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疑难问题求助!

      pic of user:caouu

      caouu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7

      疑难问题求助!

      儿子22个月,依然流口水,影响形象不说,整天给他擦口水不知道要用多少纸巾,请问,有什么方法吗?而且,儿子的吃手始终戒不掉,他白天玩,吃手不严重,最主要是晚上临睡前和早上快要醒的时候,吮吸很厉害,这个时间又不能打,又不能教育,请问,有什么合适的方法呢?这个跟流口水有关系吗?

        avatar of xiaoyu2007mama

        xiaoyu2007mama

        历史

         

        经常流口水,说明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怎么健完.最好用毛巾擦.每当他吃小手的时候,你可以拿些吃的或玩的东西放在他的手上,转移他的注意力.会有所改善的,楼主可以试试.

        2008-04-21 23:25:5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嗒嗒了。
          不用担心。不过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粘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

          ●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孳生细菌。



          口水“滴滴答” 教你好对策


          面对可爱的小宝贝,做妈妈的有谁会不想亲亲他的小脸蛋呢?然而有时妈妈就是想亲不敢亲呀——还不是为了那可怕的,粘粘的,湿湿的,长长的口水嘛。其实,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了解了宝宝为什么会不停地流口水,相信年轻妈妈就不会烦恼,不会皱眉头了。

          探索口水的“源头”

          流口水对小宝宝来说是“十个娃娃十个流”。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使小宝宝不由自主地“垂涎三尺”。

          请先回忆一下宝宝还是新生儿时的情景吧。新生儿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流口水。由于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因此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再加上此时宝宝只吃奶或流质食品,这些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唾液腺的分泌量就很少,所以新生儿很少流口水。

          宝宝已经4-5个月大了,辅食添加对宝宝的成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时,饮食中逐渐补充了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再加上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漫过大堤,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将指头、橡皮奶头等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长到6-7个月的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所以,有经验的长辈看到小宝宝流口水了,不会皱眉头,反而会流露出很喜悦的表情,因为宝宝要长牙了,这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呀。

          那么看似永无止境的口水究竟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呢?这可是妈妈最为关心的话题了。由于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不同,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妈妈有对策

          知道了宝宝为什么会流口水,只要正确对待,宝宝会很快顺利地度过口水期。

          虽说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在口腔内因有粘膜的保护,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对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应当随时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口水是宝,少了也不好

          虽说口水多了很令人烦恼,但是口水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1、当宝宝的牙齿要突破牙肉组织时,难免会造成组织的肿胀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润滑作用,减少牙齿周围容易发炎的状况。

          2、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湿。

          3、口水可刺激宝宝的味蕾,也会促进吞咽动作的形成。

          4、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

          5、可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还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齿上形成一层无细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发生。

          围嘴,育儿的好助手

          围嘴是宝宝的一种特别服饰,更是妈妈的育儿好助手。有了围嘴的帮助,妈妈可就省心多了,它不仅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是一种装饰品,洁白的围嘴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市面上卖的围嘴样式很多,有长方形的、腰圆形的、菱形的等等,一般是选用府绸、细布或绒布缝制成的,也有的是用橡胶、油布和尼龙等缝制的,做工很简单,妈妈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做。

          给宝宝缝制围嘴,较理想的式样应该是平整大方、质地柔软、使用方便。有些妈妈喜欢又长又大的围嘴,喜欢围嘴的四周有很多荷叶边或机织的花边。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有花边不仅会增多围嘴沾污的机会,还容易引起破损。

          由于毛巾布很柔软,吸水性又强,所以婴儿使用的围嘴可用毛巾布来做。

          1、买一块毛巾回来,四周用零星布镶边,中间上端开一直洞,大小以能便利套入婴儿颈项为标准。

          2、为了节省用料和制作时间,还可采用另一种式样:在毛巾上开几个钮扣洞,同时在孩子的衣服上钉上钮扣,然后将围嘴扣在上面。

          3、除了有袖子的罩衫以外,一般的围嘴只要用两条背带就可以了。

          4、有些妈妈喜欢给孩子使用橡胶或油布做成的围嘴,虽然这些围嘴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衣服的清洁,但是较冷的天气或孩子有皮肤过敏时最好不要使用,如果使用,最好在橡胶或油布围嘴的外面罩上一块布围嘴。

