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梦tengg61
问答历史
|
分享已成为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会分享是与人沟通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肯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或自己的成功经验及建议.那么他就比较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获得真挚的友情。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人。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1.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家长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他明白自己对别人关心帮助后,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2.用心理暗示教会孩子分享 一个3岁的女孩问妈妈:“橘子为什么是一瓣一瓣的呢?”妈妈说:“橘子是不是在告诉你,‘我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而不是一个人吃哦’。”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暗示,暗示孩子要学会分享。 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当孩子要吃什么时,家长可以先把东西分成几份,家里人一人一份,并且让孩子给长辈们拿过去,比如你切开一个西瓜,“孩子,把这块西瓜拿给妈妈”,“把这块递给爷爷”,“孩子,给妈妈吃一口”。这都给孩子造成“好东西要分享”的心理暗示。 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为家长服务的机会,如吃东西时,让孩子进行分配,也要多鼓励孩子参加活动,让他在与同伴共同活动时共同分享快乐。 3.运用奖赏机制,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 孩子无一例外都喜欢受到表扬。因此当孩子表现出分享行为时,要对其进行鼓励、赞许、奖励等,使孩子产生愉快、自尊、满足感,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分享行为,进一步把被动的分享行为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当然,这里说的奖赏可以是物质形式也可以是精神形式的,如一个亲吻、一个拥抱等。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太主张对孩子进行过多的物质奖励。 4.给孩子留些独享的空间 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在小朋友到家里玩之前,允许孩子决定哪些特殊的玩具不给小朋友玩,给孩子一点保留的空间,能让他更容易地放松。让孩子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告诉他不要担心玩具被弄坏。这样当他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东西时,他能感到自己对某些东西仍有控制力,它们还是属于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