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把痰给咳出来?

      pic of user:afs19850105

      AFS19850105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5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把痰给咳出来?

      八个月婴儿因为感冒喉咙发炎挂点滴挂了四天,炎症是好了,但是喉咙还是有痰,有时候咳起来会把奶全都吐出来,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把痰给咳出来或者拉出来????谢谢!

        avatar of 小金和小健

        小金和小健

        历史

         

        咳嗽千万不要乱用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各种止咳药、止咳糖浆,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作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喂止咳药。

        有的孩子早晨、晚上咳嗽不止,喉咙中痰声不断,既吐不出又咽不下。对于孩子的咳嗽,除了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外,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同样十分有效。

        可经常给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则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二来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易于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病儿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半握拳,轻拍病孩的背部,两侧交替进行。拍击力量不宜过大,由上而下,从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拍3~5分钟,每天2~3次。

        如果患儿在咳嗽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炎症现象,如发热、痰色黄而粘稠、血常规白细胞增多等,则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

        2008-02-18 18:22:1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PPJINZHU

          PPJINZHU

          历史

          去医院里面有吸谈机。或者用针管往外吸。但要小心,这样宝宝会很难受。

          2008-02-18 18:23:43

            avatar of 小金和小健

            小金和小健

            历史

            1、 鼻腔、口咽部的呼吸通道过于狭窄:在婴幼儿尤甚,所以当局部的粘膜稍有感染或受到刺激时,即会水肿 和增加分泌物,造成通道部分阻塞,因呼吸气流经过而产生浊音。 2、 对外界物质的敏感(或感冒)反应:所谓外界物质是包括奶粉、空气、衣物、病毒、细菌等,鼻腔、口咽部 的粘膜遇到这些物质的直接反应,就是分泌物增加(痰)及肿胀(塞住)。 3、婴幼儿不太吞咽口水:成人口咽处如有过多的汁液时,会不由自主地吞咽入胃,以保咽喉处的清爽。但婴幼 儿或一些脑神经有问题者(如昏迷不醒、智障者),因吞咽功能并不健全,即使在清醒时口内物也容易外流(流口 水),睡觉时汁液除了照样外流之外,还会向后倒流到咽喉处贮积,所以当呼吸气流进出气管口时,气水交混, 就会产生“呼噜呼噜”的呼吸杂音了。 因此当父母发现宝宝鼻塞或喉咙有痰音的情形很严重时,应先请儿科医师检查宝宝有无潜藏的问题存在;其次 ,平常每次喂奶后,让宝宝再吸食一两口清水润喉咙,避免奶水贮积在口腔内发酵,或产生浓稠的口水。 鼻塞严重者可用热水毛巾覆盖在宝宝的口鼻上,热蒸汽会促使鼻道通畅,呼吸杂音减少。必要时,请医师开些 药物可帮助改善这种状况;但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等宝宝长大,鼻腔及咽喉的通道够宽后才能有效改善。

            2008-02-18 18:25:03

              avatar of 然*然*妈妈

              然*然*妈妈

              历史

              吃去痰的药,鲜竹沥,小儿葫芦散都可以,效果比较好

              2008-02-18 19:36:33

                avatar of icecream 妈妈

                icecream 妈妈

                历史

                我家宝宝的症状和你家宝宝一样.这几天咳得很严重,总是把吃的东西吐了出来.给他吃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还有头孢克洛颗粒.效果还不错.试试!

                2008-02-18 22: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