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宝贝咳嗽

      pic of user:lslwx

      lslwx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宝贝咳嗽

      上周末因为去做客,在空调房里待了一天,孩子感冒了,老咳嗽,给他吃了头孢克肟、小儿止咳颗粒、新博林,但是没见好转,请问有经验的妈妈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谢谢了

        avatar of hyc-123

        hyc-123

        历史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的动作是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就成为咳嗽。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
          (1)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3)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4)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脑膜、心脏、食管、胃等内脏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传入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


        小儿咳嗽给家长带来无尽的烦恼, 治疗咳嗽的药物铺天盖地,可就是难止孩子的咳嗽,影响孩子和父母的休息,有的咳嗽把吃进的饭菜都吐了出来,爸爸妈妈的心让孩子的咳声揪得紧紧的,药疗、食疗,理疗,雾化治疗,偏方用了一个又一个,可哪一个也不灵验, 久治不愈的小儿咳嗽困扰着爸爸妈妈。父母们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止咳。

        ◎孩子为什么咳嗽

        小儿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咳嗽同时往往伴有咯痰,痰就是“垃圾”。那这么说来,咳嗽是好事,就不要止咳治疗了,不是的,当呼吸道中没有“垃圾”,只是有充血、水肿,或由于长期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枢持久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时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反射动作了,就应该积极止咳了,即使是保护性的,如果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也要治疗,止咳治疗也包括祛痰,化痰,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恢复气管内膜纤毛作用等。因此,止咳治疗不是简单的服用止咳药。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发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针对病因治疗咳嗽

        由各种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环状软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发展至环状软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感染,如果用大树做形象比喻,把大树倒过来,树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树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树干是气管,树枝是支气管,树叶梗是毛细支气管,树叶是肺泡,树叶间隙就是肺间质了。整个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种外来因素侵袭而发生病理变化,这些外来因素,并不单纯是病毒,细菌,还可以是各种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种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或者是由于病毒,细菌和各种因素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的病变,不能随着病毒,细菌和各种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导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损伤,就形成了经久不愈的咳嗽。因此,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级的抗菌素也难以治疗咳嗽的症结,必须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引起咳嗽的疾病

        按解剖部位,呼吸道从上至下依次为:额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按疾病谱分:有百日咳,百日咳综合征,感冒,流感,上感,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心性咳嗽,还可按咳嗽类型分为外周性咳嗽,中枢性咳嗽,按照中医理论可分为:湿热咳嗽,寒喘咳嗽,发热咳嗽,伤风咳嗽等。要针对这些疾病加以治疗,咳嗽治疗是辅佐治疗,不能把止咳治疗的砝码重重加在止咳药上。

        额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都是比较难治的疾病,属于耳鼻科范畴,而小儿看病大都在小儿内科门诊,容易误诊,家长要想到看一下耳鼻科医生,及时祛除引起咳嗽的病因,即使是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也不一定都有活动感染,对于经久不愈的咳嗽,不要长期使用抗菌素,更没有必要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没有细菌,病毒感染,还长期使用抗菌素只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白细胞下降,菌群失调,胃功能受损,小儿食欲下降,是利少弊多,是不可取的。这时的治疗,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修复,功能的恢复等上,如服用维生素AD胶丸,有利于内膜的修复,多喝水,室内空气湿度适宜,使纤毛运动功能改善,痰液变稀薄,有利于排出,空气新鲜,减少室内灰尘,减少理化因素刺激,帮助呼吸道内膜功能的恢复。

        ◎ 误诊率惊人的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炎性反应,患儿常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剧烈咳嗽。如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这种咳嗽,大约有42.9%患儿就可出现哮喘症状,甚至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如何鉴别小儿过敏性咳嗽呢?过敏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一个月以上。发病并不限于冬春二季,以夜间和早晨发作较多见,运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大部分孩子的咳嗽为刺激性咳嗽,有痰液。往往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大多数患儿在婴儿期有婴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病史。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如何治疗过敏性咳嗽呢?舒喘灵和酮替酚是比较有效的药物,一般在服用2—5天咳嗽症状可消失,也有的患儿需要连续服药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咳嗽才能消失。酮替酚最好维持治疗半年,舒喘灵在咳嗽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半个月。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常见病,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但是,至今尚未引起医生和家长的足够重视。误诊率高达95%。有许多患儿因为慢性或反复地咳嗽被当作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长期以来一直治“咳嗽”, 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既延误了病情,又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上升等。联合用几种止咳药物也不见咳嗽明显好转。对这样的长期咳嗽,如用一般抗生素和止咳药物不能使症状缓解,并且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家长应想到孩子可能患了过敏性咳嗽,若能做到早发现和适当地抗过敏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患儿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这样可预防发展成为哮喘。反之,若一味地治标,将使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哮喘,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止咳祛痰药的选择

