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为何啼哭不止?

      pic of user:imyaoyao

      imyaoyao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宝宝为何啼哭不止?

      我家宝宝刚满月,在月子里吃饱就睡,睡得很香。但今天表现特不好,吃饱了还不能安心睡觉,放在床上就使劲伸懒腰,蹬腿,然后就开始哭,抱起来就不哭,好不容易哄睡了,一放下就又哭。而且每次放他都好像受惊得样子,睡着也很容易受惊,给他换尿布,他也是被吓一跳得样子,脚突然抬高,手也一样。这几天孩子有些消化不良,也有些鼻塞,不知道是受惊了还是其他原因,谁知道请告诉一下解决得方法,急!!

        avatar of xj198178

        xj198178

        历史

         

        不要急,宝宝这么小总会哭什么的,我宝宝月子里的时候也是有一天夜里突然大哭不知道怎么回事吃也没用,抱也没用,就是哭,当时以为他哪里不舒服,其实只是发发脾气而已,第二天就好了。

        2008-07-12 19:55:5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你,今天宝宝好多了

          avatar of yi2008

          yi2008

          历史

          你回忆一下宝宝是不是什么时候被吓到了?这些都像是被吓倒的表现呢

          2008-07-12 21:34:21

            avatar of songtairu

            songtairu

            历史

            婴儿啼哭并不一定是因疾病引起,但由于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当他们饥饿或不适时,只会用啼哭来表示,这给人们的判断带来一定的难度。那么,我们应如何通过一些正确、有效的诊疗技术或方法来分辨清楚引起婴儿哭闹的原因呢?

            引起婴儿啼哭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无疾病(生理性)的啼哭和有疾病(病理性)啼哭。诊断时,首先要排除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啼哭。引起生理性哭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1)饥饿;(2)物理剌激致不适:如过冷、过热、大小便剌激、蚊虫叮咬等;(3)习惯性啼哭:如需要大人抱时、排尿前、、睡眠不足,甚至有的婴儿在熄灯或亮灯时哭闹等原因;生理性啼哭还具有下列特点:(1)婴儿无发热;(2)哭声的强度和性质无改变;(3)不伴随其它症状;(4)当婴儿的需求获得满足或不良环境得到改善时啼哭即停。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能熟悉婴儿生理性啼哭的特点,就不难判断出自己孩子的啼哭是否属于生理性啼哭,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关联。

            有疾病(病理性)啼哭的原因就比较复杂,对此家长难以鉴别,对此必须提高警惕。据收集的资料,临床上多见引起婴儿病理性啼哭的原因有:(1)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鼻塞致呼吸困难,鼻腔内异物,喉炎,喉梗阻等;(2)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溃疡、疱疹性咽喉炎、婴儿肠痉孪、肠套叠、肠扭转、婴儿腹泻、嵌顿性疝等;(3)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等;(4)皮肤疾病:婴儿湿疹、各种皮炎、荨麻疹、皮下坏疽等;(5)其它原因:中耳炎、软组织伤、关节脱位或骨折、手足抽搐症、维生素A或D中毒等;还有一些因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啼哭,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颅内出血、各种脑膜炎等病变,这些疾病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排除了生理性啼哭后,对患儿诊断前首先应注意详细的病史收集,这对正确判断引起患儿啼哭属于哪一类型的疾病具有重大意义。病史收集包括患儿啼哭的时间,啼哭的性质,啼哭与体位的关系,啼哭时的伴随症状等。根据临床表现分析:喂奶或进食时哭吵常为鼻塞,口咽部溃疡等疾病;夜间哭吵而无发热者可能为饥饿、蛲虫症、婴儿肠痉孪等;大便时哭吵就注意是否肛裂,排尿时哭吵注意是否为泌尿道炎症等。

            当婴儿突然啼哭且哭声剧烈者大多为疼痛所致,阵发性剧烈哭吵、间歇期相对安静者多为空腔器官痉孪造成:如肠套叠、嵌顿性疝等。哭声嘶哑者多见于喉炎、喉水肿、喉梗阻等。尖锐高调的哭叫或以手击头者常提示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脑膜炎、核黄疸等。猫叫综合症患儿哭声似猫叫样。

            当母亲哺乳时婴儿的耳部贴近母亲即哭或摇头时,常提示为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卧床不哭、抱起或移动身体时啼哭就注意婴儿的肌肉、骨骼、关节等是否有疾病;放置啼哭、抱起不哭多为不良习惯。婴儿啼哭时伴发热者提示感染性疾病,如伴腹泻应考虑是否为小儿腹泻、痢疾等;如伴尖声哭吵、肌张力增高等,则要考虑脑炎、脑膜炎。

            其次,要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进行检查发现。如:注意患儿皮肤有无破损、湿疹等,淋巴结有无红、肿、痛、热,口咽部有无糜烂、溃疡,四肢有无肿胀,有无肌张力增高及脑膜剌激症等。必要时还要对症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诊婴儿所患疾病。

            通过多种方法辨别并诊断疾病后,应及时为患儿对症治疗。如为生理性啼哭,就应改进喂养方法,消除不良的剌激因素,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等。对于病理性啼哭则应对各种引起婴儿啼哭的原发性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如:按病情的需要适当给予解痉剂、镇静剂等;对于哭吵严重者就注意补充水分、能量;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慎防窒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医生熟悉婴儿哭闹的原因 及其特点,并能对此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婴儿是否患病和及时进行治疗,对保证婴儿的健康可以起到较大的帮助。

            2008-07-12 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