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幼儿急疹的护理和流口水的治疗

      pic of user:tianshizairenjian

      tianshizairenjian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5

      幼儿急疹的护理和流口水的治疗

      宝宝现在已经出疹子了,还需要怎样护理,还需要怎样护理?今天大夫给开了利巴韦林颗粒和普而敏吃了对宝宝好吗?还要继续吃吗? 宝宝4个半月了,口水太多,只要竖起来,简直就是直流,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吗?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嗒嗒了。
        不用担心。不过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粘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

        ●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孳生细菌。



        口水“滴滴答” 教你好对策


        面对可爱的小宝贝,做妈妈的有谁会不想亲亲他的小脸蛋呢?然而有时妈妈就是想亲不敢亲呀——还不是为了那可怕的,粘粘的,湿湿的,长长的口水嘛。其实,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了解了宝宝为什么会不停地流口水,相信年轻妈妈就不会烦恼,不会皱眉头了。

        探索口水的“源头”

        流口水对小宝宝来说是“十个娃娃十个流”。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使小宝宝不由自主地“垂涎三尺”。

        请先回忆一下宝宝还是新生儿时的情景吧。新生儿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流口水。由于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因此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再加上此时宝宝只吃奶或流质食品,这些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唾液腺的分泌量就很少,所以新生儿很少流口水。

        宝宝已经4-5个月大了,辅食添加对宝宝的成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时,饮食中逐渐补充了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再加上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漫过大堤,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将指头、橡皮奶头等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长到6-7个月的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所以,有经验的长辈看到小宝宝流口水了,不会皱眉头,反而会流露出很喜悦的表情,因为宝宝要长牙了,这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呀。

        那么看似永无止境的口水究竟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呢?这可是妈妈最为关心的话题了。由于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不同,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妈妈有对策

        知道了宝宝为什么会流口水,只要正确对待,宝宝会很快顺利地度过口水期。

        虽说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在口腔内因有粘膜的保护,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对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应当随时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口水是宝,少了也不好

        虽说口水多了很令人烦恼,但是口水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1、当宝宝的牙齿要突破牙肉组织时,难免会造成组织的肿胀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润滑作用,减少牙齿周围容易发炎的状况。

        2、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湿。

        3、口水可刺激宝宝的味蕾,也会促进吞咽动作的形成。

        4、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

        5、可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还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齿上形成一层无细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发生。

        围嘴,育儿的好助手

        围嘴是宝宝的一种特别服饰,更是妈妈的育儿好助手。有了围嘴的帮助,妈妈可就省心多了,它不仅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是一种装饰品,洁白的围嘴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市面上卖的围嘴样式很多,有长方形的、腰圆形的、菱形的等等,一般是选用府绸、细布或绒布缝制成的,也有的是用橡胶、油布和尼龙等缝制的,做工很简单,妈妈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做。

        给宝宝缝制围嘴,较理想的式样应该是平整大方、质地柔软、使用方便。有些妈妈喜欢又长又大的围嘴,喜欢围嘴的四周有很多荷叶边或机织的花边。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有花边不仅会增多围嘴沾污的机会,还容易引起破损。

        由于毛巾布很柔软,吸水性又强,所以婴儿使用的围嘴可用毛巾布来做。

        1、买一块毛巾回来,四周用零星布镶边,中间上端开一直洞,大小以能便利套入婴儿颈项为标准。

        2、为了节省用料和制作时间,还可采用另一种式样:在毛巾上开几个钮扣洞,同时在孩子的衣服上钉上钮扣,然后将围嘴扣在上面。

        3、除了有袖子的罩衫以外,一般的围嘴只要用两条背带就可以了。

        4、有些妈妈喜欢给孩子使用橡胶或油布做成的围嘴,虽然这些围嘴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衣服的清洁,但是较冷的天气或孩子有皮肤过敏时最好不要使用,如果使用,最好在橡胶或油布围嘴的外面罩上一块布围嘴。

        5、婴儿的围嘴不宜做得过长,式样大方、活泼一些就可以了。

        6、给二、三岁以上的幼儿缝制围嘴,最好能绣上一些活泼有趣的图案,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和帮助他们开始认识事物。

        注意:围嘴的作用主要是防脏,不要把它当作手帕来使用。揩抹口水、眼泪、鼻涕等最好仍用手帕。此外,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止涎食谱两款

        下面两种食疗方法能使宝宝的口水流得少一些,让妈妈也轻松一些。

        鲤鱼赤豆汤

        材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做法: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

