我也很苦恼。由着他对他的成长不好,不由他,又闹的厉害。

                            2010-12-14 22:37:00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小孩子也不例外的。这样的情况最好是冷处理,你让他自己打自己,不理他。他自己也知道痛的。没人理他他下次自然不会自己伤害自己了。

                              2010-12-16 1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