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孕期保健  > 怀孕快30周肚子下坠,如何预防宝宝早产?

      pic of user:bfeqj2005

      看雪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怀孕快30周肚子下坠,如何预防宝宝早产?

      怀孕快30周了,去做检查,虽然宝宝下去了,但是肚子下坠的厉害,医生让我注意休息,预防早产,我该怎么办好?宝宝还能上去吗?

        avatar of 胖胖康的妈

        胖胖康的妈

        历史

         

        上去是不可能了,只能注意休息了,以卧为主,不要再长时间的散步,频繁的活动了。再就是观察着自己的状况。

        2013-03-04 16:11:5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杨小柳

          杨小柳

          历史

          一般到怀孕中后期,由于宝宝渐渐变大,子宫会有下坠感,属于正常现象,但要注意休息,不能运动过多。
          像你现在这样要重视保胎1、注意多卧床休息,避免活动。2、禁房事,避免刺激。3、观察是否有宫缩,或者见红,否则需要用药安胎。
          影响早产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关系最密切。
          1.早产与年龄关系 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 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对孕妇影响最大。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3.胎位与早产的关系 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总产妇早产率的7倍。
          4.早产与疾病的关系 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高症、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5.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情绪经常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与早产密切相关。
          此外,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伸展,最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子宫内外出血,提前终止妊娠造成早产,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
          预防早产,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及各种异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性生活。发现产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如能做到以上几条,就可如愿以偿“瓜熟蒂落”,避免“早产儿”出世。
          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
          1、不要碰腹部 、不要跌倒: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时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险,特别是上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 保护腹部:不要拿重东西或拿高处的东西,以免碰到腹部。
          2、不要刺激腹部。严重的腹泻:严重的腹泻因排便时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加快,可引起早产。 夫妻生活:正常意义上的夫妻生活与早产没有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早产征兆,也应禁止夫妻生活。
          3、安静地休息。对初次分娩的不安等精神紧张均可引起早产,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 意想不到的事故、烦恼,甚至于有时噪音都能引起早产。 轻度疲劳也可引起早产,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4、不要让腹部紧张。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也可引起早产。
          总之,注意观察,任何异样需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了,注意休息和饮食营养。

          2013-03-04 1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