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前卤门还未完全闭合

      pic of user:kettyfh

      kettyfh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6

      前卤门还未完全闭合

      大家好,我宝宝19个月了,身高88cm,体重23.5kg,女孩,但是我发现小孩子的前卤门处还能看见一跳一跳的,又不敢去摸,应该是前卤门还未闭合,但是看很多资料都说应该在18个月前闭合,不然就有问题,真的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应该去儿科医院看什么科呢?目前孩子一切正常能吃能睡,又特别肯长。谢谢大家了

        avatar of 浩仔

        浩仔

        历史

         

        僅供參考:

        新生儿的头骨有两处没有愈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为额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囟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约1-1.5岁时闭合。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后囟一般在生后3个月内闭合。

        初生婴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在颅顶的前后方各有一处未闭合的地方中医称为囟门。在额骨与顶骨之间有一菱形膜性部叫前囟(亦称额囟),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岁完全闭合。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一三角形的间隙称后囟(亦称枕囟)。后囟出生后不久即封闭,至迟于出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

        解颅

        以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而宽大,颅缝裂解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多见于6个月~7岁的小儿。

        解颅多由小儿先天不足,肾气虚弱,不能生髓养骨,骨之生长受阻,或脾骨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肾精亏损型解颅。证见囟门不合,头颅增大 ,头皮光急,神情呆滞,面色白,白睛多而目无光采,身体瘦弱,舌淡苔少,脉细弱。治宜补肾益精,方用补肾地黄丸等。②肝肾阴虚型解颅。证见前囟宽大,颅缝裂解,目珠下垂,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脉细数。治宜平肝益肾,方用知柏地黄丸等。③脾肾两虚型解颅。证见颅缝裂开不合,白睛多而目无神采。头皮光亮,身体羸瘦,纳呆便溏,神情呆滞,肢冷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等。

        解颅是指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为宽大,头缝开解,头颅逐渐增大,目珠下垂等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患儿多数在生后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预后往往不良。本病常见于西医的脑积水。

        --------------------------------------------------------------------------------
        儿童解颅诊断要点


        颅囟逾期不合,颅骨缝裂开,头颅增大,叩之呈破壶音,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额大面小,眼珠下垂如落日状,神情呆滞,智力低下。
        佝偻病也可见颅囟逾期不合,头颅也较大,但呈方颅,无骨缝开解,无目珠下垂,常伴烦躁、多汗、枕秃等症,且智力正常,故不难与本病相鉴别。
        有条件者,可作眼底检查、头颅摄片或头部CT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儿童解颅辨证分析


        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肾虚不能养骨生髓,或大病热病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蒸灼脑髓而致头缝开裂。后天失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饮邪上犯,停聚颅内,或外感邪热,挟痰上冲于脑,壅塞窍道,水液停聚而成解颅。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之虚实。本病以虚证为主,但也不乏本虚标实之证。若患儿除颅缝开解外,尚见发热、烦躁、呕吐,甚或惊厥者,则为标实。
        本病的总治疗原则:虚者以补肾生髓为主,实者则施于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等法。

        --------------------------------------------------------------------------------
        儿童解颅辨证论治

        肾气亏损
        【证见】 囟门逾期不合,反而加宽,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亮,青筋显露,目珠下垂,面色觥白,头大颈小,神识呆钝。

        【治法】 补肾益髓。

        【方药】

        1.主方补肾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山茱萸10克,牛膝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龟板15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筋骨软弱者,加杜仲6克、续断6克。气血虚弱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者,加生牡蛎30克(先煎)、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六昧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适用于阴虚者。

        (2)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适用于阳虚者。

        3.单方验方补肾益髓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山茱萸、茯苓、泽泻各3克,山药5克,菟丝子、熟地黄、白术各4克,牡丹皮2克,肉桂(煽)、制附片各1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肾虚肝元
        【证见】 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眼珠下垂,目无神采,烦躁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口干舌红。

