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宝宝3岁就特别自私怎么办呀?

      pic of user:tocherryha4

      卞mingxueht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宝宝3岁就特别自私怎么办呀?

      这段时间发现宝宝变的挺自私的,吃饭的时候看到桌上有他爱吃的菜都不让别人吃,不愿跟别的小朋友分享食物,我该怎么给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呀?

        avatar of 宇宝宝妈

        宇宝宝妈

        历史

         

        宝宝自私来源于幼儿家庭成长环境 现代的孩子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现代家庭中处于4:2:1(祖辈:父母:孩子)氛围,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档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则耍脾气,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发脾气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从孩子,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就这样,孩子不自觉地或不知不觉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  (二)幼儿自私来源于父母及家人的言行举止 幼儿好模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妇对儿子千般呵护,而对父母万般挑剔,某一天,这对夫妇对父母的恶劣态度被儿子看到了,其子大声叫喊,“我记住了。”,其父母问他记住了什么,其子说“我记住了你们怎样对待爷爷奶奶,看我长大后怎样收拾你们。”,父母哑然。可见成人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自私的言行造成了幼儿自私的心理取向。 (三)物质生活的优越助长了幼儿的自私行为 社会愈进步,物质生活愈丰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成人会说:“别哭,咱们也买!”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二,克服自私心理的若干策略 要克服幼儿的自私心理,首先要区别“自私”与“幼儿自我表现” 了解“自私”与“幼儿自我表现”的区别 不少家长和老师都把孩子的“自私”看作为一种不良的行为。但最近,有学前教育专家指出,家长不能一味地把某些行为归于“自私”,对于1岁半左右的低幼儿而言,许多所谓的“自私”行为只是一种正常的认识“自我”的表现。 一位妈妈对记者抱怨道:“我的宝宝有三块巧克力,我逗他说:‘给妈妈一块吧!’。孩子分了一块给我;父亲如法炮制也得到一块。但当奶奶再去要时,孩子便说:‘这块是我的!’”妈妈失望地抱怨自己的宝宝怎么这么“自私”。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曹子芳教授指出,婴幼儿时期,像最后一块巧克力不给别人这样的所谓“自私”行为,其实只是说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自私”、“心胸狭窄”。专家还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孩子婴幼儿时都喜欢啃自己的脚趾头玩,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自我”这一概念,并不知道脚趾头是他自己的;而当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这是他自己的脚后,就不会再咬着玩了。 因此,大人们大可不必为孩子低幼时期的这类“自私”行为感到烦恼。当然,孩子大了以后,就不能对孩子的这类行为放任自流,让它成长为真正的“自私”。家长更加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给孩子做好榜样,让他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有人认为,3至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及一个人基本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儿童的教育是否得当,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幼儿的自私行为提醒我们,在把希望和爱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止他们滋长自私心理。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对儿童,家长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独自一个享用,而是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此外,父母自身也应以身作则,俗话说: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儿。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举不胜举,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反复的说教重要的多,也有效的多。 更新家长观念,爱儿不溺儿 在家庭里,孩子应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应该由家长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切不可迁就他。要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家长就不能不合理要求给予满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给予满足。台湾皇龙投资公司董事长黄任中,可称亿万富翁,他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一般只满足四分之一,可谓用心良苦。在群体生活中培养关爱心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2015-11-25 10:36:0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涛涛妈2010

          涛涛妈2010

          历史

          宝宝三岁以后有很强的主观意识,这个时候需要好好引导孩子的告诉宝宝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本来只有一样东西,如果和小朋友分享,那么可以交换就可以玩到自己没有的玩具

          2015-11-25 13:40:29

            avatar of Coffee芽芽

            Coffee芽芽

            历史

            这么大的孩子就是自我意识强,说话做事都不会顾及别人,其实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家长采取鼓励的方式。比如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玩,体会其中的乐趣。

            2015-11-25 13: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