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营养  > 湿疹怎么办

      pic of user:yulinlin1130

      yulinlin1130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1

      湿疹怎么办

      宝宝脖子处有湿疹,去医院看竟然要我们配派瑞松,没配!请问用什么好啊?用了婴姿坊的粉好像效果不大。

        avatar of baobei33

        baobei33

        历史

         

        如果用外用药的话最好用中药,像尤卓尔这样比较厉害的药中都含有激素,用多了对宝宝非常的不好,最多一定不能超过5天,不然后悔可真的来不及。

        2007-12-23 21:12:2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baoz613

          baoz613

          历史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婴儿湿疹的预防

          婴儿湿疹预防很重要。平时小儿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这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患儿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要避免与单纯疱疹(俗称“热疮”)的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

          得了婴儿湿疹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

          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

          在护理有湿疹的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2、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3、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4、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治疗婴儿湿疹,药膳方

          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治疗婴儿湿疹,中药方剂

          验方一
          组成:云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术2克枳壳2克地肤子2克春砂仁2克。
          功用:利湿清热为主,且以健脾。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验方二
          组成: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用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
          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主治:婴幼儿湿疹,症见前额、面部布满丘疹样湿疹,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或全身处均散见,指纹紫红,舌润苔薄白。

          验方三
          组成:
          (1)内服方野菊6克银花6克车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苍术6克川柏4克生首乌9克干蟾皮4克
          (2)外洗湿敷方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抗敏。
          主治:婴儿湿疹,头面部为甚,以水泡、糜烂、渗液为著,瘙痒不宁

          2007-12-23 16:57:03

            avatar of ramblerrose

            ramblerrose

            历史

            用尤卓尔,我给孩子用了两次就好了。

            2007-12-23 17:08:06

              avatar of ramblerrose

              ramblerrose

              历史

              用尤卓尔,我给孩子用了两次就好了。

              2007-12-23 17:10:30

                avatar of baby2007men

                baby2007men

                历史

                不要给他裹的过多。宝宝太热就会长眼屎,出湿疹,我家的做月子时就那样,后来问了有经验的妈妈,而且也看了书,书上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妈妈不要捂着了。
                还有用尿布湿也会,尿布湿打广告都说是透气的,其实一点也不透气,就像我们女人用的卫生巾一样,再好的卫生巾也不透气,何况尿布湿是整个小PP都给包住了,那样更不透气了.

                2007-12-23 17:13:06

                  avatar of onemin

                  onemin

                  历史

                  我们宝宝也是的,脸老是红红的,不 知道怎么办

                  2007-12-23 17:14:40

                    avatar of anlger179

                    anlger179

                    历史

                    用金银花泡水洗澡试试看。

                    2007-12-23 17:20:13

                        avatar of babycheng2005

                        babycheng2005

                        历史

                        用尤卓尔,这个效果不错,我的孩子也用过.

                        2007-12-23 17:32:21

                          avatar of konglin

                          konglin

                          历史

                          敏易清OPC抗过敏粉剂,婴幼儿治疗过敏的最佳产品,可以通过口服或母乳喂养形式治疗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要注意:1.婴幼儿应接受母乳喂养。2.婴儿衣服应穿柔软的纯棉制品,必要时晚间睡觉时戴手套,防止搔抓。3.禁止服用常规抗过敏药物,以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4.禁止使用外用药物,因为婴儿皮肤很嫩,容易形成死皮、疤痕。5、婴儿湿疹要保持婴儿皮肤干燥,避免用香皂洗湿疹部位。

                          2007-12-23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