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幼儿发烧为何昏撅?

      pic of user:yaoling1975317

      yaoling1975317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幼儿发烧为何昏撅?

      第一次一岁时,一次发烧昏撅,下楼打车10分钟到医院醒了。这次(一岁四个月)发烧又昏撅还伴有抽筋。我好急啊 他妈更是...。去医院,医生说是体质问题,遇到发烧要急时用药。我听说发烧昏撅是心脏上有个洞。我现在头都“晕”了。 先万分感谢!

        avatar of karenjump

        karenjump

        历史

         


        應該沒事,祝寶寶身體健康,天天快樂!
        以下供參考!


          发烧在医学上称为发热,是体温高于正常的表现。测量体温可通过腋下、口腔、肛门内,但以腋下测温常用。测腋温以测5分钟为准,37℃以下为正常。若体温在37.5℃至38℃称低热,38℃至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一般认为,发热高低不反映疾病的轻重。新生儿及体弱者,患病时体温可以不很高,而一般小儿的感冒可以引起发热。持续性高热往往说明疾病比较复杂。小儿患任何一种病,除发热以外,都会有一些伴随症状。如发烧伴流涕、咳嗽、咽痛、呼吸急促,首先考虑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烧伴腹泻、呕吐、腹痛可能是胃肠道疾病;发烧伴头痛、呕吐、精神不振、眼神发呆,要注意脑部疾病;发烧伴皮疹,要考虑是否为发疹性传染病、药物疹;小儿发烧伴哭闹要除外中耳炎、泌尿系感染。

          小儿发热还会有季节性特点,如冬春季节多见呼吸系统疾病,如上感、气管炎、肺炎、麻疹、水痘、猩红热、腮腺炎等;在夏秋季多见肠道病、痢疾、伤寒、脑炎、秋季腹泻。有些病有发烧,但季节性不明显,如血液病、风湿病、寄生虫病、肿瘤等。
          3个月到4岁间的孩子由于高烧,体温高于39℃可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家长对孩子发烧的确该重视。

          问:孩子高烧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退烧处理?

          答:先降温再去医院

          现象:一般各家医院的儿科门诊小病人中,发烧病人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来医院的患儿更是如此。多数由于高烧不退,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孩子在去医院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那么孩子高烧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些退烧处理呢?

          专家点评:孩子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37.5~38℃为低烧;38~39℃为中等度发烧;高于39℃为高烧。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到医院后再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医生。

          有些家长怕降温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陈永红主任说一般不会影响。把体温降至38.5℃以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问:家长常有些困惑,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烧能用退烧药吗?如果不能用药物降温,那这些孩子高烧后怎么办?

          答:小于3个月婴儿一般不用退烧药,如果出现高烧主要是物理降温。

          专家点评:孩子高烧可以应用的物理降温措施包括:

          头枕冰袋或冷湿敷法

          用冰袋应注意局部别冻伤,最好冰袋外面用布包裹(布套);注意看冰袋有没有漏水。冰袋使用后30分钟测体温,体温降至38.5℃以下时就可以取下冰袋。

          湿敷是将小毛巾在冰块盆内浸湿,拧毛巾至不滴水为适度,放在前额,适时更换,共20~30分钟。

          酒精擦浴

          应用浓度为25~30%的酒精。冰袋放置在头部,热水袋放在脚部,用小毛巾蘸酒精擦浴,用大毛巾把身上擦干。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多擦,略用力,但禁止擦胸前区、腹部和项部。因为擦胸前区、腹部会让孩子有不适的感觉。

          问:为什么静脉输液回家后孩子再次发烧?

