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鹅口疮

      pic of user:springMYBABY

      springMYBABY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7

      鹅口疮

      我家宝宝一岁四个多月了,由于生了将近一个月的病,一个月输液将近20天,病好后没多久就得了鹅口疮。刚开始是嘴唇下面有白膜,象奶瓣样,擦了冰硼散下去了,可第二天有出来了,后来口腔里也出了一些,去医院后医生开了制霉菌素片和碳酸氢钠溶液,让配后涂抹,我觉得碳酸氢钠溶液不容易存放,就自己买了碳酸氢钠片,和制霉菌素片1:1碾碎了擦患处,同时吃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都一个多星期了还是没好,今天没按时擦,早上擦了一次,晚上发现又出了一些,不过不多,真是愁死人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从开始到现在一共都有20多天了,还没彻底好,总是反复。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对了,饮食上还有什么注意吗?能吃鱼和虾吗?甜辣椒也就是柿子椒可以吃吗?

      他还有点缺钙,现在能补钙吗?还有预防针能打吗?

        avatar of ♡一正妈妈

        ♡一正妈妈

        历史

         

        用10克吴茱萸磨成末,用醋拌好了,等到宝宝睡着了敷在双脚脚心上,用砂布固定,早晨再取下,两天即好,快快试试吧.我的宝宝就是这样治好的.


        也可以用维生素B2来擦嘴巴.

        现在可以补钙,一般饮食上不忌口的,辛辣的不可以吃

        2008-08-15 21:42:2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呦,已经在使用中,用了两天了,同时还涂了制霉菌素片,再观察几天看怎么样。

          avatar of panbaoxin

          panbaoxin

          历史

          鹅口疮是以口腔白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口腔满布白屑时状如鹅口,故名。又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称“雪口”。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常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久病、久泻的小儿,尤以早产儿、新生儿多见。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在《诸病源候论·鹅口候》中已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书中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明确指出了鹅口疮是由心脾积热所致。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实火与虚火两证,前者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后者治以滋阴潜阳降火。均当配合外治疗法。

          分证论治

          1.心脾积热

          证候:口腔舌上白屑堆积,周围红较甚,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或伴发热,口干或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分析:婴儿胎热内盛,或感受秽毒之邪,或久病余热未清,蕴积心脾,热毒循经上炎,熏灼口舌,故出现白屑堆积,状如鹅口。火热炎上,故面赤唇红,舌质红,脉滑数;心火内炽,故烦躁不宁,多啼。热盛伤津,故口干或渴,大便秘结。心热移于小肠,故小便短黄。指纹紫滞为积热实证之征。

          治法:清泄心脾积热。

          方药:清热泻脾散加减。常用药:黄连、连翘、栀子清心火,黄芩、生石膏泻脾热,生地凉血滋阴,茯苓、灯心导热下行利湿。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泻热;口干喜饮加芦根、天花粉清热生津。

          2.虚火上浮

          证候: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形体怯弱,面白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或大便溏,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或指纹淡紫。

          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面白颧红,手足心热;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若真元不足,脾虚不运,可见大便溏。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紫,均为阴虚虚火内生之象。

          治法:滋肾养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生地、熟地、山茱萸滋肾养阴,山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丹皮、知母、黄柏清热降火,佐牛膝引火下行,焦山楂消食助运。若大便溏薄,舌淡等偏于脾肾阳虚者,用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温补脾肾之阳,摄纳无根之火。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五福化毒丹每服2—3S,1日3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2.知柏地黄丸每服2-3g,1日3次。用于虚火上浮证。

          二、单方验方

          1.板蓝根10s,生山栀、薄荷(后下)各3g,黄柏5g。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2.土牛膝根15g,生大黄、生甘草各3g,绿豆ms。每日1剂,煎汤取汁,·频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三、药物外治

          1.冰硼散、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任选一种搽口腔患处。

          2.金银花10g,黄连2g,生甘草5g。煎汤。每日拭口3—5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3.附子药饼附子、吴茱萸各10so上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稠糊,做成饼状,敷贴两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可连用3-5天。用于虚火上浮证。

          2008-08-15 21:49:50

            avatar of panbaoxin

            panbaoxin

            历史

            口疮又称白口疮,俗称白口糊,是一种真菌性疾病,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这个病是如何感染的?因为白色念珠菌可以感染皮肤,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发生自体感染。新生儿出生时可通过产道感染,也可通过不清洁的奶头感染,妈妈的乳头或橡皮奶头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原来口腔内有许多细菌,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即使口腔内有一些白色念珠菌,也因这种细菌的存在而不能繁殖。当大量使用抗生素时,口腔内的细菌被消灭。菌群之间的平衡失调,霉菌就会大量繁殖起来。于是就引起了鹅口疮。