        【治法】 滋阴补肾,平肝熄风。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6克,黄柏6克,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鳖甲15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烦躁不安者,加淡竹叶10克、木通6克、栀子10克。惊惕不宁,甚则瘛疭者,加石决明20克(先煎)、钩藤10克。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大补阴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3)珍珠末,口服,每次1瓶,每日1~2次。

        3.单方验方加味杞菊地黄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山药各15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10克,地黄20克,牛膝7.5克。水煎3次,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阴虚者,加龟板胶、五味子、知母、黄柏、阿胶。

        脾虚水泛
        【证见】 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囟门宽大,颅缝开解,头皮光急,青筋显露,呕逆,躁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腻,脉缓而弱。

        【治法】 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方药】

        1.主方苓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泽泻lO克,大腹皮6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呕逆者,加姜竹茹6克。痰多苔腻者,加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面白神疲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

        2.中成药五苓散,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健脾利水醒脑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石菖蒲12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白术5克,桂枝3克,益智仁6克,川芎3克,牛膝6克,乌药4.5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l剂。

        (2)通窍活血利水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麝香0.1克,当归、川芎、红花、牛膝、泽泻各5克,地龙6克,红参、木通各3克,益智仁12克。麝香用绢包好后,与其余药物共煎,并加入黄酒少许,睡前服,每日1剂。适用于初病而瘀血内阻之脑积水,或可用于病久入络,经用补肾健脾药物不能奏效者。

        热毒壅结
        【证见】 面赤唇红,心烦躁扰,囟门高胀,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急,青筋显露,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开结通络。

        【方药】

        1.主方小陷胸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黄连3克,法半夏6克,瓜蒌仁6克,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地龙6克,天竺黄6克,生大黄6克(后下),钩藤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面赤者,加栀子10克,菊花10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6克、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凉膈散,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牛黄千金散,口服,每次0.6一O.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酌减。

        (3)牛黄小儿散,口服,半岁每次1/4瓶,半岁以上1/2瓶,3岁以上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化毒犀羚汤(梁剑波《儿科百例》)

        处方:水牛角、羚羊骨各3克,牡丹皮、赤芍、钩藤各4克,淡竹叶、麦冬、青天葵、金银花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儿童解颅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加味封囟散:柏子仁120克,天南星、防风、白芷、羌活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60克,以猪胆汁调匀,涂于纱布上,按颅裂部位外敷,外以纱布包扎,干则润以淡醋,3日换1次。

        (2)通草、白芷、蜂房、青皮、陈皮、蝉蜕、僵蚕各15克,红花6克,共研为末。加酒15~30克、童小便40—50毫升、水适量、面粉9克,调成糊状。剃净头发,把药膏涂于头颅,再以纱布包裹,每天换药1次,连用3周

        2.针灸疗法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风府透哑门,风池透大杼、大椎。备穴:三焦俞透肾俞,水分透中极,足三里透阴陵,阴陵透阳陵,三阴交透复溜。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分组轮换。

        3.推拿疗法 补肝胆10分钟,补三关5分钟,补脾胃10分钟,清六府5分钟。下肢软弱无力者,加揉二人上马5分钟;摇头哭啼者,加揉小天心5分钟,一窝蜂5分钟,掐四横纹各1分钟。

        4.饮食疗法

        芡实胡桃粥:芡实30克,胡桃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稀粥,温服。
        芡实莲子粥:芡实15克,莲子15克,胡桃肉10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服食。
        栗子糕:生板栗250克,白糖100克。将板栗在水中煮开30分钟后去壳,再蒸30分钟,加白糖压成泥,以瓶盖为模,做成小糕食用。
        蜜饯黄精:干黄精50克,蜂蜜100克。将黄精用水浸透,煮熟捞出晾干,再与蜂蜜和匀,煮沸即可食用。
        羊脊骨羹:羊脊骨500克,肉苁蓉10克,山药粉100克。将羊脊骨打碎,与肉苁蓉同熬,取汁500毫升,加山药粉煮成羹,早晚食之。

