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不睡觉.崩溃了.!!!

      pic of user:tm1483

      tm1483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10

      宝宝不睡觉.崩溃了.!!!

      我儿子两个月零十四天了,自从满了两个月以后,白天他就不睡觉了,一天加起来只睡十来个小时,我在网上查了下,像这么大的宝宝一天最起码睡十八个小时.而且我家宝宝只让抱着,只要放在床上,就直哭.每天抱他累的我腰疼,晚上过了十二点以后才好好的睡,而且要醒两回.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多睡回呢?有没有和我家宝宝一样的情况呢???

        avatar of baobao28028

        baobao28028

        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的睡眠远远比成人要多。
        新生儿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湿的时候醒着以外,几乎都在睡眠。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大脑容易疲劳,多睡眠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 初生 20 九个月 14-15 二岁 12.5 七岁 11
        两个月 16-18 十二个月 13-14 三岁 12 七岁以上 9-10
        四个月 15-16 十五个月 13 五岁 11.5

        怎样观察小儿的睡眠?
        不同月龄的小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下不同月龄小儿应睡眠时间及如何观察小儿睡眠。
        (1)新生儿:一昼夜要有20小时为睡眠时间,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正确。
        (2)2~3个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为睡眠时间,约18小时,观察同上。
        (3)4~6个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约需2小时,共约6小时,观察同上。
        (4)7~12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时左右,共约4小时,观察同上。
        (5)13~18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约1.5~2小时,共约3~4小时,观察同上。
        (6)19~24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外,还要观察是否闭眼,睡得是否安静,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等。
        (7)25~30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正确与否,还需看安静入睡否及醒后经成人提醒能否安静躺着,不影响别人,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及醒后精神是否饱满愉快等。
        (8)31~36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还要看是否主动躺好,是否安静入睡,醒后能否静卧、不哭不闹等。
        (9)4岁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观察内容同上,同时成人应经常注意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吃手,吃被子角、蒙头睡等,对睡眠不安的要仔细进行观察,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处理。
        通过仔细地观察婴幼儿睡眠状态,可以了解婴幼儿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婴幼儿的睡眠是入睡后安静,呼吸轻而匀,头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时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现下列睡眠异常现象,则往往是病患潜伏或发病的征兆:
        (1)睡眠不实,时而哭闹乱动,睡眠不沉。
        (2)全身皮肤干燥发烫,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超过正常次数。
        (3)入睡后不安宁,头部多汗(湿了枕头),时常哭闹不安,摇头抓耳,睡眠易醒。睡后时有出现痛苦难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这些婴儿应去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并给予治疗。
        有些小儿睡眠的异常现象是由于白天兴奋过度或饮食过量所致。有的异常如突然滚动或哭闹,则是排尿的表示。对这些现象可有针对性地处理。每个小孩有其独自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表现,应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



        要睡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要定时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点喂(21:00-22:00)。吃饱后夜里尽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换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单独睡,不要和母亲合睡,这样空气新鲜,孩子也不致因为母亲离去而睡不着(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亲睡得过沉,合睡有时会把孩子压着,甚至压死,单独睡就不会发生这种意外。
        孩子盖的被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闹孩子或随便吓唬孩子,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也不要养成抱在怀中抖动,拍背或含着奶头才入睡的坏习惯,应该放在床上让孩子自己睡。

        怎样哄婴幼儿睡觉?
        夜间婴幼儿入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睡前玩个不停,想睡时,一躺到妈妈怀里就睡着了。有的睡前要吃奶,临睡时还要吮着空奶瓶。有的小儿按规定的时间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后则折腾好久才可入睡。那么,如何让婴幼儿按时入睡呢?
        (1)若小儿在睡前精力充沛,不愿早睡,那么白天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他的活动量,让他玩得有点疲劳,但在入睡前则应让他静下来,不要过分兴奋,这样就有利于入睡。
        (2)睡前不给婴儿吃得过饱或过少,以免因胃肠不适或饥饿而影响睡眠。也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使小儿睡前保持情绪安定,防止过度兴奋。上床后,不应给予玩具,以免小儿因贪玩而不肯入睡。
        (3)对于半夜醒来的小儿,如果吃母奶能睡着,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静入睡。这不必担心会养成不良习惯。因随着幼儿的长大,半夜醒来吃奶的习惯会渐渐消失。
        (4)幼儿多数喜欢妈妈陪他一起上床入睡。这样孩子会十分安心、愉快;在妈妈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稳稳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养成从小抱着入睡的习惯。要培养成1岁时愿意自己躺下入睡,2岁时能按时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岁后能自己上床盖被,醒后下床穿上拖鞋。

        婴幼儿睡觉易醒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父母都对宝宝的睡眠十分关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婴幼儿特别容易于睡眠中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易兴奋,稍有外来的刺激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进食过饱: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妈妈不管孩子饿不饿,睡前总要给加餐点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吃奶的婴儿,有些妈妈习惯于喂着母乳伴宝宝入睡,结果导致孩子睡时食奶过量,腹胀易醒,醒后年轻的母亲却又立即用奶去安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小孩肠寄生虫病是幼儿睡觉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寄生虫病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等症状,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觉易醒。
        (4)环境因素:小孩在睡觉时,室内光线过强,家人在看电视及大声谈话说笑均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小儿夜间易踢被子,或被子盖得太厚太重,这都会造成孩子睡觉时过冷或过热,引起幼儿烦躁不安、手脚乱动,这亦是睡觉易醒的常见原因。
        (5)兴奋过度:有的幼儿白天或睡前游戏玩耍过度,或听了、看了惊险故事、电视。常可造成幼儿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智力发育较好较快的孩子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常可在梦中惊醒。

        哪些因素影响小儿睡眠?
        影响小儿睡眠常见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等。
        (3)小儿对梦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惧心理而影响睡眠。
        (4)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蛲虫病,每晚蛲虫爬出肛门造成瘙痒,影响入睡。
        (5)饥饱不适,被褥过暖,过厚,使小儿身体产热难以散发,或盖被过少,使小儿受凉。
        (6)大一点的小儿睡眠不好,常与生活习惯改变和情绪的变化有关。例如睡眠场所的变化,或睡前听了怪诞的故事或看了惊险的电影,以致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
        (7)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如何安排幼儿白天睡觉?
        宝宝长到1周岁以后,会对周围的环境兴趣增加,学说话,还会做许多简单地动作,如“再见”、“谢谢”等,确实讨人喜欢。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越来越贪玩,白天难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让奶奶抱着、拍着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生后1个月的小儿除吃奶外,其余时间都是睡眠,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1岁之内白天睡2~3次,1~2岁白天睡1~2次,2岁以后睡1次即可。如果小儿的睡眠不足,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还会影响小儿的长高。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安排宝宝的白天的睡觉呢?
        (1)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睡觉的房间要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间里大声谈话,要保持安静。
        (2)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白天独睡的习惯。在安排宝宝入睡前半小时,要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并和宝宝一起来到床前,将睡觉用的被褥准备好、并注意训练1岁以内宝宝到睡觉时愿意自己躺下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培养2岁的宝宝能自动按时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着入睡。3岁以后能自己上床盖被睡觉,不需父母照管。有条件的最好与父母分床,让宝宝独睡小床上,较大的幼儿可睡在另一房间。
        (3)睡觉时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也不要摇晃宝宝或轻拍其身体,更不要讲紧张、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声唱一些催眠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入睡。
        (4)白天睡觉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效果。一般以1小时到2小时为宜。



        为什么小儿爱踢被子,如何防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从睡眠谈起。
        睡眠的目的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熟睡以后,人体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外界的轻微刺激(例如走路、开门、关灯、谈话声音等)都不能传入大脑,人体暂时失去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整个身心都得到休息。但是,在刚入睡还没有完全睡熟或刚要醒来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局部的抑制状态,即大脑皮质的另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兴奋状态,只要外界稍有刺激,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兴奋后极易泛化,当外界条件稍有改变时,如白天小孩玩得过于兴奋、睡前家长过分逗引小儿、睡时被子盖得太厚、睡时衣服穿得太多、睡眠姿势不佳、患有疾病等,均可引起小儿睡眠不安、踢被子、讲梦话、哭吵等。
        那么,如何防止小儿踢被子呢?
        首先,睡眠时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尽量少穿衣裤,更不要以衣代被。否则,机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困难,小儿闷热难受,出汗较多,怎会睡得好呢?他就不得不采取“行动”把被子踢开。目前衣料种类繁多,一些家长喜欢用化纤面料给孩子做衣服,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化纤类衣料透气性差,不利机体散热。我们主张用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棉织物给孩子(特别是婴儿)做衣服,被子也应选用轻而不厚的。
        其次,在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不要恐吓小孩,不讲恐惧故事,不看惊险电影或电视,白天也不要玩得过于疲劳。否则,小孩睡着后,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讲梦话等睡眠不安的情况。
        再则,要培养良好的睡眠姿势。头面部不要蒙在被子里,手不要放在胸前,最好让小孩向右侧睡。
        另外,有些疾病也是引起小儿踢被、睡眠不安的原因,如蛲虫病。因为蛲虫喜欢在晚上活动,当小儿入睡后,肛门括约肌放松,蛲虫便从肛门口爬出,在会阴、肛门周围产卵。蛲虫爬行的刺激,小儿可感到肛门口奇痒,常常迷迷糊糊用手去抓,有的甚至踢被,大哭大闹。家长不妨留意观察小儿肛门附近,如找到像一小段棉纱线样的小虫爬行,那便是蛲虫,应请医生诊治。
        如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自行设计一个小睡袋,把小儿放在睡袋里。这样,家长可以安心休息,不必再担心小儿踢被子后着凉感冒。



        小孩子睡觉时,都有一个坏习惯———喜欢踢被子。有时候一整夜要为孩子盖被几十次,严重影响了父母的正常休息。每年冬季更令父母不安,生怕小儿因踢被后着凉感冒。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牵在此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

        取一米长的橡皮筋(或松紧带),缝在棉被上端的两侧,缝制宽度与枕头相同,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床头螺丝扣上。这样小孩睡着后,翻身依旧自如。即使将被子踢开,由于橡皮筋的弹性作用,棉被马上又回复原位,重新盖在小孩身上。年轻的父母们不妨一试。


        不少宝宝站不会站,走不能走,但是,晚上踢起被子倒是动作干净利落。而1~2岁的宝宝,运动机能已经发育,踢起身上的被子更是没商量。
        上海桃浦新村幼儿园亲子班的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宝宝好像孙悟空转世,晚上明明是头朝西睡下,早上起床,宝宝已经是180°的大调头,被子全压身下。这样能不感冒?她和老公只能夜里轮流“值班”,时不时地起来给儿子盖被子。好辛苦!

