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哺乳期妈咪可以进食味精吗?

      pic of user:YuYU20070721

      YuYU20070721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哺乳期妈咪可以进食味精吗?

      我的宝宝现在三个月了,因要上班了,在食堂吃饭经常菜里有放味精,听有的人说哺乳期的妈咪不能进食味精,说是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这是真的吗?另我没间做早餐,可以吃方便面吗?请好心的妈妈告诉我,谢谢!

        avatar of zhoukuifang

        zhoukuifang

        历史

         

        味精吃多了真的不好呢,我家已经一年多没有使用味精了,包括鸡精在内,我的体会是:只要原材料新鲜,做出来的菜放不放味精、鸡精都一样的鲜,真的,不信,你试试:)味精和鸡精不同,下面是专业解释。

        很多人炒菜时习惯放味精,但据最近台湾一项调查发现,约有30%的人由于摄取味精过量而出现了嗜睡、焦躁等现象。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甚至会觉得骨头酸痛、肌肉无力。另外,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

        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日本研究人员认为,长期过量食用味精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那么,每顿饭摄取多少味精才合适呢?研究人员建议,每道菜不应超过0.5毫克。味精的副作用产生的严重程度,会因为个人体质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大家在享受美味时,也应注意健康。




        以下做出对鸡精、味精的比较:
        1、鸡精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等物质复合而成的具有鲜味、鸡肉味的复合增鲜、增香调味料。
        2、鸡精可以用于味精应用的所有场合,适量加入菜肴、汤食、面食中均能达到效果,在汤菜上作用较为明显。鸡精因含多种调味剂,其味道比较综合、协调。因其含盐,调味时应注意少加盐。
        3、多数厂家不作鸡精用量的建议,干脆让你“取代味精添加至鲜美可口为止”;至多不过给你一份清汤的配方,“将20克鸡精溶于1升沸水中”。所以,鸡精的用量是个体化而随意的。而味精比较纯净,用量比较稳定。
        4、味精易溶于水,所以在烹饪时一般在起锅之前加入味精效果好,菜肴的味道会更加鲜美。因为味精若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加热会少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虽无害,但没有鲜味。鸡精的用法似乎宽松得多,至少没见哪个厂家提醒消费者该在烹饪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添加鸡精。

        2007-10-13 20:25:1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森林宝贝

          森林宝贝

          历史

          哺乳期不宜吃味精
          哺乳期妇女常进食富含高蛋白的饮食,如在此同时摄入过量的味精,体内就会产生大量的谷氨酸钠,谷氨酸钠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与新生儿血液中的徽量元素锌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谷氨酸锌,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引起新生儿体内缺锌;体内缺锌时,就可影响味蕾细胞的代谢,导致味觉迟钝、食欲下降,出现厌食、味觉异常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所以,乳母不宜摄食味精。

          2007-10-13 20:18:12

            avatar of 鑫宝

            鑫宝

            历史

            最好少吃味精。没时间做早饭,可以煮些事前包好的饺子和混沌吃,总比方便面有营养。

            2007-10-13 20: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