        小儿一般不适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咳必清,咳美芬等,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 气道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上皮细胞的运痰功能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蠕动功能受到了抑制,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影响呼吸功能。联邦止咳露中含有可待因,要注意服用剂量和时间,一般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可选用这类止咳药。但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

        小儿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用用水送服。

        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蛇胆川贝液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鲜竹沥 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消咳喘药性偏热, 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另外,百日咳糖浆 药性都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还有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止咳药———伤风止咳糖浆, 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要掌握好剂量。

        在治疗咳嗽时,不要长期服用抗菌素,要找出病因,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止咳祛痰药,注意护理。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咳嗽偏方,你试试吧

        1萝卜蜂蜜饮(治疗咳嗽)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2百合蜜(专治:咳嗽)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3百合款冬花饮(专治:咳嗽 )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4荸荠百合羹 (专治:咳嗽 )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5川贝母蒸梨(专治:咳嗽 )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末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注意事项:民间常用验方。婴儿久咳,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对久咳体弱儿适用。复有外感者不宜用。本方以选用地道药材川贝母其效佳。

        6醋饮 (专治:咳嗽 )
        用料:白醋适量。
        制法服法: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
        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
        功效主治: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肿的功用。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见患儿因痒而咳,遇风则甚。所谓“痒则咳,不能已矣”。
        注意事项:此法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但对脾虚湿盛,有骨关节病痛者不宜。病愈即止,多食会损齿伤胃。

        7核桃鸭子(专治:咳嗽 )
        用料: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老鸭子1只、鸡肉泥100克、鸡蛋清(1只)。
        制法服法:将鸭子宰杀,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浸一遍,置盆内。加葱、姜、味精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块。将核桃仁、荸荠研切成碎末状,与鸡肉泥、鸡蛋清,加少许湿粉共调成糊状。将糊淋在鸭膛上,下油锅炸酥,捞出、控油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健肺,润肠通便,含丰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类等成分。荸荠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鸭肉味甘、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医林纂要》曰:“去劳热,故治咳嗽。”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B5等。本膳可补肾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婴儿肾虚久咳,见咳痰清稀,喘促不宁,体弱多病,秋、冬咳喘加重。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注意事项:本膳以补见长,适用于虚性咳嗽,若婴儿在患外感或咳嗽痰稠,或在发热期时均不宜选用。
        8剑花猪肺汤(专治:咳嗽 )
        用料:剑花25~30克、猪肺1具。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入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剑花先用水浸至柔软,除去泥沙,与猪肺同煮1~2小时。
        调味后饮汤,余者可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剑花又称霸王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常用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配合猪肺起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用治秋冬肺燥于咳,口气臭秽。
        注意事项:此方为民间常用食谱。主要以肺燥偏有痰火者更宜,咳痰清稀,大便溏烂婴儿不宜食用。

        9南杏桑白猪肺汤 (专治:咳嗽 )
        用料: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1具(约250克)。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人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
        功效主治:猪肺味甘、性平,有补肺润燥作用。南杏味甘、性平,为宣肺润燥,止咳平喘的常用药。桑白皮性味甘寒,泻肺平喘。药理研究,其排出的多量氯化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本汤润肺止咳。
        治疗肺燥干咳,口干鼻燥,少痰或无痰。
        注意事项:本膳为民间常用食谱,一般入秋后服食。不但可治疗,且有预防肺燥的效果,无病婴儿也可常食
        10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专治:咳嗽 )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1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专治:咳嗽 )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12丝瓜粥 (专治:咳嗽 )
        用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其他配料。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主治: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成分。
        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用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或有发热烦渴,痰色黄稠,“咽喉肿痛。亦可治痈疽初起或病后热毒末清。
        注意事项: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咽喉疼痛或用治痈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13雪梨炖冰糖
        用料: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
        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主治: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感寒咳嗽服用杏苏糕。做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5块;将杏仁15克泡去皮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5片洗净覆于糕上,置锅上蒸,熟后取食,每日1~2次。

        风热咳嗽初病时可试用金银花冲鸡蛋:鸡蛋1个,打入碗内;金银花15克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取其汁冲蛋,趁热1次服完。

        气虚咳嗽发病时可服用胡桃人参汤:胡桃肉20克(不去皮),人参6克,生姜片3片,加水适量同煎,取汁200毫升,去姜,加冰糖少许。每日1次,睡前温服。痰多或痰中带血时勿服。

