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干什么都满磨蹭怎么办啊

      pic of user:ngmvfrf6

      念波25x★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孩子干什么都满磨蹭怎么办啊

      我女儿今年五岁了,孩子干什么都特别的慢,磨磨蹭蹭的,出门之前事情就多了,换鞋子,衣服,上厕所,等等,就是墨迹的没玩没了,怎么办啊

        avatar of 麻辣糖

        麻辣糖

        历史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一个家长的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对此,家长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妈妈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女孩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如果孩子事多且磨蹭,家长可以不管,让孩子自己承担自己的磨蹭带来的后果,让孩子自己体会磨蹭的坏处。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父母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坏习惯。

        2013-12-19 12:38:0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壬修杰hkj

          壬修杰hkj

          历史

          现在不少家长经常埋怨自己的孩子太慢,太磨蹭。每天很少的一点作业,竟然要花两三个小时。但是,每个孩子慢的原因并不一样,家长遇到孩子太“磨蹭一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
          一般说,经常遇到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孩子的年龄小,能力还没有锻炼出来。
          别看一点作业,要完成它,也要有多种能力。比如,写一个生字,顾了上下,就顾不了左右;顾了笔顺,又顾不了笔划;用力小,字看不清楚;用力大,把笔尖弄断了……好不容易做完了,又发现错误。人之初,能力没锻炼出来,是正常现象,只能耐心地培养。
          二是有的孩子还没有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有的家长忽略了这个转折时期的教育,使孩子没有意识到上学和在幼儿园有何不同,把学习也当做游戏,所以没有责任感,没有紧迫感。如果一开始上学家长就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讲清这一点:誓爸爸妈妈上班是责任,你上学同样是责任,做得好同样受表扬,做不好同样受批评……”就会为孩子在思想认识上抓紧时间打好基础。
          三是有些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幼小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开始只能体验到自己的活动,对于抽象的时间,他还把握不住。他预计不出来,照这样的速度,半个小时能做完多少事。于是有的家长或老师就设法把时间变得“形象化”一些。如用“沙漏计时器”,孩子可以通过沙子量的变化,逐步体会到时间逝去的速度,从而抓紧时间学习;有的家长教会孩子看钟表指针的移动,再加上闹钟的配合,也有利于孩子逐渐把握时间。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有的家长让他把每次作业,都当做一次考试(考试时间是不能随便延长的)的演习,养成了能抓紧时间的好习惯,将来考试和做其他的事,都会有较高的效率。
          四是更多的孩子“先玩为快”。
          有的孩子是在忙里偷闲,做一会儿作业,玩一会儿,手头没有玩具的时候,甚至热心地玩自己的手指头。这种现象往往是家长的好心造成的。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千方百计让孩子多学习,规定放学回家立刻做作业;如果做完了,立刻布置家长留的作业。天长日久,孩子发现,无论自己多快地完成作业,时间也不能“结余归己”。于是,有的就设法找借口晚回家,先玩个够,回去以后再“受管制”;有的就在作业过程中,设法偷出些时阀,来个“先玩为快”。针对这种现象,家长要事先对孩子讲清学与玩的时间安捧,并且说话要算数。如果家长一次失信,孩子就会照样忙里偷闲,因为他担心最后不能兑现,不如来个“先玩为快”保险些。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慢”和“磨”的毛病。
          最后,还要注意,有的孩子气质上就是属于慢性子,家长对此不要强求,只能顺其自然。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一种叫做“慢智型”的人,他比一般人慢一些,但思考深入,办事质量很高,也是一种人才。

          2013-12-18 18: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