        2008-07-26 15:29:5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LSK80727616

          LSK80727616

          历史

          是缺钙吧,你带她到医院看看,问问医生

          2008-07-26 14:17:40

            avatar of bluefeel7882

            bluefeel7882

            历史

            前卤一般在1岁半以前闭合,佝偻病可致前卤完闭。应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1)复合钙冲剂:每日3-5包(每包含钙100mg)
              (2)肾骨胶襄:每日1-2粒(每片含钙250mg)
              (3)盖天力:每日6-10片(每片含钙50mg)
              B、补D:每日400-800IU
              (1)浓缩鱼肝油滴剂:每日4-6滴
              (2)维生素D2糖丸:每日400-800IU
              (3)维生素D3针剂:每月一次,20-30万IU
              注意上述物均须医生处方,遵医嘱应用。
              C、向太阳要维生素D,紫外线要将皮下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帮助钙的吸收,可每天户外上下午各晒半小时。

            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可能患有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脑积水等疾病。建议您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佝偻病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精神症状。早期易激惹、烦燥、不活泼、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血清钙正常或稍低。活动期常有骨骼的改变:方颅、肋骨串珠、手镯或脚镯全身肌肉松弛,血清钙降低等症状。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平时多晒晒太阳,补充鱼肝油,促进钙的吸收,多摄入些含钙丰富的食物。

            2008-07-26 14:19:14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椎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同时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出现“方颅”畸形,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骨软化症)。此外,还可形成骨串珠样改变、鸡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类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有人认为囟门不能摸,甚至说摸了会变哑巴,婴儿因此囟积下污黑的痂皮,这很不卫生。囟门要像其他部位的头皮一样清洗,不过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

              可曾注意到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头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有的小儿1岁时前囟己闭合,最迟在1岁半时也应闭合。

              在前囟后方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三角形间隙为后囟,出生时多已闭合或很小,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但早产婴几例外。

              各颅骨间的骨缝出生时如为顺产经过产道娩出的新生儿可有重叠,出生后随着头围增大颅骨缝可稍分开,至生后3-4个月时闭合,前囟及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闭合过早形成了头小畸形;闭合太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呆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如有囟门、骨缝早闭或晚闭情况,要及时就医。

              正常时前囟是平坦的,当小婴儿呕吐频繁或腹泻次数大多大量丢失水份可致前囟凹陷;脑膜炎、脑炎、维生素A过量,有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烧如幼儿急疹都可致前囟膨隆或凸起,小婴儿发烧或吐泻时,要多注意前囟的改变,凹陷或膨隆都就立即去医院看病。



              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后囟门--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闭合。
              您宝宝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后囟门未闭合,另是可能长期仰睡引起宝宝骨骼的改变,引起内陷。可让医生做相应检查以明确。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妈咪应该对宝宝的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多了解一些。
                囟门正常发育过程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已经形成。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

                *宝宝出生后,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了两个没有骨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这两个特殊区域,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囱门大约为1.5×2cm大小,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

                *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

                *通常,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

                *后囟门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时就关闭了。

                宝宝的囟门异常发育现象

                囟门鼓起

                *前囟门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风,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通常,颅内压力增高是由于颅内感染所引起,宝宝可能是患了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可能是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

                *长时间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不过,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还会变得逐渐平坦。

                *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

                囟门凹陷

                *囟门凹陷下去,最多见于宝宝的身体内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前囟门由此凹陷下去。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为宝宝补充液体。

                *为了降低颅内压,使用了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该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代谢紊乱。

                *营养不良、消瘦的宝宝,他们的前囟门也经常表现出凹陷现象。

                囟门早闭

                *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囟门迟闭

                *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

                *囟门迟闭,有少数是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囟门过大

                *囟门过大,一般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

                *囟门过大,首先的可能是宝宝存在着先天性脑积水,其次也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所致。