        阴虚咳嗽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马兜铃10克,用水先煎杏仁、马兜铃,去渣后取汁同糯米煮粥,阿胶烊化为汁,兑入粥中,加冰糖服用。

        痰湿咳嗽服用苏子茯苓苡米粥:苏子15克,苡仁米60克,茯苓粉15克,煮粥每晚服食。苏子用净纱布包入,食时弃之。
        --------------------------------------------------
        小儿咳嗽的食疗方法
        1、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 。用法: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疗程,停1周再行第2疗程
        2、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冷后1次顿服。1日2次。
        3、花生煲冰糖:花生米100~150g,冰糖适量。将花生米洗净,加入冰糖及清水同煮熟,吃花生米饮汤,1日分3次吃完。
        4、银耳羹:银耳5g,鸡蛋1个,冰糖60g,猪油适量。将银耳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发透后,摘除杂质,洗净并分成片状,然后加适量水煮开,并用文火再煎2小时,待银耳煮烂为止。将冰糖另加水煮化,打入鸡蛋,并兑入清水少行搅匀后,入锅中煮开,并搅拌,将鸡蛋糖汁倒入银耳锅内,起锅时,加入少许猪油。
        5、蔗浆粥:新鲜甘蔗若干,粳米50g。将粳米加入400ml煮成稀粥,然后将新鲜甘蔗洗净切碎,榨取汁150ml左右,加入稀粥中即可服食。每日2次,早晚服。
        6、大蒜白糖汁:大蒜头15g,白糖30g。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加白糖和开水约500ml,浸泡5小时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4~5天。
        7、松子仁粥:松子仁20g,糯米50g,蜂蜜适量,将松子仁捣成泥状,与糯米一起加水500ml,用文火煮成稀稠粥,然后调入蜂蜜,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

        参考资料:新华网等

        咳嗽食疗方:

        1.二果猪肺汤

        [原料]罗汉果15克,无花果50克,猪肺1具,苦杏仁10克。
        [制法]先将苦杏仁拣杂,洗净,放入温开水中泡胀,去皮尖,连同浸泡液放入碗中,备
        用。将罗汉果、无花果分别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待用。将猪肺放入清水
        中漂洗1小时,除杂后,切成片状,挤尽水分,放入沙锅,加清水足量(以浸没肺片为度
        ),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入杏仁,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猪肺熟烂,放
        入罗汉果、无花果片,继续用小火煨煮30分钟,加精盐、味精,拌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或分2次服用,以淡食为宜,吃猪肺,嚼食罗汉果、无花果片,饮
        汤汁。
        [功效]养阴清肺,止咳化痰。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阴虚燥咳者。
        [评介]罗汉果又称“长寿果”,为我国名贵特产,因其具有特殊的清肺止咳、防癌抗衰
        作用,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有学者报道,在中医临床防治肿瘤的实
        践中,以开水泡罗汉果当茶饮,每日1个,在治疗肺癌、喉癌、鼻咽癌等病症中,收到了
        较好的清肺止咳、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利咽开音的效果。无花果干果的水提取物,经
        活性碳、丙酮处理后所得活性物质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国外科学家认为,无花果含有
        一种防癌因子,能防止早期癌症的形成。以上二味,佐以杏仁,与猪肺煨煲成汤肴,不
        仅对肺癌阴虚燥咳患者有养阴清肺、止咳化痰功效,而且可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有效
        地遏制癌症,患病期间适宜经常服食。

        2.鱼腥草炖雪梨

        [原料]鱼腥草100克,雪梨2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新鲜雪梨洗净,晾干后,连皮切成碎小块,梨核部分可弃去,备用。将鱼腥
        草拣杂,洗净,晾干后切成碎小段,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
        用纱布过滤,去渣,收集过滤液汁再放入沙锅,加入生梨碎小块,视需要可加适量清水
        ,调入白糖,用小火煨煮至梨块完全酥烂,即可食用。
        [吃法]早晚2次分服,吃梨,饮汤汁。
        [功效]清肺止咳,清化痰热。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患者,对肺癌痰多、吐黄稠脓痰者尤
        为适宜。
        [评介]鱼腥草性味辛,寒,功专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是一味疗效明显的中草药,尤能
        清肺热,中医临床为治疗痰热壅肺,咳嗽痰黄之症所常用,因能解毒消痈,亦为治疗肺
        痈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用噬菌体去试验,鱼腥草有抗噬菌体作用,提示有抑癌
        活性。雪梨性凉,味甘微酸,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善治热病津伤、痰热咳嗽
        等症。我国古代医家推崇说:“胸中痞寒热结者可多食生梨。”上二味配伍,不仅可润
        肺凉心、消痰降火,而且有较好的抑癌防癌功效,对中老年肺癌热结痰多、吐黄稠脓痰
        者尤为适宜,坚持服食,有较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3.杏仁荸荠藕粉羹