          答:一般退烧药疗效持续几个小时,药效过后会再次发烧。

          现象:有些孩子的家长不知道给孩子服用哪种退烧药物合适,也不知道体温在多高时该用退烧药物,退烧药物有哪些副作用,还有些家长盲目相信“静脉点滴”,不明白为什么静脉输液回家后孩子再次发烧。

          专家点评:孩子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百服咛、泰诺林等);布洛芬(如美林、托恩等);阿司匹林及赖氨匹林等。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都有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但短期内应用多是安全的。

          其中阿司匹林在血小板减少患者或消化道溃疡病者慎用。国外认为流感、水痘病人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与瑞氏综合征有关,但国内尚不多见。

          小儿体温在高于38.5℃后应给予退烧药物。多数孩子用口服退烧药物就行,服药后要多喝水,监测体温变化。一般退烧药物疗效持续几个小时,药效过后可以再次发烧。当然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感染病原发烧持续时间不同,疾病控制后发烧自然随之好转。

          问:孩子发烧后还去上学吗?可以上体育课吗?

          答:发烧的孩子应卧床休息。

          专家点评:

          发烧的孩子应卧床休息,监测体温。室内温湿度应适宜,空气流通,要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烧退后精神好,面色红润多表明病情不严重。

          发烧孩子的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家长应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以便及时的发现异常并告知医生。

          对于发烧的孩子,医生建议最好不去上学,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休息,也避免和其他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发烧的孩子医生也不建议上体育课,以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对身体恢复不利。

          问:有小婴儿退烧后出现皮疹,是麻疹吗?

          答:不是,可能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

          现象:家长总是问医生,孩子发烧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有位家长说,自己9个月大的小宝宝,最近发烧3天后退烧了,但却出现了皮疹。

          专家点评: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人们俗称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于病毒引起,但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导致一些并发症,如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也可以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所以家长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如孩子是否有耳朵疼痛、是否有心悸、胸闷等不适;咳嗽是否加重,有无喘憋等。

          像上面提到的这个9个月的孩子,发烧3天烧退出现皮疹,最可能是得了幼儿急疹,这种病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不是麻疹。麻疹表现为发烧3~4天出皮疹,出皮疹时不会退烧,体温仍高热。

          问:孩子高烧是否要用消炎药?

          答:不一定,要看是否是病菌感染

          现象:有个6岁的男孩子高烧,嗓子疼痛,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孩子是扁桃体化脓,又做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医生说需要输液,应用抗生素7~10天。家长说,听说抗生素都有副作用,一定要用吗?

          专家点评: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也可选用头孢菌素。对于青霉素过敏的孩子,可选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应长于7天。

          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可不用抗生素。幼儿急疹、水痘、风疹和麻疹都是由病毒感染导致,还有流行性腮腺炎,虽然叫“炎”,但不是像扁桃体炎那样是“发炎”,也是病毒感染,以上这些病都可以不用抗生素。

          另外,在过几个月小儿发生秋冬季腹泻时,也是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应该不用抗生素。有时医生会结合血常规检查结果帮助判断,如白细胞正常,患儿一般情况好者也可不用抗生素。

          如果是下列疾病引起的发烧,则要用抗生素。除前面提到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外,中耳炎、猩红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或化验血常规白细胞高,CRP(另一个表明炎症的指标)高者也需要应用。

          提要: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因为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所以对高烧的孩子要及时处理,退烧的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发热的原因多由于感染引起,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对病毒感染一般不应用抗生素。

          如果明确为细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则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孩子高烧不退或精神不佳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2007-12-03 10:12:2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董一涵

          董一涵

          历史

          偶尔一次问题不大,注意今后避免高热

          2007-12-18 00:40:06

            avatar of juhongbaobao

            juhongbaobao

            历史

            小孩吃多了积食也会发烧,吃点助消化小儿中药就行了.
            发烧
            发烧是身体对许多传染病,有时也是对其他疾病的部分反应。科学家相信发烧是帮助身体与传染病做斗争的方式,因为某些细菌在较高的温度下更容易被杀死。 许多家长认定发烧本身

