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出汗好吗???

      pic of user:zhangguiping392

      小宇航妈妈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出汗好吗???

      我家宝宝留鼻涕,吃了药现在经常出汗了,好吗?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宝宝爱出汗的两大原因 宝宝睡觉的时候特别爱出汗,家里老人讲,汗多的孩子是体虚,果真是如此吗? 许多宝宝都特别爱出汗,这是由于宝宝汗腺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太完善的缘故。其实,宝宝出汗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表的热量,是宝宝为适应外界高温环境而做出的保护性反应。引起宝宝多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出汗 宝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皮肤含水量以及皮肤表层微血管的分布都更多,这样宝宝皮肤新陈代谢更旺盛,使得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了。另外,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经来调节的,宝宝由于没有发育完全,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自然比较弱。这样一来,即使在晚上睡眠时,宝宝的植物神经依然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刚入睡时也很容易出汗。 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有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导致小儿入睡后出汗增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温馨提醒 出汗多的宝宝,体内水分的流失也较多。因为出汗会使宝宝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电解质,特别是宝宝发烧的时候,如果出汗多,就很容易发生脱水。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常给爱出汗的宝宝喝些淡盐水,这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有帮助。 病理性多汗 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称之为“病理性出汗”。如婴幼儿活动性佝偻病、小儿活动性结核病、小儿低血糖、吃退热药过量及精神因素,如过度兴奋、恐惧等。有的宝宝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起病理性出汗。每种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还有多种其他疾病表现,父母需带宝宝去医院就医,进一步做有关的检查。 活动性佝偻病 1岁以下的婴儿多汗,若缺少户外活动不晒太阳,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钙粉,爸妈则应观察宝宝除了多汗外,是否伴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如夜间哭闹、睡在枕头上边哭边摇头而导致后脑勺枕部出现脱发圈(又见枕秃)、乒乓头(枕骨处骨质变软,扪之似摸乒乓球的感觉)、方颅(前额部突起头型呈方盒状)、前囟门大且闭合晚等。父母应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检验,以明确诊断。 小儿活动性结核病 宝宝往往不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称之为“盗汗”。同时有胃纳欠佳、午后低热(有的高热)、面孔潮红、消瘦,有的出现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往往有结核接触史,家中老人、父母或保姆患有结核病。 低血糖 往往见于夏季天热,宝宝出汗多,夜间不肯吃饭,清晨醒来精神萎靡。患儿表现为难过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等。 温馨提醒 宝宝的病理性多汗,主要是由于脾肺气虚、缺钙或是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爸妈应该积极寻找宝宝多汗的原因,对症治疗。对于体虚的宝宝,可通过口服儿童膏方调理体质。医生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宝宝开出相对应的膏方,提高抗病能力。 宝宝出汗巧护理 1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汗多,首先应该寻找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的话,妈妈不必过分忧虑,只要除去外界导致宝宝多汗的因素就可以。 2 注意宝宝的衣着及盖被。我们主张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从小锻炼宝宝抵抗力。有的妈妈在冬天摸摸孩子手冷,就拼命给孩子添加衣服,穿了好几件毛衣还穿棉袄、棉裤,晚上盖好几床棉被。要知道给宝宝穿或盖得过多,使宝宝大量出汗,衣服被汗液弄湿,又没有及时换掉,宝宝用自己的体温捂干湿衣服,反易受凉而引起感冒发烧及咳嗽。出汗严重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会引起脱水。 3 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喂淡盐水,因为宝宝出汗与成人一样,除了失去水分外,同时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电解质。给宝宝喂淡盐水可以补充水分及钠、氯等盐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而导致虚脱。 4 及时给出汗的宝宝擦干身体。有条件的家庭,应给宝宝擦浴或洗澡,及时更换内衣、内裤。宝宝皮肤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皱折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可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5 发现宝宝多汗,妈妈应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引起多汗的疾病。如婴幼儿有活动性佝偻病而多汗,可去医院就诊,口服鱼肝油和钙粉,多进行晒太阳等户外活动。夏天清晨突然发现小儿出大汗,没有发热,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发冷,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在家先喂糖水,再立即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对于夏天这样一个多汗的季节,家长们应该注意哪些呢?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无论宝宝爱出汗还是不爱出汗,家长都要从顺应四季节律和生命规律出发,该出汗时就要让宝宝出汗,而且要多出汗,因为像通过运动等排汗是有利于宝宝身体健康的。 专家提示 针对汗多的宝宝,家长要随时用软布给宝宝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 当宝宝出汗时的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 如果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光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不吃辛辣食物。 此外,还可服用一些中药,如黄芪、大枣、孩儿参等,有补气敛汗的功效。 奶香绿豆蛋黄泥 夏季天气闷热,人们都喜欢吃清凉解暑的食物,小宝宝也不例外。下面为4个月以上的小宝宝推荐一道奶香绿豆蛋黄泥,可以帮助小宝宝防暑降温。 原料:绿豆50克、鸡蛋1个、软奶酪、橄榄油少许。 制作过程: (1)先将绿豆放在铁锅中清炒10分钟,然后再煮。但须注意不要炒焦,以免使绿豆汤有一股糊焦味。 (2)把煮熟的绿豆包在粗纱布里,滤出绿豆沙。 (3)将熟鸡蛋从中间切开,取出蛋黄,把蛋清顶部去掉一小片做底托。 (4)在蛋黄里加入绿豆沙、软奶酪、橄榄油,拌匀之后放在蛋托上,奶香绿豆蛋黄泥就做好了。 绿豆可以解暑凉血,预防宝宝因为暑热生痱子。此外,干绿豆磨成粉,用蛋清调成泥外敷,可以治疗痱子和湿疹。 这道菜谱的主料是蛋黄,蛋黄是适合宝宝最早添加的一种辅食,它吸收起来是比较容易的,而且蛋黄还含有丰富的铁和脂肪。但是蛋黄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要欠缺一些,所以配上一些绿豆沙,再加上奶酪,这样它的营养成分就非常合理了。