        服用: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

        米仁山楂羹

        材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鲜的更好),水65O毫升。

        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

        服用: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连服七日。

        爱心提醒——

        异常的口水

        其实在妈妈心里,宝宝的口水流得再多,脏衣服再多也无所谓,只要宝宝健康快乐,妈妈就会高兴快乐。所以,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流口水是否因疾病引起的?是的,在某种情况下,宝宝流口水是疾病的一种反映,妈妈一定要学会判断,以便及时得到治疗。

        ◆如果你的宝宝是新生儿,口中的唾液量很明显比其他新生儿多,常常以口水吹泡泡,而且喂养也很困难,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了。

        ◆宝宝平常显得全身软弱无力,喝水或吃奶时吮吸力较差,容易呛咳;口水似乎是持续而不间断地流;运动发育比其他宝宝慢。此时应怀疑宝宝是不是有先天性脑部疾病或后发性脑部伤害,例如脑性麻痹、智能不足或新生儿窒息等等。

        ◆宝宝几乎天天有持续性的不明原因发烧,体温超过38摄氏度,除口水很多以外,也很容易流汗,但泪水很少或完全没有,皮肤也会出现一些斑点,表示宝宝可能罹患一种先天性自律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孩子伤风、感冒、鼻塞、呼吸不畅时,常用嘴呼吸,口水就会从口角流出。

        ◆宝宝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围出现水泡,表示宝宝的口腔可能有溃疡,有可能患了口腔炎。

        ◆颌面部外伤、口腔粘膜受损、破溃、发炎或烂牙等病变,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会流口水。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

        A、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这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方面发育不好,或口腔内有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须进行诊治。例如:口腔粘膜发炎时,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会增多,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孩子患感冒、伤风,呼吸不畅时,常用口呼吸,也会导致流口水。还有个别孩子,因大脑智力发育不全或有内分泌系统病变,也可表现为流口水,这时应到小儿科就诊。

        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可将小粒冰糖放入口内,使其逐渐养成吞咽唾液的习惯。合理喂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抗病能力。改变用力亲吻和手捏小儿颊部的不良惯。

        对于流涎的孩子,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掉口水。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保护下颏、前胸皮肤,可垫干净沙布或用围嘴等。如果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已呈潮红,糜烂甚至脱皮者,应常用温水洗净局部,再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B、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小儿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由于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小儿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这些都属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切忌乱投医。

        但是,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C、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

        因此,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3、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4、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滋生细菌。







        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左右的宝宝。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五、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2008-05-13 13:32:4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xupeigen

          xupeigen

          历史

          医生开的药 当然要吃,不要让宝宝乱抓,4个多月的宝宝流口水,很正常,可能是要长牙了,你可以给他磨牙棒

          2008-05-06 08:11:15

            avatar of xyxy888

            xyxy888

            历史

            此时期婴儿的唾液腺发达起来,消化液分泌增多,口水也多了起来.因此,在这个时期,可慢慢开始让孩子吃辅助食物.再过一段时间,等孩子长牙时口水还会增多.但是如果口水突然增多,则有可能患了口腔炎或其他口腔疾病,那就要请医生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口水多时,应给孩子带围嘴,以保证清洁卫生.

            2008-05-07 03:23:08

              avatar of xyxy888

              xyxy888

              历史

              幼儿急疹,又成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目前认为此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为多。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居多。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周,平均10天左右。以突然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40度以上,持续不退或有波动。高热期间,患儿同时有食欲不振、咽痛、流涕和咳嗽等。一般发热持续3-4天,体温骤降至正常。热退时或热退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皮疹。皮疹首发于颈部和胸部,很快波及全身,出现不规则的小玫瑰状斑疹或斑丘疹,直径为2-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可以消退。皮疹多为分散性,亦可融成一片,于1-2天内全部退尽,不留色斑,也不脱屑。偶有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整个病程8-10天左右。发热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降低。由于此病发病前持续高热、症状和体征方面又缺乏特异性,因而早期很难诊断,直至热退后全身出现皮疹才真相大白。该病预后良好,病孩得病后可获得一生免疫力,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治疗:幼儿急疹由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病儿出疹后病情就可开始好转,故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卧床至皮疹消退。高热时有大量的水分损失,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营养物质。患病期间的饮食,应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高热持续不退的可用冷水敷在前额或服用退热药,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病儿经对症处理后大多在出疹后4-5天就会康复。
              预防:凡与病儿接触过的婴幼儿应在10天内密切观察,如发生高热,即予以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2008-05-09 11:11:23

                avatar of 旭儿宝贝

                旭儿宝贝

                历史

                幼儿急疹,也叫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以内的宝宝。即使是健康的宝宝也会发病,往往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声病。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7~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愈后好。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随即可有轻度腹泻,可自愈。有类似感冒症状,但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出过一次以后也不会再出。

                护理

                1、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应及时给孩子服用退热药,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2008-05-13 10: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