          5、婴儿的围嘴不宜做得过长,式样大方、活泼一些就可以了。

          6、给二、三岁以上的幼儿缝制围嘴,最好能绣上一些活泼有趣的图案,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和帮助他们开始认识事物。

          注意:围嘴的作用主要是防脏,不要把它当作手帕来使用。揩抹口水、眼泪、鼻涕等最好仍用手帕。此外,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止涎食谱两款

          下面两种食疗方法能使宝宝的口水流得少一些,让妈妈也轻松一些。

          鲤鱼赤豆汤

          材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做法: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

          服用: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

          米仁山楂羹

          材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鲜的更好),水65O毫升。

          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

          服用: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连服七日。

          爱心提醒——

          异常的口水

          其实在妈妈心里,宝宝的口水流得再多,脏衣服再多也无所谓,只要宝宝健康快乐,妈妈就会高兴快乐。所以,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流口水是否因疾病引起的?是的,在某种情况下,宝宝流口水是疾病的一种反映,妈妈一定要学会判断,以便及时得到治疗。

          ◆如果你的宝宝是新生儿,口中的唾液量很明显比其他新生儿多,常常以口水吹泡泡,而且喂养也很困难,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了。

          ◆宝宝平常显得全身软弱无力,喝水或吃奶时吮吸力较差,容易呛咳;口水似乎是持续而不间断地流;运动发育比其他宝宝慢。此时应怀疑宝宝是不是有先天性脑部疾病或后发性脑部伤害,例如脑性麻痹、智能不足或新生儿窒息等等。

          ◆宝宝几乎天天有持续性的不明原因发烧,体温超过38摄氏度,除口水很多以外,也很容易流汗,但泪水很少或完全没有,皮肤也会出现一些斑点,表示宝宝可能罹患一种先天性自律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孩子伤风、感冒、鼻塞、呼吸不畅时,常用嘴呼吸,口水就会从口角流出。

          ◆宝宝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围出现水泡,表示宝宝的口腔可能有溃疡,有可能患了口腔炎。

          ◆颌面部外伤、口腔粘膜受损、破溃、发炎或烂牙等病变,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会流口水。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

          A、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这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方面发育不好,或口腔内有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须进行诊治。例如:口腔粘膜发炎时,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会增多,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孩子患感冒、伤风,呼吸不畅时,常用口呼吸,也会导致流口水。还有个别孩子,因大脑智力发育不全或有内分泌系统病变,也可表现为流口水,这时应到小儿科就诊。

          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可将小粒冰糖放入口内,使其逐渐养成吞咽唾液的习惯。合理喂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抗病能力。改变用力亲吻和手捏小儿颊部的不良惯。

          对于流涎的孩子,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掉口水。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保护下颏、前胸皮肤,可垫干净沙布或用围嘴等。如果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已呈潮红,糜烂甚至脱皮者,应常用温水洗净局部,再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B、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小儿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由于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小儿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这些都属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切忌乱投医。

          但是,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C、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

