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宝宝出生四天住院了

      pic of user:gwf1985

      专shu无泪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宝宝出生四天住院了

      宝宝出生四天查出黄疸高'一下午都睡觉叫也叫不醒'医生打脚底板就轻轻哭几下'后来说去住院检查说有肠炎给洗了胃'还要查黄疸和败血证需要一礼拜'急啊'有没有类似经验的妈妈

        avatar of ☆乐☆QQ

        ☆乐☆QQ

        历史

         

        你好!根据您的介绍,你的宝宝在早期患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三天时14。3),目前皮肤黄疸较前有减退,关键是您的宝宝体重是否增长?吸吮乳汁是否好?所以你可以到省妇幼医院进一步诊治,星期六上午有上班,早上八点上班开始看病

        新生儿黄疸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目录

        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临床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茵陈丹参汤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
        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
        新生儿黄疸指数解析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概述
        湿热型黄疸
        热毒型黄疸
        瘀滞型黄疸
        脾湿型黄疸
        饮食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1、 非感染性:
        2、 感染性: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
        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
        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经验方
        适宜技术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临床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方 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茵陈丹参汤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轻度黄疸对新生儿具有保护作用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新生儿黄疸指数解析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概述 湿热型黄疸 热毒型黄疸 瘀滞型黄疸 脾湿型黄疸饮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
        1、 非感染性: 2、 感染性: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经验方 适宜技术展开 编辑本段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迟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5mg/dl).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若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编辑本段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正常值
        足月儿2~10/100白细胞),应检查母婴ABO及Rh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即为Rh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呈阳性。上述试验阴性者或出生3、4天后始发病者应除外G6PD缺陷。 新生儿溶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持续一个月或更长,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贫血,肝脾大,母婴血型不合,严重者并发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3~4天或更晚,持续1-2周,或更长。早期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晚期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晚期并肝细胞性,感染中毒症状 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G - 6 -PD 缺乏: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贫血,常有发病诱因。 新生儿肝炎: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数日~数周,持续4周或更长,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阻塞性及肝细胞性。黄疸和大便颜色有动态变化,GPT升高,激素可退黄。 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以下检查可供参考。 1、血清胆红素多次测定 逐渐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若有波动或不规则地下降提示肝炎。 2、血清转氨酶 早期明显增高考是提示肝炎。 3、其他实验室检查血清5′-核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血清甲胎蛋白>40mg/L提示肝炎;十二指肠引流液含有胆汁或胆酸可降外胆道闭锁;脂蛋白-X(LP-X)阳性者提示胆道闭锁。 4、静注131I玫瑰红37~148MBq(1~4μCi),收集3天粪便(不能混有尿液)测每分钟计数,如>10%的注入量即可排除胆道闭锁。 5、核素肝、胆扫描 静注99m锝标记的亚氨二醋酸(IDA)衍化物后扫描,肝炎患儿的肝脏显影缓慢而肠道出现放射性浓集,胆道闭锁患儿肝显影出现快,肠道不出现显影。 6、B超 可发现总胆道管囊肿,如无胆囊提示胆道闭锁。 7、肝活检 肝结构基本正常,胆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胆道闭锁;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坏死、多核巨细胞易见到提示肝炎。 8、剖腹探查 争取在2个月内施行,如无胆囊宜进一步探查;如有胆囊,应进行胆囊造影,如异常则作肝门空肠吻合术(越早施行效果越好,最迟不超过3个月)。
