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应如何克服教育孩子时的攀比心理呢?

      pic of user:buyitong1

      郭2821babaㄨ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应如何克服教育孩子时的攀比心理呢?

      由于我们办公室里几位同事的孩子,成绩总是比我的孩子好,所以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总爱拿同事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比较,孩子非常反感,请问应如何克服教育孩子时的攀比心理呢?

        avatar of 敏zichunn80

        敏zichunn80

        历史

         

        上班族妈妈要克服教子时的攀比心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l)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个体,不是实现家长个人愿望的载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能力、身体条件,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孩子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上班族妈妈应努力克服自己性格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弱点,尽可能避免把社会上成人之间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孩子,更应该意识到,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论家长还是孩子都要自己去面对,不能相互替代,孩子不可能承担起弥补家长心理失衡的重负,家长不应该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给他们尊重、鼓励、信任、帮助,与他们一起成长。
        (2)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孩子。妈妈是与未成年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最有条件了解他们的人。自己的孩子在哪一个年龄段、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能力、身体条件,上班族妈妈都要做到心里有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和人格特征,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妈妈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更不能仅用学习成绩、特长培养、名次多少去衡量,而应该从长计议,全面发展。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时,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承认别人孩子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把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上班族妈妈与其把心思花在与别人家孩子的攀比上,不如从自己的家庭实际出发,用心研究自己的孩子,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计划,帮助孩子成长长才。
        (3)用科学的方法教养孩子。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承担哪些责任,这些都不是随意的、顺其自然的,而是有所侧重的。上班族妈妈需要学习和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增强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抚养和保护融为一体的亲情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同时,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做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为孩子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促进孩子成长成才。家长们可以共同探讨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责任心等共性问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为孩子做表率,以身作则,努力战胜困难和挫折,鼓励孩子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时,上班族妈妈应分析孩子攀比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积极疏导,正确引导,把孩子的攀比心理引导到积极竞争的轨道上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妈妈还要教育孩子拥有阳光心态,以平常心或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自己和别人都可能遇到的成功或失败,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泄气,有了这样的心态,孩子们就不会去消极攀比了,而会积极进取,给劳累的上班族妈妈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014-05-05 08:50:4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