          因此,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3、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4、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滋生细菌。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哺乳或吃奶瓶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哺乳不仅给孩子以营养,而且暖暖的乳汁,母亲温暖可以给孩子心理上的慰籍。在孩子感到压力和紧张,牙齿不舒服,想感受一下吸吮手指滋味的情况下,都会吮吸手指。不少父母担心孩子吸吮手指不卫生,可能吃入很多细菌。其实孩子这一阶段拿到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放地,相比之下,吸吮手指吃入的细菌可谓是微乎其微,只要注意必要的卫生即可。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不能强制剥夺,也不要大惊小怪。
          我曾经在读者文摘是看到的个小故事,里面讲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在教育小孩中的体现,一个中国人到一个美国人家中做客,他看见美国人的小孩在吸吮手指,就上前拉出小孩的手指,告诉小孩这是不卫生的、不可以的,美国父母则轻松的笑道:“让他享受吧,没有关系”。我的孩子小时也有吸吮手指的习惯,我从不要刻意的纠正,孩子大一些,度过他的这一发育阶段,自然会不再吸吮手指。
          有的父母说,当孩子吮吸手指时,他们常常拿样其他东西给他吮,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会助长和延长孩子吸吮的时间,使正常情况下原本可能会停止的吮吸行为延续更长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要注意孩子准备放弃吸吮的行为动向,伺机不再给他吮吸的对象。
          许多孩子一般到3岁—3岁半就不会吮吸手指或其他东西了,除非偶尔感到累了或发现自己无事可做、无所适从以及暂时感到不安时,才会吮吸手指。如果孩子4岁以后还继续吮吸手指甚至养成习惯,父母就必须注意了。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会因吸吮时间太长或太过用力,使上腭往上推,影响上面一排牙齿的整齐排列。对这种情况,父母往往会直接制止、不许孩子吮吸手指,但很快会发现收效甚微。如果父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类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或事情上感到不高兴或很失望,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吮手指上。父母要注意找出孩子不开心的症结所在,多给孩子以关心和爱护,这比直接干预他的吮吸行为更有效。有些父母采取诸如固定孩子的手,往手上涂有异味的东西,或者给孩子戴上手套等不恰当的手段,不但收效不大,还会有意无意地伤了孩子的心。


          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宝宝吸吮手指,做家长的应该为宝宝的进步感到高兴才对。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同时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对症下药:

          1.吸吮手指——表现为时间较长、神情专注、吸吮欲较强时

          宝宝在婴儿期,正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照顾,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如果孩子长时间专注地吃手指头,妈妈们一定要通过安抚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指转移到玩具、画册等色彩鲜艳的东西上,使其能够更多的认知其它事物,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个别孩子的吸吮欲望特别强烈,如果不能用怀抱、抚摸、玩具等方法来满足需求的话,建议各位妈妈们借用假奶嘴,有了它的帮助,一般能够避免宝宝吸吮手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假奶嘴永远不能代替来自父母的关爱,一旦发现孩子吸吮手指,就不负责任的把奶嘴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不去查找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从而防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吸吮手指——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

          在孩子独自耍玩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哭闹、烦躁的现象,应及时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并轻声细语与其对话,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3.吸吮手指——妈妈喂奶方式不当

          当我们在喂奶时,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当,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弯里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确,喂食的速度太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即使宝宝的肚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便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喂奶的时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边喂奶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细小的身体变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用奶瓶喝奶了,那么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适中,过大容易使宝宝喝奶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宝宝吃手指头。

          专家提示

          虽然处于婴儿期的孩子吃手指头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都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拥有这个习惯的,那家长决不能袖手旁观了,要及早认清,抚平孩子幼小的心灵。

          曾经有人对2650个宝宝做过调查,发现其中46%的宝宝都有吃手指头的习惯,男、女孩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可见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顺其生理发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临睡前有吃手指头的习惯,不必太担心,等孩子一睡着,记得把手指头从他嘴里移出来,不要让他吃一整晚,以免长此以往手指变形,并试着让他抱着熊宝宝或是布娃娃睡,用这种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习惯矫正过来。相反,如果父母此时强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宝宝刚出生时,口唇接触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发地作出吃奶的吸吮动作,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吸吮反射。当他们在饥饿时,无论口唇碰到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会自发的出现吸吮动作。

          稍大一点,饥饿时大多数宝贝(占婴儿的90%)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必太在意。

          2~3岁后,宝宝饥饿时会要求吃东西,这种吸吮手指现象逐渐消失。

          宝宝4岁了,还吃手,甚至出现咬指甲、咬被角、咬衣服袖口的现象,就可能是行为问题,需要进行矫治了。

          宝贝吃手有原因

          宝贝需要吸吮。刚出生的宝宝对吸吮有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想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吸吮手指,这是一种替代和安慰。

          吃手是宝宝对爱的呼唤。爸爸妈妈或看护人很少和宝宝肌肤相亲,很少陪宝宝说话、做游戏,宝宝饥饿、患病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吃手是宝宝的一种 方法,其中多少有些无奈。

          吃手是宝宝排遣压力的方法。如果宝宝的生活环境、看护人经常更换,或爸爸妈妈对宝宝要求过严,经常训斥打骂宝宝,家庭关系紧张等等,在较大心理压力下,宝宝会通过吃手来排遣内心的压力。