                *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在出生后的几天后,前囟门通常就会逐渐大了起来。

                *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门大,而且后囟门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

                *囟门过小,主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这样的宝宝很可能存在着头小畸形。

                *囟门过小,也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即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并在随访后的3-4个月后还能继续保持,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2008-07-26 14:24:48

                avatar of 浩仔

                浩仔

                历史

                僅供參考:

                新生儿的头骨有两处没有愈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为额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囟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约1-1.5岁时闭合。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后囟一般在生后3个月内闭合。

                初生婴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在颅顶的前后方各有一处未闭合的地方中医称为囟门。在额骨与顶骨之间有一菱形膜性部叫前囟(亦称额囟),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岁完全闭合。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一三角形的间隙称后囟(亦称枕囟)。后囟出生后不久即封闭,至迟于出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

                解颅

                以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而宽大,颅缝裂解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多见于6个月~7岁的小儿。

                解颅多由小儿先天不足,肾气虚弱,不能生髓养骨,骨之生长受阻,或脾骨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肾精亏损型解颅。证见囟门不合,头颅增大 ,头皮光急,神情呆滞,面色白,白睛多而目无光采,身体瘦弱,舌淡苔少,脉细弱。治宜补肾益精,方用补肾地黄丸等。②肝肾阴虚型解颅。证见前囟宽大,颅缝裂解,目珠下垂,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脉细数。治宜平肝益肾,方用知柏地黄丸等。③脾肾两虚型解颅。证见颅缝裂开不合,白睛多而目无神采。头皮光亮,身体羸瘦,纳呆便溏,神情呆滞,肢冷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等。

                解颅是指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为宽大,头缝开解,头颅逐渐增大,目珠下垂等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患儿多数在生后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预后往往不良。本病常见于西医的脑积水。

                --------------------------------------------------------------------------------
                儿童解颅诊断要点


                颅囟逾期不合,颅骨缝裂开,头颅增大,叩之呈破壶音,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额大面小,眼珠下垂如落日状,神情呆滞,智力低下。
                佝偻病也可见颅囟逾期不合,头颅也较大,但呈方颅,无骨缝开解,无目珠下垂,常伴烦躁、多汗、枕秃等症,且智力正常,故不难与本病相鉴别。
                有条件者,可作眼底检查、头颅摄片或头部CT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儿童解颅辨证分析


                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肾虚不能养骨生髓,或大病热病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蒸灼脑髓而致头缝开裂。后天失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饮邪上犯,停聚颅内,或外感邪热,挟痰上冲于脑,壅塞窍道,水液停聚而成解颅。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之虚实。本病以虚证为主,但也不乏本虚标实之证。若患儿除颅缝开解外,尚见发热、烦躁、呕吐,甚或惊厥者,则为标实。
                本病的总治疗原则:虚者以补肾生髓为主,实者则施于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等法。

                --------------------------------------------------------------------------------
                儿童解颅辨证论治

                肾气亏损
                【证见】 囟门逾期不合,反而加宽,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亮,青筋显露,目珠下垂,面色觥白,头大颈小,神识呆钝。

                【治法】 补肾益髓。

                【方药】

                1.主方补肾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山茱萸10克,牛膝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龟板15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筋骨软弱者,加杜仲6克、续断6克。气血虚弱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者,加生牡蛎30克(先煎)、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六昧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适用于阴虚者。

                (2)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适用于阳虚者。

                3.单方验方补肾益髓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山茱萸、茯苓、泽泻各3克,山药5克,菟丝子、熟地黄、白术各4克,牡丹皮2克,肉桂(煽)、制附片各1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肾虚肝元
                【证见】 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眼珠下垂,目无神采,烦躁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口干舌红。