            鹅口疮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舌、颊、软胯、口底为多发部位。开始为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常伴灼热、刺痛及干燥的感觉。1~2天之后,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的雪片佯的斑点。略为突起,很像奶瓣或凝乳,不久,这些白斑逐渐扩大成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再进一步融合,以致覆盖在整个舌面以及整个口腔粘膜,这种白膜琴渐变成黄褐色,它和口腔粘膜粘连很紧,不易擦去。婴儿常常哭闹不安,拒绝吃奶,还可伴有低烧。少数严重者可蔓延至咽喉、食道或呼吸道,造成吞咽或呼吸困难。

            家庭护理要点

            1.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制霉菌素直接杀灭霉菌,鹅口疮可快速治愈。如没有现成的制剂,可用制霉菌素口服片剂碾碎后加水制成。

            2.龙胆紫有抑制霉菌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鹅口疮,缺点是掩盖了口腔粘膜的原来颜色,如口腔内还有别的病变,如溃疡,就会被覆盖而不容易发现。

            3.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生长。

            4.还可用盐水棉签,每日涂洗3~4次,井清洁口腔。

            5.鼓励病儿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蛋羹、麦片、面片等

            2008-08-15 21:51:06

                avatar of asdfgzxcvbnmhjk

                asdfgzxcvbnmhjk

                历史

                用宝宝的尿,用块干净的布粘尿擦患处,虽然是觉的很别扭,但效果确实很好哦,这是我的一个九十多岁的长辈告诉我的.

                2008-08-16 16:19:34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表现及症状
                  [编辑本段]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治疗
                  [编辑本段]

                  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患儿烦躁不安、拒食。
                  ●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饮食卫生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营养供给 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怎样预防
                  [编辑本段]

                  先看看这些引起鹅口疮的念珠菌是怎么来的吧。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主要来自产妇阴道、带菌的医护人员以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和尿布。宝宝的皮肤或口腔粘膜接触到这些被霉菌污染过的东西后就会引起局部的感染。所以刚做母亲的产妇,和婴儿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母亲喂奶前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奶头,医护人员每次接触孩子以前也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每次用奶瓶前要经过沸水消毒。当发现宝宝的口腔里长出白色絮状物时,有的老人喜欢用手或布擦洗口腔,这样做是徒劳的,白斑过几天又会重新长出来。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许多霉菌存在,到了一定时候又繁殖起来。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故可用2%-5%的苏打水清洗口腔。其他方法如1%甘油或中药冰硼散涂口腔均有疗效。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10万单位的液体涂局部,每天3次即可,涂药时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药,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到医生处咨询。

                  2008-08-17 16:38:16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鹅口疮又称白口疮,俗称白口糊,是一种真菌性疾病,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这个病是如何感染的?因为白色念珠菌可以感染皮肤,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发生自体感染。新生儿出生时可通过产道感染,也可通过不清洁的奶头感染,妈妈的乳头或橡皮奶头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原来口腔内有许多细菌,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即使口腔内有一些白色念珠菌,也因这种细菌的存在而不能繁殖。当大量使用抗生素时,口腔内的细菌被消灭。菌群之间的平衡失调,霉菌就会大量繁殖起来。于是就引起了鹅口疮。

                    鹅口疮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舌、颊、软胯、口底为多发部位。开始为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常伴灼热、刺痛及干燥的感觉。1~2天之后,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的雪片佯的斑点。略为突起,很像奶瓣或凝乳,不久,这些白斑逐渐扩大成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再进一步融合,以致覆盖在整个舌面以及整个口腔粘膜,这种白膜琴渐变成黄褐色,它和口腔粘膜粘连很紧,不易擦去。婴儿常常哭闹不安,拒绝吃奶,还可伴有低烧。少数严重者可蔓延至咽喉、食道或呼吸道,造成吞咽或呼吸困难。

                    [治法]:滋阴降火,祛湿
                    生地15 丹皮10 泽泻12 麦冬9 云苓18 赤芍12玉竹18 石斛15 白术10 全银花18 薏苡仁24 淡竹叶12

                    2008-08-17 16:38:36