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马牙和鹅口疮有何区别?

      pic of user:xu3583189

      xu3583189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马牙和鹅口疮有何区别?

      我家宝宝出生后,牙后根部有些白色,而前半部分有小泡之类,不知是马牙还是鹅口疮?

        avatar of rainbow5288

        rainbow5288

        历史

         

        鹅口疮是感染白色念珠菌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患儿,大部分通过不洁食具感染,新生儿在出生时也可经产道感染。

        1.典型症状与重要体征 在唇、颊、舌、软硬腭及咽部粘膜上可见乳白色凝块样或片状物,不易拭去,一般无全身症状,可有吸吮困难或烦躁。

        2.辅助检查 取粘膜片状物或凝块样物少许置于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一滴镜检,可见霉菌菌丝及孢子。


        ----------
        疱疹性口炎又叫单纯疱疹性口炎。是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急性感染。在发炎的口腔粘膜上出现成簇或散在的浅层水疽,水疤破溃后变成很浅的溃疡,本病的一个特点是有自限性,经过一段时间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多见于小儿(6个月~2岁最多)。托幼机构的小班感染率高。

        本病潜伏期约10天。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重,有高热,39~40℃、寒战。头痛、烦躁不安等急性病症状。整个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并出现针头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小疮,周围绕以红圈。疱疹多见于唇、颊、舌面和舌腹等部位;牙龈部则较少见。由于口腔疙疹出现时间短暂,等到发现时,大部分已进入溃疡阶段,表面凹陷,上覆白色或黄色假膜,溃疡面为1~10毫米不等。病儿口水增多,舌苔增厚,可有剧烈的自发性疼痛,以致拒绝饮食、哭闹不安,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家长常常因为病儿发热、啼哭、拒食才发现孩子长口疮。这时疙疹已经变为溃疡,所以也叫溃疡性口炎,反复发作的溃疡性口炎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
        溃疡性口炎属口腔粘膜的感染性疾病,常以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和葡萄
        球菌,临床表现口腔有假膜,所以又称"膜性口炎",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
        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腔不洁更有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患儿临床表现为口腔局部疼痛或极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热症状,体温可
        达39~40℃。口腔的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及颊粘膜等处。初起时口腔
        粘膜充血水肿,随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散在或聚集,可融合成片,有较
        厚灰白色的假膜。局部下颌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
        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易感者:4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临床表现

        口痛、厌食、低热。

        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无局部淋巴结肿大。

        手、足掌背可见几个到几十个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病程短,症状轻。

        2008-08-13 13:38:5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avatar of rainbow5288

          rainbow5288

          历史

          新生儿长“马牙”是否要治疗?

          胎儿在六个月时形成牙板,在牙板上发生牙胚,当牙胚在颌骨内逐渐成熟时,牙胚脱离牙板而单独生长,被断离的牙板应被吸收而消失。但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却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则被排出,常见于牙龈上散在数个黄色小硬珠,如针头或米粒大,类似牙组织,俗称“马牙”。

          新生儿长马牙一般不伴有任何症状,以后逐渐吸收而消失。但有时上皮珠较大不易被吸收,则小儿即出现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等现象。这是由于局部发胀、发痒所致。

          此症一般不需作任何处理,生后数周到数月自行消失。切勿挑破,或用不经消毒的布擦,以免引起感染导致溃疡性口腔炎或颌骨骨髓炎。

          2008-08-13 1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