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you
问答历史
|
回答:
先给您介绍一本书《内向者心理学》,作者:马蒂•兰尼,心理临床医师。
书中观点: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内向和外向,来形容人们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大大咧咧,喜欢交朋友,我们就说他外向,而容易害羞,不怎么爱说话的人,我们就说他内向。
在现代社会文化中,有一种倾向是,要想成功,你就应该走出去大胆地行动。所以现代社会是为外向者设计的,外向的人在其中如鱼得水,内向的人却经常碰壁,遭受种种误解。
作者就是一个内向者,她也曾经为自己的不善表达、害怕外出感到苦恼,她觉得是自己有问题,在尝试着让自己变成外向的人失败后,她开始转变了态度。她大胆地呼吁:内向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们有着独特的性格优势!
在作者看来,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精力的来源不同。内向的人就像一个充电电池,他们的精力有限,需要不断地充电,补充精力。他们的精力来源于自身内部,比如坐下来独自思考番、调整情绪或者休息一下,外部环境的刺激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消耗,频繁的应酬和长时间的社交活动会让他们想要逃跑。正好相反的是,外向的人需要不断从外部环境中获得能量,比如跟人交往、出去搞点娱乐活动或者运动,他们需要四处活动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就像太阳能电池板,只要有外面的阳光照耀就能充满能量,独处反而像是生活在阴天中,让他们觉得孤独,失去了能量补给。
没有哪种性格是好的,或者不好的,内向者也有自身的性格优势,比如冷静思考、谨慎专注、善于倾听等等。只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自然状态下倾向的那个点,就能够让自己保持理想状态。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关键是要让精力可以及时恢复,这样心境才能平和,发挥出自身性格的优势。
所以,我给您的建议如下:
一、不要纠结于孩子的偏内向的性格,更不要刻意去改变。
二、千万不可给孩子贴标签:“我家孩子不爱讲话”、“我家孩子内向”、“我家孩子怕见生人”……
三、不要代劳。当有人问孩子话时,不要替孩子说,也不要催促孩子,更不要当面指责孩子。
四、当孩子不回答客人的问话时,不要当时催逼,可以在客人走后,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可以在家庭里做情景剧,扮演有客人来,学习怎样打招呼;或在孩子跟您跟您讲话时,不回答她,让孩子体验不被理睬的感受。
五、多读读孩子爱听的书。听完后让孩子讲讲。记住,一定不要打击孩子。
六、多带孩子到小孩子多的地方、如科技馆、博物馆、居民小区孩子多的地方。
七、少看电视、不玩手机。当然,首先要大人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