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害怕大声怎么办?

      pic of user:zhw117

      zhw117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9

      害怕大声怎么办?

      当家里来电话时,孩子会因为听到这种声音而东跑西躲的;大人的说话声音突然大时,孩子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尤其是家里比较静时,这种反应会更加明显;但是他不害怕鞭炮声,为什么呢?该如何解决?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说明宝宝胆子比较小

        不同年龄的儿童恐惧的对象不同:2----5岁的孩子对噪声、陌生的事物、疼痛、坠落、身体的突然移动的刺激恐惧程度逐渐下降,而对黑暗、动物的伤害性威胁逐渐增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对一些想像中的东西.如鬼怪、地狱等害怕。

        胆小会给孩子造成远期的心理影响,长大后仍然胆小怕事。父母对胆小的孩子通常是不满意的,希望自己能够养育出强壮、勇敢的孩子,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怕黑或者让他买个东西他都犹豫不决时、妈妈会感到生气。
          如果孩于已经胆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纠正:

          (1)要注意改变对孩子的不良教育方式:当孩子在不听话时及任性时,不能编造谎言、以威胁性的语言吓唬孩子“再不听话.叫老虎把你吃掉”。更不能把孩子关在小黑屋子里,或者在夜晚将孩子推出门外。

          (2)科学道理教育:如果孩子听到雷声,看到闪电感到紧张、害伯时,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向他们讲明闪电雷鸣的科学道理,帮助孩子消除对雷电的恐惧感。

          (3)榜样作用:父母应当帮助胆小的孩子树立榜样,可以让孩于看同龄孩子与自己所恐惧的对象相处,如看小朋友与自己害怕的小狗玩。并让孩子分阶段观察小朋友如何与小狗

          接近,再让孩子站在别人旁边与小狗戏戏、玩耍,最后让孩子逐步去接近害怕的小动物。

          (4)帮助该子消除恐惧:如果孩子害怕黑暗,不敢一个人关灯睡觉,妈妈可以帮助孩子装--个灯光柔和的床头灯或壁灯,让孩子学会开灯、关灯,自己拿握黑暗与明亮的主动权,井帮助该子消除对黑暗的害怕。



        我认为宝宝胆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

        首先,为宝宝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胆子会大起来,逐步产生自信。

        其次,宝宝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单独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大孩子玩,能学会遵守规则;跟小孩子玩,可以学会照顾别人。待他交到几个好朋友之后,胆子自然就大了。当然,年幼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纠纷”,最好试着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是不错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肢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思维发育,更可以直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在家里,父母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在另外的房间玩耍。你要时不时地和他说几句话,让他放心。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宝宝设计一些情境,比如让他单独去另一个房间给你取书或是他的玩具,锻炼宝宝的胆量。

        宝宝胆量大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就先天因素来说,我的感受特别深。我儿子对鞭炮声就表现出特别的恐惧,每每周边放爆竹他就大哭,甚至全身发抖。此外,他也不像邻居家的孩子那样,很高的台阶都敢跳,他对高度敏感性特别强。像这类的胆小,只能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

        从后天因素来看,我认为与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长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做错事时不当的指责,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但我想这方面归根到底由父母的举止言行决定,胆小怕事的双亲必然养出胆小怕事的孩子。

        能否解决宝宝胆小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当然,要缩短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主观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胆小,我想做一个简单划分:

        一类胆小属于本能反应。所有人面对未知危险、“强大”对手时都会表现出胆怯、恐惧、退缩、无所适从。这类情况不能定性为胆小,不一定会成为日后性格发展中的问题。

        另一类胆小属于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再加上成长中多次遇到“威胁”刺激,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射性的行为。比如说:被厉害的小朋友欺负时不能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来保护自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于是孩子的行为呈现出固定化模式。

        后一种胆小是需要父母关注的,其道理是:

        ·孩子最初采取的对应行为多是自然反应,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成为行为习惯。

        ·一个刺激下的反应有可能泛化到其他情景中。假如一个孩子在外面对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在家中也会对前来串门的“霸道”小客人一让再让。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而非总是被动和忍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选择新方式有效地应对“强横”,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人际交往中适应性行为的机会。

        从天性的角度看,胆小孩子的气质特点是:安静、温和、腼腆、顺从、忍让、谨慎、软弱,少有主动要求。这些特点发展下去都属于内向性格,其中很大成分是遗传而来,天性不容易改变。对这样的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接受,凡事多加鼓励,肯定其做事有独立性,勇敢有为。只有实践过程带给孩子真切感受,才是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资本”。

        从后天的角度说,胆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本质说明孩子的独立性欠缺。对这样的孩子,切忌简单粗暴、严加管束、过度保护、批评贬低、包办代替。父母莫要表现得过于“强大”,否则会造成孩子“窝囊”无能。

        千万不要批评孩子是“胆小鬼”。因为幼儿尚不能自我评价,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说。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被人视为“胆小鬼”,有可能就不愿再去尝试那些“胆大”的做法而维持“胆小”的状态。父母不要不断地责怪孩子表现不佳,允许各种各样的弱点贯穿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是理性的父母。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经验看似简单的事,在幼小心灵中“非同小可”,您应该耐心讲解。或许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你讲的知识,但是讲解本身会让他感觉危险的程度在减弱,起码在这个时刻是安全的。二是支持,当孩子真的处于恐惧中时,他需要你实际的支持和陪伴,不仅限于口头安慰,最好在行动上让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对于幼童来说,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

