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腹泻  > 我家宝宝拉肚子,请帮帮我!!

      pic of user:zhangjs93168

      zhangjs93168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5

      我家宝宝拉肚子,请帮帮我!!

      我家宝宝刚满月,可这两天好象拉肚子,闹的也比以前厉害,是不是属于拉肚子?是否和她母亲的饮食有关?另外,从出生几天吃奶后,就会出现看私很痛苦的挣扎一下,随后就会溢奶,这又是怎么回事?

        avatar of karenjump

        karenjump

        历史

         





        可以给宝宝喂一点熟苹果,把苹果切块放在粥里烧,熟苹果是有调节肠胃收干大便的作用的,还可以给孩子喂熟的苹果泥。

        熟苹果泥制造方法,拿一个苹果去皮去核,切块放入搅拌机打碎,放入微波炉内高火两分钟,拿出搅拌一下,再高火两分钟,这个时候苹果泥是呈现果冻状的,待凉喂宝宝,如果苹果不够甜孩子不爱吃,可以加入葡萄糖。
        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妈妈也应该注意不要着凉了,不要在刚吃完凉食以后马上喂宝宝,这也会引起宝宝拉肚子.


        宝宝腹泻问题全指南
        每个婴幼儿由于排便习惯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数也会不同。临床上,出生6个月内的宝宝,每天排便在6、7次之内,6-12个月的宝宝,每天排便约2、3次,都属于正常现象。另外,宝宝会因遗传、个性、体质和进食内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状,但只要每天能维持固定的排便习惯,且没有特别异常的现象,就可不必过于担心。
        1.解析宝宝腹泻
        如果宝宝排便次数增多、便便的颜色以及性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妈妈们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据临床表现,宝宝的腹泻可分为轻度腹泻和重度腹泻。
        轻度腹泻:
        宝宝大便每天约3~10次,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尔有恶心、呕吐。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轻度下降,体温大多正常,偶有低热,无明显脱水症状。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因为进食不当、消化不良或者着凉所导致的非细菌感染性的腹泻。
        便便解析:
        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也不完善,人工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过快,改变了饮食的种类或者转奶等突然的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也可能是气候的变化或者护理不当引起的。
        便便应对,教您6招:
        1) 喂养应定时、定量。按时逐步增添辅食,但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也不宜突然改变辅食的种类。可以给宝宝加喂些苹果汁和胡萝卜水,以达到收敛肠道内过多水分的目的。
        2) 转奶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切忌速战速决。一般转奶需要2周的时间,第一次转奶应从每天的中间餐数开始,然后每隔几天增加一次转奶的餐数,直到完全转为新的奶粉。考虑到宝宝的体质各不相同,转奶的步骤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调整。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肛周,勤换尿布,及时处理粪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复感染。同时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转换配方奶粉的过程中出现情况,应注意观察喂食配方奶粉婴儿的大便,通常呈糊状或条状软便,颜色有黄色,也有绿色。一般来说,每一个宝宝便便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只要宝宝的饮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长发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为宝宝排便的次数、形状及颜色太过于操心。
        5)一旦出现水样的便便,应提防轮状病毒性腹泻,又称秋季腹泻,是一种好发于秋季的感染性肠炎,绝大多数患儿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后才发病的。此病是一种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疗是补液和抗病毒以及对症治疗。
        6)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父母可适当调整宝宝的饮食,减少淀粉或糖类食物的摄入。
        以上几种情况多是轻度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表现,妈妈们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找到原因,合理调整饮食,恰当护理,好好调整,宝宝在2—3周内自然会恢复。

        掌握就医时机:
        婴幼儿腹泻病情变化快,宝宝的耐受力差,应谨慎对待。如果宝宝腹泻超过3天,病情仍不见好转,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1) 腹泻次数和量增加
        2) 频繁呕吐
        3) 明显口渴
        4) 不能正常饮食
        5) 发热
        6) 大便带血

        中重度腹泻:
        除了与细菌感染有关外,可能是轻度腹泻加重所致。如果宝宝排便频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数十次 。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上述这些情况都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所致。