        宝宝为什么踢被子?

        ¡ 白天玩得太厉害了,或者临睡前玩了刺激的游戏之类,睡觉也不肯安宁喽;

        ¡ 晚饭蛋白质吃得过多,食物太腻太油,肠胃负担重,不舒服,孩子就睡不安稳了,不断翻身。

        ¡ 盖得太热太重。

        ¡ 有的宝宝天生睡相不佳。

        ¡ 宝宝的床太大。



        妈妈的误区1——让宝宝穿衣睡觉。

        “就算宝宝踢光被子,也还有衣服保护着,就不怕他着凉了。”大多数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一位儿保医生曾告诉我,最厉害的一位妈妈竟让宝宝穿3件毛衣睡觉。

        上海市儿童医院前院长孙惠女士,是我国著名儿科护理专家,曾长期担任该院的儿科护理部主任,她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说:

        “对待宝宝踢被子,妈妈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让宝宝穿衣睡觉。据我的观察,越是让孩子穿衣睡,孩子越要踢被子,太热、不舒服是宝宝踢被子的第1原因。”

        你想,且不说冷热,穿这么多衣服睡觉多不舒服,宝宝不会述说,只能本能地动来扭去,衣服是扭不掉的,倒把被子蹬掉!

        穿衣睡觉不符合科学,弊端多多——

        1. 非常不舒服,孩子会睡不安稳,不信的话,妈妈自己穿上睡一晚试试。

        2. 穿厚衣、紧身衣、不合体的衣服睡觉,会影响血液循环,身体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宝宝的发育。

        3. 容易使皮肤的抵抗力减弱,增加感染皮肤病和感冒的机会!

        4. 不利于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关键词:应该让宝宝脱衣睡觉。



        妈妈的误区2——被子盖太多,温度过热。

        怕宝宝着凉,妈妈的心理状态总是宁可给孩子盖厚一点、盖暖一点。少盖会冒着凉的风险,妈妈不敢。而实际上,恰恰是因为被子又热又重,宝宝才踢被子。

        中福会托儿所的沈一平老师,多年带寄宿制小班,对婴幼儿睡眠问题颇有研究心得,富有实际经验,她认为:

        “孩子晚上踢被子的主要原因是太热。”

        在中福会托儿所,寄宿制班的孩子们晚上踢被子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老师都是根据季节气温决定孩子盖被的厚薄。在中福会托儿所,冬季晚上的室温一般保持在15℃左右,孩子们盖1条中厚被子,加1条薄的晴纶小被。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还开着窗。

        不过,同样的被子、同样的室温,班上有2的孩子却还是要踢被子,老师手一摸,发现孩子满头是汗。这2个孩子白天也比其他孩子穿得少,容易出汗,原来他们是属于那种特别怕热的孩子。晚上就让他们比其他孩子盖得更少,问题马上解决,踢被子的情况不再发生了。

        关键词:太热是孩子踢被子的主要原因。



        不妨参考一下其他妈咪的心得

        上海和田路王旭(宝宝3岁):大被窝套小被窝

        我是老辈传授的经验。让宝宝睡在我身边!为了避免不卫生,我用一条小薄被子给宝宝准备一个小被窝,再盖我的大被子。和我睡在一起,宝宝一有风吹草低,我马上知道,照料起来很方便。

        上海建德花园钟蜜(宝宝2岁):开空调睡

        我的办法很简单,晚上开空调睡觉。屋子暖和,宝宝盖不盖被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也有另外的麻烦,空气太干燥了,宝宝大便成问题。无奈之下,我只能再开一个增湿机,平时注意给宝宝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家人老是拿这事讽刺我,可是,我觉得,只要大人孩子能睡安稳,别的也顾不多了。

        上海永嘉路黄翎纹(宝宝5岁):大人宝宝睡一个被窝

        惭愧,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让宝宝和我睡一个被窝。省事,简单,还其乐融融。2岁以后孩子很自然就自己睡了。现在孩子大了,好像也没有因此而变得粘人,老师也夸她挺独立的。

        上海宜山路庄晓娴(宝宝2岁):小床边塞枕头

        先声明,这不是我的发明,是同事教我的。在宝宝的小床边放上1~2个枕头,一来宝宝不能在里面打转翻跟斗,不容易踢掉被子,二来就算踢了被子,还有一层保护,不至于太冷。另外,宝宝的小床最好紧靠着妈妈。



        专家推荐:给爱踢被子的宝宝用睡袋!

        选择或自制宝宝睡袋的要诀——

        ¡ 宝宝睡着舒服,能舒展双手;

        ¡ 大人照料方便,上下要有开口;

        ¡ 面料轻软,宽松适当,翻身自如;

        ¡ 避免过厚,薄睡袋外加1条薄被子比较合适

        2008-05-31 09:18:3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啼郎”。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

          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生理性哭闹 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间要睡觉时就会哭闹不止,这时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觉,孩子很快就会安然入睡。

          ●环境不适应 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些镇静剂把休息睡眠时间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午睡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
          患佝偻病的婴儿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无用。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此外,患蛲虫病的孩子,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孩子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有这类问题的家长反映宝宝入睡前需要抱着、拍、晃、走动或含奶头睡。刚入睡放到床上就醒了,需要长时间抱、拍、晃一直到睡熟后才能放下。这样的孩子往往夜间醒来爱哭闹。

          实际上这是家长使宝宝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造成的。因为在白天或晚上入睡前养成了抱、拍、晃或含奶头的睡眠伴随条件。当夜间婴儿在睡眠周期之间醒来时,睡眠习惯好的婴儿会自动调节自己转入下一个睡周期,父母甚至不察觉。但养成以上伴随条件习惯的婴儿夜间醒来时,要求家长起来抱、拍晃才能再入睡,即使不饿,也要含奶头,吸吮几口就睡着了,不然就哭闹不已。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家长需要耐心坚持2-3天培养宝宝自己入睡的习惯。从白天开始,将快要入睡的宝宝放在小床上,如果他哭闹,可以在床边用语言和表情给予安慰,让宝宝哭一会儿抱起来安慰,放下又哭,第二次让他哭的时间长一些再抱起,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再应答。直到宝宝觉得再哭爸爸妈妈也不会抱我了,他就学会自己入睡了。戒掉含奶头睡的习惯也同样。一旦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夜间就会睡得很好。


          有些孩子喜欢闹夜,这使得上班一族的父母苦不堪言。夜间哭闹不止,还会干扰邻居,每当邻居顺起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了,做父母的会感到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带不好孩子。

          在儿科门诊,因为夜间哭闹而带孩子就诊者为数不少,咨询这方面问题的家母也很多,当医生问起他们如何应对时,不少总觉得束手无策。这时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父母有所帮助。

          认识最重要

          排除疾病所致,什么原因也找不到的夜哭郎是最常见的。因此,也就难以找到应对的办法。即使父母从育儿书中、夜间育儿手册中、看医生、咨询等得到一些办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往往难以奏效。父母很难找到应对自己孩子的方法,这是事实。

          疲惫的父母面对这样的现实,会有一种教养孩子的挫败感。事实上,夜哭郎与父母的教养没有什么关联。婴儿是很难一觉睡到天明的,有的婴儿醒后并不哭闹,或把把尿,或喂喂奶,或干脆不用父母管,就自己入睡了。可有的婴儿就是哭闹,自己不哭够,是不会停止的,尽管父母使出浑身解术也无济于事。如果父母有这样的认识,就不会对孩子的闹夜感以气愤了。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孩子夜间哭闹,父母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都是不对的。哭是婴儿的语言,孩子哭了,就是在和父母交流,而父母却拒绝和孩子交流,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尽管短期可能会产生效果,可对孩子以后成长是不利的。我不赞成这种消极的方法。

          有妈妈说:“昨天晚上,孩子又是醒来哭,我们不理睬,结果哭了十几分钟自己就睡了,这招不错。”但是,这位妈妈没有想到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孩子屈服是对自己不信任,也会导致对亲人、别人不信任。长大以后,这种信任危机会使孩子变得孤僻,与人难以相处,社会交往能力差。

          怕把孩子惯坏了,而让孩子一味地哭个够,是不明智的方法。实践证明,当孩子醒来哭时,父母反应越上,孩子哭的时间越短,停止闹夜的年龄越小。

          当孩子醒来哭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自问孩子为什么哭:

          1?有尿了?

          2?尿布湿了?

          3?饿了想吃吗?

          4?睡前吃多了?

          5?孩子胃不舒服?

          6?室内太热了?

          7?太冷了?

          8?室内空气不好?

          9?氧气稀薄?

          10?湿度太小?孩子噪子发干?要水喝?……

          如果没有答案,妈妈就把孩子抱起来或搂到自己怀里,轻轻拍着孩子,轻轻哼着曲子,孩子可能会慢慢入睡。

          如果孩子哭得厉害,抱也抱不住(发生这种情况常常是让孩子哭了一会儿,孩子已经很冤屈了),父母也不要着急,还要声细地哄着孩子。不要又是颠,又是晃,大声地“哦,哦,哦”,比孩子闹得还欢,这会让孩子更难以安静下来。

          如果孩子从来没有这样闹过,只是这夜很特殊,就要想到疾病的可能,打个电话给医生,咨询一下,是否需要请医生看一看。

          如果孩子哭闹一阵,就安静下来,一会又哭闹一阵,又安静下来,要想到婴儿肠套叠的可能。如果是比较胖的男孩,或这两天有些闹肚子,就更应高度怀疑了,请医生看一下是必要的。



          宝宝睡觉不踏实、哭闹的原因和对策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5、注意肛门外有无蛲虫。

          6、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7、积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睡前再喝一点奶。

          8、母乳宝宝的恋奶。(这个很多母乳宝宝都存在的情况)

          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话,要注意: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会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
          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不要让孩子产生夜间吃奶的习惯。

          10、如果宝宝因为夜里想尿尿就醒,本人觉得应该给他用尿不湿,这样不至于因为把尿影响宝宝睡觉。如果有用尿不湿的话,一定是尿不湿包得太紧。

          11、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他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时,他就会让你抱起来或摇着他才能入睡。

          12、不要让婴儿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觉用的,若干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床上前,请轻轻将奶嘴抽出。

