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合理地利用课间10分钟呢?

      pic of user:eflyek9

      jialechild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合理地利用课间10分钟呢?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性格活泼好动。每次下课后总是快速地跑出教室,在走廊里和小伙伴们奔跑追逐,不听到上课铃声绝对不回教室中去。下一堂课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却集中不起来,总是走神。结果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下课疯玩,上课走神,请问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合理地利用课间10分钟呢?

        avatar of 嫣然660沵ql

        嫣然660沵ql

        历史

         

        对孩子来说,课间10分钟意味着尽情地玩耍,而且很多家长也觉得经过一堂紧张的课程之后,孩子好好地玩耍一下是很有必要的。玩耍的确是有必要的,但是假如孩子整个课间10分钟都在“疯玩”,对接下来的学习却没有什么好处。
        心理学上有一种“倒摄抑制”理论,说的是后面过于强烈的记忆会对前面的记忆产生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当孩子下课后疯玩疯闹的话,会让上一堂课上学到的知识“烟消云散”。所以一些比较贪玩的孩子,下课跑来跑去,结果学到的知识大都被“稀释”掉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将课堂10分钟全部用在玩耍上其实浪费的不仅仅是10分钟,先前所学知识被抑制和遗忘,等于花了很多时间做无用功,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课间10分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玩耍时间,也许有的家长觉得只是短短的10分钟,孩子玩就玩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些家长却没用积累的眼光看问题,一天有几个课间?一月有几个课间?一年又有几个课间呢?另外孩子在课间10分钟的剧烈运动对上一堂课的记忆和下一堂课的学习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并不提倡孩子将全部10分钟都用来玩耍,特别是疯跑打闹。
        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合理地利用课间10分钟呢?
        建议1:鼓励孩子做好复习和预习
        所谓的复习是对上一节课的回忆和整理,再看一遍课堂笔记,标注一下老师讲述的重点内容,加深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记;而预习则是对下一节课老师所有讲述内容的探索,提前了解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在下节课开始的时候有侧重地听,做到事半功倍。复习和预习一般占据课间10分钟的前后3分钟。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多叮嘱一下孩子:“下课后别急着玩,复习一下上堂课学到的知识;等到快上课的时候,再预习下一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既能学好,也能玩好。”说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起课间10分钟,不再将之全部花在玩耍上。
        建议2:鼓励孩子做一些比较“温和”的游戏
        前面已经讲过,剧烈的运动会对前面的记忆起到抑制作用,不利于孩子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所以孩子最好在课间活动时做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比如玩一些拼图类的不太激烈的益智小游戏,切忌疯跑打闹,不然会增加疲劳感,使得孩子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更加容易走神,浪费更多的时间。

        2014-12-22 02:17:4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