        对症支招:
        应速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可以自行用药。治疗掌握四原则:让胃肠适当休息、控制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良好的护理。

        区分宝宝生理性与病理性腹泻:
        大便次数多,消化不好,含水量较多,都称之为腹泻。但婴儿腹泻,有的是病,可有的却不是病.通常腹泻又可分为生理性腹泻和病理性腹泻。

        2. 莫为宝宝的生理性腹泻而发愁
        有的妈妈只要宝宝的便便有所增加,就认为是腹泻,就开始给宝宝喂药,其实这里面存在着误区。有时宝宝发生腹泻并不是由于疾病,而可能是由于饮食、天气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所致,这属于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 :

        有些宝宝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会在喂奶后后24小时排便5—10次,大便松散,有奶块或少量粘液 。除腹泻外,宝宝无其它异常情况,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大便化验无异常。另外部分生理性腹泻可能是对新食物不适应,一般出现在奶粉的转换或者饮食不当等。对此父母不必担心,只要您悉心照顾,加之宝宝对转奶或饮食的逐渐适应,宝宝的便便就会好转的。

        切莫遗漏病理性腹泻
        若宝宝发生腹泻反应,请仔细观察宝宝便便的性状、精神状况、尿量、体重增长的情况,并且要取婴儿的新鲜大便进行常规检查,经医生检查后,方可诊断为生理性腹泻。

        3. 如何护理腹泻宝宝
        宝宝拉稀,又臭又脏,还不停地哭闹。在家中,父母该如何护理呢?
        1)及时补充液体
        护理腹泻宝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服用方法是将一小袋从药房购来的口服补液盐按指示用液体冲调至要求的浓度,在一天内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丢失多少,补充多少”为原则。
        还可以给宝宝喝些胡萝卜汁。鲜胡萝卜250克洗净切碎入锅,加细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泻作用。

        2)及时调整饮食
        腹泻宝宝饮食治疗的原则是:调整饮食、继续进食。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若宝宝不是母乳喂养,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继续吃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苹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苹果汤,苹果1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苹果内含有鞣酸,具有止泻作用。还可以喂些粥、面条、鸡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细、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泻时变化食物品种或给予不易消化的食物。

        3)做好消毒卫生
        护理感染性腹泻的宝宝,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宝宝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4)保护好宝宝的小屁屁
        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妈都要用温水(尽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5)注意观察记录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宝宝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水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6)腹部保暖切莫忘
        腹泻的宝宝往往因肠道痉挛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缓解肠道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宝宝睡觉时应盖好腹部,防止受凉;环境温度过低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但应掌握温度避免烫伤宝宝;喝些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宝宝的腹部。
        请注意观察,宝宝有无食用某种食品后发生的特异性腹泻,若有,请就医以排除食源性、过敏性疾病。


        祝寶寶身體健康,天天快樂!

        2007-12-10 08:57:5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lindongmei

          lindongmei

          历史

          刚满月的宝宝肠胃特别不好,最好带到医院看看,多喂点开水,不要喂太饱,七分饱就成了

          2007-12-10 08:48:00

            avatar of 城妈

            城妈

            历史

            宝宝还这么小,拉肚子是正常的, 只要不是拉稀, 就是我们所说的, 水样的就不用紧张!

            当然如果宝宝的便便很不好,这跟吃母乳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让做妈妈的少吃生冷的东西,她能受得了,宝宝未必能受得了的!

            宝宝溢奶有以下的妙招, 你不妨一试!
            这个月龄的婴儿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妈妈第一次看到婴儿吐奶时可能会很担心,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婴儿吐奶


            一、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婴儿吐奶的机会。
              二、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婴儿打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中国幼教网家教频道
              三、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3家教
              四、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婴儿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怎样防止婴儿吐奶?
            婴儿吐奶怎么办?
            人的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会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孩子就会吐奶。

            另外,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如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如果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很好,就不用紧张。如每次喂奶时均吐,并且吐奶量比较大,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吐奶是婴儿最常发生的一种毛病,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婴儿的肌肉还不够发达,收缩力很不够,在胃与食道相接之处还不能关闭得很紧;同时,婴儿胃的位置还不是倾斜的,几乎是横位,因此奶容易向两端流动,特别是在胃中奶汁过多或活动激烈时,更容易向两端流动而引起吐奶。