          13、宝宝哭闹,不要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几分钟,因为多数小孩夜间醒来几分钟后又会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闹,父母应过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也不应逗孩子玩、抱起来或摇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两分钟再检查一遍,并考虑是否饿了,尿了,有没有发烧等病兆等。
          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适的原因,夜里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习惯了,如果他每次醒来你都立刻抱他或给他喂东西的话,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宝宝夜里醒来时(应该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应该立刻拍拍他,安抚着想办法让他睡去。一般如果处在迷糊状态的宝宝都会慢慢睡去。
          大了,有时候夜里也醒,还哼哼唧唧的。一开始老要去抱他,然后他就完全醒了,要好久才重新入睡。后来想是不是做梦呢,于是就在旁边看着他,不去惊扰他,果然,一会儿,没声了,继续睡了。

          14、被子或者睡觉姿势不舒服

          15、分离焦虑(大家常说的"怕生",英文叫 separationanxiety).这个在宝宝9-18个月最严重,除了表现在依恋/不愿分开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见生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保护意识强(我儿子的表现:在家里活跃的很,一刻不停,又笑又叫,是个小霸王;一到外边就表情严肃,不苟言笑,陌生人一逗就撇嘴要哭)外,就表现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轻,对外界警醒(我儿子除了经常半夜啼哭(但并不醒来)之外,有时在刚睡着后不久或早晨4,5点快真正醒来之前会翻身坐起来,看不到大人就哭,我一般抱起来哄哄拍拍,不到1分钟放到床上能接着睡。但半夜他如果迷糊中哭起来,这一招没用,只能等他自己闹累了自己睡去)。书上也没说什么有效的办法,因为这是宝宝成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当然宝宝都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就没什么问题),只是提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帮助:1。睡前哄,拍宝宝不要时间太长,在宝宝睡着之前离开,让宝宝自己睡着。不要大人抱着睡着。2。白天要有一定长的时间和宝宝亲密得玩,让他/她意识到爸爸妈妈很爱她,会给他充足的关爱。3。和宝宝玩捉迷藏,让ta意识到即便ta看不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其实也在ta周围。4。经常带到外边看看,不要天天闷在家里,只熟悉家里的环境。祝宝宝健康快乐



          有些小儿子夜间熟睡时突然哭闹不休,是年轻的父母惊慌不安,不知所措。与其马上匆匆忙忙上医院,不如定下以来 ,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找出原因所在。引起小儿夜啼的最常见原因是非病理性的。比如饥饿、口渴、憋尿或尿布潮湿,过冷过热、衣服过紧不适、蚊虫叮咬、尖锐的东西触着皮肤或睡卧姿势不好,引起肢体疼痛麻木、呼吸困难等,找到了这些原因并及时除去,孩子就可以安静入睡了。

          另外,小儿如有某种疾病,也可导致睡眠不安,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佝偻病:患这种病的小儿多汗、烦躁、易惊、经常在夜间哭闹不休。这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平时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等。

          (2) 肠痉挛:如果小儿在夜间突然哭闹、挣扎或翻滚、面色苍白,不让别人触按腹部,哭闹时发时止,肚子不胀,摸不到包块,也没有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这可能是肠痉挛的表现。可以轻轻按摩腹部,严重时给予颠茄口服,缓解痉挛,平时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生冷饮食。如果小儿有上述阵发性腹痛并伴呕吐、大便象果酱样,腹部可以摸到包块,那么切不可延误病机,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

          (3) 蛲虫病:如果小儿在入睡1~2小时或突然哭闹不安并搔抓肛门,家长应在灯下仔细观察,如在肛门周围见到白色线头样的小虫在活动,这就是患了蛲虫病,除用驱虫药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吮手指,不穿开裆裤,被褥玩具要经常晾晒,以防自身再感染。



          在享受抚养婴儿一天天长大的天伦之乐时,常常会让心爱的婴儿半夜哭吵,搅得爸妈既心疼又烦恼,有什么办法让婴儿半夜不哭吵呢?

            婴儿在出生的头3个月,因食量少、餐数多、睡眠周期短等,使婴儿具有睡眠时间短、频繁小睡的特点,很少连续睡眠超过4个小时,白天、夜间没有太大区别。3~6个月开始,婴儿睡眠进入稳定期,夜间可以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中间醒来1~2次。可是也有的婴儿晚上睡觉总是哭吵,闹得年轻父母们疲惫不堪。到底有哪些原因会让婴儿哭闹不止呢?

            一、长牙期的疼痛

            提醒您要注意的是,婴儿从5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长全,婴儿会有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而哭吵。注意观察婴儿的脸颊、下巴,如果有明显的口水红疹、牙龈肿大、触痛及轻微发烧等,就要考虑是否有长牙疼痛困扰着婴儿。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缓解婴儿的不适。待婴儿牙齿长出后,睡眠会自然好转。

            二、憋尿而哭吵

            有的婴儿,尤其是男婴儿,因憋了尿,膀胱饱满的刺激使婴儿感到不适,于是婴儿就会表现为睡觉不踏实、来回翻身、伴哭吵。解尿后,婴儿就会继续安静地睡觉。不要在婴儿临睡前半小时给婴儿进乳、水太多,否则,入眠后半小时~2小时之间,婴儿会解尿3~4次。如果您掌握了婴儿解尿的时间规律,也可以主动在一定时间,提前给婴儿换尿布或把尿,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婴儿因排尿引起的哭吵。

            三、婴儿的鼻塞

            有经验的妈妈会发现,婴儿常会出现吃奶时的鼻塞,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贝,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婴儿。婴儿鼻腔中有很大的鼻痂,会使鼻腔阻塞,迫使婴儿用嘴呼吸。这样,干燥的空气刺激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适,就会引起婴儿突然大哭。要学会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软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后,婴儿才能顺利地吸吮,继续安然入眠。

            四、注意夜间温度

            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太热或太冷,或穿的、盖的过多,使婴儿在睡眠中烦躁或把被子蹬掉,继而感觉寒冷,也会导致婴儿出现哭吵。

          五、空气中的刺激物

            卧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婴儿的呼吸道发生过敏、阻塞,因而发生哭吵。刺激物可来源于香烟味、痱子粉、驱蚊花露水、油漆等。

            六、噪音

            当婴儿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处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的过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声音,均可以惊醒婴儿,引起大哭大闹。

            七、感冒

            患感冒的婴儿半夜容易醒来哭吵。因为感冒可造成婴儿的呼吸道阻塞及全身的不适,应对症处理,尽快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这时多给婴儿喝热水,喝新鲜果汁,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减轻鼻堵的药物。侧卧的睡眠方式,更适合感冒的婴儿。

            八、发热

            婴儿在发烧时,会不断哭闹。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解热的方法或解热剂,给婴儿尽早的解热,进行降温护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九、患有肠道疾病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经常会因吃引起婴儿过敏或腹部不适的食物,婴儿就会在夜间焦躁不安,甚至哭闹。此时要注意婴儿的腹部会不会有胀气,包块,拒按,大便的情况。如果有父母应立即带婴儿去医院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专题推荐:妈咪医生阻断婴儿腹泻有技巧

            十、突然的母子分离

            由于妈妈或看护人的突然离别、更换,造成婴儿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焦虑情绪,就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且在白天很黏人。对于这种婴儿,监护人需多拍拍、抱抱,亲切地小声说话安抚婴儿,使婴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十一、父母、照顾者的情绪变化

            如果是与婴儿接触最亲密的人,尤其是妈妈,情绪不稳定,比如生气、沮丧、失眠、紧张和焦虑等,往往也容易“传染”给婴儿;如果有家庭关系变故、人员之间冲突或者搬家等情况,都会使孩子处于情绪紧张状态,因而哭吵。希望所有看护婴儿的人,爱护婴儿,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变化“接种”给还不懂事的小婴儿,影响婴儿一生的心理发育。

            十二、过分的活动

            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抑制功能较弱。所以如果白天受到过强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有过过于激烈的活动,都会使婴儿在睡眠时,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发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闹,似做噩梦一般。所以,注意在睡前不要让婴儿让活动过多,使大脑兴奋性过高,以保证婴儿有一个好的睡眠


          1、饥饿
          多见于新生儿和三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
          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

          2、缺钙
          缺钙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数MM都会考虑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固簟?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B、补VD:每日400-800IU

          3、太热
          现在的宝宝穿盖多半是偏热的。其实小宝宝凉一点没有关系,太热会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温挺高,又穿着睡袋,再盖上小被子,宝宝自身散热能力差,会感到热而醒来。这时只要减少穿盖即可解决。

          4、腹胀
          1岁以内的婴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积食的宝宝可用点小中药治疗。

          5、尿湿、想尿尿
          因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不安稳。细心的MM观察一下,对症处理,就会解决。

          6、白天太兴奋或环境的变化
          稍大点的宝宝的睡眠不安也可与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出门、睡眠规律改变、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比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7、出牙或身体不适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见出牙还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判断。

          二、内在因素
          小儿的内在因素对睡眠也有影响: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调查表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这种宝宝相对睡眠好的宝宝,性格可能更趋向活跃、外向、敏感。

          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儿和幼儿同样,可能深睡和浅睡的交替时间更短一些,约2-3小时交换一次。大人和许多睡整夜觉的宝宝,在浅度睡眠到来时,可以较好地自我调整,重新进入深度睡眠。而也有许多小宝宝甚至许多大人,无法自我调整入睡,所以就从浅度睡眠中醒来。
          许多正在吃母乳的宝宝,无法自我调整,心理渴望爱抚,妈妈的乳房无疑是她最大的安慰。当然,有时抱睡、边走边摇等也会有效。尤其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大脑皮层活跃,宝宝越长大越容易无法自我调整。这就是宝宝在四、五个月之后反而睡觉比小时候还要差、醒的次数还要多的原因。

          2008-05-26 18:12:53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的睡眠远远比成人要多。
            新生儿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湿的时候醒着以外,几乎都在睡眠。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大脑容易疲劳,多睡眠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 初生 20 九个月 14-15 二岁 12.5 七岁 11
            两个月 16-18 十二个月 13-14 三岁 12 七岁以上 9-10
            四个月 15-16 十五个月 13 五岁 11.5