                【治法】 滋阴补肾,平肝熄风。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6克,黄柏6克,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鳖甲15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烦躁不安者,加淡竹叶10克、木通6克、栀子10克。惊惕不宁,甚则瘛疭者,加石决明20克(先煎)、钩藤10克。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大补阴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3)珍珠末,口服,每次1瓶,每日1~2次。

                3.单方验方加味杞菊地黄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山药各15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10克,地黄20克,牛膝7.5克。水煎3次,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阴虚者,加龟板胶、五味子、知母、黄柏、阿胶。

                脾虚水泛
                【证见】 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囟门宽大,颅缝开解,头皮光急,青筋显露,呕逆,躁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腻,脉缓而弱。

                【治法】 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方药】

                1.主方苓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泽泻lO克,大腹皮6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呕逆者,加姜竹茹6克。痰多苔腻者,加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面白神疲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

                2.中成药五苓散,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健脾利水醒脑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石菖蒲12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白术5克,桂枝3克,益智仁6克,川芎3克,牛膝6克,乌药4.5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l剂。

                (2)通窍活血利水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麝香0.1克,当归、川芎、红花、牛膝、泽泻各5克,地龙6克,红参、木通各3克,益智仁12克。麝香用绢包好后,与其余药物共煎,并加入黄酒少许,睡前服,每日1剂。适用于初病而瘀血内阻之脑积水,或可用于病久入络,经用补肾健脾药物不能奏效者。

                热毒壅结
                【证见】 面赤唇红,心烦躁扰,囟门高胀,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急,青筋显露,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开结通络。

                【方药】

                1.主方小陷胸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黄连3克,法半夏6克,瓜蒌仁6克,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地龙6克,天竺黄6克,生大黄6克(后下),钩藤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面赤者,加栀子10克,菊花10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6克、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凉膈散,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牛黄千金散,口服,每次0.6一O.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酌减。

                (3)牛黄小儿散,口服,半岁每次1/4瓶,半岁以上1/2瓶,3岁以上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化毒犀羚汤(梁剑波《儿科百例》)

                处方:水牛角、羚羊骨各3克,牡丹皮、赤芍、钩藤各4克,淡竹叶、麦冬、青天葵、金银花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儿童解颅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加味封囟散:柏子仁120克,天南星、防风、白芷、羌活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60克,以猪胆汁调匀,涂于纱布上,按颅裂部位外敷,外以纱布包扎,干则润以淡醋,3日换1次。

                (2)通草、白芷、蜂房、青皮、陈皮、蝉蜕、僵蚕各15克,红花6克,共研为末。加酒15~30克、童小便40—50毫升、水适量、面粉9克,调成糊状。剃净头发,把药膏涂于头颅,再以纱布包裹,每天换药1次,连用3周

                2.针灸疗法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风府透哑门,风池透大杼、大椎。备穴:三焦俞透肾俞,水分透中极,足三里透阴陵,阴陵透阳陵,三阴交透复溜。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分组轮换。

                3.推拿疗法 补肝胆10分钟,补三关5分钟,补脾胃10分钟,清六府5分钟。下肢软弱无力者,加揉二人上马5分钟;摇头哭啼者,加揉小天心5分钟,一窝蜂5分钟,掐四横纹各1分钟。

                4.饮食疗法

                芡实胡桃粥:芡实30克,胡桃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稀粥,温服。
                芡实莲子粥:芡实15克,莲子15克,胡桃肉10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服食。
                栗子糕:生板栗250克,白糖100克。将板栗在水中煮开30分钟后去壳,再蒸30分钟,加白糖压成泥,以瓶盖为模,做成小糕食用。
                蜜饯黄精:干黄精50克,蜂蜜100克。将黄精用水浸透,煮熟捞出晾干,再与蜂蜜和匀,煮沸即可食用。
                羊脊骨羹:羊脊骨500克,肉苁蓉10克,山药粉100克。将羊脊骨打碎,与肉苁蓉同熬,取汁500毫升,加山药粉煮成羹,早晚食之。

