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动作发育  > 带孩子参加些运动总怕他会受伤怎么办呢?

      pic of user:jin0o3

      mofei1583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带孩子参加些运动总怕他会受伤怎么办呢?

      我知道运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也想带孩子出去参加些运动,跑跑跳跳的,可是总担心孩子会受伤,上次出去玩头上摔了个大包,现在我都很担心,怎么办呢?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一般,在0至1岁,父母可用触摸的方式为其进行按摩,锻炼肌肉力量。等孩子能扶着东西站立,便可利用玩具等吸引其站立及走路,增加重心转移能力,锻炼下肢肌肉、手脚协调及身体平衡。

        在1到3岁,选择眼、手协调的活动,如手指操、捏橡皮泥等;眼、脚协调的运动,如踢定点球、踢滚动球、踢球打目标等;本体感觉运动,如驮物爬、两腿两足夹物走、拍球等。

        当宝宝处在4到6岁,选择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的运动,如曲线跑、躲闪游戏、跳皮筋、伸展性体操等。平衡性运动,如在低平衡木上走、学骑自行车等。弹跳性运动,如跳起摸高、跳房子、跳绳等。

        2012-04-12 21:07:0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tingr006

          tingr006

          历史

          有的母亲认为,孩子运动固然重要,但是担心会受到伤害,所以总是加以制止。幼儿从外观上看还很小,在大人看来,他们还非常脆弱,实际上大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儿童的身体中,有保护生理、维护一定水平的调节装置,也就是说,有能使身体活动正常化的控制装置在起作用。身体失去平衡,人们马上会利用条件反射,伸出手来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摔倒。如果向前倒时,会伸出双手,保护头部,免受损伤;感到有危险时,会无意识地进行躲避,避免不了时,则双手抱头,把身体缩成一团。
          在运动方面,这种控制装置也起作用,它的作用是进行调节。越是幼儿,他的控制、调节装置越敏感。但是,自然形成的这种精巧装置放置不用,就会像金属物品生锈一样,失去其使用价值。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正确使用它,让它通过训练发挥正常的作用,而且要正常地利用它。
          可是,任何好的装置,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儿童身体所具有的调节作用和控制装置,也经常不起作用。这时,幼儿期的孩子可以通过发达的知觉运动的智力,脱离危险;同时,超过调节作用的界限时,则加以对抗,并渡过困难局面,使运动能为得以提高。
          不要怕受伤,要通过训练叫孩子做他所喜欢的各种感兴趣的运动。

          2012-04-12 14:11:54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多让孩子参加运动,在哪些方面会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科学的运动锻炼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很大,涉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从身体发育来看,运动主要能够促进四个方面的发展:平衡与协调;速度与敏捷;精细动作(写、画、 撕);力量。剪、

            事实上,幼儿时期的运动与成人的运动不同,其主要目的更多地集中在促进神经发育、感官与肢体协调等方面,这些都是为宝宝适应外部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何从兴趣出发为孩子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

            有些幼儿天性比较安静,不喜欢多运动;而有些幼儿则一刻不停,总是在上蹿下跳。那么,比较适宜的做法是“适量递增”的方法来选择运动项目。对于安静的幼儿,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小、趣味性较高的运动,比如迷你保龄球,与他人一起玩wii运动游戏等;而活跃的幼儿则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如游泳、足球等。总之,运动项目的强度以微微超出幼儿的负荷量为宜,这样能对幼儿睡眠起到良性作用。但对于特别容易兴奋的幼儿,不宜让其参加对抗性、竞技性很强的活动。

            幼儿运动在室内还是户外更好?

            从天性上,幼儿比较喜欢户外活动,而且户外活动也提供了幼儿一个接近自然的机会,也有更宽阔的场地。不过,户外运动也有弊端,在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由于身高的原因,幼儿比成人更容易吸入污染较严重的气体;另外户外运动也潜伏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不适宜幼儿独自进行。相比而言,户外活动更适合游戏型的运动,让幼儿充分、自由地活动;而如果是要进行较有针对性的科学运动,室内环境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发育较慢的孩子和比较胆小的孩子,运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面对发育迟缓的幼儿,应该首先通过就医等方式,排除病理情况的存在,主要可以通过饮食、睡眠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发育。而运动作为促进发育的辅助手段,更要遵循科学规律,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的先后顺序循序渐进,在幼儿没有学会简单动作之前不要求他进行复杂的动作。

            胆小的幼儿往往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因为他能意识到某些动作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有危险存在;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些幼儿比较擅长规避运动风险,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家长可以比较放心。对这样的幼儿,可采取逐渐增加难度的做法,比如让他首先习惯从较低的高度跳下,随后逐渐增加高度。

            不过,现在有许多幼儿并非是因为恐惧而不敢尝试动作,而是不愿意尝试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怕做不好会出丑。这种心理对幼儿的成长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尝试自己未知的动作,对他的尝试进行鼓励;如果他失败,不要嘲笑,如果他成功,也不要过分赞扬;让幼儿敢于挑战,不过分关注结果。

            运动除了能增进孩子身体发育,还有哪方面的作用?

            我们传统上总会把学校里的学习困难生视作主观上不努力的学生,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很大比例的学习困难生是那些在感官协调上存在问题的儿童,也就是常说的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会引起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等多种学习问题。

            而在幼年时期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会促进幼儿的神经发育,进而使感官更为敏锐,肢体更为协调,大大减少学习障碍的发生。

            运动,作为一种最为自然、原始的活动方式,能够提供幼儿许多不同的学习场景。尤其在团体训练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团体归属感与荣誉感,希望得到团体中同伴的认同,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与自我约束,学会妥协与合作。同时,运动中还营造了激烈的竞争气氛,让幼儿明白自己并非永远高高在上,而总是要面对失败,必须勇于挑战,学会抗挫。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真实互动提升自己的社会技能,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塑造自己更加宜人的性格。

            2012-04-12 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