            怎样观察小儿的睡眠?
            不同月龄的小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下不同月龄小儿应睡眠时间及如何观察小儿睡眠。
            (1)新生儿:一昼夜要有20小时为睡眠时间,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正确。
            (2)2~3个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为睡眠时间,约18小时,观察同上。
            (3)4~6个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约需2小时,共约6小时,观察同上。
            (4)7~12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时左右,共约4小时,观察同上。
            (5)13~18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约1.5~2小时,共约3~4小时,观察同上。
            (6)19~24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外,还要观察是否闭眼,睡得是否安静,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等。
            (7)25~30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正确与否,还需看安静入睡否及醒后经成人提醒能否安静躺着,不影响别人,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及醒后精神是否饱满愉快等。
            (8)31~36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还要看是否主动躺好,是否安静入睡,醒后能否静卧、不哭不闹等。
            (9)4岁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观察内容同上,同时成人应经常注意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吃手,吃被子角、蒙头睡等,对睡眠不安的要仔细进行观察,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处理。
            通过仔细地观察婴幼儿睡眠状态,可以了解婴幼儿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婴幼儿的睡眠是入睡后安静,呼吸轻而匀,头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时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现下列睡眠异常现象,则往往是病患潜伏或发病的征兆:
            (1)睡眠不实,时而哭闹乱动,睡眠不沉。
            (2)全身皮肤干燥发烫,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超过正常次数。
            (3)入睡后不安宁,头部多汗(湿了枕头),时常哭闹不安,摇头抓耳,睡眠易醒。睡后时有出现痛苦难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这些婴儿应去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并给予治疗。
            有些小儿睡眠的异常现象是由于白天兴奋过度或饮食过量所致。有的异常如突然滚动或哭闹,则是排尿的表示。对这些现象可有针对性地处理。每个小孩有其独自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表现,应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



            要睡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要定时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点喂(21:00-22:00)。吃饱后夜里尽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换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单独睡,不要和母亲合睡,这样空气新鲜,孩子也不致因为母亲离去而睡不着(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亲睡得过沉,合睡有时会把孩子压着,甚至压死,单独睡就不会发生这种意外。
            孩子盖的被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闹孩子或随便吓唬孩子,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也不要养成抱在怀中抖动,拍背或含着奶头才入睡的坏习惯,应该放在床上让孩子自己睡。

            怎样哄婴幼儿睡觉?
            夜间婴幼儿入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睡前玩个不停,想睡时,一躺到妈妈怀里就睡着了。有的睡前要吃奶,临睡时还要吮着空奶瓶。有的小儿按规定的时间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后则折腾好久才可入睡。那么,如何让婴幼儿按时入睡呢?
            (1)若小儿在睡前精力充沛,不愿早睡,那么白天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他的活动量,让他玩得有点疲劳,但在入睡前则应让他静下来,不要过分兴奋,这样就有利于入睡。
            (2)睡前不给婴儿吃得过饱或过少,以免因胃肠不适或饥饿而影响睡眠。也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使小儿睡前保持情绪安定,防止过度兴奋。上床后,不应给予玩具,以免小儿因贪玩而不肯入睡。
            (3)对于半夜醒来的小儿,如果吃母奶能睡着,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静入睡。这不必担心会养成不良习惯。因随着幼儿的长大,半夜醒来吃奶的习惯会渐渐消失。
            (4)幼儿多数喜欢妈妈陪他一起上床入睡。这样孩子会十分安心、愉快;在妈妈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稳稳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养成从小抱着入睡的习惯。要培养成1岁时愿意自己躺下入睡,2岁时能按时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岁后能自己上床盖被,醒后下床穿上拖鞋。

            婴幼儿睡觉易醒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父母都对宝宝的睡眠十分关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婴幼儿特别容易于睡眠中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易兴奋,稍有外来的刺激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进食过饱: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妈妈不管孩子饿不饿,睡前总要给加餐点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吃奶的婴儿,有些妈妈习惯于喂着母乳伴宝宝入睡,结果导致孩子睡时食奶过量,腹胀易醒,醒后年轻的母亲却又立即用奶去安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小孩肠寄生虫病是幼儿睡觉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寄生虫病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等症状,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觉易醒。
            (4)环境因素:小孩在睡觉时,室内光线过强,家人在看电视及大声谈话说笑均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小儿夜间易踢被子,或被子盖得太厚太重,这都会造成孩子睡觉时过冷或过热,引起幼儿烦躁不安、手脚乱动,这亦是睡觉易醒的常见原因。
            (5)兴奋过度:有的幼儿白天或睡前游戏玩耍过度,或听了、看了惊险故事、电视。常可造成幼儿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智力发育较好较快的孩子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常可在梦中惊醒。

            哪些因素影响小儿睡眠?
            影响小儿睡眠常见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等。
            (3)小儿对梦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惧心理而影响睡眠。
            (4)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蛲虫病,每晚蛲虫爬出肛门造成瘙痒,影响入睡。
            (5)饥饱不适,被褥过暖,过厚,使小儿身体产热难以散发,或盖被过少,使小儿受凉。
            (6)大一点的小儿睡眠不好,常与生活习惯改变和情绪的变化有关。例如睡眠场所的变化,或睡前听了怪诞的故事或看了惊险的电影,以致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
            (7)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如何安排幼儿白天睡觉?
            宝宝长到1周岁以后,会对周围的环境兴趣增加,学说话,还会做许多简单地动作,如“再见”、“谢谢”等,确实讨人喜欢。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越来越贪玩,白天难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让奶奶抱着、拍着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生后1个月的小儿除吃奶外,其余时间都是睡眠,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1岁之内白天睡2~3次,1~2岁白天睡1~2次,2岁以后睡1次即可。如果小儿的睡眠不足,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还会影响小儿的长高。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安排宝宝的白天的睡觉呢?
            (1)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睡觉的房间要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间里大声谈话,要保持安静。
            (2)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白天独睡的习惯。在安排宝宝入睡前半小时,要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并和宝宝一起来到床前,将睡觉用的被褥准备好、并注意训练1岁以内宝宝到睡觉时愿意自己躺下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培养2岁的宝宝能自动按时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着入睡。3岁以后能自己上床盖被睡觉,不需父母照管。有条件的最好与父母分床,让宝宝独睡小床上,较大的幼儿可睡在另一房间。
            (3)睡觉时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也不要摇晃宝宝或轻拍其身体,更不要讲紧张、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声唱一些催眠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入睡。
            (4)白天睡觉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效果。一般以1小时到2小时为宜。



            为什么小儿爱踢被子,如何防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从睡眠谈起。
            睡眠的目的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熟睡以后,人体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外界的轻微刺激(例如走路、开门、关灯、谈话声音等)都不能传入大脑,人体暂时失去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整个身心都得到休息。但是,在刚入睡还没有完全睡熟或刚要醒来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局部的抑制状态,即大脑皮质的另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兴奋状态,只要外界稍有刺激,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兴奋后极易泛化,当外界条件稍有改变时,如白天小孩玩得过于兴奋、睡前家长过分逗引小儿、睡时被子盖得太厚、睡时衣服穿得太多、睡眠姿势不佳、患有疾病等,均可引起小儿睡眠不安、踢被子、讲梦话、哭吵等。
            那么,如何防止小儿踢被子呢?
            首先,睡眠时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尽量少穿衣裤,更不要以衣代被。否则,机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困难,小儿闷热难受,出汗较多,怎会睡得好呢?他就不得不采取“行动”把被子踢开。目前衣料种类繁多,一些家长喜欢用化纤面料给孩子做衣服,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化纤类衣料透气性差,不利机体散热。我们主张用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棉织物给孩子(特别是婴儿)做衣服,被子也应选用轻而不厚的。
            其次,在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不要恐吓小孩,不讲恐惧故事,不看惊险电影或电视,白天也不要玩得过于疲劳。否则,小孩睡着后,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讲梦话等睡眠不安的情况。
            再则,要培养良好的睡眠姿势。头面部不要蒙在被子里,手不要放在胸前,最好让小孩向右侧睡。
            另外,有些疾病也是引起小儿踢被、睡眠不安的原因,如蛲虫病。因为蛲虫喜欢在晚上活动,当小儿入睡后,肛门括约肌放松,蛲虫便从肛门口爬出,在会阴、肛门周围产卵。蛲虫爬行的刺激,小儿可感到肛门口奇痒,常常迷迷糊糊用手去抓,有的甚至踢被,大哭大闹。家长不妨留意观察小儿肛门附近,如找到像一小段棉纱线样的小虫爬行,那便是蛲虫,应请医生诊治。
            如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自行设计一个小睡袋,把小儿放在睡袋里。这样,家长可以安心休息,不必再担心小儿踢被子后着凉感冒。



            小孩子睡觉时,都有一个坏习惯———喜欢踢被子。有时候一整夜要为孩子盖被几十次,严重影响了父母的正常休息。每年冬季更令父母不安,生怕小儿因踢被后着凉感冒。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牵在此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

            取一米长的橡皮筋(或松紧带),缝在棉被上端的两侧,缝制宽度与枕头相同,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床头螺丝扣上。这样小孩睡着后,翻身依旧自如。即使将被子踢开,由于橡皮筋的弹性作用,棉被马上又回复原位,重新盖在小孩身上。年轻的父母们不妨一试。


            不少宝宝站不会站,走不能走,但是,晚上踢起被子倒是动作干净利落。而1~2岁的宝宝,运动机能已经发育,踢起身上的被子更是没商量。
            上海桃浦新村幼儿园亲子班的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宝宝好像孙悟空转世,晚上明明是头朝西睡下,早上起床,宝宝已经是180°的大调头,被子全压身下。这样能不感冒?她和老公只能夜里轮流“值班”,时不时地起来给儿子盖被子。好辛苦!

            宝宝为什么踢被子?

            ¡ 白天玩得太厉害了,或者临睡前玩了刺激的游戏之类,睡觉也不肯安宁喽;

            ¡ 晚饭蛋白质吃得过多,食物太腻太油,肠胃负担重,不舒服,孩子就睡不安稳了,不断翻身。

            ¡ 盖得太热太重。

            ¡ 有的宝宝天生睡相不佳。

            ¡ 宝宝的床太大。



            妈妈的误区1——让宝宝穿衣睡觉。

            “就算宝宝踢光被子,也还有衣服保护着,就不怕他着凉了。”大多数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一位儿保医生曾告诉我,最厉害的一位妈妈竟让宝宝穿3件毛衣睡觉。

            上海市儿童医院前院长孙惠女士,是我国著名儿科护理专家,曾长期担任该院的儿科护理部主任,她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说:

            “对待宝宝踢被子,妈妈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让宝宝穿衣睡觉。据我的观察,越是让孩子穿衣睡,孩子越要踢被子,太热、不舒服是宝宝踢被子的第1原因。”

            你想,且不说冷热,穿这么多衣服睡觉多不舒服,宝宝不会述说,只能本能地动来扭去,衣服是扭不掉的,倒把被子蹬掉!

