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乳牙长得怪

      pic of user:tan198496

      tan198496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2

      乳牙长得怪

      我女儿快十一个月了,还没出牙,前两天我发现她上边长虎牙的位置冒出了一个小牙齿,像是尖牙,可她上下的切牙都还没长,有没有什么问题啊?请帮帮忙,谢谢!

        avatar of 浩仔

        浩仔

        历史

         

        宝宝长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齐20颗乳牙,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长牙可能引起发烧、流口水、乱啃咬……牙齿数量的增加改变了宝宝的饮食结构,爸妈一定要好好面对宝宝的出牙期哦。  宝宝牙齿的发育及钙化,从胎儿期就开始了,胎儿长到第二个月,乳牙牙胚就开始在颌骨内发育。宝宝出生时,牙冠的发育就基本完成了,只是要等到大约6个月时,牙齿才会纷纷顶破牙床。

          你看,宝宝真的是蛮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哦。6个月内只需要吃奶,根本用不到牙齿,所以就把牙齿收藏着。等到要添加辅食的月龄,才把这些贝齿拿出来使用。
          
          出牙有迟有早,怎样对待

          乳牙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会逐步萌出,大约在2岁~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长齐,乳牙萌出的全过程就是出牙期。
          
          每个宝宝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不能强求一致。有的宝宝出牙早,有4个月出牙的,有2个多月出牙的,甚至还有宝宝拥有诞生牙;有的宝宝出牙则较晚,9个月才出牙。儿保医生建议,只要不晚于10个月出牙都属正常,如果10个月仍无任何出牙的征兆,则应该做一些适当的检查,找到迟迟不出牙的原因。
          
          宝宝出牙的一般次序

          乳牙分为乳中切齿、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且左右对称、上下颌对应。通常最先萌出的是下颌的乳中切齿,然后是上颌的乳中切齿……爸妈可以参考一下附图。利用本刊提供的出牙记录表,更可以轻松为宝宝制作一份出牙档案。

          月龄出牙顺序

          6个月——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
          9个月——上颌的一对乳中切齿、上颌的一对乳侧切牙
          12个月——下颌的一对乳侧切牙
          18个月——四颗第一乳磨牙
          24个月——四颗乳尖牙
          30个月——四颗第二乳磨牙

          Q:宝宝出牙不按常规、乱序地出,有问题吗?

          A:如出牙图所示,大多数宝宝都是按这个次序出牙。但出牙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出牙次序,乱序出牙没有任何问题。

          Q:出牙一定是两颗一起出的吗?如果只出一颗牙是不是缺钙?

          A:只出一颗牙不代表缺钙,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爸妈不用过虑。牙齿的萌出有先有后,牙龈有一个准备期,通常先是牙床变硬,然后牙齿才一点点地长出来。或许你现在只看到宝宝出了一颗牙,却有三颗在同时准备萌出呢。

          [TIPS] 婴幼儿期是恒牙发育的关键期

          恒牙的发育和钙化从胎儿期就开始了,主要是在婴幼儿期进行。宝宝在3岁时,牙槽嵴上排着全副乳牙,颌骨里却已经有了恒牙的牙胚。所以,婴幼儿期,特别是2岁以内,如果宝宝患高烧、佝偻病、败血症等以及营养不良,不仅仅影响乳牙的质量,更会对恒牙造成不良影响。





        六龄齿在口腔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六龄齿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并在口腔中起着重要的咀嚼作用;它的牙冠宽,牙根多而粗大,这有利于它在口腔中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它对其它恒牙的萌出以及排列的正常与否起着重要的定位作用;如果六龄齿龋损严重而被拔除,给孩子的咀嚼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势必引起相邻牙齿的倾倒及错位,从而造成全口牙的咬合紊乱。一旦牙齿的咬合失去平衡,让孩子形成单侧咀嚼习惯,就会造成孩子的面部发育不对称等不良后果。

          六龄齿容易被龋损的原因

          1.六龄齿是萌出最早,用得最多的恒牙,它担负者繁重的咀嚼任务;

          2.刚萌出的六龄齿牙体钙化程度低,不够坚硬,易被细菌腐蚀;

          3.六龄齿在恒牙中的牙冠最大,它的咬合面宽,牙尖高耸,小窝和裂沟深而细小,很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并形成菌斑;

