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y19851018
问答历史
|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它的病因很多,可能并发于细菌、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机体对某种食物如鱼、虾、蛋等过敏;还可能是对某种药物如青霉素、磺胺药过敏或是对花粉、灰尘及被昆虫叮咬过敏。少数病人有家族史,属于遗传性过敏体质
多数孩子不知什么原因皮肤突然发痒,随后几分钟内就发生形状不定,大小不一的红色扁疙瘩,有时成为大片,好像地图似的。许多家长会说,起风疙瘩了,也就是出荨麻疹了。在我国古医书上早有记载,"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成豆瓣,堆累成片",这一描述形象而准确。这种扁疙瘩医学上叫做"风团"。
风团是荨麻疹的特征性皮肤损害,其表现:初起时色红,继而皮肤肿胀隆起,隆起中央色白,边界清楚,周围伴有一个宽狭不等的红晕,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大的风团如菜盘或更大,多数为指甲或分币大小,数量多时风团互相融合,成簇,构成形状各异的图案。消退时形成环状或多环状。单个风团一般持续2-8小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随起随落,反反复复,一日多次或数日发生一次。
风团是皮肤粘膜的一过性水肿,引起风团的原因很多。风团消退过程的一系列机制目前尚不清,因此给荨麻疹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带来困难。
小儿荨麻疹多发病急,最初为烦躁,皮肤瘙痒,很快出现淡红色风团,形态不规则,迅速增大,融合成片,短的十几分钟自行消退,长的一两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迹。追问病史,很多小儿在发病前几天曾有轻重不同的咳嗽、发烧、流涕、吐泻、腹痛等症状。
小儿出现荨麻疹之后,应先找出原因,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和食物,同时服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孩子痒得厉害可以涂炉甘石洗剂等药水,以防患儿搔抓皮肤,还可用其他办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总注意皮肤瘙痒。
根据病患情况,小儿荨麻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急性单纯性痒疹。多因跳蚤、臭虫、螨、蠓、蚊等节肢动物叮咬所致。
春秋季多见,好发于学龄前儿童。
皮疹为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梭形风团群丘疹,中央常有小丘疹或小水疱,有时可见紧张快大疱,红肿消退后可形成硬质丘疹,并持续1周以上。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经久不退。皮疹成批出现于四肢、躯干等处,散在或群集分布,不对称,伴剧痒。常因搔抓导致湿疹化或继发细菌感染。易反复发作,通常在7岁左右逐渐减轻并停止发作。
预防本病应改善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消灭跳蚤、臭虫、蠓、蚊等。患儿应避免与猫、狗等动物接触。局部外用各类止痒剂,必要时口服氯苯吡胺(扑尔敏)等抗组胺药。
2.儿童急性荨麻疹
儿童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下的小血管扩张,尤其是过敏反应,使其内血浆渗出,形成皮肤发痒、发红隆起的皮疹,又叫「风疹块」,看起来很像蚊子叮过后引起的红疹。典型的急性荨麻疹,其皮疹持续存在的时间为2小时至24小时,但常常退了又来,反复发作。皮疹常有地图状的边缘,异常搔痒,分布于四肢及躯干,但可在任何部位发生,红疹大小形状不一,常会变来变去。
可伴随血管性水肿
血浆渗出液,若是发生在较深层的真皮或皮下组织,会造成眼睛四周、嘴唇、舌头等,有疏松皮下组织的部位,发生皮肤肿胀现象,称为「血管性水肿」。通常不会痒,反而会有些痛,与四周正常皮肤境界不明显,如果发生在喉头,引起肿胀,病人会无法呼吸,有生命危险。40%的荨麻疹,可并发血管性水肿,50%则单独发生,另有10%的病人,可单独发生血管性水肿。
荨麻疹的分类
一般性荨麻疹可分为急性、慢性或间歇性。发作时间在6星期内称为急性,超过6星期为慢性,除一般性荨麻疹之外,物理性、接触性、血管炎性荨麻疹,是比较特殊的荨麻疹病变。急性荨麻疹大多在孩童及年轻人身上出现,慢性则多为大人易发生。
小儿荨麻疹的治疗
婴幼儿由于对某种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肝油等异性蛋白过敏而发病。外界温度突然变化,穿化纤、毛织品等衣服,肥皂的刺激以及消化不良、便秘等也可致病。有时还可以是多种致敏源共同引起,患儿大多为遗传性的过敏体质者。
婴幼儿由于年龄小,过敏时不能使用副作用很大的成人使用的常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皮肤太嫩,也不能使用外用涂抹药物,防止引起皮肤硬化,留下疤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