            穿衣睡觉不符合科学,弊端多多——

            1. 非常不舒服,孩子会睡不安稳,不信的话,妈妈自己穿上睡一晚试试。

            2. 穿厚衣、紧身衣、不合体的衣服睡觉,会影响血液循环,身体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宝宝的发育。

            3. 容易使皮肤的抵抗力减弱,增加感染皮肤病和感冒的机会!

            4. 不利于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关键词:应该让宝宝脱衣睡觉。



            妈妈的误区2——被子盖太多,温度过热。

            怕宝宝着凉,妈妈的心理状态总是宁可给孩子盖厚一点、盖暖一点。少盖会冒着凉的风险,妈妈不敢。而实际上,恰恰是因为被子又热又重,宝宝才踢被子。

            中福会托儿所的沈一平老师,多年带寄宿制小班,对婴幼儿睡眠问题颇有研究心得,富有实际经验,她认为:

            “孩子晚上踢被子的主要原因是太热。”

            在中福会托儿所,寄宿制班的孩子们晚上踢被子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老师都是根据季节气温决定孩子盖被的厚薄。在中福会托儿所,冬季晚上的室温一般保持在15℃左右,孩子们盖1条中厚被子,加1条薄的晴纶小被。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还开着窗。

            不过,同样的被子、同样的室温,班上有2的孩子却还是要踢被子,老师手一摸,发现孩子满头是汗。这2个孩子白天也比其他孩子穿得少,容易出汗,原来他们是属于那种特别怕热的孩子。晚上就让他们比其他孩子盖得更少,问题马上解决,踢被子的情况不再发生了。

            关键词:太热是孩子踢被子的主要原因。



            不妨参考一下其他妈咪的心得

            上海和田路王旭(宝宝3岁):大被窝套小被窝

            我是老辈传授的经验。让宝宝睡在我身边!为了避免不卫生,我用一条小薄被子给宝宝准备一个小被窝,再盖我的大被子。和我睡在一起,宝宝一有风吹草低,我马上知道,照料起来很方便。

            上海建德花园钟蜜(宝宝2岁):开空调睡

            我的办法很简单,晚上开空调睡觉。屋子暖和,宝宝盖不盖被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也有另外的麻烦,空气太干燥了,宝宝大便成问题。无奈之下,我只能再开一个增湿机,平时注意给宝宝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家人老是拿这事讽刺我,可是,我觉得,只要大人孩子能睡安稳,别的也顾不多了。

            上海永嘉路黄翎纹(宝宝5岁):大人宝宝睡一个被窝

            惭愧,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让宝宝和我睡一个被窝。省事,简单,还其乐融融。2岁以后孩子很自然就自己睡了。现在孩子大了,好像也没有因此而变得粘人,老师也夸她挺独立的。

            上海宜山路庄晓娴(宝宝2岁):小床边塞枕头

            先声明,这不是我的发明,是同事教我的。在宝宝的小床边放上1~2个枕头,一来宝宝不能在里面打转翻跟斗,不容易踢掉被子,二来就算踢了被子,还有一层保护,不至于太冷。另外,宝宝的小床最好紧靠着妈妈。



            专家推荐:给爱踢被子的宝宝用睡袋!

            选择或自制宝宝睡袋的要诀——

            ¡ 宝宝睡着舒服,能舒展双手;

            ¡ 大人照料方便,上下要有开口;

            ¡ 面料轻软,宽松适当,翻身自如;

            ¡ 避免过厚,薄睡袋外加1条薄被子比较合适。



            市售宝宝睡袋的种类

            1. 脱卸式:袖子可拆,随时改装成背心式睡袋以适应各种睡眠习惯的宝宝使用。

            2. 背心式:符合宝宝的心理和习惯,能让宝宝舒展双手,同时保护了腹部。

            3. 前开拉链:领口有很细致的小护垫,避免拉链小扣接触皮肤引起不适。



            一直以为自己对宝宝无以复加的细致和关爱,可以让他始终健康无疾。六个月之前,他也确实令我满意甚至得意,从未有过什么大大小小的病痛。但六个月之后,烦恼来了。自满六个月起,先是旷日持久的感冒咳嗽,还未痊愈,又是幼儿急疹高烧,再过一个月,感冒又来了。虽然这几次病都不算严重,都在我的对症下药和家庭护理下康复了,没有去医院忍受针扎之苦。但到了最后一次感冒时,我也是很沮丧甚至灰心了。为什么如此精心护理、小心翼翼,他依然小病不断?
            从八个月感冒之后,在灰心之余,我也反省自己。于是,调整了部分日常护理方式。我想这些调整可能的确有效。自八个月至现在,宝宝10个多月了,没有再发生过以往一个月至少要出现1-2次的感冒之类的状况。

            在此,对于如何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尽力地去减少感冒的次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生过病而洋洋自得地认为宝宝的抵抗力很强,也不要以为自已坚持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宝宝不生病。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彻底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并不能因为这个而怪罪母乳。要相信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只是个体差异和护理方法不同而已。你要想一想,如果你的宝宝不吃母乳,也许得病的几率会更高。话题扯远了。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以往不会生病的情况,现在可不一定,千万不能大意。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二、少穿衣、少盖被

            其实我在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

            宝宝奶奶家暖气很热,室温在22度以上,中午更高。前几个月刚来奶奶家,一直穿着保暖内衣裤,有时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宝宝经常手心热热的。宝宝爷爷奶奶就怕冻到孙子,有时抱着还会拿个小褥子裹一裹呢。晚上睡觉,宝宝奶奶给做了棉睡袋,柔软暖和,可怜宝宝睡前总是满头汗呵。在我的请求下,又改做了一个薄棉的,好歹不太出汗了,但我估计还是比较“温暖”。就是这几个月,宝宝频繁生病。

            八个月之后,我坚决去掉了宝宝身上的保暖衣。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一个薄马甲。当然,刚睡醒时,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等活动开了暖和了再去掉。(刚睡醒时宝宝身体热量少,这时要特别注意宝宝不要着凉)到中午阳光明媚时,会连马甲也去掉。只穿一件单衫的宝宝,无比利索,小手渐渐变得温润、潮湿。这才是健康的体温表现。

            晚上睡觉,我也忍痛摒弃了那件柔软的薄棉睡袋,改为一套春秋衣裤。原来盖在身上的薄棉褥子也改成了毛巾被。宝宝睡觉时的汗消失了,睡眠也踏实了许多。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MM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的。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又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三、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妈妈的,都是无比疼爱宝宝的,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让宝宝都吃尽。我也一样走入了这个误区。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吃得渐渐多起来。我也生怕自己的宝宝少吃到哪样美食,担心缺乏哪种营养。每天努力地为他安排着各种各样的食谱,各种各样的营养搭配。这种方式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但关键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回想宝宝在前几月的饮食,吃饭总量是偏多的。因为他不爱喝奶粉,我总担心他缺营养,想方设法想让他多吃点,尤其是荤菜。宝宝倒也好喂,食欲还不错,一般给他准备的饭都可以喂下去。有一段时间他吃三顿饭,每一顿都是大半碗稠粥或面条,再加上好几种鱼/虾/肉/肝/蔬菜等,还一定要用小勺每天灌他300CC以上的奶粉(他同时还吃母乳)。现在想来那时真是鬼迷心窍了,才七八个月的孩子,要给他那么多东西吃,身体负担能不重吗?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依然是三顿辅食,但我已经把量大大减少了。在保证各种营养种类的前提下,我时刻告诫自己:宁愿少吃,不能多吃。每顿饭都严格控制,稠的食物不可超过半小碗,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荤菜类少吃,坚决不超过1大匙,哪天感觉他消化不太好时就不吃。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即易消化,还保证了营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宝宝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得到了休息,最近明显感觉到他的食欲大大增强。每次无论吃什么饭都会急得吱哇叫,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抢食物和小勺往嘴里塞。这在以前是很少有过的。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防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确是多少代人抚育儿女流传下来的真理啊。

            四、水是健康之源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奶,也算水了。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喝水当然最好的是白开水,但许多宝宝可能根本不接受白开水。宝宝也不爱喝,但他喜欢喝果汁。我的方法就是给他喝果汁加水,开始1比1,后来越兑越淡,果汁越来越少,几乎接近白开水了。现在,他已经养成了喝水的习惯,到时会主动想喝,而且也可以喝点白开水了。每天我也会煮点梨水给他喝,放上一两粒川贝和红枣。小婴儿的体质一般是偏热型,容易上火,经常喝点梨水,润肺祛火,也算是起到保健作用吧。

            对于拒不喝水的宝宝,一定不可以一直顺着他,要想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小宝宝的习惯是靠家长来培养的,如果他10个月时不喝水,那到一岁他也不喝,到两岁、三岁,如果一直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最近两个月,我给宝宝喝水的量较以往更大一些,每天一般在250CC以上。他的尿量、汗量比以往大了,感觉体内原有的郁热慢慢散出,我想这也是抵抗力增强、少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小婴儿肾脏功能发育不全,往往由于喂养不当肾脏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喝水也是增强肾脏功能、滤出毒素的重要手段。身体代谢系统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随之良好运转。

            五、有生病苗头时抓紧采取措施,细心护理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宝宝有生病前兆或迹象时,妈妈如果能细心观察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避免生病的。

            比如宝宝开始流清鼻涕。这明显是感冒的前兆。如果刚开始流一点时就能够发现它,肯定要比流了一天才知道要好得多。宝宝经常会打喷嚏。其实小宝宝受到空气纤尘刺激时也会打喷嚏,不一定都是感冒了。我会密切注意他有没有打出鼻涕。如果没有,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有,哪怕一点,也要注意了。

            喝葱白煮水是在宝宝刚开始流鼻涕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曾在有的妈妈论坛看到宝宝喝了葱白煮水一天,就不流鼻涕了,当然感冒也就终止了的情况。煮法很简单,就是用大葱根部的一段葱白,约手指头那么长即可,加水煮约半小时,成300CC左右。可放冰糖调味。

            如果有点轻微的咳嗽迹象时,川贝梨水或川贝蒸梨都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法。在病还未发起时,抓紧多喝点梨水,一般会有明显的效果。