          吃手是宝宝对抗孤单寂寞的方法。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宝贝,孩子不免孤单,如果孩子常独自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接触不到同龄的伙伴和新鲜事物,不免会感到寂寞,孤独和乏味,孩子会用吃手来排遣孤单和寂寞。

          妈妈爸爸的态度强化——宝宝吃手。当宝宝紧张焦虑时、饥饿时、无聊时或模仿其他孩子偶尔吃手时,爸爸妈妈见了,严厉训斥,令宝宝更紧张,反而强化了宝宝吃手。也有的妈妈爸爸对宝宝吃手看之任之,不及时找原因,进行矫治,让吃手成为一种固癖。

          宝贝吃手害处多

          手宝宝常吃手,小手浸泡在口水里,受到牙齿的压迫,时间一久容易出现手指蜕皮、肿胀、感染、变形。

          牙小手放在嘴里,影响出牙,时间一久可能会引起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

          卫生宝宝的小手东摸西动,粘了不少脏东西,一吃手,脏东西就入口了,容易引起腹泻、感染寄生虫等。

          心理如果宝宝形成了吃手的坏习惯,不仅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感,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应对吃手有对策

          1.让宝贝享受吮吸的快乐。妈妈要尽可能用母乳喂养宝贝,让他充分享受吮吸的快乐。如果要断奶,要及时添加辅食和配方奶,逐渐过渡,让宝宝有一个适应过程,切忌突然断奶,让宝宝感到焦虑和没有安全感。

          2.多陪陪宝宝。爸爸妈妈要多搂抱、多陪伴宝宝,仔细分辨宝宝的各种要求,满足他的各种需要,有条件的妈妈可以为宝宝做抚触按摩,睡前给宝宝讲轻松愉快的故事,读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宝宝愉快地入睡,时时感到安全、幸福、满足。

          3.给小嘴找个依靠。当宝宝吃手时,妈妈可以给宝宝一块磨牙饼干,让他的小嘴啃啃,或来个安慰奶嘴或磨牙棒替换一下小手。(提示:安慰奶嘴和磨牙棒要注意清洁和消毒。)

          4.为宝贝营造宽松、温馨的气氛。妈妈爸爸最好为宝宝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稳定、宽松的成长氛围,让宝宝快乐成长。

          5.伙伴多多,活动多多。妈妈爸爸可以让宝宝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鼓励他广交朋友,多接触外面的新鲜世界;为宝宝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不让他一个人闲着,他就想不起来吃手了。

          6.请医生帮帮忙。如果宝宝满4岁了,还吃手,妈妈爸爸就应当带着宝宝一起咨询心理医生,和医生一起分析宝宝吸吮手指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纠正,轻的可指导爸爸妈妈满足宝宝情感需要等措施,重者采用行为矫治方法。

          厌恶疗法 在宝宝经常吸吮的手指头上抹黄连素等无毒的苦味剂,或缠上纱布,让宝宝吸吮时产生厌恶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负性疗法 让宝宝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吸吮手指,直到他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为止,促使他慢慢改掉这种习惯。

          特别提示:在矫治过程中,妈妈爸爸的态度要和蔼,语言动作要轻柔,以关爱鼓励为主,不要大声呵斥、打骂宝宝,宝宝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以表扬。
          以上方法您不妨试试,希望对你和宝宝有帮助,祝宝宝健康快乐!

          2008-04-21 22:26:35

            avatar of 奶牛猪

            奶牛猪

            历史


            3个月以下的孩子,中区神经系统与涏腺均趋向于成熟,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再加上3-4个月

            有的宝宝长了牙,对口腔神经产生刺激,使唾液分泌增加。婴儿的口腔较浅,吞咽功能又差

            ,不能将分泌的口水吞咽下去或储存在口腔中,口水就不断从口里流出来。这是一种生理现

            象,不是病态,一般到2-3岁流口水现象才会消失。但有的有口腔溃疡等疾病时,也能引起流

            口水,常伴有不吃奶,哭闹等,这时就要去医院了

            改掉这个坏毛病最好从婴儿期开始。首先,在母亲喂哺时,要留意不单给孩子营养

            ,还要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其次,当婴儿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孩子

