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怎么不长牙呢?

      pic of user:zsfhyf

      zsfhyf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5

      宝宝怎么不长牙呢?

      我的宝宝是个女孩,现在已十个多月了. 她在四个多月长了一棵牙,到现在再没有长牙,我到医院体检时,都是好的.体检时也不缺少钙,请专家能指点一下吗?谢谢!

        avatar of sep2006

        sep2006

        历史

         

        没什么问题的,长牙的宝宝有个体差异.
        关键还是要增加营养,合理的喂养宝宝.
        我建议你这样喂养宝宝:
        1.多喝白开水: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因为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宝宝妈妈,不要忘记了哦!),半小时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几口水(以便稀释奶和清洁口腔).

        2 喝奶和吃主食(待后说明)时间要有规律,有间隔,3到4小时一次,晚上可以4到6小时,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娇嫩,发育不完全,需要充分排空和休息,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作。先吃主食,此时胃口较好,容易接受主食,如果没吃饱,可以再吃奶。一餐要吃9分饱.晚上操作难,就只喝奶。

        3 中间时间以喝白开水、榨自制的新鲜的果汁为主,不要吃其他东西,补充充足水分和微生素,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完善,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注意的是自制果汁必须卫生,新鲜,即做即喝,不要存放,配方有:胡罗卜,苹果,青瓜,梨,西红柿等,担心凉到宝宝,用开水隔杯温热再喝,有条件上午、下午各一次,一定要保证每天一次)

        4 宝宝出生以后,主要吃乳类食物,但随着宝宝的长大,只靠母乳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营养需要了,因此,必须及时地给宝宝添加辅食,以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但宝宝10个月了,辅食要变成主食了.那么,应该怎样添加主食呢? 宝宝添加的主食有菜泥、红薯粥、绿豆粥、南瓜粥、小米粥、蒸的蛋白、不加其他配料,只放盐,熬3小时以上的鲫鱼汤等 (粥类少放大米,因为大米性温,宝宝也是热性体质,吃多了易生病;这些粥都以杂粮为主,性平,易消化,养脾胃,宝宝吃了不易生病;妈妈担心蛋白质不足,可拌蒸蛋白和鲫鱼汤,要注意小心鱼刺哦,做的方法要严格,否则改变了汤的性质和营养);添加的量要合适,要吃饱,不饱就喝点奶。要观察宝宝,看大便是否正常?宝宝未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无消化不良症状,就好,有异常,要停或减量。 注意卫生。给宝宝添加的食物最好现吃现做,。添加主食的用具要经常消毒,以防病毒侵入宝宝体内引起疾病 。添加主食有个体差异,要谨慎。

        5 母乳喂养的宝宝:有的妈妈还没断奶,妈妈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海鲜,不要吃过冷和过热的食物,水果也要有选择,以平性为主,也要多喝白开水。注意乳头卫生,一旦乳腺发炎,要停止喂母乳。

        6 人工喂养的宝宝,由于营养不全(没有母乳好),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虚弱,要随时观察宝宝,吃主食后看情况,调整饮食(牛奶和主食的量)。

        另外:宝宝喜不喜欢喝水是习惯问题,开始就要注意养成好习惯,不要在开水里加糖或者蜂蜜,确实不爱喝,可以用白萝卜或胡萝卜烧水喝,也有可能是奶嘴的问题或姿势不正确,要注意调整。

        7 注意宝宝的冷暖,这也会影响宝宝的胃口。

        8 宝宝每晚睡着之后,妈妈隔着衣服,在宝宝肚上轻轻的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从10次到最多30次,有利宝宝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促进功能的完善。是非常有效的保健操。

        9 一但宝宝生病,饮食都要减量。

        10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是要以流质食物(粥、奶)为主,牛奶建议少吃(新鲜的好些,一天不要超过500毫升)
        有空看看我的博客http://blog.ci123.com/sep2006,会对你有帮助的,不明白的地方在博客里联系,祝愿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2007-08-19 18:06:3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

          avatar of 杰杰妈咪

          杰杰妈咪

          历史

          妈妈不要心急噢,宝宝在三个月到一周岁内长牙齿都是正常的,我表妹家的宝宝到十一个时还没长牙齿,结果十二个时一连长了六颗牙齿。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饮食都正常,又不缺少微量元素就没有什么,如果过了一周岁还没有长牙齿就要咨询医生了。
          给我浇水-杰宝贝-育儿网许愿树http://tree.ci123.com/tree.php?treeid=18356

          2007-08-19 18:19:53

            avatar of runqimama

            runqimama

            历史

            我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长了六颗牙,现在十三个月还是六颗牙,不知道怎么回事。

            2007-08-19 22:59:44

              avatar of applewy521

              applewy521

              历史

              我家宝宝九个多月了,还没有一颗牙.我很为此着急.不过她的精神状态还很好,每天什么都吃,消化的还不错.不知什么时候能长出来1

              2007-08-20 13:04:40

                avatar of andy001

                andy001

                历史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因此,有关牙齿的萌出、伴随的症状、及牙齿护理方面的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本刊特别邀请儿童口腔科专家,针对“小牙牙”的各种学问做系列专题报道,希望对年轻的爸妈有所帮助。

                  牙齿萌出时间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乳牙萌出一般时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7.5个月 9个月 18个月 14个月 24个月

                  下颌 6个月 7个月 16个月 12个月 20个月

                  萌牙正常时间范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5~15个月 6~21个月 8~29个月 8~28个月 8~34个月

                  下颌 4~17个月 6~27个月 8~29个月 8~27个月 8~34个月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种原因造成差异

                  1. 遗传因素 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

                  3. 营养状况 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牙齿萌出顺序

                  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1)下颌中切牙,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6)上颌第一乳磨牙,7)下颌乳尖牙,8)上颌乳尖牙,9)下颌第二乳磨牙,10)上颌第二乳磨牙。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长牙时的6种症状

                  2种正常反应

                  1.咬东西 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任何不适,但在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2.流涎 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诞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动或松动不明显,在吮乳时,由于下切牙对舌系带的摩擦造成舌系带的创伤性溃疡。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变喂养方式,用汤匙喂养、调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应与上皮珠鉴别。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非牙齿的过早萌出。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此时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佝偻病患儿的乳牙能迟至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齿发育缺陷。遇到这种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长牙4大护理原则

                  1.口腔清洁 一些学者建议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和按摩牙龈,认为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专家公认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一早期的清洁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孩子的牙龈组织和清洁孩子的牙齿,每日一次。

                  其实只要父母感觉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选择一个软毛且适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湿润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岁以后提倡开始刷牙去除菌斑,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使用牙膏,建议使用儿童牙膏。因为这一年龄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潜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够了。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有时,也可给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口腔检查 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孩子12个月。因为龋齿(蛀牙)是由细菌导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了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这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进行阐述。

                  4.生理间隙 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渐出现间隙。临床可见随着增龄变化,生理间隙变大。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因继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物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易清洁,易导致龋齿,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我们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洁,避免龋齿的发生。

                  专家简介

                  郑树国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儿童牙科学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7-08-20 14: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