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请各位医生回答一些我的问题,谢谢

      pic of user:Scott

      天方夜谭

      历史

      悬赏:0分

      回答:2

      请各位医生回答一些我的问题,谢谢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8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

      模仿动作、模仿语言,鼻子干

        avatar of 杭千意

        杭千意

        历史

         

        你好!首先祝你家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儿童多动症”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精神不集中,身体的部分出现多动,并目动作不协调,情绪不稳定,烦急易怒。老师反应孩子上课小动作多等就认为小儿患了多动症,到医院就诊。
        其实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比较复杂、西医对此病的类似诊断有:局部抽搐症、多发性抽动症和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等。而只有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才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征。
        局部抽搐症是一种功能性的症状,它的起因常常源于精神因素。如受惊吓、遭打骂后,突然亲人死亡,学习成绩不好等,使儿童的大脑运动分析器兴奋性高而发生抽搐性反应。也有一些小儿的动作原来具有保护性意义,以后变为不必要的习惯性抽搐。如眨眼动作最初可能为炎症或异物所致,眨眼是一个保护眼睛的动作,后来炎症或异物消失了,但眨眼这一动作却成了习惯性动作,而遗留下来。也有一些患几的动作最初是模仿他人,后形成习惯,如模仿电影中外国人的耸肩动作等。所以局部抽搐,又被人称作习惯性痉挛。它是儿童神经官能症常见类型之一。局部抽搐症常发生于4--6岁的儿童,以男孩多见、常见的症状有挤眼、毗牙摇头、点头、扭脖子、耸肩、摇动手臂。抖动腿等,同时还可以伴有夜卧不安惊啼、遗尿、任性、烦急、固执、易激惹等症状。一般多以局部一处或二处的多动为主。
        多动性抽动症则是以运动、言语和抽搐等多处多动为特点的综合症。也有人把它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其不仅仅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可见到小挪动,而且其言语常有异常变化,如骂人,或喉部发出奇特叫声,其语音不清。言语的变化是本病的特点。
        1)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未彻底查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轻度脑损害:脑外伤、难产早产、颅内出血、窒息等。
        2.中毒:环境污染、轻度铅中毒等。
        3.遗传及环境:父母血统、教养等。
        本病男孩比女孩多。本病发病率约为5--10%,其学龄儿童的发病者较多,约占小学生的l--10%。患儿的智力一般均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因其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情绪易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激动,不避场合,与人争吵等。所以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效果较差学习成绩多不好。此类小儿多不合群,表现为倔强,不听话、冒失、无礼貌,有时常常不避危险。
        儿童多动症在诊断时,除症状体征外,还应做一些神经系统症状的检查,如翻掌试验,对指试验、张口试验等。在脑电图中,部分病人可有轻度、弥漫性节律障碍,但临床发现脑电图并无特异性。
        2)本病西医常常选用一些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药治疗,其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并且服药时间长,轻者服药6月--1年,重者服药3--5年。西药常有一定的副作用。
        3)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小儿的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虚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故出现小儿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所以心肝脾肾四脏的阴阳失调是产生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临床可分为三个证型: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1.心脾两虚型:可见多动,挤眼、耸肩等,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涣散,兴趣多变,健忘多语,语声不高,患儿面色萎黄,疲乏好累,纳食少,大便稀溏。
        治疗常用偏方有:
        黄芪1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茯神10克,白术10克,菖蒲10克,远志6克,炒枣仁20克,钩藤10克,夜交藤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2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服二次。
        2.肝肾阴虚型:患儿表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烦急,手足心热,形体消瘦,两颊发红,夜间出汗。
        治疗常用偏方有:
        生地黄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百合10克,浮小麦12克,钩藤10克,蝉衣6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杭菊花6克,水煎服。
        3.肝阳上亢型:患儿可出现多动难以制约,多语不避亲疏,语声高亢,上课不专心,做事有头无尾,烦急易怒,易冲动,做事不避危险大便干,小便黄。
        治疗常用偏方有:
        珍珠母10克,生石决明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龙胆草6克,柴胡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钩藤10克,夜交藤10克,莲子心3克,竹叶6克,牛军2克,
        4.儿童多动症还可根据症情选用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康益糖浆、益脑宁等中成药。也可应用针灸、耳针、心理等综合疗法。食疗上可应用百合,将鲜百合捣汁兑水饮之,还可炒菜食用或煮粥,百合具有安神益智功效。
        4)儿童多动症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以下食物容易引起及加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1.食物中缺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铁等。
        2.食品中的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等过多。
        3.含有甲基水杨酸类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食品。
        4.食用胡椒面、辣椒等调味品过多。
        5.饮食中的氨基酸过多,特别是酪氨酸和蛋氨酸过多。
        6.过多地食用糖类和饮料、糕点、饼干等食物。
        由此可见改善多动症儿童的饮食及营养,给予患儿平衡膳食,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营养和发育,
        有利于控制多动症儿童的病情。一般认为,多动症儿童的饮食应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磷脂食。如蛋、瘦肉、动物脑、心、肝、肾、鱼类和其他海产品,以及大豆、玉米、新鲜蔬菜、水果等。因此,多动症儿童可以应用食疗进行治疗。
        5)饮食治疗法
        俗语有“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确实有不少疾病可以通过饮食的调节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食物中配以一定的中药进行食疗,效果更好。多动症儿童可以试着采用以下的食疗方案:
        1.三七脑髓汤
        取鲜猪脑或羊脑1具,三七粉3克,加少许食盐、葱、姜等调味品,隔水炖熟,当菜吃。
          2.鱼鳞膏
        用青鱼、草鱼或其他较大鳞片的鱼鳞洗净,用清水一饭碗,煮沸15--20分钟,去鱼鳞,冷却后即结成膏状。食用时可稍加酱油、麻油凉拌,亦可加糖,放入冰箱中片刻,作为冷饮,能补脑强身。
        3.参蛋汤
        取太子参15克,红枣15枚,鸡蛋2个。置锅内加水同煮,蛋熟后取出剥去蛋壳,再加入同煮片刻,即可吃蛋喝汤,每天一次,久服可见效果
          4.猪肉莲子汤
        用瘦肉75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共放沙锅内加水煮汤,调味食用,每天一次,连服。
          5.虾壳汤
        取虾壳15克,菖蒲、远志各9克。每天一次,久服有效。
        6.莲子汤
        用莲子肉20克,芡实15克,红枣12克。同煮酥,加少许白糖,作早餐或点心。
        6)儿童多动症除正常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不可歧视患儿,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心理创伤,更不利于治疗。
        2.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为教育创造条件,教育必须依靠家长及教师的身教与言教。
        3.重视“正强化”,及时发现小儿身上的一点一滴的优点,及时表扬,避免惩罚。
        4.启发小儿的自觉性,改造小儿的不良个性,小儿的可塑性很大,及时指出其不对之处,纠正其已经偏移的个性,要持之以恒启发他们的自觉性,有意识地磨炼、培养小儿的自戒克制能力。
        5.家长与教师不能对患儿一味迁就,这样不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亦不要总向患儿灌输“你有病”的思想要让他觉得自己与别的孩子是一样的,并且明白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就够了,不要给其增加心理负担。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07-02-10 19:09:0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小B宝蛋蛋

          小B宝蛋蛋

          历史

          你好:儿童抽动症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结合针灸物理综合疗法治疗效果好.

          2007-04-01 02: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