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期喂养  > 关于婴儿睡觉的两个问题

      pic of user:qiankun88

      qiankun88

      历史

      悬赏:20分

      回答:5

      关于婴儿睡觉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我的宝宝满20天了。最近几天,宝宝醒着的时间开始多起来,而且需要父母抱着哄着入睡,即使这样,有时放下不到20分钟,他就又伸胳膊伸腿,嘴里叫着,脸色通红地醒了。昨天晚上睡着时总是隔一会就使劲、伸腿、嘴巴叫着,好像憋得慌、很难受的样子,这种动作比较频繁,大概5分钟就有一次,间隔长点也不过10多20分钟。吃奶时没有这种情况,请教专家,这是什么原因? 问题二: 宝宝睡眠时间较少。听说一般刚出生不久的都要睡20个小时左右,但我的宝宝白天上午几乎不睡,下午睡个2~3小时,晚上醒来3~4次,中间每次睡1~3小时左右。请问这个正常吗?

        avatar of 元元妈咪

        元元妈咪

        历史

         

        宝宝小时候都是这样,你可以不要担心,宝宝一切正常的,大了会好了,但你也要给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许多疲惫不堪的妈妈打来电话求援:“为什么我的孩子从来不整夜睡觉?”“孩子1~2小时醒一次,每次都要吃奶和哄拍才能再次入睡,我都快撑不住了。(想知道来自健康专家的建议吗?)”
        妈妈应当了解睡眠的一般规律,但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如此按规律作息。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与生俱来的性情)。两个月的孩子平均每天睡18小时,可是就有睡10小时和22小时的,这也不能算异常。只要孩子各方面发育良好,清醒时眼睛明亮、情绪好,就不要过于担心。
        及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会使妈妈和家人生活轻松。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有效方法:
        (1)妈妈要有良好的夜间育儿心态。夜间育儿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必要工作,不可焦虑,甚至愤怒。
        (2)了解婴儿的睡眠规律,不要过多地打搅孩子。婴儿睡眠周期较成人短,浅睡眠时间比较多,时有微笑、皱眉、伸展四肢、哼哼声等。此时,不要因过分照顾而打扰婴儿。当婴儿在睡眠周期之间醒来时,不要立刻抱起,哄、拍或玩耍(这样很容易形成每夜必醒的毛病)。只要不是喂奶时间,可轻拍宝宝或轻唱催眠曲,不要开灯,让夜醒的宝宝尽快入睡,不要过分打扰。3~4个月以后,夜间就可不再喂奶了。切不可婴儿一醒就喂奶,以免养成宝宝夜醒多次和含奶睡眠的习惯。
        (3)建立一套睡前模式,一般应该在3个月之前逐渐形成:①洗个热水澡,换上睡觉的衣物;②喝奶,喝奶后不要马上入睡,应呆半小时左右,此期间可拍嗝;③与孩子说说话,念1~2首儿歌,把一次尿,然后播放固定的催眠曲(可用胎教时听过的);④关灯,此后不要再打扰孩子。
        每天按时做很重要,可养成孩子固定时间睡眠的习惯。
        (4)良好的睡眠环境:温暖而舒适的空间,衣被要舒适,室内光线要暗,适当保持安静。
        (5)白天哭时,抱起喂奶。让孩子白天醒得多,夜间不打扰睡眠,并形成昼夜规律。但不可做得过分(如白天不让孩子睡觉)。一个太疲倦或白天过于兴奋的孩子,晚上会更加睡不好。
        (6)夜间可给孩子使用纸尿裤。
        (7)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习惯了各种声响,所以孩子睡眠时不必过分安静,否则可能使孩子易于受到惊吓和惊醒。至于什么样的声音适合宝宝,依个人情况而定,父母应仔细观察,发现孩子最喜欢的声音。

        专家指出的只是几点建议,是否适合您的孩子,需要妈妈去尝试。如果有必要,还可尝试许多其他的方法,应找出既适合孩子性情又有利于家长生活方式的方法。
        要纠正孩子昼夜颠倒的睡眠,试一试下面的办法也许有些帮助:
        (1)试着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不要过长,以一次不超过3小时为好。弄醒孩子的办法多种多样:打开衣被换尿布、触摸皮肤、挠脚心、抱起说话等等。
        (2)白天有规律地外出玩耍,使孩子适度疲劳;白天睡眠时室内光线不要太暗,可适当有响动。夜间则提供较暗和安静的睡眠环境,帮助孩子区别日夜;夜间喂奶最好不开亮灯,说话用耳语状态。
        (3)白天增加活动时间,减少睡眠时间,但不可过分,不要让孩子过于疲劳。如果一时间难以纠正,也不要太着急,忍耐几周就会好的。
        有的孩子频繁夜哭、夜醒、夜间多次吃奶该怎么办呢?
        一般3~4个月后孩子夜间就不需要喂奶了。但有的孩子夜醒多次,每醒必吃奶,使得妈妈疲惫不堪,孩子也睡不好。这些毛病大多是习惯性的,很有可能是你不经意培养出来的,可尝试下面几种办法慢慢地调整:
        (1)白天让孩子吃饱、玩好。
        (2)夜哭时不要立刻抱起或喂奶,用其他安抚办法拖延一段时间,如:把手放在孩子身上,轻拍、抚摸、搂抱一会儿,轻哼催眠曲,不要开灯,也可换换尿布。或许几分钟以后,孩子就安静了。半小时后如仍无效,再给孩子吃奶。这样一天一天时间拉长,吃奶次数就少了,逐渐过渡到只喂一次,直到停止。
        (3)对于吃奶瓶的孩子,可用“加水稀释法”戒掉夜间吃奶:逐渐喂稀释的奶并减少奶量,慢慢地变成喂少量的水,慢慢地就可不喂了。