            如果还怕感冒还怕咳嗽,不妨两种水一起煮。我通常就是在川贝梨水中放上一段葱白,还可以加上块萝卜,既能预防感冒,还有营养呢。

            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想控制病情发展,喝的水一定要够量,一般每天要在300CC以上才会有效果。如果宝宝已经有明显的病状了,这时不妨试试在两小时内让他喝水100CC以上,可能会有截断病情的奇效。二是不管葱白水也好,川贝梨水也好,都是保健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在病还未发起之前是有效的,一旦病情发展,仅靠这些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必须配合药物治疗或及时去医院,以免贻误病情。

            再比如宝宝某一天的大便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内有未化之物,或宝宝的舌苔突然变得白厚,这都是宝宝消化系统运转不正常的信号。这时要给宝宝的食物减量,尽量喂食易消化吸收的东西,比如水果、蔬菜、蛋羹和米汤等。不要怕宝宝营养不全面继续喂许多的肉鱼虾等。要知道一天两天少吃点东西是绝对影响不到宝宝的营养的,反而会减轻他的肠胃负担,提高免疫力,对健康有益无害。

            通常我在感觉宝宝消化不太好、舌苔厚时,会适时喂他两次王氏保赤丸,健脾祛滞。或喂点金双歧、乳酸菌素片之类,增强消化能力。当然喂食酸奶也是改善消化不良的一个好方法。

            宝宝消化不太好时,容易积食,积食的宝宝抵抗力会下降砸皇芰咕腿菀赘忻啊K栽谟邢涣嫉亩四呤保鸵厥铀扇〈胧肥悼梢杂行Х乐股 ?/p>

            六、增加宝宝的户外户内活动

            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的好处是妈妈们都知道的。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毋庸赘述,户内活动也同样重要。相比而言,宝宝在家的时间还是要比在外的时间长一些。一定注意让宝宝多多活动,比如爬行、走路、蹦跳等,不要总让他坐着玩。尤其每次吃完饭,稍稳定半个小时之后,最好让宝宝活动活动。宝宝的活动量大了,身体得到锻炼,不仅食欲和消化好起来,连喝水也会比以前增多。宝宝活动之前,要注意给他减减衣服,即使这样宝宝活动之后也通常会满头大汗,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正常出汗排泄对他的健康是有益的。

            结语

            想到的和体会比较深的就这几点了,当然还有许多避免生病的注意事项,比如出汗后不要吹风啊,睡觉时不要着凉等等,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护理常识了,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还要告诉各位妈妈的是,不要对小宝宝的生病太紧张。即使我们百般精心护理,小孩子也总要生病的,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也是自身免疫系统完善和提高的一个标志。妈妈的心都是柔软无比的,宝宝生病时的焦急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要学习的,就是用轻松一点的心态去对待宝宝的病痛,积极地照顾他、治疗他。要知道,宝宝很快就会恢复到从前的健康、活泼、可 爱

            2008-05-26 18:13:55

              avatar of Lynner

              Lynner

              历史

              我宝宝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候有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夜间都不睡觉的,就我和我妈两个轮流抱着,真的是好辛苦的.后来我看到网上说开灯睡对宝宝不好的,我就把灯关了,而且她哭我也要隔满三四个小时给她喝奶,没几天她晚上睡觉就正常了.不过白天也是基本上不睡的时间多

              2008-05-26 18:21:10

                avatar of 亲亲皓然

                亲亲皓然

                历史

                我家宝宝小的时候也是这样,晚上还可以,白天根本不睡,抱着他会睡会,那时候我就和我妈轮流抱着他睡,真的累死了,我也问过医生,这么点小孩晨8点钟起的,晚上9点多才睡,怎么行?医生说宝宝之间个体差异不一样,他不一定非要和别的宝宝一样整天睡,不过我家宝宝在4个月时就好了,开始白天有睡觉了

                2008-05-26 18:25:10

                  avatar of LOVEBAOBAOLI

                  LOVEBAOBAOLI

                  历史

                  呵呵,我家宝宝和你宝宝差不多大,白天也不睡觉。后来我让他白天一个劲的玩,玩累了自然会睡的,有时候他自己玩,有时候要大人陪着玩。白天一定要让他吃饱,吃饱后放到床上,开始他会哭的,但你千万不要抱,你在边上陪他玩玩具,放点音乐给他听,时间长了,他也会累的。也会睡的,另外天气热,不要给他多穿衣服,一般比大人多一件就行了。另外,我还支持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给他洗个澡,然后给他吃奶,这样他睡得会时间长一些。我也问过专家了,说宝宝白天不睡也没有关系,关键是看他的精神是不是好的。要是白玩的很起劲,劲头足足的,就没什么。不睡就不睡,每个小孩子的都不一样的。不用担心。

                  2008-05-26 18:35:14

                    avatar of laurelliu

                    laurelliu

                    历史

                    会不会缺钙,要多晒晒太阳,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如果是人工要补点鱼肝油

                    2008-05-26 19:23:03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先要明确宝宝为什么爱哭!!!知道了才好了解!!

                      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宝宝为什么哭,以及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

                      饥饿,是宝宝哭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中间有换气的间隔时间,渐渐急促。一般来说,做母亲的对这种哭声都比较敏感,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母亲,她乳房中的乳汁也差不多涨满了。当宝宝感到饥饿时,应适时喂奶,消除他的饥饿感,使宝宝不再啼哭。

                      不舒服,是宝宝哭的普遍原因。宝宝明显感觉不舒服的是尿布湿了,“哎呀,真难受,快给我换换吧!”宝宝用哭声通报着。宝宝的皮肤十分敏感,如果尿布湿了,他就会感到不舒服而大声啼哭。这时,父母应及时替他更换尿布,使宝宝感到舒服而停止哭声。

                      太冷或太热,也会使宝宝感到不适应,他会用哭声来表示。这时,父母就要用手摸摸宝宝的腹部,如果其腹部发凉,说明宝宝感到冷了,要赶紧添加衣服;如果宝宝面色发红,烦躁不安,则表明宝宝太热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用温水给宝宝洗浴等。

                      宝宝痛苦地哭,多为消化不良、腹胀等原因。在进食过程中,宝宝往往会吞咽下许多空气,这是引起他腹胀的原因之一。这种哭往往来得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是较长时间的屏息,接着又是一声大哭。这时,父母要想办法让宝宝打出嗝来,他才会觉得好受一些。打嗝是常见的现象,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帮助他:其一,可以将婴儿放在你的肩上,轻拍他的后背;其二,可以将婴儿整个放在你的膝盖上,捧起他的头,轻拍他的后背。宝宝舒服了就会停止啼哭。

                      宝宝因情绪不良而哭。宝宝有时也会感到寂寞,通过哭来宣泄。这种哭声一般是在无声无息中开始的,常常是由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这只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把他抱起来。父母应经常与宝宝玩耍和交流,唱歌、讲故事给他听,和他一起玩一些轻软的玩具,来消除宝宝由于寂寞而引起的哭。

                      宝宝在睡觉前或快睡醒时哼哼卿卿地哭。这时,宝宝的哭声不太大,有规律,比较缠绵,甚至有些不安。稍大点儿的婴儿常常会用手揉眼睛、鼻子,或者哭哭停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闹瞌睡。如果是他累了,就让他做一些缓慢的或有节奏的运动,或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如果是他睡醒了,父母不要见他一哭就抱,可以轻轻拍拍他,给他哼哼歌,让他感到安慰,慢慢地他就不哭了。

                      宝宝为爱与交往的需要而哭。对于婴儿来说,物质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神上的营养。宝宝整天躺在床上无人理睬,缺少温暖,也会引起他烦躁不安的哭声。这时,父母要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给宝宝以关注、亲吻、爱抚,可拍一拍、抱一抱他。通常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把宝宝抱起来,放在你的左胸处,以便让他能听到你的心跳。也可以在给宝宝洗澡、擦油时,轻轻地哼歌,抚摸他,给他以精神上的满足。




                      宝宝多久哭一次,哭多长时间,取决于父母的理解力和判断的准确性,即大人对宝宝发出的信号是如何反应的,是否理解了宝宝的“诉说”。

                      初为父母,尤其是那些大咧咧的年轻父母,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宝宝哭闹的原因。

                      喂奶了,换了尿布,帮他打嗝儿,甚至抱着他了,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可是,宝宝还是哭个不停。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多数父母都害怕宝宝哭,把宝宝哭泣当作心烦的事。育儿专家提醒说:

                      * 你一定要记住,哭泣是宝宝向大人提要求、进行交流的唯一方式,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 宝宝多久哭一次,哭多长时间,取决于父母的理解力和判断的准确性,即你对宝宝的要求是如何反应的,对宝宝的哭泣是怎样理解的。

                      由此看来,宝宝哭个没完,该责问的倒是父母自己:是不是我没有弄明白宝宝的“诉说”,我为什么不能弄清楚宝宝啼哭的真正原因。的确,有的宝宝成为“爱哭鬼”,原因就在父母身上。最常见的有——

                      * 不能控制饮食的量,让宝宝饿着,或是吃太多;

                      * 宝宝想一个人安静地呆着,大人却只顾自己的快乐,抱他逗他。


                      事实上,健康宝宝持续性的哭泣是可以避免的。照料宝宝中的不少细节和方法都有助于控制他的哭闹。最重要的是从小建立起一套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进食和睡眠的习惯,大人满足了宝宝所有的基本需求,哭闹就能控制在最低限度。

                      什么是正常的哭泣,什么是过度的哭闹

                      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没有哪一个宝宝会成为“爱哭鬼”。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了,宝宝会很快乐和满足。但就算是最快乐和最满意的宝宝也时不时会哭上几下,这是很正常的。

                      伦敦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

                      初生婴儿平均一天要哭2个小时;6周大的婴儿最能哭,25%的孩子一天有4个钟头要哭哭啼啼,而且40%的啼哭发生在晚上6点~半夜之间。

                      荷兰有一研究者,花了20年的时间研究婴儿,认为:

                      第一年是婴儿神经生长变化期,他们会哭得特别厉害。而神经变化一般在宝宝出生的第5、8、12、15、23、34和42周的时候,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在这些生长期常常显得不太安分、爱哭闹。

                      不少妈妈说:

                      一些宝宝脱衣服的时候会烦躁,一些则在换尿布时不耐烦地尖叫,还有的宝宝临睡时总要哼唧半天才能入睡,不管你怎么抱着哄他。差不多所有的孩子在傍晚时分都会有一段不安分的时间,需要大人特别的关照才能平静下来。


                      这里,要说说父母不正确的照料方式导致孩子哭个不停的种种表现。

                      新生儿常常因为饥饿而哭

                      刚生下来的1~2周,饥饿是宝宝哭闹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哭泣是宝宝因为饥饿向父母发出的最后“通谍”,在这个阶段,父母通常缺少“心领神会”的经验。育儿专家说,简单的办法,是假定宝宝所有的哭泣都是因为饿了,一哭就先给他喂奶。

                      一个母乳喂养的婴儿在饱餐一顿后,能保持2~3个小时不哭,有些孩子可能持续更久。但是,让新生宝宝长时间保持安静不是父母追求的目标,3个小时宝宝没哭,你也得给孩子喂一次奶了。这样不光可以减少宝宝的哭闹,而且还能帮助宝宝调节他的生物钟。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2周大,体重却还没有恢复到出生时的重量,或者体重增加不明显,那么他一个劲儿地哭有可能是由于饥饿。

                      到3周大时,母乳不足是很常见的问题。宝宝很可能会因为饥饿而大声哭这时候,妈妈不能轻易放弃母乳喂养,转而给宝宝添加配方奶。一定要树立哺乳的信心,坚持哺乳。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

                      宝宝的吸吮动作,会刺激妈妈乳房分泌乳汁。每给宝宝授乳一次,妈妈的乳汁就会来得更快,量也更加充足。

                      人工喂养的婴儿,父母较容易从他喝奶的量来判断他是不是饿着了。


                      6个月左右,因为饥饿而烦躁

                      大部分宝宝在4~5个月大的时候,常常表现出食欲旺盛的样子,这时需要考虑添加固体食物了。对于一个快要6个月大的婴儿来说,奶水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营养需求了,他可能会因为饿而变得脾气暴躁起来。父母需要及时给孩子吃固体食物,并且逐步停止半夜的喂食。每天喂奶4次,鼓励孩子慢慢适应吃固体食物。


                      因口渴而哭闹常被大人忽略

                      一般说来,母乳喂养的孩子,是不需要喂水的。但是,在干燥的环境里,譬如,冬季长时间待在暖气足的室内、秋天起风的时节,特别是高温酷暑的夏天,宝宝容易因为口渴而烦躁不安,喂少量的水给孩子没什么不好。给孩子的水一定要是烧开后温水。如果是矿泉水的话,应该是低钠的。

                      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喂一次水就够了,注意避免在喂奶前1小时给孩子喂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胃口。人工喂养的孩子会比母乳喂养的孩子容易口渴,所以,可能需要1天喂几次水。


                      疲劳是宝宝啼哭最常见的原因

                      有些宝宝疲劳了,大人很容易看出来,他们打哈欠,露出犯困的表情。有的孩子却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常常只是啼哭,弓背或踢腿。不少父母常常把宝宝疲劳的哭泣当作饥饿的表示,“你又饿了,喂奶好吗?”

                      如果一个不到6个月的婴儿在睡醒1.5~2个小时后有上述表现,多半是累了。6个以后的孩子能够更长时间保持清醒,但醒了2.5个小时以后,他们肯定也会觉得累的。

                      需要强调的是,父母应该时刻留意宝宝是不是累了,当孩子用哭来表示他的疲倦时,已经是相当累了。

                      就算你的宝宝没有表现出疲劳的迹象,你也最好在宝宝睡觉前留出20分钟让他平静的时间。带宝宝去他的睡房,光线调暗,抱抱他,哼唱儿歌,让他放松。避免说很多话或是太多的眼神交流。一旦孩子看上去完全放松,想睡觉了,就把他放在床上,给孩子10~20分钟的时间自己入睡。不要老是去抱他哄他,舍不得放开他,过多的哄抱只会使孩子更加疲劳而不肯入睡。

                      特别提醒:

                      一个经常过度疲劳的孩子最终会养成一个使父母头痛的坏习惯——他只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才能入睡;而且就算睡着了也不沉。经常如此,可能会引发长期的睡眠问题。


                      过度刺激而哭泣

                      很多专家的文章都强调,适当的激励对婴幼儿成长多么的重要。


                      父母被告知,要随时随地跟自己的宝宝说话,读故事给孩子听;大一点宝宝的父母还被建议,要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给他们买一大堆玩具。所有这些都能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更快乐聪明。

                      然而,年幼的孩子不能活动过度、刺激太多。再重要的活动和刺激都应该配合孩子的吃饭和睡觉时间。如果找不到平衡点,孩子很可能会兴奋过多。过度兴奋的孩子会因为累过头而哭个不停,甚至不肯睡觉。

                      平时要留意宝宝有多少时间是醒着的。白天睡觉前留出至少15分钟,晚上临睡前留出30分钟,让孩子平静下来。床上准备一些帮助孩子醒来或入睡的玩具是不错的主意,质地柔软的玩具让孩子抱着,能帮助他安静,尽快入睡。


                      无聊也是哭泣的理由

                      从出生的第3周起,宝宝醒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他开始变得不太安分了。现在,除了让宝宝吃好睡好,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和交际需要也变得重要起来了。

                      就算是很小的孩子也能从视觉刺激和交际活动中获得快乐,认识世界。与宝宝玩耍的时候,要意识到婴儿的注意力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不要过度刺激他们。同时,鼓励孩子自娱自乐也很重要。宝宝6~8周大时,他们就能高兴地自己和玩具玩上15~20分钟。当然,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家长总应该在场。

                      6个月以内宝宝喜欢的玩具:

                      * 挂在头顶的音乐转盘能让孩子高兴好几个小时。当宝宝目不转睛得盯着移动的挂件时,正是促进了孩子眼部肌肉的发育。

                      * 动物玩具或小丑挂件也最受欢迎。记得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把玩具拿开。

                      * 柔软轻便的拨浪鼓,4个月以上的孩子会很喜欢。

                      * 印有色彩鲜亮的,图形简单的图片孩子也喜欢。

                      宝宝还喜欢听不同种类的音乐,喜欢大人陪他们跳舞等等。

                      6个月以上的婴儿更容易觉得无聊和烦躁。他们不会乖乖地躺在床上超过20分钟。

                      宝宝哭个不停的其他理由

                      紧张和不安:母亲上班后的分离,换了保姆,不喜欢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单独呆在房间里,父母情绪不好等。

                      有便意:许多婴儿,有便意时常常会哼哼唧唧地啼哭。父母会以为这是疼痛和便秘的表现。医生认为,造成婴儿有便意时烦躁是由于直肠太软了,以至于无法给肛门足够的压力,造成排泄困难。当孩子进食固体食物后,哭泣便停止了。

                      各种外在的不适:婴儿因为不舒服而哭的原因有很多。譬如,室温太高,鼻黏膜干燥;被褥和睡衣太厚太重,或者不够暖和;衣服鞋子穿着不舒服。

                      临睡前的哭泣:累极了的孩子在睡觉前会大声地哭叫,可能持续10~30分钟。孩子越是累,哭得越大声,时间越长。每天临睡前留出20分钟让孩子安静下来,加之慢慢延长忽视孩子哭闹的时间,是很有效的方法



                      宝宝为什么哭?

                      年轻的父母往往被宝宝的哭声扰得不知所措,其实,大可不必惊慌。哭是宝宝表达感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他正是通过哭这种语言向爸爸妈妈传递信息的。饿了哭,困了哭,尿布湿了哭,身体不舒服也会哭,宝宝通过哭提醒成人关注他的需要和情绪。只要父母细心观察,悉心体会,很快就会从宝宝哭的声调和表情中得到启示,听懂他的各种哭声。

                      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宝宝为什么哭,以及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

                      饥饿,是宝宝哭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中间有换气的间隔时间,渐渐急促。一般来说,做母亲的对这种哭声都比较敏感,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母亲,她乳房中的乳汁也差不多涨满了。当宝宝感到饥饿时,应适时喂奶,消除他的饥饿感,使宝宝不再啼哭。

                      不舒服,是宝宝哭的普遍原因。宝宝明显感觉不舒服的是尿布湿了,“哎呀,真难受,快给我换换吧!”宝宝用哭声通报着。宝宝的皮肤十分敏感,如果尿布湿了,他就会感到不舒服而大声啼哭。这时,父母应及时替他更换尿布,使宝宝感到舒服而停止哭声。

                      太冷或太热,也会使宝宝感到不适应,他会用哭声来表示。这时,父母就要用手摸摸宝宝的腹部,如果其腹部发凉,说明宝宝感到冷了,要赶紧添加衣服;如果宝宝面色发红,烦躁不安,则表明宝宝太热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用温水给宝宝洗浴等。

                      宝宝痛苦地哭,多为消化不良、腹胀等原因。在进食过程中,宝宝往往会吞咽下许多空气,这是引起他腹胀的原因之一。这种哭往往来得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是较长时间的屏息,接着又是一声大哭。这时,父母要想办法让宝宝打出嗝来,他才会觉得好受一些。打嗝是常见的现象,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帮助他:其一,可以将婴儿放在你的肩上,轻拍他的后背;其二,可以将婴儿整个放在你的膝盖上,捧起他的头,轻拍他的后背。宝宝舒服了就会停止啼哭。

                      宝宝因情绪不良而哭。宝宝有时也会感到寂寞,通过哭来宣泄。这种哭声一般是在无声无息中开始的,常常是由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这只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把他抱起来。父母应经常与宝宝玩耍和交流,唱歌、讲故事给他听,和他一起玩一些轻软的玩具,来消除宝宝由于寂寞而引起的哭。

                      宝宝在睡觉前或快睡醒时哼哼卿卿地哭。这时,宝宝的哭声不太大,有规律,比较缠绵,甚至有些不安。稍大点儿的婴儿常常会用手揉眼睛、鼻子,或者哭哭停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闹瞌睡。如果是他累了,就让他做一些缓慢的或有节奏的运动,或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如果是他睡醒了,父母不要见他一哭就抱,可以轻轻拍拍他,给他哼哼歌,让他感到安慰,慢慢地他就不哭了。

                      宝宝为爱与交往的需要而哭。对于婴儿来说,物质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神上的营养。宝宝整天躺在床上无人理睬,缺少温暖,也会引起他烦躁不安的哭声。这时,父母要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给宝宝以关注、亲吻、爱抚,可拍一拍、抱一抱他。通常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把宝宝抱起来,放在你的左胸处,以便让他能听到你的心跳。也可以在给宝宝洗澡、擦油时,轻轻地哼歌,抚摸他,给他以精神上的满足。



                      哇哇大哭的小宝宝,有时惹人心疼,有时又让人心烦,常常令爸妈摸不着头脑,恨不得宝宝开口说他究竟在哭什么?

