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hebaobe
问答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
在管教孩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我的女儿6岁了,在上学前班,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可是我感到头疼的是孩子常常不听我的话,有人说可能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请问在管教孩子时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
释juanyz2
问答历史
|
孩子还小,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的确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你不能用这些方式去说你的孩子: 1.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 “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你怎么还不满意?” 可能很多父母都是这样想,在生活中,他们为孩子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尽量为孩子创造物质上的满足,觉得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应该能够满足了,应该努力学习,但是实际上往往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有很多家长因为忙于事业,无法亲自照顾孩子,不是把孩子丢给长辈,就是送孩子全托。这样虽然方便,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却很不利。由于与父母的沟通太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不理解,尽管你觉得已经为他们创造了一切可能的条件,但孩子仍然感到“不满意”,孩子有可能产生“情感饥渴”,变得孤独、焦躁。 生活中,许多父母因为工作太忙,把孩子丢给老人和幼儿园,为了补偿对孩子的爱,他们不停地给孩子买东西,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这样做,看上去很“爱”孩子,但实际上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孩子内心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只是把与父母的感情视为各种物质产品,他们可能变得很固执任性,难以捉摸。 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是一个只会玩耍和哭闹的“小不点”,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只顾着给孩子买玩具、零食,却很少注意与孩子感情的培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们与孩子的感情疏远,当我们再想与孩子亲近时,孩子就会感到不安,不愿意与我们靠近,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固执、倔强,不可理解。 总而言之,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有烦恼和情绪,有情感需求,不能置之不理。不忽视孩子的感情需要,多关心孩子,多爱护孩子,才能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2.我说的你就要去做 父母们应该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变得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强烈的自尊,我们不能再拿他们当我们的“小跟班”,我们说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待他们,他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在哭闹,不听我们的,我们也被弄得心情很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家长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往往会变得固执、任性,还有可能用各种办法与你对抗,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与孩子产生“对抗”,应该想办法用合理的方式去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接受我们。 比如不要对孩子发号施令。 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发号施令是父母的权利,是理所应当的。但实际上,正在成长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如果父母总是用命令的口气与他们说话,他们就会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内心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即使表面顺从,内心里也是不高兴的。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就更进一步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话去做,这样就会把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搞得很糟.甚至让孩子与我们产生严重的对抗。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就请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尽量避免用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听取孩子的想法,让他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生活中的事情里,这样孩子才能够变得懂事,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才会高大。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要尊重孩子,学会与孩子协商 我们要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来对待,孩子们在成长,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对于我们的话,他们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的,他们会认真地考虑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孩子,多与孩子协商。当与孩子有分歧时,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在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再做结论;另一方面,也要与孩子一起讨论怎样解决问题。有了这样的过程,孩子不仅仅会学到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可以变得更加通情达理,不再随意地发脾气。 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心里 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往往会变得特别顽皮,经常出一些新花样来捉弄别人,并且往往不把父母的话放在心里,变得很贪玩、很固执任性。对于孩子的这种变化,很多父母可能会很不耐烦,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这是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结果。孩子虽然顽皮,让我们生气,但这只是他们成长的需要,是他们想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生活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考虑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能避免用我们的标准去批评孩子,才能够让我们与孩子更好地沟通,构建融洽的亲子关系。 3.你怎么还没明白? 孩子一犯起倔劲,父母又急于改变他们,难免就会失去耐心。 孩子天生是好奇的,什么都想知道,总喜欢问个不停。如果我们没注意到这一点,当孩子问我们问题的时候,失去耐心,在语气和态度上不加注意,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委屈,性格脾气也变坏。 不仅如此,生活中如果我们不保持足够的耐心,孩子一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着急,发脾气,孩子受我们的影响,也会形成同样的性格,变得控制不了自己,容易发脾气。其实仔细想想,孩子在各方面都在成长发育,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经常会做一些幼稚的事,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对他们看上去还显幼稚的行为予以谅解。 当然,我们都是平凡的父母,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要做,要工作,要学习,还要抚育孩子,还有很多的家庭琐事。所以,有的时候,难免会失去一些耐心。不过,在发现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孩子造成伤害之后,一定要反思,要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感到你是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不要因为我们的原因让孩子产生恐惧,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当然有耐心并不是指一味地迁就,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也可以批评孩子,以便让他们知道问题的严肃性。 4.今天妈妈不理你了 有的父母一生气,就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真不听话,妈妈以后不理你了。”“你再淘气,妈妈就不喜欢了。”这是不对的。 生活中我们应尽量要避免把情绪带到家庭生活中,尤其不要带着情绪管孩子。带着过多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对他们,所以应该尽量采取温和的方式。
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是敏感的,如果我们总是带着情绪去教育他们,就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与我们相处。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带着情绪管孩子。 常常见到这样一些父母,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和蔼又耐心;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对孩子横加指责。孩子被父母的喜怒无常搞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甚至还会误以为是爸爸妈妈不再喜欢自己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免不了会带到家里。 如果我们随意拿孩子撒气,把孩子当成“出气筒”,他们往往很难理解父母为什么会这样。长期下去,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将来的成长。 所以,在生活中就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把坏情绪带到家庭,带到孩子的生活当中。 要尽量把事情往好处想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但其实多数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果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是如果不克制自己,就会把事情越搞越糟。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往积极的方向想,这样就会变得乐观,不仅家庭会变得幸福,孩子也会变得积极,有活力。 要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头脑一热,只剩下了冲动,其余的都抛在脑后,结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想再改变的时候也很难。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的思维沉下来,降低对自己的烦躁的程度。只有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才能又会发挥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够把问题解决好。其实只要平静下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取得成功。减少坏情绪,对孩子对家庭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避免让太多的压力控制自己 很多父母有着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这样心态就很难保持稳定,回到家里,难免会对孩子、对家人表现出来。这时就要学会让自己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不要羡慕别人,甚至是嫉妒别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维护好自己的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5.到一边玩去,我没心情 作为父母,我们每天辛勤地工作,为了家庭的幸福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成长环境,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我们爱孩子,爱自己的家庭。爱给我们以动力。但是,如果我们的爱缺失了,忘记了去和孩子在一起;或者尽管我们有爱,但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孩子体会不到我们的爱,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仍然不会融洽。 所以,多和孩子在一起吧,不要拒绝孩子,让他们感到我们是喜欢他们的,是愿意和他们在一起的。这样,他们才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才会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当然,在具体的爱的方式上,也要有很多的考虑。 6.我已经够耐心的了 耐心很重要,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 生活中,很多父母缺乏耐心。 对孩子缺乏耐心,简单甚至是粗暴地对待孩子,并不能让孩子改变。相反,在这样的责备中,孩子会受到伤害。所以改变孩子的最好的办法不是责备他们,而是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正面的评价,这样他们才能够愿意改变自己。 总而言之,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耐心,再耐心,让孩子感到我们的肯定与支持,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里与我们站在一起,愿意去改变,成为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将来才能够走向成功。
|
2014-05-21 11:05:46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