        [原料]苦杏仁15克,荸荠50克,藕粉50克,冰糖15克。
        [制法]先将苦杏仁拣杂,放入温开水中泡胀,去皮尖,连同浸泡液放入碗中,备用。将
        荸荠洗净,除去荸荠头及根须,用温开水冲一下,连皮切碎,剁成荸荠泥糊,待用。烧
        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放入杏仁浸泡液,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与荸荠泥糊同放入
        锅中,拌和均匀,小火煨煮至沸,拌入调匀的湿藕粉及冰糖(研末),边拌边煨煮成羹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抗癌。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痰热咳嗽。
        [评介]苦杏仁擅长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为临床用于痰热咳嗽之要药。据现代医学体外
        实验证明,杏仁热水提取物粗制剂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可高达70%。日本学者
        认为,苦杏仁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荸荠性味甘,寒,擅长清热化痰、消积补肺,
        与苦杏仁配伍,佐以有滋补止血功效的藕粉煨煮成羹,尤其适合于肺癌痰热咳嗽者服食
        ,不仅可增强抗癌功效,而且可清肺止咳、消积化痰,发挥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橄榄萝卜饮

        [原料]青橄榄400克,白萝卜1000克。
        [制法]先将青橄榄拣杂,洗净,盛入碗中,备用。将白萝卜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反复
        洗净其外皮,除去白萝卜蒂头及根须,连皮剖开,切成片或切成条状,与洗净的橄榄同
        放入沙锅,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40分钟,加少许精盐,拌匀即成。
        [吃法]当饮料,随意服食,或分数次服食,当日服完。服食时,吃萝卜、饮汤汁,并嚼
        食橄榄,缓缓咽下。
        [功效]清肺化痰。本食疗方适用于肺癌痰热咳嗽。
        [评介]橄榄又称“青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水果,有“中国橄榄”的美誉。橄榄在我
        国,自古入药,性味甘酸,平,功专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近代
        医学研究发现,青果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临床应用中,以青果为主对肺癌治疗后出现
        口干心烦、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咯血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白萝卜性味辛甘,
        凉,功能化痰热、消积滞、解毒、宽中、下气。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白萝卜具有抗
        癌作用。临床药膳食疗运用中也观察到,以萝卜烹调的各种菜肴,经常食用,确实有防
        癌作用。橄榄与白萝卜配伍制作的饮用汤肴,其清肺化痰功效更加显著,作用温和而持
        久,尤其适合中老年肺癌患者及其经治疗后并发出现的痰热咳嗽、热结痰多等症。

        咳嗽的形成和反复发病,常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吸入物 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咳嗽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2.感染 咳嗽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激发咳嗽。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咳嗽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咳嗽,在农村仍可见到。

        3.食物 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咳嗽发作的现象在咳嗽病人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

        4.气候改变 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咳嗽,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5.精神因素 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都会促使咳嗽发作,一般认为它是通过大脑皮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过度换气所致。

        6.运动 约有70%~80%的咳嗽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诱发咳嗽,称为运动诱发性咳嗽,或称运动性咳嗽。临床表现有咳嗽、胸闷、气急、喘鸣,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有些病人运动后虽无典型的哮喘表现,但运动前后的肺功能测定能发现有支气管痉挛。

        7.咳嗽与药物 有些药物可引起咳嗽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咳嗽。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发作无明显季节性,病情较重又顽固,大多对激素有依赖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慢性咳嗽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免疫脱敏制剂,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慢性咳嗽症治疗方案,包括清除慢性咳嗽病原、患者免疫修复、慢性咳嗽并发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治疗,简称“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

        中药治疗
        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咳嗽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 桑菊饮加减
        3、风燥咳嗽
        治法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 桑杏汤加减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
        治法 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 清肺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
        治法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方药 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4、肺阴虚证
        治法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 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咳嗽偏方三十三: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五]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六]
        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七]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八]
        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九]
        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
        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

        [方十]
        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
        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
        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
        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
        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方十五]
        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
        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
        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

        [方二十三]
        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

        [方三十二]
        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
        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
        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咳嗽
        病名。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外感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按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按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按咳嗽发病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等。

        2008-01-25 08:57:1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youyou-ding

            youyou-ding

            历史

            根据我的经验谈一些看法,小儿咳嗽是不可能很快痊愈的,至少要经历10天, 如果不打针,更慢.但我始终坚持能不打针,尽量不打针. 我女儿一般是一边吃药,一边吃冰糖炖学梨.

            2008-01-25 1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