                      肚子饿
                      吃饱穿暖,这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宝宝也不例外。尤其是离上一次喂奶的时间超过2、3个小时之后,宝宝就会渐渐有饿的感觉,然后想办法让您知道。仔细听,这时他的哭声会比较强而且有节奏。

                      不舒服
                      不舒服有很多种,尿片湿了不舒服、太热或太冷不舒服、有时流汗衣服包得太紧也不舒服。这时,他的哭声会比较急促但是小声,好像还可以稍微忍受一下。但是,如果你不理他,宝宝也会大声哭闹抗议你。


                      宝宝最怕身体不舒服了,有时呼吸困难、有时感冒发烧或是肠胃不适,都会让宝宝痛、痒、恶心,但是,他却一点也没有抵抗、自我治疗的能力。宝宝会哭得持久而且怪异,尤其是在吃饱之后或是睡前,哭闹几十分钟,有时连带着呼吸的不顺畅,甚至还会有哭不出来的感觉。这时可要赶紧带他上医院检查。

                      怕黑
                      许多研究指出,处于黑暗、孤单时,人的大脑就会传出讯息,让人产生害怕、担心的感觉,并且本能的想要找到依靠,尤其是新生宝宝。宝宝会因此发出哭声,来试探爸爸妈妈是不是在身边、有没有人照顾陪伴。这时,您的回应很重要,即使只是哼哼哈哈、唱个歌、发出一些声音都可以安抚宝宝。

                      不喜欢这感觉
                      大多数专家都说要给宝宝充分的刺激,许多爸妈便开始用力地给宝宝“刺激”。可是别忘了,宝宝也有权利说不。当外在刺激过度时,就变成了宝宝不愉快的经验,比如过强的气味、不习惯的味道、抱得太用力、拉扯手脚的力气太过、触碰的频率太高,宝宝都会抗议。这时,宝宝的哭是渐进式的、然后转头,还会有很委屈的表情呢。

                      我要换个姿势
                      同一个姿势坐太久,我们都会想要转个方向、伸个懒腰。宝宝也有需要。只是,他不会自己动手动脚动身体,于是,用哭声来提醒爸妈,我已经躺了很久了。这样的哭声,不会太大声或是太久,只是哼个声音,你稍微将宝宝摇动一下、换个姿势,就可以让他重新安静下来了、满足地看着您了。

                      喘口气
                      小宝宝还不能熟练运用自己的呼吸道,有时鼻子嘴巴的配合也不那么协调,有些宝宝就会用哭的方式让自己稍微舒缓一下,重新调整呼吸。也就是平日我们会喘一口大大的气一样。

                      哭,是小宝宝和外界沟通的语言。他可能是向您求助、可能是表示抗议,也可能是舒缓自己的不舒服。而且,不同宝宝会有不同的哭声。爸妈能够判别宝宝的哭声,就容易找到应对的适当方法,换句话说,这还需要您用心聆听欣赏宝宝是怎么哭的,然后,就知道自己的宝宝究竟在哭什么了!



                      有的孩子特别爱哭,而且很敏感,容易激动,一点点的小事也会大哭,这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很让人头痛,尤其是发生在男孩身上,研究表明,12岁之前,不管男孩女孩,哭的方式大同小异,12岁以后,则女孩容易哭,这与青春期激素有关。人们常常认为男孩哭太难看。



                      对婴儿来说,哭是社交方法之一,因为他们语言表达还不很清楚,常以哭表达挫折感和情绪。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哭的次数会渐渐减少,有些孩子常常哭,其实是父母的缘故,他们对孩子的身体损害或情感变化常有过度反应,如孩子有时擦破点皮,父母就心疼地说,:“呀,可怜的宝贝,怎么又伤了?”父母这种态度,会使小孩感到过度委屈。



                      还有一种是敏感的孩子。敏感与攻击性、害羞、爱交际一样,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征。通常敏感的孩子与害羞的孩子一样,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适应转变所需要时间都较长,对声、光、触摸等刺激也很敏感。



                      有些刺激大多数孩子能适应,觉得无所谓,而敏感的孩子却感觉严重。如轻微地刺一下膝关节的皮肤,他就会敏感地大哭,如果从敏感的孩子手中抢走一个玩具,他不是立即设法抢回来,而是倒地大哭起来。尽管敏感的孩子容易哭,但他并不是不幸福的孩子。高度敏感的小孩,不仅容易哭而且易笑,这种孩子对他人或对动物的感情可能更敏感,而且富有观察力。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给予关心,帮助他成长。



                      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1)对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强化他哭,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4)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5)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6)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7)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8)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哭得像狼一样”。




                      初为父母,最怕的大概就是孩子哭了,小婴儿不会说话,父母也莫名其妙。父母要掌握孩子哭的规律,哭是孩子跟父母表达意愿的一中方式。

                      ·需要爱抚。孩子有时哭了,抱起来就不哭了,这是他感到孤独了,他需要母亲的爱抚。他在母亲子宫里时,无时无刻不受到羊水和子宫壁的轻抚。初来人世,孤零零地独自躺在小床上,有时他会感到害怕。抱他在怀里,接触到亲人,他感到安慰。这时妈妈可把孩子紧贴在胸前,让他听到母亲心跳的声音,他慢慢就会安静下来。
                      ·他饿了。饥饿是婴儿哭闹的主要原因,吃饱了就不哭了。有时孩子只差几口他也不干,不吃饱就使劲哭。孩子饿了就要喂,不用按时,不要教条地使用时间表,特别是新生儿,新生儿隔两三小时就要吃一回奶。·
                      ·冷或热。婴儿的房间不要过冷过热,孩子盖的被子不要太多。室内冷,孩子哭了要看他体温有无变化。
                      ·尿了。孩子尿湿了或大便后,就会使劲哭,妈妈要给他换尿布,否则他不舒服。
                      ·脱衣服。孩子不喜欢脱衣服,脱衣服使他感到紧张。因此妈妈给孩子脱衣换衣时尽量快些。脱衣服跟孩子说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
                      ·累了。小婴儿睡眠时间长,吃过以后还要睡,成人不要总逗他,打扰他。累了、烦了他也会哭。
                      ·惊吓。孩子受到光线、声音、物品的突然刺激感到不安全,也会哭。这时要抱起孩子安慰他。
                      ·疼痛。疼痛会使孩子大哭不止。妈妈要紧紧地抱着孩子,找到疼痛的原因,必要时带他去看医生。
                      ·生病。孩子不舒服,除了哭还不爱吃。宝宝生病妈妈不要大意,要尽快带他看医生。




                      让新手爸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宝宝的哭闹了——一分钟以前恬静乖巧的小天使忽然翻脸,又哭又闹,任凭爸妈怎么哄也没有用……这时候,不管你是耐心再好的爸妈都难免光火,还不知道怎么收场才好。

                        通常如果宝宝不停哭闹的话,首先父母要看看宝宝是不是饿了、累了、太冷、太热或者尿湿了而感觉不舒服等原因;如果以上这些原因都不是,那新手爸妈也不要束手无策,以下的10个妙招就是教你怎么对付哭泣宝宝的。

                        1、轻拍

                        把宝宝用被子裹好,轻轻的有节奏的拍他(她)的背,节奏要和你的心跳一致。

                        2、散步

                        让宝宝舒服的坐在或躺在小车里,推他(她)出去散散步。

                        3、爱抚

                        让宝宝横卧在你的膝上,轻轻抚摩他(她)的背部,或拍他(她)的脚。

                        4、洗澡

                        和你的宝宝一起洗个舒服的热水澡也很有效,可以在澡盆中滴加几滴薰衣草精油。

                        5、按摩

                        洗澡后,轻轻给宝宝按摩,可以涂一些宝宝专用的按摩油,如果没有按摩油,其实用香油(即芝麻油)效果也很好,可以增进婴儿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状态等。

                        6、拥抱

                        抱着宝宝来回走动,小家伙们是很喜欢和大人的这种身体接触的。

                        7、音乐

                        您还可以试试给宝宝放点音乐调节一下气氛,最好是催眠曲或您自己唱给他(她)听也可以。

                        8、兜风

                        带宝宝开车去兜兜风,但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要把他放在汽车安全椅上固定好,以免宝宝发生意外。

                        9、换人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的话,你可以先找个人替您看护一会小宝宝,好让自己喘一口气,休息一下。不过不要走得太远,不要离开宝宝的视线范围,以免宝宝慌张。

                        10、看病

                        如果你使尽浑身解数,宝宝仍不领情,继续哭闹的话,那可能是宝宝病了,最好带宝宝忙上上医院。

                      2008-05-26 19:38:05

                        avatar of barbarity

                        barbarity

                        历史

                        我宝宝也是,

                        搞到我眼圈黑黑,

                        晚上不睡,白天睡,

                        一天不睡够15小时,

                        睡十几二十分钟又醒了.!

                        呵呵,

                        不过终于都度过了这个阶段..!!

                        做父母的是要辛苦的啦..

                        捱捱就过啦

                        2008-05-26 21:57:11

                          avatar of xyxy888

                          xyxy888

                          历史

                          有许多孩子很难入睡.有的在睡觉前哭闹,有的要抱着才能入睡,有的要大人背着转转才肯入睡,有的则很磨人,哼哼唧唧长达半个小时,各种各样都有.如果只是抱一会或背一会就能上床睡觉,大人不至于太辛苦,那倒也没什么.然而,孩子一天天长大,体重越来越重,如果长时间背着抱着,大人就会吃不消.对待这些孩子,最好是把他弄疲劳后再让其入睡,故重要的是白天让他在室外露天地里多玩耍,洗澡也务必在临睡前进行.如果过早地放到床上,距离入睡时间太长,孩子不易入睡.此时,可先叫孩子起来玩,等他真正犯困,再开始睡觉.如孩子怎么也不肯入睡,也可缩短他白天的午睡时间.有些孩子睡时不肯不抱就是不睡,那就让他哭好了,也许孩子会一直哭到睡着为止,但慢慢就会养成自己单独睡觉的好习惯.

                          2008-05-27 2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