          4.儿童缺乏自制力,不能养成少吃糖、勤刷牙的口腔卫生习惯。

          5.有些家长将六龄齿误认为是乳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延误及时就医。

          六龄齿的保护措施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少吃糖、勤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感到牙齿不适或疼痛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看牙医,以免造成六龄齿龋损严重,延误治疗;也可在六龄齿未发生龋变时,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口腔科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即窝沟封闭法,指采用高分子材料封闭牙齿表面的点隙窝沟,防止菌斑、食物残渣在窝沟内堆积,从而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六龄齿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整个恒牙的发育、面部的发育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保护好儿童的六龄齿是家长不容忽视的责任。让每一位处在乳、恒牙替换期的儿童都能够愉快、健康的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到口腔正畸科进行牙齿矫正,许多人不禁问:现在矫正牙齿的孩子怎么这么多?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原因都有哪些。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根据临床统计,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中遗传因素占29%,环境因素占71%。在环境因素中后天的因素又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咀嚼功能退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咀嚼器官的功能日益减弱,而咀嚼器官退化、减少出现不平衡现象,即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颌骨减少而牙齿的数量没有减少,因而颌骨容纳不下所有的牙齿,导致出现牙齿拥挤等畸形。

          现在儿童的食品越来越精细,比如大量的奶制品、面包、膨化食品,致使孩子的咀嚼功能越来越弱,同时,孩子也越来越懒得咀嚼硬东西,这使得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内外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肌肉无力、萎缩,进而颌骨也不能很好地发育,而牙齿的数量没有减少,所以现在儿童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越来越多了。

          另一方面,精细的食物还容易引起牙齿龋坏,造成牙齿缺损,致使乳牙过早丢失,引起恒牙萌出的间隙不足,进而造成牙齿排列不齐。

          因此,预防儿童牙齿畸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儿童咀嚼功能训练,充分锻炼口腔肌肉功能,进而有效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给孩子多吃一些坚硬耐磨的食品,如排骨、牛肉干、锅巴、干馒头、苹果等。

          2.孩子出生后2岁左右,乳牙基本完全萌出,此时应定期到医院口腔科检查,留下纵向的记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儿童期的20颗乳牙在6-12岁要陆续脱落,被新萌出的恒牙所代替。但乳牙有它自己的功能,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才需要拔除:

        一、到了换牙期仍不脱落,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的乳牙,不论松动与否,均应拔除。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在7岁左右,下前牙长“双排牙齿”就是由于乳切牙未脱落,从而导致恒切牙于其舌侧错位萌出。>>>不可忽视的六龄牙

        二、反复发炎、治疗效果不佳的乳牙,它所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影响其根下方恒牙胚的发育,必须拔除。>>>牙齿排列不整齐危害多

        三、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乳牙,虽不到换牙年龄,但为了排整齐牙齿而采用顺序拔牙法,可按治疗计划予以拔除。



        乳牙与恒牙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

          一、乳牙呈白色,恒牙呈微黄色。这是由于恒牙釉质比乳牙釉质的钙化度高,透明度大,牙本质的黄色透过来的缘故。

          二、乳牙冠比同名的恒牙冠短小。从婴儿到青少年时期,颌骨逐渐发育长大,口腔的容量也就相应地扩大了。因此,新萌出的恒牙牙冠比同名的乳牙要大。

          三、乳牙颈部比恒牙颈部细,并有明显的缩小。因此,乳牙牙冠与牙根的界限比恒牙要清晰得多。

          四、乳牙咬合面的磨耗较恒牙严重,这是由于恒牙刚萌出或萌出不久,咬合面尚未磨损或磨损很少。乳牙比恒牙钙化度低、硬度也差,而使用时间又较长,因此磨损较严重。此外,从拔下来的牙齿的牙髓腔上也能区别它们。乳牙的髓腔较大,髓室的顶角较高,根管也宽,并且牙根叉开的角度也比恒牙大。

          若宝宝超过了换牙年龄,仍有乳牙留在牙床上,就该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影响恒牙的萌出。



        一般而言,第一颗牙大约是在4~7个月大时长出,位置是下排两颗正中乳门齿。之后4~8周上排的4颗门齿会长出来,紧接着一个月后下排两颗侧门齿会冒出。在这上下共8颗牙长出后,接着是上下后面第一乳臼、乳犬齿,最后长出上下后面第二乳臼齿,共20颗乳牙,此阶段多数在两岁半前完成,在乳牙长出之后,必须经换牙的过程才能转为恒齿。最早脱落的乳牙是乳门齿,大约发生在六岁的时候。至于乳犬齿和乳臼齿则可使用较久,约10~12岁时乳臼齿脱落,13岁时恒齿长出取代乳臼齿。

          长牙太慢,要不要紧?