        2011-01-18 14:00:1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湉湉的甜蜜生活

          湉湉的甜蜜生活

          历史

          宝宝可能病才好些有些出虚汗,还有就是正常下宝宝在晚上睡觉时都是会不同程度的出汗的,妈妈可不用太担心多注意宝宝身体及饮食营养就好哦

          2011-01-18 14:05:10

            avatar of 敏敏毛豆

            敏敏毛豆

            历史

            是好的,说明孩子的体温正在正常化

            2011-01-18 14:14:18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给宝宝吃了什么药?难道是退热药吗?

              小儿流鼻涕基本分清鼻涕、白粘鼻涕、黄鼻涕三种。流鼻涕因为寒气侵肺,导致人体自我防御的一种现象,鼻涕和汗、眼泪一样是调节体内寒热的一种方式。小儿气道短,更容易做出流鼻涕的反应,正常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流鼻涕反而是好现象,如风寒感冒高烧,此时能流鼻涕,说明病在好转。要注意的是,流鼻涕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不能一概用药,更不能用西药的抑制类感冒药,那些药只是抑制人体流鼻涕的功能,并不能排除问题,长此以往,寒气聚集体内,会不断生病,越来越弱。
              流鼻涕的几个过程:
              1、流清鼻涕,小儿哭闹、情致悲哀会侵犯肺气,导致流鼻涕,不用管,多喝水就可以。
              2、遇风寒,寒气初入,打喷嚏流清鼻涕,如果刚发现,立刻大量喝热水或热水擦脸,增强身体御寒能力即可,如果时间长了,或寒气已经闭塞毛孔,汗不能出,只流鼻涕,可以用姜、葱白、桂皮等热性食物煮水,产热发汗,去除寒气。
              3、鼻涕流时间长导致伤津,体内生热,或身体抵抗基本成功,鼻涕会变粘稠,此时多喝热开水就可以。
              4、鼻涕变黄,使用热药过头、病时间过久、病后阴虚导致虚火上浮,出现黄鼻涕,可以根据严重程度,逐级使用白开水、菊花水、金银花水调整。另外多吃生津食物。流鼻涕不是病,不要随意用药,特别是西药。如果有其他症状无法控制,可以看医生解决,但是不用抑制类药物,要用辅助身体的方式治疗。平时经常冷水洗脸,能增强抵抗寒气的能力。
              多数情况下,小儿过敏属于误诊,因为小儿先天稚嫩,接触外界刺激有所反映都正常。所谓过敏的流鼻涕,多数因为感冒流鼻涕之初没有用合理的方式帮助人体抵抗外邪,只是简单压制病情,导致人体控制机制失调,流鼻涕不断。应该做的,一方面是根据情况,清除外邪,如寒邪必须清除,热邪必须调整,然后用开窍的方法让鼻子畅通,这个可以用辛荑水熏或饮用;还有因久病或风寒侵袭导致气虚不摄液,这时候用黄芪补气,也可以用成药玉屏风散,这对于夏天被空调吹感冒而严重流鼻涕、流冷汗的情况比较有效。关键一点还是脾胃,脾胃好了,不管碰到什么病,用药或食都能很快得到效果。
              肺会蒸发出湿气,通过鼻腔和皮肤排出体外,肺的蒸发湿气功能被某种原因影响,就会流鼻涕,所以冷热都会导致流鼻涕。多数情况热着不会流鼻涕,因为津液在身体里就被消耗了,但着凉流清鼻涕,在感冒快好的时候会有变化,一种是白粘鼻涕,一方面说明身体水分缺乏,一方面体内热气正在上升,寒气即将排完,这时候多喝热水就好。还有就是用药或其他原因导致体内热气突然过盛,津液在流出之前已经被蒸热,所以会变黄鼻涕,这时候说明体内热量太高,所以在感冒的整个过程中,要根据情况换药,而不是一个药吃到底。还有一种情况鼻子受凉气收缩,导致津液不出,一旦遇热鼻窍打开,被冷凝的鼻涕就流出来,这种情况冬天进屋会有体会。热到也会流鼻涕,热到肺,蒸腾功能加强,津液减少,在没有排出体外前,已经被大量消耗,等到鼻腔,已经变成黄鼻涕。还有就是肺热,津液充分,蒸腾加速,稍微遇冷,就凝结成鼻涕,因为津液已经在体内变得很热,流动缓慢,所以主要问题是造成鼻塞,这种情况早上发生比较多。
              流鼻涕有很多原因,但都不用担心,多数也不用药,多喝热水,保证身体津液充足,人体就能自己调节好。因为人体调节或外来用药调节导致一会清一会黄,可以根据清黄粘三种情况注意调节饮食方法。

              2011-01-18 14: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