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如何调理脾胃

      pic of user:ldcqklyz

      ldcqklyz

      历史

      悬赏:80分

      回答:3

      如何调理脾胃

      我女儿四岁了,总爱生病,中医说要调理一下脾胃,就是在手指用针扎一下挤个什么东西出来,在吃几付中药就行了,请问您们谁用个这个方法吗?可行吗

        avatar of 小一子他妈

        小一子他妈

        历史

         

        医学(中医)上称之为“挑疳积”。

        小儿针挑疗法又称“挑四缝法”、“挑疳积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选准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包括虫积)的一种外治方法。
        本疗法系从古代中医砭刺术中派生而出。最早见于《针灸大成》,在其他中医学典籍中记载甚少,但却以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而广为流传。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两种。
        1、挑液法(针挑四缝穴):
        (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2、3、4、5指腹侧第一、二指间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针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患儿两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4)疳积重者,刺出全是稠质粘液,轻者粘液夹血,未成疳者无粘液而见血。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2、挑脂法(针挑疳积点):
        (1)选用三棱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节腹面正中,即疳积点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可请助手协助。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儿手指,并以左手拇指分别向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4)术者右手拿针对准挑点中心,用“挑点法”,动作迅速地挑开皮层,进入皮下。皮下脂肪小体由于受到两个指头在旁的压力,很快便会向针口冒爆出来,然后用针尖边挑边刮,把分布在脂肪团上的稀疏纤维挑断,尽量挤出脂肪小体,最后用针体把针口残留的脂肪刮干净。
        (5)术后针口涂上红汞,用消毒纱布垫封压住针口,再用绷带包扎,加压3-5分钟,以防出血。在未封压好针口前,术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能放松,否则即可引起出血。
        (6)术后嘱患儿(或家长)不要沾污伤口,5天后可以拆封。
        (7)因其针口较深、押手挤压,出血较多,留有微小创口必须用纱布垫加压包扎。5天后不能拆封洗手,不能用手拿取他物,以防感染。
        本法不及针挑四缝穴之简便、安全,而疗效相仿,故目前临床多用针挑四缝穴。
        二、治疗机理
        四缝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临床观察有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证;也有以本法配合汤药,作为辅助疗法。有学者提出针挑四缝,不但能用于治疗,且有鉴别诊断和判断其预后的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对于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者,针刺四缝穴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
        [临床应用]
        本疗法用于小儿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一、疳症、虫积
        取挑液法(针挑四缝穴)或挑脂法(针挑疳积点)。
        二、咳喘
        取挑脂法。
        1、取点方法:取肺俞、风门、外喘息(大椎穴旁开1.5寸)、天突、膻中、中府、掌三点等,每次针挑3-4个穴点,隔日1次,轮流选点挑刺。
        2、辨证加减:表证、热证,加挑风池、大椎。慢性期则应按所犯脏腑而加用相应之背俞穴,如脾虚者加脾俞、中脘;肾虚加肾俞、关元。也可选用相应的华佗夹脊穴和治喘五平穴。治疗后期在掌2点处挑脂或割脂1次。
        3、针挑方法:凡属热证、实主,均用泻法。即每次取点宜多,针挑提摆幅度大,用力强,创口较大,挑出脂多,针挑方向与经络病位逆方向,总之刺激总量大。凡属虚证、寒证,宜用补法。每次挑点少(2-3个),针挑不提摆,用力小,挑时短,创口小而浅,脂出少,针挑方向与经络病位顺方向。

        [注意事项]
        1、术者剪净指甲,用皂、刷充分洗刷干净,然后以2%碘酊涂擦拇、食指头,再用75%酒精擦净;最好能戴上消毒手套。消毒严密,可防止患儿及术者双方的感染。
        2、针挑选点要准,手法要快,不能留针。患儿被挑疼痛,哭闹乱动,防其发生意外,术前将手法简要告知家长,征得同意后,请求协助,抱住患儿并固定其双手,方可行之。最好能安抚患儿,鼓励劝导,使其能与术者配合,情绪安定,保证针挑能顺利和安全地进行。
        3、针挑时要注意避开小血管。挑四缝穴后24小时内嘱患儿勿玩泥沙、污物及金属玩具,以免感染。
        4、挑疳积点术后,患儿应保持双手清洁,防止污染。发现包扎松散,应重新消毒包扎。
        5、凡已生锈的针具均不可用,以免引起“破伤风”。
        6、疳积患儿必须忌口1月,如豆类制品、麦类制品、糕饼,以及各类零食如花生、瓜子、芝麻、冷饮、巧克力等等,以免胀气。
        7、治疗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鱼肉以清蒸为宜,易于消化;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营养,睡眠充足,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按语]
        本疗法针具简廉,疗效显著,手法简便,安全可靠,因而历久不衰。只是对其治疗作用及机理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整理、观察与提高。

        2007-10-10 22:39:3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你,让我了解了很多.

          avatar of Yansue

          Yansue

          历史

          用中医调理一下脾胃这个说法是可行的,但你所说的用针扎一下挤个什么东西出来是不可能的,如说是针炙也不会挤东西出来呀,你就带宝宝到另外一个较好的中医去看看、调理一下吧,这对调整脾胃和保健身体是有效的。

          2007-10-10 10:29:26

            avatar of zhuangxiaotimg

            zhuangxiaotimg

            历史

            用针扎一下挤个什么东西出来是有可能的,为因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消息,然后在用中医调理一下脾胃,这样是可行的,

            2007-10-10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