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黄疸,这样征兆需要到医院去吗??

      pic of user:bluebirdzhang

      bluebirdzhang

      历史

      悬赏:70分

      回答:3

      黄疸,这样征兆需要到医院去吗??

      我女儿刚满一个月,35+4早产,现在面色偏黄,特别是鼻尖,手脚掌不黄,小便有点黄,其他都正常,这样需要到医院去吗??

        avatar of zhangkunyuan

        zhangkunyuan

        历史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概述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新生儿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病因
        (一)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二)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三)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四)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五)肠肝循环增加。

        症状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
        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

        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治疗
        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先谈谈什么是黄疸,人体内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如果以上环节某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例如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道阻塞(如结石)使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都可以引起黄疸。
        黄疸一般情况下是疾病的表现,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而非病理状态。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它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⑴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⑵黄疸程度深;⑶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⑷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如果你对你的宝宝出现的黄疸拿不定的话,建议你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及排泄的正常途径改变,使血清内胆红素的值超过正常范围。临床主要指以为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致中枢神经损害。

        引起为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原因

        溶血
        无溶血

        常见原因:血型不合:ABO、Rh、KELL、Duffy、感染
        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母亲婴儿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幽门狭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肝肠循环增加、母乳性黄疸、低体温、低血糖、低蛋白血症、窒息、酸中毒

        少见原因:红细胞酶缺乏

        红细胞膜疾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卵形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

        维生素E缺乏、催产素引产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其特点有: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
        1、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至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 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大于或等于342u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 患儿一般情况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停母乳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如再喂母乳黄疸反复。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最近几年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由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所致,这种学说较为成熟,并得到验证,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儿肠道内β-GD极丰富,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但产生较少),β-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肝肠循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2、新生儿小肠中β-GD活性高,为成人10倍。
        3、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4、 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母乳性黄疸需要干预吗?
        对足月健康儿,增加喂养次数,刺激肠蠕动,减少胆红素吸收可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当胆红素升至250-270 umol/L时暂停母乳喂养,48小时改配方奶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当胆红素升至256-342umol/L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或不停母乳加光疗。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170u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母乳性黄疸的愈后
        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256-427umol/L(15-25mg /dl)母乳性黄疸患儿有1/3异常,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应注意合理处理。

        2007-10-06 11:24:5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hirley-lin

          shirley-lin

          历史

          再过一段时间,还是这样的话,就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2007-10-06 11:22:06

            avatar of shanjinlong

            shanjinlong

            历史

            肯定要去医院治疗,像你这种情况属比较严重点的,不去医的话,有可能影响小孩智力的发展,我小孩也去治疗过,也用不了多少钱,最多也就2000左右.既然生了,就不要因为这几千快钱而误了小孩发展,不能因为这个而可能承担本可以预防的风险!

            2007-10-06 11: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