            不好,不管发烧程度如何,他们都想用药把体温降下来。但是记住发烧不是疾病这一点比较好。发烧是身体用来帮助克服传染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有助
            于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有些时候.医生想把体温降下来,因为发烧干扰了孩子的睡眠或者耗尽了病人的力气。而另外一些时候,医生却很愿意不管发烧,而集中力量治疗传染。
            在大多数有发烧症状的疾病中,温度倾向于在傍晚最高,在清晨晟低——但是,如果体温在早晨高,在傍晚低也不要奇怪。发烧在一些疾病中,不是升高叉降低,而是稳定的
            居高不下。这些病最常见的有肺炎和幼儿急诊。低于普通体温的温度(像36 1。c一样低)有时发生在患病的末期,它可能在健康的婴儿身卜或是清晨时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发生。只
            要孩子感觉好,就没有必要担心。
            在一天的不同时候体温变化很小,但是在孩子休息和活动之间体温变化则较大。非常健康的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跑束跑去之后,他的体温可能达到37 60c。甚至达到37 8。(:,
            但是体温在38 3。c时,不论孩子是否一直在运动,可能意味着生病。所有这些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知道孩子是否由于疾病而发低烧,你一定要在他已经真正安静了一小时或更长时间
            以后再量他的体温。
            有一些偶尔发生的事情孩子得了重感冒、发烧。医生经常看孩子并要情况报告,并让家长每天给孩于量两次体温。后来,孩子烧退了.正恢复得很好,只是有点轻微的咳嗽和
            流鼻涕。医生嘱咐家长孩子的感冒一好,就让他到户外括动。两周以后,家长打电话说他们和孩子几乎不能呆在屋里,孩子的咳嗽和流鼻涕好了已经有十天丁,但是孩子每天下午
            的体温仍高达37 5。c。就像我前面解释的那样,这对一个好动的孩子来说不是发烧。在屋里呆的十天而且又担心体温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对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体温持续几天在38 30c之下,那么一般就不用再为孩子量体温了。除非医生要求你继续量体温或者除非孩子无缘无故地看起来病得更重了。不应该让孩 子上学,要等

            到正常体温持续24小时以后并且孩子确实感觉好多了的时候才可以让他上学,尽管这时感冒的症状不一定完全消失。 怎样对付高烧孩子l一5岁之间,可能会烧到40。c这么高,有时甚至更高

            ,同时伴随着诸如感冒、嗓子疼或流行性感冒这些轻微传染病的苗头,看起来孩子就像得了严重的传染
            病。这一方面,危险的疾病可能从不会使体温高于38.3。c。所以不管怎样不要对发烧的高度过于担心。当孩子看起来病了或者是和平时不同,不管体温是多少.都要和医生取得
            联系。 有时孩子因为高烧.感到特别不舒服。如果在生病的第一天,孩子的体温达到了40Dc或者更高,如果在你能和医生取得联系之前,即使
            是通过电话取得联系之前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那么你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如扑热息痛之类的药.来给孩子退烧。这些药既可以是片剂的,也可以是液体的。遵照药品说明书上的
            指示,使用正确的剂量。(确定把这些药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放在防止孩子拿到的抽屉里。)记住这些药的使用剂量随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家长时常担心长时间的高烧会引起抽搐。这不对。通常是疾病初期体温的急剧上升导致了小孩的抽搐。。尽力使高烧退下来的原因是为了帮助孩子感觉痛苦少一些,而不是为了
            预防抽搐。
            注意事项:决不要给幼儿或十几岁的孩子吃阿斯匹林来治疗发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症状。除非医生给你开了这个药方。只有醋氨酚(扑热息痛)和非阿斯匹林类的药品才应
            该被用来治疗少年儿童的这些疾病.如果碰到的是与性命相关的疾病,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或水痘,阿斯匹林会使孩子更容易感染赖氏综合症——一种不常见但却非常危险的疾病
            孩子在发烧期间经常不想吃的或不能消化的食物是煮过的或生的 蔬菜、兽肉、家禽肉、鱼肉,或诸如黄油、人造奶油、乳皮等油脂和其他的奶制品。但是,烧退了以后——
            经常极欲吃蔬菜并能很好地消化它们。 有一条比其他都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强迫生病的孩子吃他不想吃的任何东西,除非医生有特殊的理由来强迫他这样。这样太窖易导致呕吐.引起肠道

            不舒服,或者引起喂饭的问题。
            .......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2007-12-18 19: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