            虽然婴儿具有这些生理特点,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下列几点,吐奶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喂奶的姿势要正确。喂奶时宜将婴儿的头稍抬高一些,并用食指和中指捏住乳头,其余的手指按住奶的下面,以防止乳汁流出过速。采用胶奶头喂奶时,开的孔眼不宜过大,最好开两三个小的孔眼,这样乳汁就不会流得太快。

            喂奶要定时定量。如果喂的量过多或两次喂奶时间太近,胃因过度膨胀而容易将奶吐出。

            每次喂完奶以后,将孩子轻轻抱起,让他伏在母亲的肩上;同时用手轻轻拍孩子的背部,这样,可将吃奶时吞下去的空气赶出来,不致引起吐奶。

            喂完奶以后,不要逗引孩子嬉笑或运动过甚,最好让孩子安静入睡,睡的姿势宜采用右侧卧位,以避免压迫胃部而引起吐奶,孩子的身上,也不要压得太重,衣着和包裹不能过紧。

            如果孩子是因为伤风或患了其他疾病而发生吐奶,就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病治好了,吐奶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婴儿吐奶的对策

            有些婴儿在吃完奶后,变动体位或刚躺下,就会马上吐奶,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溢奶,是一种生理现象。这是因为婴儿的胃成水平状,一变动体位,使胃无法保持水平位置,就会发生溢奶现象。请不要着急,等婴儿长到六个月以后,就自然会好转。不过有些婴儿不论躺着或抱着,每次吃奶以后十分钟左右就会呕吐,这种现象大多是由于幽门痉挛引起的,胃的上端叫贲门,下端称为幽门,幽门痉挛使乳汁不能顺利地流入十二指肠,就会出现呕吐。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控制方法:

            一是每天给宝宝吃一两次米糊,因为米糊比乳汁浓度高,且都是半流汁,可使幽门受重力作用而松弛,这样呕吐就不容易发生。

            二是在每次喂奶前十五分钟给婴儿吃一至二滴一比二千的阿托品溶液,然后再喂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药物价格也不高,而且很容易买到,一般儿童医院都采用这种方法控制婴儿吐奶,效果比较满意。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婴儿每次吃完奶马上就吐,而且不论是改变体位、改变饮食、使用药物都不能使症状缓解。如有这种情况,可以检查一下,如果在婴儿胃的上部、中部偏右处摸到像红枣大小的硬块,那么小儿可能得的是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就必须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了。

            2007-12-10 08:53:30

              avatar of 健兒寶唄

              健兒寶唄

              历史

              你可以给你家宝宝喝炒米汤,就是弄一碗大米放在锅里炒,等炒得又黄又焦时就可以,然后取出来,弄一小把放在小锅里再加入一小碗水煮,等米汤煮成黄色的时候就可以了,然后把米汤倒出来凉一下给宝宝喝,要是宝宝嫌苦不喝的话,也可以少放入一点点的糖,总之想法让宝宝喝下去,一天喝上三四次,坚持两三天以后就会全愈了,我家宝宝也是拉肚子,都拉了有二十天了,看了三四次医生,便便也化验过了,也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也真是白让宝宝受罪,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让老家里的人去问了个小秘方,不过这个小秘方可是真的管用,我家宝宝头一天晚上喝,第二天就不拉了,还真的是管用啊,反正这也不用吃药,也没有什么副作用,你们也可以试试!

              2007-12-14 02:23:59

                avatar of zhoulj

                zhoulj

                历史

                小家伙这么小拉大有点水状的,应该没事的,不过做为母亲她现在吃的是母乳的话,你一定要注意自己饮食哦!像我当时都后悔死啦,因为当时小家伙才两个月,我就乱吃啦,结果她就开始拉大有血丝,去医院检查说是什么肠炎,我后悔死了,后来我自己注意了,小家伙吃了辅食后也好多啦,你也要注意哦,不要像我这样哦,一天不要拉三次以上,就没事啦,你要让小家伙喝多点水哦,

                2007-12-17 09: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