        编辑本段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含经验方)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症状。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后者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本病发生多少与种族、地区、胎龄、喂养方式有关。如东方人高于西方人,早产儿多于足月儿,母乳喂养儿多于人工喂养儿。 中医称为“胎黄”、“胎疸”,是指以皮肤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病因病机
        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阻滞,或瘀积发黄。孕母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小儿产时、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郁结于里,熏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而致皮肤面目发黄;因黄色鲜明,常伴热象,故属阳黄之候。若由于小儿体禀脾阳虚弱,复由孕母内蕴之湿所传;或生后为湿邪所侵,脾阳受困;亦可因寒湿阻滞,气机不畅,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因黄色晦暗,精神疲乏,故属阴黄之候。若湿热蕴郁日久,肝胆郁滞,气血瘀阻,则为肝脾大之瘀积发黄。若湿热化火,热毒炽盛,热极生风,可出现胎黄动风之证(相当于核黄疸)。若患儿禀赋虚弱,湿热炽盛,正不胜邪,则可出现胎黄虚脱之证(相当于重度溶血性贫血而引起的急性心功能衰竭)。
        辨证论治
        1.湿热熏蒸证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灰白。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 [治法]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主要药物:茵陈、栀子、大黄。 常加用金钱草、郁金、泽泻、车前子以增强利湿退黄之功。伴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伴腹胀者加厚朴、枳实理气导滞;热重者加黄芩、黄连、虎杖清热利湿。 2.寒湿阻滞证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啼哭,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 [治法] 益气健脾,温中化湿。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减。主要药物:茵陈、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助阳散寒;腹胀者,加木香、大腹皮行气消胀;大便溏泄、胃纳呆滞者,加茯苓、砂仁化湿和胃。 3.瘀积发黄证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腹部胀满,青筋暴露,肝脾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 [治法] 活血化瘀,利胆退黄。 [方药] 血府逐瘀汤合茵陈蒿汤。主要药物:生地黄、当归、牛膝、红花、桃仁、柴胡、枳壳、赤芍、川芎、桔梗、茵陈、栀子、大黄。
        经验方
        1.消黄汤 [药物组成] 茵陈6克,川黄柏6克,山栀子6克,条黄芩6克,川黄连3克,生大黄1克。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黄。 [适应证] 适用于本病湿热熏蒸型黄疽。 [用法用量] 水煎浓缩至20毫升频服。 2.利胆汤 [药物组成] 茵陈6克,蒲公英5克,茯苓5克,郁金3克,天花粉3克,泽泻3克,栀子3克,生甘草1克。 [功效]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适应证] 适用于本病湿热发黄证。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3次服。 3.茵陈茅根汤 [药物组成] 茵陈6克,白茅根5克,车前草6克。 [功效]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适应证] 适用于本病湿热发黄证。 [用法用量] 水煎30毫升,分次喂服,每日一剂。 4.曹颂昭经验方——疏利清化汤 [药物组成] 茵陈12克,金钱草15克,焦栀子6克,广郁金6克,赤芍药6克,白芍药6克,醋柴胡5克,鸡内金5克,石打穿l0克,猪苓l0克,茯苓10克。 [功效]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适应证] 适用于本病湿热发黄证。 [用法用量] 水煎取汁100~150毫升,分次喂服,每日一剂。 [临床应用] 肝大明显者,加丹参、牡丹皮、莪术各10克。
        适宜技术
        1.外敷法 茵陈、栀子、大黄、芒硝各15克,杏仁6克,郁金、白茅根、车前子、牡丹皮、巴豆霜各l0克,豆豉20克。共煎汤,用纱布蘸药液热敷。用于湿热内蕴型和气血瘀滞型。 2.灌肠法 茵陈、栀子、大黄、甘草各l0克煎汤,浓煎取汁40毫升,每次2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 3.沐浴法 大黄、栀子、黄柏、芒硝各10克。共煎取汁1000毫升,擦洗患儿全身,一日两次,3日一疗程。用于湿热内蕴型。 4.推拿法 方法一:取心俞、膈俞穴,每日两次,一周为一疗程。 方法二:按压胆囊穴,每日两次,每次3分钟。 5.敷脐法 茵陈、栀子、大黄、芒硝各30克,杏仁6克,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将上药加水共煎汤去渣,用纱布蘸药液热敷脐部,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3日为一疗程

        2012-02-03 13:51:3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