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扁平足症对孩子的足部及踝关节的影响是什么?

      pic of user:kwjljd

      gudong果厶o0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扁平足症对孩子的足部及踝关节的影响是什么?

      我家宝宝两岁多,前几天跟我说小腿肌肉酸痛,特别是走路时脚心扯着痛,查了资料好像是儿童扁平足症,我想知道这种病对孩子的足部及踝关节的影响是什么?

        avatar of 凡霜15loveぅ

        凡霜15loveぅ

        历史

         

        儿童扁平足症通常对孩子的足部和踝关节都有一定的影响
        1.对足部的影响
        肌肉是维持足弓形态的重要保障,其中以弪骨前、后肌和腓骨短肌为主,这些肌肉作用于纵弓,起到悬吊作用,又相互拮抗维持均衡。其中弪骨前肌止点位于内侧楔骨、弪骨后肌的止点在舟骨粗隆。扁平足症患儿足弓丢失后后足变短,使弪前、后肌松弛,降低对足弓的维持能力,加重平足症的形成。腓骨短肌失去弪骨前后肌的拮抗而出现过度牵拉、张力亢进,出现前足旋后外展和后足外翻。梁军等发现,跖腱膜在矢状面上对足纵弓的支撑作用约占全部足底韧带的1/3,并在其他两个平面上限制足部骨骼的外展和外旋。所以当跖腱膜松弛失去固有的限制力时,加重了前足的外展、外旋和后足外翻。并且,由于后足外翻后跟腱的附着点逐渐落在踝关节纵轴的外方,为跟骨外翻提供了畸形力矩形成跟骨的外翻畸形。足底的平均体重分配正常约为后足60%、中足8%、前足28%、脚趾4%,其中第5跖骨承重达总重量的ll%,第1跖骨承重达总重量的12%。相关研究表明,扁平足症足弓第5跖骨承重减少到l%,第1跖骨承重增加到22%,内侧部趾腱膜所承受的总力量也比正常足增加7%,进一步加快其劳损及功能减退。尤其是趾筋膜的拉长与劳损削弱其对第一跖骨的绞盘作用,降低了第一跖骨的稳定性,加之足弓塌陷后对第一跖骨、拇趾造成的旋前力,容易导致拇外翻畸形。
        2.对踝关节的影响
        正常人体力线本因通过踝关节前面的中点达第1、2趾中间,跟骨因呈外翻状着地,着力点主要在内侧突,并支撑着人体大部分重力。其余重力由相关骨关节、软组织结构所承担。足部仅以跟骨结节、第1、第3跖骨小头着地,这3个着力点使身体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而扁平足症患儿跟骨过度外翻,造成跟骨运动轴向跟骨结节外侧偏移,无法与中心轴位的距骨关节面相吻合,距下关节趋向水平方向。加之内侧副韧带松弛,外侧韧带失去抵抗,距跟舟关节复合体对线异常,甚至出现距舟或距下关节半脱位,导致距骨头问前向下移位,加剧了跖骨的应力集中,关节面受力点向前向外侧偏移,重力线逐渐偏向下弪腓关节。Friedman等通过实验证明,扁平足症患者因平足畸形,对胫骨距关节受力带来明显改变,使踝关节面总接触区向外,向后移,接触面积减少35%,平均压力增加1 4%,压力峰值分布区外移,增加了踝关节的病变风险,如外踝下局部的负重后疼痛、外翻扭伤、内踝饱满等表现。
        扁平足症患儿足踝关节的病变是骨骼、肌肉、韧带形态和受力改变而逐渐发展的病理过程,并最终进展为不可逆的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在对待扁平足症的问题上,早期预防的效价远大于补救性治疗。因此,(1)应去除扁平足症的诱因——肥胖、营养不良、锻炼过少等,让足部骨骼在适当负重下有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2)指导患儿加强足踝关节维持足弓形态的肌肉韧带的锻炼,如指导患儿主动趾间夹物(橡皮、沙袋等)锻炼骨间肌、蚓状肌、跖长肌的力量,通过双足夹球提高跖长肌与蚓状肌被动牵拉能,通过足尖行走与后足跟行走交替锻炼弪骨前肌力量等,并在锻炼后及时放松肌肉,改善足踝部血液循环,增强足底肌肉力量,维持和改善足马弹性。(3)减少穿旅游鞋的频率、避免长时间站立、纠正外八字走路方式等生活习惯。
        扁平足症患儿在症状出现时,或多或少已出现相应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在预防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仍需考虑手术纠正。故结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我们更应该在疾病发生之前,即儿童扁平足阶段进行干预。但具体对扁平足儿童干预的标准、干预时间点的选择,没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支持,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以便能对最合适的人群在最佳的时间节点,投入最小的人力物力,有效减少扁平足症的发病率。

        2014-11-21 14:50:4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