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好吗?

      pic of user:tfranciske2

      xiexueqing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好吗?

      我家孩子是三代单传,家里人都拿着很娇气,我经常跟他聊天的时候会说对他的期望,将来希望他能干什么,这样对孩子好吗?

        avatar of 沫,然

        沫,然

        历史

         

        不用太过多给予小孩压力,这样会让宝宝的心理素质负担很重的,不利于小孩健康成长

        2014-05-19 23:20:0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zhitao潘f

          zhitao潘f

          历史

          不好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 “望予成龙”、“盼女成风”己成为父母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往往有差距。父母一定要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其次,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父母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一些父母的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父母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表达适度,激发动机。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专家提示,父母应该训练孩子成为生活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父母适当减少对孩子的照顾与包办,多让孩子自己做判断、做选择,承担与其能力相适宜的责任,将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外部力量要通过内部因素产生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同样的道理。

          2014-05-19 23: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