            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养成吮吸手指的习惯;另外,当婴儿有吮吸手指的倾向时,尽量

            把他的手指轻轻拿开,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时,在游戏中分散他的注意

            力,让他逐渐忘记吮吸手指

            2008-04-21 22:47:01

              avatar of keaidejiaxin1

              keaidejiaxin1

              历史

              1~2岁的幼儿多见,这个时期的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为此担心,2岁以后的小儿,小儿吞咽口水的功能逐渐健全起来,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由于唾液偏酸性,且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对经常流口水的幼儿,父母应当经常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并常用温水洗净,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给小儿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应经常洗烫,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吃手指可以特意去板,但有时也不用扳,大了就会不吃了,勤给宝宝洗水就没事的。祝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2008-04-21 23:05:03

                avatar of hjy111

                hjy111

                历史

                您好!
                宝宝爱吸手指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 无聊。2 情感上的需求没有被满足。3 习惯性动作。父母可以先观察宝宝吸手指的频率,并分析他吸手指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建议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宝宝戒掉爱吸手指的习惯。1 忽略法:这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习惯会持续到5岁之后的宝宝非常少,如果父母使用带来较多负面影响的方法来戒除,反而会强化行为的发生。2 奖励法:利用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让宝宝戒掉吸手指的习惯。3 分散法:如果宝宝是因为无聊才吸手指的话,爸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的 小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4 开心法:宝宝若在情感上获得足够的关心,就不会想通过吸手指的方式来获得快乐,所以如果父母给予较多的关爱,也能帮助宝宝戒掉吸手指的习惯。
                虽说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在口腔内因有粘膜的保护,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对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应当随时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2008-04-22 03:35:35

                  avatar of barbarity

                  barbarity

                  历史

                  宝宝为什么总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是令父母亲们十分头痛的问题,常常一天经换几次衣服,用几条手帕,那么宝宝为什么流口水肿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谈谈口水的产生及其生理功能。

                  口水,医学上称之为“唾液”,是由唾液腺产生,口腔内有3对大唾液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无数个分布在唇、颊、腭、口底粘膜的小唾液腺。唾液中大部分为水分,还含有一些淀粉酶和粘蛋白,唾液主要有湿润口腔、便于吞咽、帮助消化的作用。据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正常情况下,人们自主或不自主地把口水吞咽了。

                  初生的婴儿由于唾液腺分泌功能不够完善,唾液分泌量少,所以一般不会流口水。4个月后,由于开始添加辅食,唾液分泌增加,6月后乳牙开始萌出,可以刺激牙龈上神经,使唾液腺分泌反射性地增加,而此时小儿吞咽口水的能力尚未形成,过多的唾液就会不自主地从口角边流出,即习惯上所说的“流口水”,尤以1~2岁的幼儿多见,这个时期的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为此担心,2岁以后的小儿,小儿吞咽口水的功能逐渐健全起来,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由于唾液偏酸性,且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对经常流口水的幼儿,父母应当经常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并常用温水洗净,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给小儿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应经常洗烫,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病态的流口水称为“流涎症”,多由神经系统疾患引起,如脑炎后遗症、延髓麻痹、脑瘫、面神经麻痹等,由于患儿吞咽功能障碍所致,此时应治疗原发病。另当小儿患口腔炎、牙龈炎时,由于炎症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导致流口水,而且可以有臭味;当小儿患咽峡疱疹、扁桃体炎时,由于吞咽疼痛致患儿不敢吞咽,也会使患儿暂时性流涎,但随着原发疾病的恢复,流涎即会停止



                  宝宝刚出生时,口唇接触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发地作出吃奶的吸吮动作,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吸吮反射。当他们在饥饿时,无论口唇碰到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会自发的出现吸吮动作。

                  稍大一点,饥饿时大多数宝贝(占婴儿的90%)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必太在意。

                  2~3岁后,宝宝饥饿时会要求吃东西,这种吸吮手指现象逐渐消失。

                  宝宝4岁了,还吃手,甚至出现咬指甲、咬被角、咬衣服袖口的现象,就可能是行为问题,需要进行矫治了。

                  宝贝吃手有原因

                  宝贝需要吸吮。刚出生的宝宝对吸吮有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想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吸吮手指,这是一种替代和安慰。

