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的健康

      pic of user:aa11111er

      aa11111er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2

      宝宝的健康

      八个月的女孩会不会患上抽动症?

        avatar of greensky

        greensky

        历史

         

        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主要发生在2~12岁,以男孩较多见。
          病因至今尚不太清楚,一部分病例是由物理刺激或应激所诱发,例如,有的起始时,由于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这些“挤眉弄眼”的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在心理诱因方面,有遭受训斥、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
          友善对待抽动症孩子
          儿童抽动症患儿的治疗应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症状较严重的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以控制症状,在长期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将该病对患儿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苏教授说,家长如果刻意关注和制止患儿的症状,反而会使患儿集中注意自己的症状,加重症状或增加家庭内紧张感。家长或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避免退化性培养和过分保护。家长往往或是打骂歧视,或是过分迁就保护,让患儿退学或限制他的各种活动,回避社会交往;有的家长让患儿学电脑,以回避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一种退化性培养,患儿有可能把电脑学得很快很好,家长和患儿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患儿因此更加回避社会交往,这是非常有害的。

        2008-01-18 10:48:3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l-jianying

          l-jianying

          历史

          事事没有绝对吧!主要还是看你家宝宝有没有症状表现。不过8个月好像有点小,一般宝宝都会四肢扎和那是在锻炼身体。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大多起病于4~12岁。儿童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发病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反复地抽动。大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表现为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跪姿、走路旋转等,自己不能控制。有的抽动不易被家长发现,如肚子抽动。有部分病人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发出各种有音节或无音节的叫声及不适当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重复刻板的秽语。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2008-01-18 09: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