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活动性佝偻病怎么办?

      pic of user:wyx071124

      wyx071124

      历史

      悬赏:20分

      回答:3

      活动性佝偻病怎么办?

      医生您好,我宝宝现在四个多月,上个月检查说缺钙,医生给开了胆维丁乳和醋酸钙颗粒,这个月检查说是活动性佝偻病,又给开了上次的药。我想问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种病,对婴儿严重吗?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活动性佝偻病是指佝偻病的分期而言,即佝偻病处在活动期。
        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3月以下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一段时间后出现,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的婴儿佝偻病出现较早。儿童期发生佝偻病的较少。重症佝偻病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行为发育和免疫功能。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 :
        1.初期(早期) 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活动期(激期) 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 进,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个月龄以内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较软,颅骨薄,检查者用双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消失。正常婴儿的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从上向下看),头围也较正常增大。“方盒样”头应与前额宽大的头型区别。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rachiticrosary);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廓畸形,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Harrisongroove)。有时正常小儿胸廓两侧肋缘稍高,应与肋膈沟区别。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正常1岁内小儿可有生理性弯曲和正常的姿势变化,如足尖向内或向外等,3~4岁后自然矫正,须予以鉴别。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严重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图5—3);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3.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 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骺软骨盘<2mm,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ño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患了此病建议多晒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一些维生素D。

        2008-04-09 14:20:5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avatar of 软烟罗

          软烟罗

          历史

          是指因维生素缺D乏而引起的,虽然你们一直按要求补钙,但是维生素D不足会造成钙吸收障碍,尽管宝宝血钙正常,但因睡眠中宝宝的生长发育最快对钙需求自然比平时多,这是可能会现一过性肢体抽搐。建议您最好查一下维生素D水平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可能是生理发育的正常表现。

          2008-04-09 14:01:21

            avatar of xyxy888

            xyxy888

            历史

            小儿佝偻病的最早表现以精神改变为主,如烦躁哭闹、睡眠不安、惊啼、委靡,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以及稍一活动就出大汗,脑后部的头发脱落。以后症状逐渐明显,以骨骼改变为主。如3-6个月的婴儿可出现“颅骨软化”,用手轻按其头骨可感到明显的弹性;8-9个月的婴儿会出现方形头,囟门闭合晚,出呀出亦较迟。严重时,胸骨向前突起或内陷形成“鸡胸”或“漏斗胸”,脊柱发生后凸形成驼背,走路后容易形成“x”或“o”型腿等。

            2008-04-09 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