        2008-06-11 14:11:4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仁善智水

          仁善智水

          历史

          孩子受惊吓了,你给孩子吃点保婴丹,很好的,是香港产的,是镇惊的,我的宝宝原来也这样的,孩子受惊吓要有一段时间才可以恢复过来,你要多抱抱他,多和他亲近要让他有安全感,时间长了慢慢就好了,没有关系的正常的,别急孩子都有这个过程的

          2008-06-11 10:34:37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鞭炮声是连续的声音,而你家宝宝是在安静中突然有大的声音时才会这样,这属于正常的神经条件反射!另外,对声音敏感,说明宝宝的听力非常好。不用怕!听的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也就不怕了。

            2008-06-11 10:41:54

              avatar of yanshu0703

              yanshu0703

              历史

              我家宝宝也是这样的,孩子毕竟还小,当然会怕了,当孩子东躲西藏时把宝宝抱起来或是在大人的怀里躲着,同时与宝宝说话,比如宝宝不怕那是什么什么的声音等等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2008-06-12 15:31:03

                avatar of 晨曦(妈妈)

                晨曦(妈妈)

                历史

                不同年龄的儿童恐惧的对象不同:2——5岁的孩子对噪声、陌生的事物、疼痛、坠落、身体的突然移动的刺激恐惧程度逐渐下降,而对黑暗、动物的伤害性威胁逐渐增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对一些想像中的东西.如鬼怪、地狱等害怕。
                胆小会给孩子造成远期的心理影响,长大后仍然胆小怕事。父母对胆小的孩子通常是不满意的,希望自己能够养育出强壮、勇敢的孩子,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怕黑或者让他买个东西他都犹豫不决时、妈妈会感到生气。

                  如果孩于已经胆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纠正:

                  (1)要注意改变对孩子的不良教育方式:当孩子在不听话时及任性时,不能编造谎言、以威胁性的语言吓唬孩子“再不听话.叫老虎把你吃掉”。更不能把孩子关在小黑屋子里,或者在夜晚将孩子推出门外。

                  (2)科学道理教育:如果孩子听到雷声,看到闪电感到紧张、害伯时,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向他们讲明闪电雷鸣的科学道理,帮助孩子消除对雷电的恐惧感。

                  (3)榜样作用:父母应当帮助胆小的孩子树立榜样,可以让孩于看同龄孩子与自己所恐惧的对象相处,如看小朋友与自己害怕的小狗玩。并让孩子分阶段观察小朋友如何与小狗接近,再让孩子站在别人旁边与小狗戏戏、玩耍,最后让孩子逐步去接近害怕的小动物。

                  (4)帮助该子消除恐惧:如果孩子害怕黑暗,不敢一个人关灯睡觉,妈妈可以帮助孩子装—个灯光柔和的床头灯或壁灯,让孩子学会开灯、关灯,自己拿握黑暗与明亮的主动权,井帮助该子消除对黑暗的害怕。

                2008-06-13 11:52:42

                  avatar of gege0730

                  gege0730

                  历史

                  家长要注意,是否换种比较柔和的声音。小孩不怕鞭炮声,可能是有做好心灵准备。大人经常对突如其来的声音都会惊吓,何况是孩子。你们应该多给他听听柔和的音乐,慢慢锻炼孩子的胆量。否则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2008-06-13 12:59:23

                    avatar of tanjiewen8008

                    tanjiewen8008

                    历史

                    我家宝宝也是有这种情况.每次他睡着了还要握住他的手.这样他才没有这么害怕.

                    2008-06-13 16:50:27

                      avatar of 浩仔

                      浩仔

                      历史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它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儿童要求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求父母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当儿童探索外部世界时,依恋会使他有一种安全感。当儿童的依恋对象存在时,儿童通常可以不理会父母同陌生人玩。但当他感受到危险时,则会立刻向父母或其它依恋对象求助,父母应对儿童的哭、笑、发声等信号敏感,并作出恰当的、积极的反应;要指导儿童的时候用热情的语气和温和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用肯定的语气支持儿童的行为,这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长期的效应。

                        仅仅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另一种情景。父母大发脾气,以惩罚恐吓儿童,大声斥责,把孩子推推拉拉,甚至施以体罚。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对儿童进行教育,是为了不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痛苦,并未达到应有的目的。此时,某些儿童所感觉的恐惧是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被父母打了一顿的幼年儿童,还会抱着父母不放,此时他们可能纯粹是为了安全而寻求保护,而不是希望得到爱。

                        儿童安全需要的另一种表现是,他们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序的世界。家庭内部发生争吵、打架、父母分居、离异或死亡,都可能使儿童感到特别恐惧。

                        还有一种儿童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是,儿童被当作成人的替罪羊。老师和家长可能由于自己工作或个人情感受挫而积蓄了消极的情绪,他们可能无意识地将受挫感通过生理或心理的虐待施加给儿童。在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父母在评判儿童行为时,常常没有固定的标准,父母的心情就是标准。致使儿童往往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因为往往他们没什么错事却也让父母或老师不高兴,甚至招来惩罚。试想,儿童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失去了安全感又怎么能谈得上自尊、自信、发挥潜能和有成就呢?我们替孩子呼吁:别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安全需要。

                      2008-06-13 2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