          在谈过牙齿的发育之后,我们知道当宝宝出生时,乳牙就已经在牙床里发育完成,因此,除了少数状况外,“长牙”就变成只是时间的问题。多数的幼儿在一岁前会长出第一颗牙,只要幼儿的饮食均衡,其他发展正常,到一岁三个月才长牙都算的正常的,家长无须过于担心。虽然钙质是骨骼及牙齿发展的要件,然而只要饮食摄取均衡,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就没有钙质缺乏之虞。反而是过量的添加钙片,会使过多不必要的钙质经肾脏排出,增加肾结石的机会。

          万一宝宝真的不长牙则可能是先天就没有牙苞的形成,这时可使用X光追逐检查。若是所以的牙齿有延迟生长的情形,则要考虑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或有严重的营养不均衡问题,如脑垂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是唐氏症等。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上述的病症并不常见,且牙齿的问题并不会是唯一的症状。

          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

          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称为胎生齿,若是出生没有牙齿,在满月前长牙,则称为新生儿齿。发生胎生齿的机率为:1000名新生婴儿可能有1位有胎生齿;胎生齿发生的位置大多为下排2颗正中门齿,在有胎生齿或是新生儿齿的幼儿中,大约有15%~20%可以发现家人也有同样的情形,只有在少数的情况下,胎生齿的发生与某些症候群或疾病有关。

          不论是胎生齿活动新生儿齿,一般他们都是由牙龈边缘长出,较少有牙根,除非太松动,不然这些牙齿并不是那么容易脱落,进而造成呛入,所以,多数并不需要拔除。如果宝宝的牙齿真的摇摇欲坠,可以请专业的儿童牙医师仔细检查评估并拔除,以避免造成组织的伤害和出血。

          前面提过,长牙的时间有个别的差异,如果宝宝提早长牙,此时父母亲就必须格外的注意宝宝乳牙的清洁和卫生,因此乳齿若是发生蛀牙,将会影响到日后恒牙的的发展,假使忽略了口腔保健,“太早长牙”反而是弊多于利。

          长牙会发烧或拉肚子吗?

          在长牙的阶段,宝宝可能会发生哭闹、体温微高、拉肚子或是流口水等情形,然而,上述情况,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与长牙有关。宝宝在长牙时牙龈可能会有微肿胀的现象,因此宝宝会喜欢咬咬东西以缓解此种不适。

          换个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幼儿因为好奇心强,喜欢抓了东西就往嘴里塞,再加上副食品的尝试和增加,使得宝宝容易发生腹泻的情形,此外,也由于唾液腺的发达,所以容易导致口水不停的直流。而六个月后的幼儿,因来自母亲的抗体功能减弱,渐渐失去保护,进而容易受病菌感染后造成发烧,这些现象,常与“长牙”重叠,所以往往会被认为与“长牙”有关。

          当宝宝牙龈肿胀不适时,家长可用手指帮幼儿按摩;除此之外,也可帮宝宝选择合适的固齿器。此时期的幼儿若有发烧或腹泻,要特别留意是否有精神活动力不佳的现象。若是,则应带宝宝就医,千万不可单用“长牙”来解释而忽略疾病的发生。

          当萌牙后,口腔里的细菌就会利用饮食中的糖份产生酸,所以副食品的选择尽量以不含糖(或少糖)及不粘牙的食物为主。牙齿不仅有咀嚼食物的功能,也有协助发音说话的角色,此外,它更是我们的门面,牙齿的好坏,与心理发展与营养状态息息相关。而乳牙的健康更是悠关未来恒牙的发展,从小养成好的饮食与口腔卫生保健习惯,才能维持牙齿最佳功能与美观。

          乳牙健康TIPS

          1.乳牙保护从孕期开始。

          在乳牙釉质的钙化期,即怀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孕妈咪要注意补钙,并拒绝吸烟或远离二手烟。医学研究表明,孕妈咪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胎宝宝颌面部或口腔发育畸形,引发出很多牙齿问题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胎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

          2.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宝宝有力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人工喂养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面部和牙颌异常,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模仿乳头仿真设计的奶嘴。尽早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和碗筷进食,避免形成对奶瓶的依赖性。此外,母乳还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3.妈咪应积极治疗龋齿。

          妈咪患龋齿,宝宝也易患龋齿。因为,龋齿是细菌感染,妈咪可能会通过给宝宝喂饭、喂水感染他们。

          4.避免不正确的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时,宝宝吃奶的姿势、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对牙齿发育影响很大。妈咪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确姿势,使宝宝吮吸时下颌前伸运动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5.控制宝宝吃糖。

