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晴vec
问答历史
|
有媒体对学前期的孩子进行了一次关于“金钱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孩子从三岁时开始就对钱表现出了明显的好奇。 90%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了“金钱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不到一半的父母开始有意识地教孩子认知金钱。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对于金钱的感知力是与生俱来的,从4岁开始就应该让孩子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比如消费、储蓄等。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孩子并不了解买一件玩具究竟需要多少钱,因此当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马上向家长索取。此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购买这个东西需要花费多少钱。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我们家没有这么多钱,等妈妈工作攒够钱再帮你买,或者在为孩子购买东西时,将整钱换为小额纸币或者硬币,当一堆钱放在孩子面前时,他们才会明白购买想要的东西需要付出多少金钱。这样,孩子不仅明白了金钱来之不易,而且会尊重父母的劳动,珍惜购买的每一样东西。 其次,要让孩子知道金钱不能换来所有东西。我们不能要求学前期的孩子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应该告诉孩子“金钱不是万能的”道理,虽然金钱能够使我们得到很多期望的东西,但仍有不少是金钱买不到的.比如信念,理想、情感等。 再次,让孩子知道付出才会有收获。如果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可以给孩子适当的钱作为报酬。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劳动可以换取金钱,换取自己想要的物品。同时我们还可以用明白易懂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劳动的价值,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金钱是劳动的报酬,只有多付出劳动才能多得到金钱,而且金钱必须是合法所得,从而使孩子从小懂得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加倍珍惜父母的劳动,不奢侈浪费,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要让孩子知道任何对金钱的滥用都可能影响全家的生活。在收入良好的家庭中,很多孩子很小就已经有了消费的经验。家长要重视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钱财,养成适合孩子年龄的花钱习惯,做到不浪费、不攀比,使手中的钱产生最大的效用。另外,还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个消费的限额,每次只让他买多少钱以内的东西,不能无止境地花钱。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所节制,无计划的支出将会影响全家人的正常生活。 一个新的习惯的养成不需要多长时间,但是要想改变已经养成的习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小的时侯就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孩子的财商,让他们养成崇尚劳动、热爱生活、勤俭节约的美德,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多益处。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困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孩子零花钱,给应该给多少钱才合适。其实,给不给孩子零花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零花钱的多少与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无关联,以免让孩子沉迷于金钱的世界。在给孩子零花钱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养成节俭储蓄的好习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孩子手里可支配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越来越多,培养孩子形成储蓄习惯可以有效避免孩子胡乱花钱。当孩子得到零花钱或者压岁钱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每一分钱都是长辈辛勤劳动所得,表达了长辈们对孩子的帮助与期望。因此,不能辜负长辈的殷切苦心,要珍惜这一切并节约使用。 此时,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个可爱的存钱罐或者办一张储蓄卡,耐心地诱导孩子将自己的“资本”存起来,在没有必要花费时不要随便动用存钱罐或者储蓄卡里的钱。比如,孩子很想吃25元一份的麦当劳,家长就可以每周给他(她)10元零花钱,等存了三周后就可以买了。这样有助于孩子早期储蓄观念的形成,使孩子学会简单的储蓄方法。当孩子经历过“等待一存钱的辛苦之后,会更加谨慎地使用钱,此时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便会格外珍惜。 在生活中,应该给孩子独立支配金钱的机会,但是要引导孩子理智地消费。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尽量不要买,可花可不花的钱尽量不要花,将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比如购买生活必需品,向长辈表示孝心,为社会奉献爱心等。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消费小结,注意哪些消费习惯应该改进,从而慢慢帮助孩子养成节约与储蓄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