        新生儿夜晚哭闹不肯睡,往往令新手爸妈手忙脚乱。根据英国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出生五周时,婴儿易因胀气及肠绞痛而哭闹。
          家中若有新生儿,处理不时出现的哭闹,恐怕是家长最头疼的事。有的人心疼孩子,一听到声音便马上安抚,整天下来,常是筋疲力尽;有的怕抱习惯,索性采观望的态度,却又被指不近人情;究竟要如何做才恰当,始终无法有一致的看法。
          一份近期发表在“小儿科期刊”的报告即指出,随着时间变化,过与不及的照顾都各有利弊,但想要小家伙往后少哭一点,晚上能睡得好,最好要考量其独特性,哭闹时,适当给予语言或动作上的安抚,孩子才能尽早融入新的生活作息。
          在该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家James-Roberts依育婴方式将二百七十五对父母分为三组,并要求他们针对子女的哭泣行为、夜眠状况与互动过程书写日记,事后透过内容分析比较,了解家长的不同做法对孩子反应的影响。
          第一组由欧美人士组成,每天抱婴儿长达十五至十六小时,孩子想喝奶就立即哺乳,且都陪伴睡觉;第二组全是伦敦人,每天仅抱八点五小时,喂食与哄睡都有固定时间,亲子间的肢体接触量少了第一组五十%;第三组为丹麦哥本哈根人,表现介于上述两组间,白天抱孩子的时间较多,每天约九点七五小时,晚上则与孩子分开睡。
          结果发现,第一组长时间被褓抱、属于父母过度保护型的婴儿,在出生后前四至六周最乖;而被抱时间最短、父母依时间表照顾的第二组婴儿,在出生后前几周的表现情形最糟糕。
          不过,第一组婴孩哭闹的频率虽只有第二组的一半,但晚上却容易睡不安稳,常见入睡困难或半夜醒过来,且在三个月时,此现象益加明显,十个月大时的哭闹程度,甚至比第二组还严重。
          反观白天被抱时间较长、给予孩子适度安抚的第三组婴儿,起初也会哭闹,但在出生六周后就乖巧许多,渐入佳境,且在三个月大时,晚上睡觉和第二组一样安稳。
          研究者表示,大约五周时,三组都有婴儿极易哭闹,其实为小儿常见的胀气、肠绞痛所致,并非家长的照顾方法有问题,故毋须自责。但从调查中显示,要减少婴儿啼哭的时间,根据需要给予安抚,会比始终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效。若放任孩子不管,只会使其变得焦虑,哭闹的机会更多。
          另外,研究者也建议,孩子出生第六周,可开始采行折衷的育婴方式,不要老抱在身上,待其逐渐适应环境,身心状况稳定,十二周后,再调整睡眠习惯,避免因操之过急造成彼此的压力。

        2007-04-17 10:15:4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您的分析!昨天晚上,宝宝几乎就没怎么睡,我们也没有睡好。只有妈妈抱着才好。放下就啼哭。我是担心她有没有不舒服

            avatar of miaoao

            miaoao

            历史

            我的宝宝就这样,半个月左右就不怎么睡了,当时把我愁坏了,累坏了,看了看育儿网,这样的孩子太多了,看了看这方面的书,有的孩子就是这样不爱睡觉10个里面就能有一个,不过快满三个月时就好些了,我想这和他觉得不安全有关,等他能看见了,才好些,那时过年,我家有二十五六度,还得和他爸轮流抱着,还得溜达着,要不然就叫唤,累死了,作个几天,有那么一天可能会多睡会儿。至于伸腿,大家都认为孩子在拔个儿,没什么的。

            2007-04-17 10:14:07

              avatar of sjy2006

              sjy2006

              历史

              一般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应该在22-24小时。婴儿在吃饱的情况下,会安静的睡30分钟或3个小时。可能你的宝宝睡前没有吃饱。婴儿湿疹或鼻子太干有鼻甲也会影响睡眠。

              2007-04-17 10:42:28

                avatar of hhy晨妈咪

                hhy晨妈咪

                历史

                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及时补钙,多晒太阳

                2016-03-12 23: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