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手足口病

      pic of user:yukunbaby

      yukunbaby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手足口病

      最近又有發現手足口病出現。應該怎麼預防? 發現怎麼治療

        avatar of yangmelissa

        yangmelissa

        历史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 85%~9 5%。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

        (四)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预防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一般不需对接触者采取医学措施。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008-05-08 19:07:3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好

          avatar of junbobaobao

          junbobaobao

          历史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尤其是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到医院加强治疗。

          2008-05-08 19:07:26

            avatar of czloveyou

            czloveyou

            历史

            最近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的孩子较多,安徽阜阳有20多个小孩不治,看到网上有预防手足口病的文章,复制下来,朋友们可以看看。 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发病特点:年龄段普遍偏小,最大的患者11岁,最小的才1岁左右,其中2―3岁的居多;其次,发病地区分散,且主要在农村地区。   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   该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   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幼儿园、托儿所如何预防这种病?   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小学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小学要做好每日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病学生不应继续上学,要在家中休息。   学校老师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后,要立即对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为什么孩子更易感染这种病毒? 肠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每千名患者中可能出现一名重症患者,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不可混淆的概念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是由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部分EV71感染患儿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重症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等。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但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手足口病可以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柯萨奇病毒A组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根据国内外资料,与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比,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生重症感染的比例较大,病死率也较高,重症病例病死率可达10%-25%。   由于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上缺乏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所以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的诊断困难。

            2008-05-08 20:00:37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犯儿童,以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最高,约占患者的90%以上,成年人极少患该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夏秋季高发,6月份至10月份尤其7月份为高峰期。幼儿园、托儿所是主要流行场所。因此,幼儿园、托儿所老师和年轻的家长,在此期间内应注意预防。

                临床表现

                潜伏期2天至5天,多数患儿可突然咽痛、发热,体温多为37.5℃至38.5℃,很少超过39℃,持续2天至3天,类似感冒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很快在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破溃形成小溃疡,状如口疮,有明显灼痛。1天至2天后,手足远端出现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圆形小水疱,数量达数个或数十个,呈离心性分布,不疼,不痒或有轻度痒感,皮损分布在手掌、足底、臀部、腋下等处,3天至5天后,液体吸收萎缩,干燥脱皮。

                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良性病,只要注意休息,对症治疗、护理,一般都能很快恢复健康,不留后遗症。病程约一周,最长10天。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并且该病病发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到其他病毒和细菌,所以极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因此,家长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直至痊愈。

                发病隔离

                据介绍,手足口病一般以手、物品和水源为媒介经口进行传染,或以飞沫形式通过空气传播。患者的咽部分泌物、唾液及粪便含有病毒。因此,该病一经发现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2周。隔离期要对患儿口、咽腔排出物及粪便进行严格消毒,可能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及便器也应消毒。如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至20分钟,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日常用品可用含有效氯(如漂白粉)300ml/L或0.1%过氧乙酸液擦拭或浸泡。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家长和幼教老师必须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同时,提醒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不要吮手指,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洁的食物,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2008-05-08 20:57:11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是的 牛初乳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等一系列生理活性功能。
                研究表明,天然牛初乳IgG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特别是对大多数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专家发现,牛初乳可有效印制或对抗超过19种致病病菌病毒,包括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肠道常见病毒病菌,以及流感病毒等呼吸道常见病毒病菌等。
                资料:婴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足口病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
                多省市手足口病疫情爆发 卫生部引发防控指南 专家认为免疫力是预防关键

                手足口病疫情继续蔓延
                3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截止至5月5日,疫情陆续蔓延至安徽、河南、广东、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北京等多个省市,并继续向全国其他地区蔓延,感染人数急剧攀升,死亡25例。手足口病疫情的发展与防控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国内外资料显示,6月至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还可能上升,对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时刻不能松弛。

                卫生部紧急印发防控指南
                5月3日,卫生部为指导全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向全国紧急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并对儿科专家进行手足口病诊疗技术培训。
                防控指南介绍,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此次在多省市出现的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引起。
                卫生部防控指南强调,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关键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李兴旺、北京儿童医院ICU室主任钱素云等专家介绍,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婴幼儿健康专家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婴幼儿与家长都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2、注意婴幼儿的营养、适度运动及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3、流行期间及流行地区,避免出入人潮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与疑似患儿接触。生病时,应尽速就医,请假在家多休息,注意居家环境的卫生清洁及通风。

                食品也能提高宝宝免疫力
                在注意生活卫生的同时,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是至关重要。常见提高免疫力的食品有:
                维生素A、C、E、铜、铁、锌等必需的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也是密不可分的,婴幼儿如果缺乏这些元素,机体感染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升高。蛋白质是免疫系统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品有助于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牛初乳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等一系列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表明,天然牛初乳IgG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特别是对大多数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专家发现,牛初乳可有效印制或对抗超过19种致病病菌病毒,包括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肠道常见病毒病菌,以及流感病毒等呼吸道常见病毒病菌等。

                资料:婴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2008-05-08 20: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