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女儿有公主病要怎么纠正她?

      pic of user:bptgirl

      叼根烟行走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女儿有公主病要怎么纠正她?

      女儿真是我们的掌上明珠,全家都宠着她,但是现在发现她脾气越来越差了,什么都要顺着她,完全就是公主病,她想怎样就怎样,不想怎样就不怎样,天天吵吵闹闹的,很头疼,要怎么纠正她的这种公主病呢?

        avatar of 艾米妈咪

        艾米妈咪

        历史

         

        公主病在如今是很常见的。现今独生子女多,尤其2岁以下的宝宝,这么可爱,家人都很宠,但宠到3、4岁上幼儿园时,就有不少孩子会出现这些状况:很难跟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挫折容忍度低、容易生气、不知道如何与人分享、互动能力差、礼貌性不够、玩游戏一定要赢、输了就会大哭或打人、大人都要让他!

        这些行为,相信不少爸妈不陌生吧?原因都是由于爸妈(或爷爷奶奶)太宠了,也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例如明明可以自己练习拿东西吃喝、穿鞋子,却帮他做好、服侍好;要不到玩具就哭闹,只好顺着他、让着他!于是这些孩子一个个出现了所谓的王子病,公主病

        给孩子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
        孩子在0〜2岁的变化其实是很快的,从出生、到坐、到爬、到学走路,这段过程父母从完全照顾,到必须慢慢放手让他学习!如果太过保护,会剥夺宝宝训练的机会,例如爬的不够,大动作、小动作、大肌肉、小肌肉的训练不够多,肌肉的发展会不够健全,就会导致孩子的挫折容忍度变低,因而出现以上一堆状况!所以必须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给予挫折与训练,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好的!

        爸妈的头痛问题:
        1、孩子爱尖叫
        这些备受宠爱的宝贝,常会出现尖叫的行为,让爸妈深感困扰!尖叫的原因可能是宝宝太过兴奋,或语言能力还没发展完整,不会表达,便以尖叫表示;或者是每次一尖叫、哭闹,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于是就会继续这样的行为。
        这时爸妈应试着帮他说:你是不是想要什么?协助他用语言或肢体来表达,而不是用尖叫或哭闹来表达。所以若爸妈能体察孩子的需求,就会知道如何安抚他;反之,若孩子一直未能得到满足,就会用比较激烈的行为(如尖叫)来表达。
        2、不给孩子买玩具就大哭大闹!
        可能是家里已经有这类玩具了或太贵了,但小王子或小公主就是想要拥有,这时在公众场合千万不要对孩子大声叫或凶他,这样只会让他越哭越大声,爸妈则会越来越尴尬或火大!朱静怡建议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抱他离开这场合,出去散步,带他去看童书、看车、看猫狗,1、2岁年纪的孩子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这年纪孩子的注意力大约只有3〜15分钟!
        3、爸妈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跟孩子玩?
        有不少孩子平时都不是爸妈带,而是由爷爷奶奶、保母或外佣带,被宠成小公主、小王子,爸妈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只好用物质去满足他们,例如买玩具,却又不知道怎么跟小孩玩,小孩也不理爸妈,怎么办呢?
        鼓励爸妈不要失去信心,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当爸妈的,这需要学习,可跟长辈、亲友、保母多请教;也别忘了当爸妈是本能,休假时把握跟孩子相处的机会,静下心跟小孩互动,一定可以摸索出跟孩子的相处之道的!
        4、教养要注意「一致性」
        这是很重要的,尤其现在的孩子都很「精」,虽然可能听不懂,但有情绪的察觉能力,若知道爷爷奶奶疼他,就会找他们;若爸妈说不行,但爷爷奶奶会给,于是孩子就知道要「选边站」,而且跟总是管他的爸妈的情感会更冲突!或者是爸妈的教养方式不一致,孩子也会选择疼他的那一位。所以大人自己要先沟通好,包括父母、爷爷奶奶、保母等,教养必须有一致性!
        5、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互动,有助发展
        爸妈会来该中心求助的原因,大多是担心孩子是否有自闭或过动倾向?例如怀疑是自闭的孩子,不跟别人接触与互动,追究原因大多是因为大人帮他做好所有的事,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去训练自己、表现自己、自己动手。但来了中心之后,因为有很多玩具,也会带他们玩球跟玩角色扮演、说故事,扩张了他的生活经验,引导他跟其他小朋友互动、游玩,各项发展很快就会被引导出来,也愿意跟别人接触,并愿意尝试新的事情。

        接着会协助他把情绪说出来,而不是用哭叫来表达,于是情绪会开始比较稳定,便会让他开始学习各种事物,例如要遵守治疗室的规则,就是不能打人、不能哭闹,孩子会学习到不是靠这些方法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并且用温和包容的态度让他学习,让他好好的玩,也学习到该有的社交技巧。这些方法,爸妈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怎样才不会宠过头:
        1、情感可以宠溺,物质不要宠溺
        不能宠过头,简单的说就是不能什么都给他、什么都满足他、偏食也随他,而是东西要给的刚刚好!然而情感上可以宠溺,因为小孩很快就长大,让他知道爸妈很爱他;但物质上就不需要宠溺,以免孩子太过骄纵。
        2、建立规律性
        也不要太过保护,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多跑、多跳,不然孩子无法有良好的发展!但仍旧要记得建立规律性,否则爸妈会太累喔!
        3、知道孩子的需求
        爸妈要知道孩子的需求,若是生理上的需求就应该先满足,例如晚上哭闹可能是白天玩太多,应该先安抚他,这样并不会宠过头;但若是孩子想要的都买给他,才会宠过头。
        4、说「不可以」时要坚定而温和
        其实跟孩子说「不可以」,他是可以了解的,态度要坚定而温和,不要凶他,因为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情绪!

        虎妈式的严厉教养,因为对孩子的要求跟规矩很多,其实反而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让他的潜能发挥受阻。建议应该让孩子多玩、多尝试,而不是限制住他的发展方向;更要让宝宝的肢体多律动,才不会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都有两派教养,一派主张严格锻炼,另一派主张快乐学习;而在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状况就是「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抱」?也是有两派说法。其实当个good enough的妈咪比较恰当,也就是够好、刚刚好就可以了,不用到完美的地步!
        但怎样才叫刚刚好?也就是婴儿跟妈咪的需求都能被顾及到,例如当宝宝哭闹时安慰他、抱他、安抚他,以满足宝宝的需求,但同时也要建立宝宝的规律性,例如饮食及睡眠,因为若没有规律性,宝宝容易浮躁,妈咪也会跟着烦躁,整晚不能好好睡或两三个小时就得起来,这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在这种压力下,照顾孩子的品质也会不好。因此建立宝宝的规律性非常重要!
        情感上可以宠溺孩子,但物质上不要太过宠溺!同时要建立生活及饮食的规律性,不要以物质来做为爱孩子的表现,教养必须有一致性!遵循这几个方向,相信您家的孩子会是人见人爱的小可爱,而不是让人头痛的小霸王喔!

        2013-04-24 16:56:4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我家宝贝的妈

          我家宝贝的妈

          历史

          集合家人的力量全体一致,改变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让家长们也认识到疼爱不是溺爱。

          2013-04-24 18: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