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总是自以为自己聪明怎么教育

      pic of user:qabelbs9

      lvxuanyxv7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孩子总是自以为自己聪明怎么教育

      我家孩子一直都是跟着孩子奶奶的,但是孩子奶奶总是说我孙子真乖,真棒,真聪明之类的,现在孩子就有点骄傲自大的性格了,怎么教育呢

        avatar of 小米康宝贝

        小米康宝贝

        历史

         

        如果孩子过于骄傲那可以找一个比较难的东西刺激他一下,他不会你就说,你看不会了吧!慢慢纠正吧

        2013-11-24 11:11:2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烨霖ma17fae

          烨霖ma17fae

          历史

          试想一下,如果让你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你会用双面胶、用糨糊、用胶水,还是用透明胶呢?其实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方式,都会出现这两种结果,那就是当你把纸撕下来的时候,不管你多么小心,在墙上或在纸上会留下疤痕。同样的道理,当你给孩子的性格、行为、处世的方式贴上“负面标签”时,也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就是有名的“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确实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决定让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可是这些人纪律散漫,不听指挥,于是美国政府派了几位心理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训练,并随同到前线作战。
          心理学专家要求那些犯人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他们很高兴地答应了,不过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只要他们抄一遍就行了。信的内容大意是告诉亲人,说他们在前线作战如何勇敢,如何听从指挥,立了多少战功等。
          就这样坚持半年后,那些犯人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在战场上,他们的表现毫不逊色于正规军,他们的表现就如他们在信中所写的那样:听从指挥、勇敢拼搏。后来,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成为“贴标签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96年,我国某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提醒广大教育者不应该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因为如果我们经常说孩子“笨蛋”、“猪头”、“你怎么这么傻?”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真的变成你说的那么“笨”。这些消极的话语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应该戒除嘲笑羞辱、歧视、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不良的教育方式,多用积极的词语激励孩子,多给孩子贴正面的标签。
          为什么贴标签效应有如此奇怪的功效呢?因为当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后,就像商品一样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如果这种标签被重复地贴在他的身上,他就会在无意识中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生活中.当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家长就可能斥责孩子,如:“你这个笨蛋”、“真是不争气”、“你不是读书的料”,这等于给孩子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这种不良的标签会使孩子产生“我确实不行”的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给他尊重和支持感受,并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追求成功的努力。长此以往,坏标签的预言便会成真。
          曾有人以“你长大想当什么?为什么?”为题,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有些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说我是笨蛋,我也不知道长大能当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老师给孩子的负面标签,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孩子的很多行为,例如顽皮、好动甚至做出“出格一的举动,这些表现多为孩子天性使然,无所谓好坏,即使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也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对成人的简单模仿。所以,切忌动不动就对孩子的行为贴上“好”、“坏”的“标签”,人为地划分“好孩子”、“坏孩子”,那样,很容易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趋同于划定的类别,限制了他们的心理自然地成长。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只是“激将法”,是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激将法对成人或许有用,但对孩子却很难奏效。因为年幼的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识,比较容易认同家长的评价,很难有“你说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给你看”的想法和行动。
          轻易对孩子下结论,给孩子乱贴标签,轻则使亲子关系恶化,严重的还可能使孩子向消极的方面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起床后没叠被子,有的妈妈往往会批评孩子:“你真是个大懒虫。”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慢,妈妈就忍不住批评孩子:“你真是笨死了。”
          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对孩子的自尊、自信有严重的伤害,孩子可能真的变成了大懒虫和笨蛋,因为孩子会想:你既然那样说我,我就做,给你看。而且,在社交活动中往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他就会把自己归到表现不好的学生那一类,经常和那些孩子待在一起,这又会加重孩子的不良倾向,孩子长大了就不懂得尊重别人。
          所以,对有缺点、坏习惯,坏行为的孩子,妈妈千万不能动辄贴上坏的标签。相反,要从各方面去观察,用放大镜尽力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时刻看到他们的进步,用好标签去鼓励他们发扬优点。那么,“笨孩子”就有可能悄悄地变成“聪明孩子”,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013-11-24 09:24:47

            avatar of whina

            whina

            历史

            得慢慢来,奶奶鼓励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可以适当地表扬,比如说:“你是对的”“这个办法很好”。找到适当的机会给他建议“如果下次再快点”,“再画一朵花就更好了”之类的话让他知道原来我不是最好,还可以更好的。慢慢告诉他谦虚是美德。时间长了他才会接受更多的东西,才不会骄傲自满。

            2013-11-24 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