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低烧高烧中的宝宝如何护理?

      pic of user:haotian0608

      鑫桷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低烧高烧中的宝宝如何护理?

      昨天真是难过的一天,早上宝宝(1岁)有点轻微咳嗽,中午时38度低烧到晚上39.8底高烧,真把我们吓了一跳. 还好到了儿科医院服了退烧药,烧就退了,离开医院的时候37度.医生让回家继续服美林和一些消炎药观察. 今天还是38度左右;昨天到今天都有干呕的现象,吃了奶就会呕吐出来;咳嗽比昨天要严重一点;睡觉睡不踏实,一会就会醒. 各位宝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吃药和及时去医院以外,我该怎么护理能让宝宝好受些呢? 谢谢你们的经验.!

        avatar of yanhong2008

        yanhong2008

        历史

         

        小儿发热是小儿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但发热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病重,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因气温、年龄、饮食、哭闹,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在小儿确实体温升高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止,而不要单纯依赖体温计。一个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子,和一个体温在40 ℃ ,但仍然顽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我们关注。而一个机体抵抗力低的孩子,纵使患了严重的疾病,也很可能不会发热。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见到小儿发热时,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据医生统计,发高烧占小儿夜间急诊的80%左右,而感冒是引起发烧的最常见疾病。孩子发烧,急煞父母。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在短期内让孩子退烧是不成问题的。

        专家建议,对夜晚突然发高烧(测量腋温≥39℃)的小儿,可采取下列护理措施:(1)装有空调家庭可保持室温在21℃—24℃;让孩子卧床休息,敞开包被或松开衣服,使皮肤裸露;(2)鼓励孩子多饮凉开水或清洁液体,一晚至少300毫升;(3)服用退烧药,如泰诺林或托恩口服液适量,必要时4—6小时再服一次,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直到体温降至正常范围;(4)若退烧药疗效不佳,也可采用物理降温,给孩子洗个温水(水温32℃—34℃)澡,有利于散热。应该指出,无论是否热退,次日家长应带孩子上医院就诊。此外,三口之家中必须常备退烧药和感冒药。

        幼儿发烧时如何进行物理降温

        发烧是幼儿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机体与致病作斗争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使代谢更加旺盛,耗氧量增高,易导致脑缺氧,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当患儿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及时进行物理降温,以防高热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幼儿的情况来选择:

        1.如果发烧者是新生儿,可采用散包降温,打开包被,松懈衣服,但不脱去衣服。同时可多喂温开水,也可用温水洗澡。禁止用冰袋冷敷、酒表面擦浴等。

        2.2岁以内的幼儿应首选温水擦浴,也可在任何年龄选用。水温在32摄氏度~36摄氏度之间(以手腕内测试不烫为原则),从四肢到全身均可擦。温水擦浴,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散热的目的,而且患儿也感到舒适。同时方便、经济、效果好,无危险性。

        3.温湿敷,即用毛巾浸于35摄氏度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

        4.2岁以上幼儿可用酒精擦浴。用纱布蘸取30%~50%温水酒精(75%的酒精加一半温水),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窝、颈胸、后背及手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擦浴时要避开幼儿心前区,观察面色变化,30分钟测体温一次,以防着凉和降温过度。

        5.头枕冰袋。头枕冰袋可降低颅脑温度,有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的作用,但在新生儿禁用。

        6.冷盐水灌肠。在持续高热、体温达40摄氏度以上,其它降温效果不佳时,可用医用的等渗盐水300~500毫升灌肠。

        物理降温应该注意:有出血倾向的患儿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禁用擦浴;降温要适度,一般体温降至38摄氏度左右即可,并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降温时要注意多饮水。

        2008-06-30 12:53:4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两位宝妈,回答的都很不错,受用了!

          avatar of ~麦麦~

          ~麦麦~

          历史

          定 义   

          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FONT>37摄氏度(试表时间 5分钟为准)。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摄氏度左右,新生儿有时甚至达38摄氏度。短暂的体温波动,如果全身情况良好,无自觉症状,可不认为是病态。

          病 因   

          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常见的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败血症、痢疾、结核等。但是身体非常瘦弱的孩子或早产儿即使有严重感染也可能不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热还可由于非感染性因素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见于白血病、烧伤、骨折、严重抽风、颅脑创伤、中暑、药物过敏等。小儿接受疫苗注射也可有短暂发热。

          按体温高低(以腋下体温为准),发热分低热(小于38度),中热(38-39度),高热(39-41度)和极热(大于41度)。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热型,有的表现为低热,有的持续高热,有的早晚热度差别达2?/FONT>3度称弛张热。有的隔日发热(见于间日疟)。不同疾病热程长短也不同,一般轻感染发热2-3天,较严重细菌感染,一些病毒感染发热3-5天至一周以上;一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肝胆感染发热常持续 2周以上甚至更长。发热时除体温升高外,还可以有四肢发凉,脸红,呼吸急促,脉博心跳加快(一般体温升高 1度,每分钟心跳加快15次),有些发热可伴寒战。高热时还可有头痛,萎靡、嗜睡等精神症状,小婴儿则还见到烦躁不安,个别还可发生高热惊厥。发热还常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可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腹胀、便秘等。

          护 理   

          怎样护理发热的孩子?发热的孩子尤其高热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室温要适宜,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衣着要轻软宽松,不可包裹过严不利于散热,如出汗要用温水擦身及时更换湿内衣。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泄,增加尿量和汗腺分泌也有利于退热。要给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给多种维生素,新鲜果汁,忌生冷油腻的食物。   


          孩子发热,家长都十分着急,怕把孩子“烧坏”,都急于赶快退烧。其实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发热时心跳加快,血循环旺盛,白血球升高,抗体产生增加,这些都有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用大量退烧药强行退热既抑制了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又把热型搞乱,可影响疾病的诊断。所以一般中,低热不必给退热药。对39度以上高热,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给于退热,有药物退热和物理退热两种方法。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类(如阿苯片、巴米尔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安佳热、泰诺等)安乃近、布洛芬等,要根据小儿年龄体重决定每次服药量。用药间隔一般不少于4小时。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致发汗过多,降温过快可导致虚脱。物理降温法有洗温水浴(水温38度左右浸泡20分钟),或温水泡脚,也可用30-40%、酒精或白酒轻擦腋下,颈部,大腿根部,新生儿忌用等方法。以上降温都是暂时的。只有控制疾病,病情好转,体温才会逐渐降至正常。

          2008-06-30 13: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