          断奶后,每天饮食中要有五谷杂粮、牛奶及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尽量不加糖;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为宝宝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练习咀嚼,如苹果、小红萝卜、黄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鲜水果,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会把牙齿清洗干净,同时增强咀嚼功能。

          6.定期检查,有问题及早治疗。

          避免宝宝经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动作。尤其是4岁以后,一定要彻底纠正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宝宝出现小乳牙早失时,赶快带到牙科做牙齿间隙保持,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出现反颌、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也应及早去口腔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过来。总之,要经常检查宝宝的牙齿,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尽早上医院治疗。




        拥有一口好牙可以终身受益,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以是否拥有一口好牙来判断人的教养水平。想拥有一口好牙齿就必须从多方面做起,爸爸妈妈除了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坚持刷牙、定期查牙洗牙的好习惯外,要警惕孩子那些毁牙的坏习惯。
          乱舔舌头:孩子在换牙期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常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新长出的恒牙,从而形成吐舌头或是伸舌头的坏习惯。舌头常在上下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
          咬嘴唇: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凸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
          偏侧咀嚼:孩子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侧咀嚼。这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东西:很多孩子喜欢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为在咬这些物体的时候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不良睡眠习惯:有的孩子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或是喜欢经常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乱剔牙:孩子如果形成了剔牙习惯,牙缝会慢慢变宽,食物容易嵌进牙缝里。另外,剔牙的牙签如果不卫生,在剔牙时牙龈的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可能会形成感染。

        2008-07-29 11:39:2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牙齿的发育周期
            俗语有云:“七坐八爬九发牙”,父母亲常用此来评估宝宝的发展或发育是否有问题。如案例中的涵涵,家长常会担心:“我的小孩长牙是不是太慢了?为什么长了两颗牙以后就不再长牙了?是否因为缺乏钙质的原因?” “他最近常常流口水,是不是会发烧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常会困扰父母亲。

            早在胚胎一周~五周时即有生牙上皮的产生,经历蕾状期、帽状期以及钟状期,当宝宝出生的时候,乳牙已经在牙床里发育完成。

            一般而言,第一颗牙大约是在4~7个月大时长出,位置是下排两颗正中乳门齿。之后4~8周上排的4颗门齿会长出来,紧接着一个月后下排两颗侧门齿会冒出。在这上下共8颗牙长出后,接着是上下后面第一乳臼、乳犬齿,最后长出上下后面第二乳臼齿,共20颗乳牙,此阶段多数在两岁半前完成,在乳牙长出之后,必须经换牙的过程才能转为恒齿。最早脱落的乳牙是乳门齿,大约发生在六岁的时候。至于乳犬齿和乳臼齿则可使用较久,约10~12岁时乳臼齿脱落,13岁时恒齿长出取代乳臼齿。

            长牙太慢,要不要紧?

            在谈过牙齿的发育之后,我们知道当宝宝出生时,乳牙就已经在牙床里发育完成,因此,除了少数状况外,“长牙”就变成只是时间的问题。多数的幼儿在一岁前会长出第一颗牙,只要幼儿的饮食均衡,其他发展正常,到一岁三个月才长牙都算的正常的,家长无须过于担心。虽然钙质是骨骼及牙齿发展的要件,然而只要饮食摄取均衡,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就没有钙质缺乏之虞。反而是过量的添加钙片,会使过多不必要的钙质经肾脏排出,增加肾结石的机会。

            万一宝宝真的不长牙则可能是先天就没有牙苞的形成,这时可使用X光追逐检查。若是所以的牙齿有延迟生长的情形,则要考虑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或有严重的营养不均衡问题,如脑垂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是唐氏症等。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上述的病症并不常见,且牙齿的问题并不会是唯一的症状。

            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

            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称为胎生齿,若是出生没有牙齿,在满月前长牙,则称为新生儿齿。发生胎生齿的机率为:1000名新生婴儿可能有1位有胎生齿;胎生齿发生的位置大多为下排2颗正中门齿,在有胎生齿或是新生儿齿的幼儿中,大约有15%~20%可以发现家人也有同样的情形,只有在少数的情况下,胎生齿的发生与某些症候群或疾病有关。

            不论是胎生齿活动新生儿齿,一般他们都是由牙龈边缘长出,较少有牙根,除非太松动,不然这些牙齿并不是那么容易脱落,进而造成呛入,所以,多数并不需要拔除。如果宝宝的牙齿真的摇摇欲坠,可以请专业的儿童牙医师仔细检查评估并拔除,以避免造成组织的伤害和出血。

            前面提过,长牙的时间有个别的差异,如果宝宝提早长牙,此时父母亲就必须格外的注意宝宝乳牙的清洁和卫生,因此乳齿若是发生蛀牙,将会影响到日后恒牙的的发展,假使忽略了口腔保健,“太早长牙”反而是弊多于利。

            长牙会发烧或拉肚子吗?

