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孕期保健  > 母乳性黄疸这种疾病是什么样的? 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

      pic of user:jvcdl17

      然然2007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母乳性黄疸这种疾病是什么样的? 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

      经常听说孩子出生以后患母乳性黄疸,我想知道这种疾病是什么样的? 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

        avatar of ldd1314

        ldd1314

        历史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 母乳性黄疸
        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原因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之故。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预防和治疗】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在这期间用吸奶器把奶洗出来,等宝宝黄疸消退了,所以鼓励妈妈产后早开奶,再少量多次喂母乳,妈妈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喂奶前后要吸收、擦拭乳头可以缓解和治疗。

        2013-02-27 20:59:3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父母发现婴儿皮肤黄了怎么办?应该抱婴儿去医院看儿科医生。 因为母乳性黄疸和其他能引起婴儿皮肤发黄的疾病容易混淆,如:感 染、溶血、肝炎及胆管闭锁等,儿科医生能通过检查和化验,把它们 区别开来。当医生确诊你们的宝宝属母乳性黄疸后,就不用再跑医院了。

          2013-02-27 20:51:19

            avatar of 杰子妈

            杰子妈

            历史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为: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原因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之故。
            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乳汁摄入量,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
            如果患的是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防止加重黄疸。



            2013-02-27 23: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