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怎样和孩子搞好关系并教育好孩子呢

      pic of user:pxzemt

      boyu祭86gv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怎样和孩子搞好关系并教育好孩子呢

      我家儿子上一年级了,孩子最近不大愿意和我沟通了 ,而且我发现孩子回到家后也不和之前一样了,可能是我之前太把他当做孩子了,怎样在教育好孩子的时候并和孩子搞好关系呢?

        avatar of 理真

        理真

        历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认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要与孩子做朋友,家里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长说了算;争取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愿望,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对孩子成长的过成中要用摆实事、讲道理的方法;给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严格的要求;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孩子表达,同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2014-01-03 15:51:2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jizhongかqg

          jizhongかqg

          历史

          毫无疑问,巩固孩子对家长的信心和爱,最有效的就是分享并理解他们的愿望、快乐和悲伤、恐惧。不管他们的观点、想法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有多么的幼稚,不管这些事情是否与责任有关,家长都应该理解他们。的确,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越是有孩子气,就越能亲近他们,越能与他们形成更亲密的关系。
          为了更有效地形成情感共鸣,家长在情感上必须是真诚的,而不能有一点虚假。在我们心中,要重新燃放一些儿时的观念或想象,在某种感情上和他们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我们对孩子所说的、所做的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兴趣,而不是伪装。孩子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可以看出别人在分享他们的情感与想法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是真还是假。那些一味地在表面上假装的人,无论伪装得多么娴熟,在孩子眼中都会露馅儿。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孩子的想法,他们忙于讨生活或者其他的事情,但是这不需要时间,这不是时间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比如,一位农夫的妻子正忙于熨衣服、缝补,给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饭,10岁大的小女儿跑过来给她展示自己用蕾丝给娃娃做的围巾。这位正在忙碌的妈妈可能会说:“好,不过一边玩去,我很忙。”因为这是最简单最容易说出口的。但是同样的容易,同样的迅速,她也可以说:“多漂亮的围巾,快带着出去玩吧!”
          第一种方式会让孩子带着一丝失望走开,而另一种则让她高兴,并更可能在母女之间形成一种情感共鸣。
          作为家长,如果他们想在孩子的心中取得地位或是保持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在有些时候,就必须要放下身段,走进孩子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里,有他们所要关心的事情。
          我们不是旁观者或是找茬儿的人,而应该是分享者。在某些方面,我们要适当地参与和分享他们的观点与情感。
          毋庸置疑,孩子在面对学业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或是必须严肃对待的职业选择、对长辈的尊敬等问题时,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必须要与家长的要求相一致。在这些涉及原则的事情上,他们必须要服从家长,而不是让家长迁就他们。
          但是,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应该理解并尽量去与孩子分享,以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无论这些行为在家长眼中显得多么的幼稚可笑,。家长都不应该干涉。比如,对于自己周围陌生事物的有益探索及发现各种新奇事物等,则不能强迫孩子遵守家长定下的法则,最好是顺从他们的意愿。在这些事情上,家长越是让他们充分地享受自由,就越是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所有方法中,这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阻止家长干涉孩子的计划与思想,也能够让孩子自得其乐。
          总之,如果家长想进入他们的世界,就必须让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适应他们。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先给予同情和理解
          《圣经》中说:宽恕就是爱。心灵上对于犯下罪行的人采取宽大仁慈的方法,不仅可以让犯人正确认识到自己对同胞所犯下的罪行,也为他们诚心悔改打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
          孩子犯错之后,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同情与理解,当然,我们只是对孩子在不断尝试及面对诱惑时所犯的错误表示同情,而不是对他们犯错本身这种行为进行放纵和迁就。
          比如,一个男孩由于挨罚而垂头丧气地从学校回到家,乱发牢骚。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会马上说:“我一点也不可怜你。你活该!” 这只会让孩子更加心烦意乱,而对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毫无帮助。他的心智还不健全,不可能认识到复杂事情的各个方面,自己也无法知道某种行为是错误的。无论老师和家长多么想当然地认为他是错的,但是他却一点概念也没有。此时,孩子心里没有别的,只是专注于他自己的痛苦回忆、愤怒和不满情绪,现在再加上家长这样说只会令他更难受。
          这位家长对此事的看法同样是狭隘的。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她认为如果自己对犯错的孩子表示出善意与同情的话,就是在纵容孩子,是在和孩子一起反抗那位老师。所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可能会做的,都是坚定地站在老师一边,帮着老师一起数落自己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真正适宜的做法是:首先,要安慰和稳定住孩子愤怒的情绪。如果需要的话,还要倾听他对整个事情的讲述。在这期间,不要反驳孩子的话,无论在心底是多么不同意孩子的观点。一方对事情的倾听并不会使另一方因此而得利;相反,这是家长对事实有一个不偏不倚的判断,进而做出正确决定的唯一途径。
          在孩子处于困境的时候,家长要尽量地给予同情与理解,并且充分考虑到可能导致孩子犯错的多方面因素,多给予孩子一些安慰,以此缓和他愤怒的情绪。这样,家长也可以对孩子所遭受的痛苦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不会始终纠缠于孩子犯错的起因之中。过一段时间,等孩子心灵上的骚动真正平复下来以后,家长就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更轻松有效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2014-01-01 19: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