                2008-07-26 15:30:00

                  avatar of 浩仔

                  浩仔

                  历史

                  僅供參考:

                  新生儿的头骨有两处没有愈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为额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囟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约1-1.5岁时闭合。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后囟一般在生后3个月内闭合。

                  初生婴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在颅顶的前后方各有一处未闭合的地方中医称为囟门。在额骨与顶骨之间有一菱形膜性部叫前囟(亦称额囟),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岁完全闭合。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一三角形的间隙称后囟(亦称枕囟)。后囟出生后不久即封闭,至迟于出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

                  解颅

                  以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而宽大,颅缝裂解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多见于6个月~7岁的小儿。

                  解颅多由小儿先天不足,肾气虚弱,不能生髓养骨,骨之生长受阻,或脾骨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肾精亏损型解颅。证见囟门不合,头颅增大 ,头皮光急,神情呆滞,面色白,白睛多而目无光采,身体瘦弱,舌淡苔少,脉细弱。治宜补肾益精,方用补肾地黄丸等。②肝肾阴虚型解颅。证见前囟宽大,颅缝裂解,目珠下垂,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脉细数。治宜平肝益肾,方用知柏地黄丸等。③脾肾两虚型解颅。证见颅缝裂开不合,白睛多而目无神采。头皮光亮,身体羸瘦,纳呆便溏,神情呆滞,肢冷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等。

                  解颅是指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为宽大,头缝开解,头颅逐渐增大,目珠下垂等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患儿多数在生后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预后往往不良。本病常见于西医的脑积水。

                  --------------------------------------------------------------------------------
                  儿童解颅诊断要点


                  颅囟逾期不合,颅骨缝裂开,头颅增大,叩之呈破壶音,头皮光急,青筋显露,额大面小,眼珠下垂如落日状,神情呆滞,智力低下。
                  佝偻病也可见颅囟逾期不合,头颅也较大,但呈方颅,无骨缝开解,无目珠下垂,常伴烦躁、多汗、枕秃等症,且智力正常,故不难与本病相鉴别。
                  有条件者,可作眼底检查、头颅摄片或头部CT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儿童解颅辨证分析


                  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肾虚不能养骨生髓,或大病热病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蒸灼脑髓而致头缝开裂。后天失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饮邪上犯,停聚颅内,或外感邪热,挟痰上冲于脑,壅塞窍道,水液停聚而成解颅。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之虚实。本病以虚证为主,但也不乏本虚标实之证。若患儿除颅缝开解外,尚见发热、烦躁、呕吐,甚或惊厥者,则为标实。
                  本病的总治疗原则:虚者以补肾生髓为主,实者则施于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等法。

                  --------------------------------------------------------------------------------
                  儿童解颅辨证论治

                  肾气亏损
                  【证见】 囟门逾期不合,反而加宽,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亮,青筋显露,目珠下垂,面色觥白,头大颈小,神识呆钝。

                  【治法】 补肾益髓。

                  【方药】

                  1.主方补肾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山茱萸10克,牛膝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龟板15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筋骨软弱者,加杜仲6克、续断6克。气血虚弱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者,加生牡蛎30克(先煎)、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六昧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适用于阴虚者。

                  (2)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适用于阳虚者。

                  3.单方验方补肾益髓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山茱萸、茯苓、泽泻各3克,山药5克,菟丝子、熟地黄、白术各4克,牡丹皮2克,肉桂(煽)、制附片各1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肾虚肝元
                  【证见】 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眼珠下垂,目无神采,烦躁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瘛疭,口干舌红。

                  【治法】 滋阴补肾,平肝熄风。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6克,黄柏6克,熟地黄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鳖甲15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烦躁不安者,加淡竹叶10克、木通6克、栀子10克。惊惕不宁,甚则瘛疭者,加石决明20克(先煎)、钩藤10克。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大补阴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3)珍珠末,口服,每次1瓶,每日1~2次。