                  吃手是宝宝对爱的呼唤。爸爸妈妈或看护人很少和宝宝肌肤相亲,很少陪宝宝说话、做游戏,宝宝饥饿、患病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吃手是宝宝的一种自慰方法,其中多少有些无奈。

                  吃手是宝宝排遣压力的方法。如果宝宝的生活环境、看护人经常更换,或爸爸妈妈对宝宝要求过严,经常训斥打骂宝宝,家庭关系紧张等等,在较大心理压力下,宝宝会通过吃手来排遣内心的压力。

                  吃手是宝宝对抗孤单寂寞的方法。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宝贝,孩子不免孤单,如果孩子常独自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接触不到同龄的伙伴和新鲜事物,不免会感到寂寞,孤独和乏味,孩子会用吃手来排遣孤单和寂寞。

                  妈妈爸爸的态度强化——宝宝吃手。当宝宝紧张焦虑时、饥饿时、无聊时或模仿其他孩子偶尔吃手时,爸爸妈妈见了,严厉训斥,令宝宝更紧张,反而强化了宝宝吃手。也有的妈妈爸爸对宝宝吃手看之任之,不及时找原因,进行矫治,让吃手成为一种固癖。

                  宝贝吃手害处多

                  手宝宝常吃手,小手浸泡在口水里,受到牙齿的压迫,时间一久容易出现手指蜕皮、肿胀、感染、变形。

                  牙小手放在嘴里,影响出牙,时间一久可能会引起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

                  卫生宝宝的小手东摸西动,粘了不少脏东西,一吃手,脏东西就入口了,容易引起腹泻、感染寄生虫等。

                  心理如果宝宝形成了吃手的坏习惯,不仅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感,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应对吃手有对策

                  1.让宝贝享受吮吸的快乐。妈妈要尽可能用母乳喂养宝贝,让他充分享受吮吸的快乐。如果要断奶,要及时添加辅食和配方奶,逐渐过渡,让宝宝有一个适应过程,切忌突然断奶,让宝宝感到焦虑和没有安全感。

                  2.多陪陪宝宝。爸爸妈妈要多搂抱、多陪伴宝宝,仔细分辨宝宝的各种要求,满足他的各种需要,有条件的妈妈可以为宝宝做抚触按摩,睡前给宝宝讲轻松愉快的故事,读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宝宝愉快地入睡,时时感到安全、幸福、满足。

                  3.给小嘴找个依靠。当宝宝吃手时,妈妈可以给宝宝一块磨牙饼干,让他的小嘴啃啃,或来个安慰奶嘴或磨牙棒替换一下小手。(提示:安慰奶嘴和磨牙棒要注意清洁和消毒。)

                  4.为宝贝营造宽松、温馨的气氛。妈妈爸爸最好为宝宝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稳定、宽松的成长氛围,让宝宝快乐成长。

                  5.伙伴多多,活动多多。妈妈爸爸可以让宝宝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鼓励他广交朋友,多接触外面的新鲜世界;为宝宝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不让他一个人闲着,他就想不起来吃手了。

                  6.请医生帮帮忙。如果宝宝满4岁了,还吃手,妈妈爸爸就应当带着宝宝一起咨询心理医生,和医生一起分析宝宝吸吮手指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纠正,轻的可指导爸爸妈妈满足宝宝情感需要等措施,重者采用行为矫治方法。

                  厌恶疗法 在宝宝经常吸吮的手指头上抹黄连素等无毒的苦味剂,或缠上纱布,让宝宝吸吮时产生厌恶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负性疗法 让宝宝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吸吮手指,直到他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为止,促使他慢慢改掉这种习惯。

                  特别提示:在矫治过程中,妈妈爸爸的态度要和蔼,语言动作要轻柔,以关爱鼓励为主,不要大声呵斥、打骂宝宝,宝宝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以表扬。
                  以上方法您不妨试试,希望对你和宝宝有帮助,祝宝宝健康快乐!

                  2008-04-22 07: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