            在长牙的阶段,宝宝可能会发生哭闹、体温微高、拉肚子或是流口水等情形,然而,上述情况,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与长牙有关。宝宝在长牙时牙龈可能会有微肿胀的现象,因此宝宝会喜欢咬咬东西以缓解此种不适。

            换个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幼儿因为好奇心强,喜欢抓了东西就往嘴里塞,再加上副食品的尝试和增加,使得宝宝容易发生腹泻的情形,此外,也由于唾液腺的发达,所以容易导致口水不停的直流。而六个月后的幼儿,因来自母亲的抗体功能减弱,渐渐失去保护,进而容易受病菌感染后造成发烧,这些现象,常与“长牙”重叠,所以往往会被认为与“长牙”有关。

            当宝宝牙龈肿胀不适时,家长可用手指帮幼儿按摩;除此之外,也可帮宝宝选择合适的固齿器。此时期的幼儿若有发烧或腹泻,要特别留意是否有精神活动力不佳的现象。若是,则应带宝宝就医,千万不可单用“长牙”来解释而忽略疾病的发生。

            当萌牙后,口腔里的细菌就会利用饮食中的糖份产生酸,所以副食品的选择尽量以不含糖(或少糖)及不粘牙的食物为主。牙齿不仅有咀嚼食物的功能,也有协助发音说话的角色,此外,它更是我们的门面,牙齿的好坏,与心理发展与营养状态息息相关。而乳牙的健康更是悠关未来恒牙的发展,从小养成好的饮食与口腔卫生保健习惯,才能维持牙齿最佳功能与美观。

            乳牙健康TIPS

            1.乳牙保护从孕期开始。

            在乳牙釉质的钙化期,即怀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孕妈咪要注意补钙,并拒绝吸烟或远离二手烟。医学研究表明,孕妈咪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胎宝宝颌面部或口腔发育畸形,引发出很多牙齿问题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胎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

            2.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宝宝有力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人工喂养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面部和牙颌异常,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模仿乳头仿真设计的奶嘴。尽早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和碗筷进食,避免形成对奶瓶的依赖性。此外,母乳还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3.妈咪应积极治疗龋齿。

            妈咪患龋齿,宝宝也易患龋齿。因为,龋齿是细菌感染,妈咪可能会通过给宝宝喂饭、喂水感染他们。

            4.避免不正确的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时,宝宝吃奶的姿势、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对牙齿发育影响很大。妈咪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确姿势,使宝宝吮吸时下颌前伸运动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5.控制宝宝吃糖。

            断奶后,每天饮食中要有五谷杂粮、牛奶及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尽量不加糖;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为宝宝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练习咀嚼,如苹果、小红萝卜、黄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鲜水果,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会把牙齿清洗干净,同时增强咀嚼功能。

            6.定期检查,有问题及早治疗。

            避免宝宝经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动作。尤其是4岁以后,一定要彻底纠正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宝宝出现小乳牙早失时,赶快带到牙科做牙齿间隙保持,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出现反颌、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也应及早去口腔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过来。总之,要经常检查宝宝的牙齿,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尽早上医院治疗。




          拥有一口好牙可以终身受益,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以是否拥有一口好牙来判断人的教养水平。想拥有一口好牙齿就必须从多方面做起,爸爸妈妈除了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坚持刷牙、定期查牙洗牙的好习惯外,要警惕孩子那些毁牙的坏习惯。
            乱舔舌头:孩子在换牙期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常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新长出的恒牙,从而形成吐舌头或是伸舌头的坏习惯。舌头常在上下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
            咬嘴唇: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凸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
            偏侧咀嚼:孩子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侧咀嚼。这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东西:很多孩子喜欢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为在咬这些物体的时候一般总固定在牙齿的某一个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不良睡眠习惯:有的孩子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或是喜欢经常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乱剔牙:孩子如果形成了剔牙习惯,牙缝会慢慢变宽,食物容易嵌进牙缝里。另外,剔牙的牙签如果不卫生,在剔牙时牙龈的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可能会形成感染。

          2008-07-22 2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