                  3.单方验方加味杞菊地黄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山药各15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10克,地黄20克,牛膝7.5克。水煎3次,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阴虚者,加龟板胶、五味子、知母、黄柏、阿胶。

                  脾虚水泛
                  【证见】 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囟门宽大,颅缝开解,头皮光急,青筋显露,呕逆,躁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腻,脉缓而弱。

                  【治法】 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方药】

                  1.主方苓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泽泻lO克,大腹皮6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呕逆者,加姜竹茹6克。痰多苔腻者,加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面白神疲者,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

                  2.中成药五苓散,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健脾利水醒脑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石菖蒲12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白术5克,桂枝3克,益智仁6克,川芎3克,牛膝6克,乌药4.5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l剂。

                  (2)通窍活血利水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麝香0.1克,当归、川芎、红花、牛膝、泽泻各5克,地龙6克,红参、木通各3克,益智仁12克。麝香用绢包好后,与其余药物共煎,并加入黄酒少许,睡前服,每日1剂。适用于初病而瘀血内阻之脑积水,或可用于病久入络,经用补肾健脾药物不能奏效者。

                  热毒壅结
                  【证见】 面赤唇红,心烦躁扰,囟门高胀,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急,青筋显露,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开结通络。

                  【方药】

                  1.主方小陷胸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黄连3克,法半夏6克,瓜蒌仁6克,胆南星6克,石菖蒲10克,地龙6克,天竺黄6克,生大黄6克(后下),钩藤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面赤者,加栀子10克,菊花10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6克、生地黄10克。

                  2.中成药

                  (1)凉膈散,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牛黄千金散,口服,每次0.6一O.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酌减。

                  (3)牛黄小儿散,口服,半岁每次1/4瓶,半岁以上1/2瓶,3岁以上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化毒犀羚汤(梁剑波《儿科百例》)

                  处方:水牛角、羚羊骨各3克,牡丹皮、赤芍、钩藤各4克,淡竹叶、麦冬、青天葵、金银花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儿童解颅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加味封囟散:柏子仁120克,天南星、防风、白芷、羌活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60克,以猪胆汁调匀,涂于纱布上,按颅裂部位外敷,外以纱布包扎,干则润以淡醋,3日换1次。

                  (2)通草、白芷、蜂房、青皮、陈皮、蝉蜕、僵蚕各15克,红花6克,共研为末。加酒15~30克、童小便40—50毫升、水适量、面粉9克,调成糊状。剃净头发,把药膏涂于头颅,再以纱布包裹,每天换药1次,连用3周

                  2.针灸疗法 主穴:百会透四神聪,风府透哑门,风池透大杼、大椎。备穴:三焦俞透肾俞,水分透中极,足三里透阴陵,阴陵透阳陵,三阴交透复溜。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分组轮换。

                  3.推拿疗法 补肝胆10分钟,补三关5分钟,补脾胃10分钟,清六府5分钟。下肢软弱无力者,加揉二人上马5分钟;摇头哭啼者,加揉小天心5分钟,一窝蜂5分钟,掐四横纹各1分钟。

                  4.饮食疗法

                  芡实胡桃粥:芡实30克,胡桃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稀粥,温服。
                  芡实莲子粥:芡实15克,莲子15克,胡桃肉10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服食。
                  栗子糕:生板栗250克,白糖100克。将板栗在水中煮开30分钟后去壳,再蒸30分钟,加白糖压成泥,以瓶盖为模,做成小糕食用。
                  蜜饯黄精:干黄精50克,蜂蜜100克。将黄精用水浸透,煮熟捞出晾干,再与蜂蜜和匀,煮沸即可食用。
                  羊脊骨羹:羊脊骨500克,肉苁蓉10克,山药粉100克。将羊脊骨打碎,与肉苁蓉同熬,取汁500毫升,加山药粉煮成羹,早晚食之。

                  2008-07-26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