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动作发育  > 怎样纠正孩子的“窝里横”?

      pic of user:chudbaby

      清淡如兰09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怎样纠正孩子的“窝里横”?

      我的宝宝在家里活泼好强,可一旦出了门,就变得胆小怯懦,还经常哭鼻子,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请问怎样纠正孩子的“窝里横”呢?

        avatar of 小猪要结婚

        小猪要结婚

        历史

         

        纠正“窝里横”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一家人齐心协力,制定家规,共同遵守,不得有特殊。
        (2)主动地给孩子创造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广泛地接触同龄小朋友,使他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相互谦让、相互尊重的美德。也要让孩子尝到忍耐换来的甜头,从而培养其社会性。
        (3)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独立的乐趣,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责任心和自信心。

        2012-11-28 18:36:4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猪ma猪ba

          猪ma猪ba

          历史

          我觉得还是宝宝接触外界少的原因,你们没事就带宝宝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来锻炼宝宝的胆量,见的世面多了就不会这样了

          2012-11-28 20:58:49

            avatar of 奕婷妈

            奕婷妈

            历史

            纠正“窝里横”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一家人齐心协力,制定家规,共同遵守,不得有特殊。
            (2)主动地给孩子创造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广泛地接触同龄小朋友,使他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相互谦让、相互尊重的美德。也要让孩子尝到忍耐换来的甜头,从而培养其社会性。
            (3)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独立的乐趣,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责任心和自信心。
            ------我很支持几个方法,因为我的小孩也是这样,我也要学学

            2012-11-29 11:15:57

              avatar of 陶宝爸

              陶宝爸

              历史

              宝宝在家里活泼好强,说明他的内心没有恐慌,能够感觉到安全才会表现出他本性的一面。如果孩子出门之后变得胆小怯懦,那是因为他还不能适应外面的环境,对周遭的人抱有一定的戒心,对有一些事情会感觉到无助甚至是恐惧。

              妈妈想解决孩子“窝里横”的问题,其实我倒是觉得,孩子应该解决的是在外面“不横”的问题。难道妈妈会更喜欢他在外面胆怯的表现么?他在家的表现是安全环境下的必然,这是孩子最好最自然的生存环境。而在外的怯懦缺是不适应环境,他应该去学会适应环境,不会再害怕,做到表里如一才好。

              很多孩子刚去幼儿园的时候,不敢大便,这也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紧张,很多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而真正当他们适应环境之后,他们就会露出本象,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于很快就能适应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顽皮。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不要变得怯懦呢?

              首先要观察一下孩子,了解他们在害怕什么。不同的孩子在相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一方面源自天生气质。比如有的孩子天性乐观,不担心受到挫折,而有的孩子则天性比较慎小慎微一些,他们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但是,更多的问题还是来自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

              比如,一个孩子在家里经常被指责和批评,他们的内心就会慢慢变得很弱,而且非常依赖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当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好一些,态度温和一些,他们可能会很快乐观起来。如果他们在意的人对他的评价差一些,有很多问题他们搞不清楚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就会变得非常的焦虑,胆怯,不知所为。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父母要多教会孩子的处事方法。对于比较胆怯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紧张心理会让他们无法去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不会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那么父母在各种生活场景,各种事情出现之际,可身体力行,以及有效的告知孩子遇到此类事情一般可以如何去面对。

              比较糟糕的结果是,会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现胆怯的时候,进行毫无意义的鼓励或者谴责。毫无意义的鼓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完不成父母的期待,而谴责则会让孩子更加肯定自己是一个做不到父母要求的孩子。最终,问题根本得不到好转。

              2012-12-02 22: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